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要做的50件事
定价:24.80元
作者:王星凡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06440721
字数:100000
页码:1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童年是孩子一生中宝贵的时光,在这一时期,孩子们该怎么度过呢 本书用卡通、幽默的手绘漫画,生动的故事向孩子娓娓道来要做的50件事。这50件事,看起来平常,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它在教孩子小断尝试的同时,还能让孩子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体会生活中各种味道,为在今后人生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奠定基础。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读完了一本让我深思许久的书,虽然我不太记得书名了,但那股触动人心的力量久久不散。这本书似乎聚焦于如何引导和陪伴孩子成长,探讨了许多现代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常常感到迷茫的议题。它的叙事方式非常细腻,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用充满智慧和温情的笔触,分享了他对儿童心理和教育的深刻洞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放手”与“陪伴”之间平衡的探讨。书中提到了很多具体的场景和案例,让我这个作为旁观者的都能感同身受。比如,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而不是一味地代劳,这一点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时常碰壁。这本书没有提供万能的公式,反而更像是一份地图,指引父母去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独特路径。它教会我的,与其说是如何“管理”孩子,不如说是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天性与节奏。读完之后,我明显感觉自己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多了一份耐心和从容,少了一些焦虑和急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将目光从“培养出多优秀的孩子”转向“陪伴孩子成为他自己”。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对“过程”的强调。我过去总是在追求结果,比如考试分数、技能掌握程度,这本书却像一剂清凉的药方,让我慢下来,去关注孩子每天细微的进步和每一次尝试的勇气。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详细论述了失败在孩子学习和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性,这颠覆了我过去对“成功学”的理解。作者没有回避成长中的挫折和痛苦,而是将它们视为滋养内在力量的养分。文字的编排非常巧妙,时而像一篇散文,充满诗意的抒发,时而又像一份严谨的观察报告,有数据和事实支撑观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反复提及“为孩子的未来播下好奇心的种子”。这让我开始反思,我是否因为自己的知识局限或担忧,无形中关闭了孩子探索未知的大门。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留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时有喘息和思考的空间,不会感到信息量过载。它更像是一本可以常翻常新的工具书,每次重读,都会根据我当前所处的生命阶段,带来全新的感悟。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独特,它成功地避开了那些老生常谈的育儿口号,用一种近乎哲学的深度去探讨“童年”的意义。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快餐式的指南,读完后感觉自己好像掌握了什么秘诀,而是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审视。作者的叙述中带着一种温暖的克制,他很少直接下结论,而是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让你自己去寻找答案。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和一个非常睿智的朋友进行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对话,只不过这个对话的主题是关于如何引导一个小生命健康地展开翅膀。其中关于“情绪的自我调节”那一部分,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命名自己的复杂感受,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他们“不许哭”或“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本书的文字张力很大,读到激动处会让人热血沸腾,读到感伤处又会让人泪湿眼眶,情感的层次感非常丰富,绝非那种平板的理论说教。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结构极其严谨,却读起来毫不枯燥,这真是作者高超的功力体现。它似乎是将一系列看似孤立的“任务”或者“活动”串联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地服务于一个核心理念——激发内在驱动力。我印象中,它可能包含了一些鼓励孩子动手实践、观察自然、或者进行社交探索的具体建议。但这些建议绝不是孤立的游戏清单,而是与一套完整的成长观挂钩的。比如,书中对于“时间观念”的培养,不是靠机械的看表训练,而是通过引导孩子去体验不同活动所需的时间长度,从而建立起对“时间流逝”的直观感受。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处理方式,使得书中的理论非常“落地”。而且,它非常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作者反复强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种身教的力量远胜于言传的观点,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让我对家庭环境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居然能够跳脱出传统教育的框架,去谈论“创造力”和“审美”在孩子生命早期发展的不可替代性。它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知识的灌输上,而是花了大篇幅来探讨如何保护和激发孩子那份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艺术细胞。我记得书中描述了一个场景,关于如何面对孩子弄脏衣服、弄乱房间的创作行为,作者的态度是极度宽容和鼓励的,认为这些“混乱”恰恰是思维活跃的标志。这种开阔的视角极大地解放了我的思想,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终极目标也许不是培养出听话的、标准的“好学生”,而是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创造者”。这本书的行文逻辑就像一个精巧的迷宫,每当你以为自己走到了尽头,却发现拐角处又有新的、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你去探索。它无疑是一本能够改变你对“教育”二字的传统认知的力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