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送给青春期儿女的礼物
定价:26.80元
作者:金舒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47276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答疑解惑,为青少年朋友解除心中的烦恼;启迪心灵,让花儿少年青春更加阳光灿烂。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青春期少年成长的规律,针对许许多多困惑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学业问题、逆反问题、性问题、男女交往问题以及早恋问题等,深入地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广大青少年解除困惑的方法。本书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体,是每—位青春期少年及其父母们的必读书。
目录
篇 欢度青春期
一、青春期:特殊的人生期
1.青春期的生理:发生了质变
2.青春期的心理:自我意识增强
3.青春期的困扰和矛盾相对较多
4.青春期的人格发展具有明显倾向性
5.青少年自我发展的特点
二、男生女生:青春期的烦恼
1.潮起潮落:青春期的情绪波动
2.性的困惑:为什么会这样
3.苦恼的青春:少女内心独白
4.谁的错:一位高二女生的委屈
5.性知识:“我想了解,我害怕”
三、做好跨入成人行列的准备
1.注意你身体的健康发育
2.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3.迈向独立,做自主自强的人
第二篇 呵护心灵
一、青春期少年奇妙的心理世界
1.自主欲:“长大成人了,我要独立”
2.自尊欲:“希望父母能理解我们”
3.交流欲:与同龄人结成亲密挚友
4.冲:情绪变化多重天
5.求同欲:害怕被同学朋友孤立
二、努力克服心理障碍
1.卸下心灵的包袱——克服考试焦虑
2.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克服社交恐惧症
3.解除心中自卑的枷锁——克服自卑心理
4.把忌妒转化为奋进的动力——克服忌妒心理
5.摒弃狭隘的自私心理
6.放下面子,真诚面对每个人——克服青春期的虚荣心
三、逆反心理的自我调适
1.让父母知道孩子有自己的生活
2.做个有道理的“叛逆者”
3.让父母认同自己的想法
4.不回避和父母适当的争论
5.学会和父母交朋友
6.保守自己心中的秘密
7.按自己的意愿穿着打扮
8.营造“玩”的自由
9.努力取得老师的支持
10.轻松地与老师交往
11.和老师站在同一立场上
第三篇 认识青春期的性发育
一、青春期男孩的性发育
1.男孩的羞涩:阴毛的生长
2.第二性发育与生殖器成熟
3.了解灰白色物质的秘密
4.男性性发育不良的诊治
二、青春期女孩的性发育
1.青春期生殖器官的变化
2.乳房的发育与保护
3.乳房发育不正常的诊治
4.阴毛和腋毛的生长
5.少女的初潮:不必惊慌
6.必须十分重视经期卫生
7.少女痛经的诊断与治疗
三、别为正常的“性”发育而苦恼
1.不必为阴茎而尴尬
2.接吻后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
3.梦中的乐趣不敢说
4.性自慰:这并不是罪恶
5.青春期合理宣泄性幻想
6.用理智控制性冲动
7.自尊自爱,切勿误入性罪错
第四篇 青春期的身体保健
一、注重营养,注重运动
1.满足丰富全面的营养需求
2.克服影响营养问题的不良因素
3.为美丽而陷入的误区
4.养成每日运动的良好习惯
5.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6.制订科学的运动计划
7.走出运动误区,切勿盲目运动
二、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1.清洁是个人魅力盼开始
2.防止痛从口入
3.爱眼护眼,预防近视
4.注意做好口腔清洁卫生
5.精心维护耳鼻的健康
6.努力保持皮肤的清洁
7.远离酗酒,力戒吸烟
三、意外伤害的防范与自救
1.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
2.树立自信心,做好自我防卫
3.提高警惕,注意居家安全
4.行走坐车,警惕突况
5.多留点心,学校也有意外情况
6.理智处事,不要盲目地讲哥们儿义气
7.提高自身安全意识,防止赴约意外
8.远离违法帮会,绝不同流合污
第五篇 让花季享受友情的阳光
一、青春期交往,有益于少男少女的身心健康
1.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
2.正确利用奇妙的“异性效应”
3.有了烦恼,向异性朋友诉说效果好
4.少男少女交往的权利不该被剥夺
5.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交往类型
二、保持一颗平常心与异往
1.异性青少年交往应恪守的准则
2.把握异往的“佳”距离
3.摒除异往的心理屏障
4.成为异往中受欢迎的角色
5.用开放往击溃流言飞语
三、慎跨早恋的门槛
1.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2.把握友情与恋情的尺度
3.不要犯“美丽的”错误
4.拒绝异性礼物有讲究
5.要将早恋转变成友谊
第六篇 选离黄、赌、毒
一、远离黄惑
1.黄惑:你成长中的温柔杀手
2.黄毒是青少年性犯罪的直接诱因
3.网络世界,黄毒害人没商量
4.空中黄流,悄然地毒害你的心灵
5.自觉抵制黄流,净化自我心灵
6.接受健康科学的“性教育”
二、绝不参与
1.:毒害身心的不良行为
2.是各种祸事的根源
3.赌场是滋生犯罪的温床
4.害人害己:拒绝做个小赌徒
5.头脑清醒,坚决反对校园
6.认识危害,主动远离场所
三、坚决拒绝
1.吸毒是通向的绝望之路
2.吸毒是美好人生的杀手
3.认识危害,坚定地对说“不”
4.抵制诱惑,不要走入吸毒人群
5.采取有效措施,主动远离
6.信心坚定,坚强地戒除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在读完前半部分后,我曾一度感到有些沮丧。不是因为书的内容不好,而是因为它揭示了太多我们作为父母的盲区和过去的错误。这本书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们常常犯的“过度保护”和“缺位”这两种极端现象。它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你不能是舵手,因为他们需要自己学会驾船;你也不能是岸上的观众,因为他们可能会迷失方向。书中强调了“有边界的自由”的重要性,这比单纯的放手要难得多,因为它要求父母首先要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并且能够坚定地、有爱地去执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管理”时所展现的耐心。它不是教你如何“赢”得争吵,而是教你如何利用争吵这个契机,让亲子关系得到一次更深层次的连接和校准。每一次冲突,在书的引导下,都变成了一次共同成长的契机,这种视角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家庭内部矛盾的看法。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那种冷静而又充满同理心的叙事风格吸引住了。它没有陷入传统亲子教育书籍中常见的“对症下药”的窠臼,反而像一位资深的心理观察者,坐在你身边,不动声色地帮你梳理那些混乱的情绪。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年龄段划分,而是根据青春期孩子可能面临的几种核心“冲突点”来展开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身份认同危机”的部分。作者用一种近乎文学性的笔触,描绘了青少年在镜子前探索自我的挣扎,那种对“我是谁”的焦虑,以及他们试图通过外在符号(比如奇特的穿衣风格、对特定亚文化的狂热)来构建内在秩序的努力。读到这里,我猛然意识到,我们成年人常常把这些外显的行为视为“叛逆”或“不成熟”,却很少去深究那份努力背后的孤独和探索的勇气。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提问技巧”,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封闭式问句,而是更开放、更鼓励孩子自我表达的引导方式。它教会我,在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反常举动时,最好的反应往往是先退后一步,让光照进来,而不是急着去扑灭那团正在萌芽的火苗。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像一本指导手册,更像一本高质量的深度访谈录。它的文字密度很高,信息量丰富,但又不让人感到疲惫,这要归功于作者极其精准的用词和流畅的逻辑推进。有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关于“数字原生代”的章节。作者没有用那种老生常谈的“手机成瘾”来批判,而是深入探讨了虚拟社交空间对青春期自我构建的影响。比如,为什么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羞于表达的观点,却能在网络上滔滔不绝?书中分析了这种“去中心化”的交流模式如何既是逃避,也是一种新型的社交尝试。我读的时候,时不时会停下来,去观察我自己的孩子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的状态,那种专注和投入,突然间不再让我感到恐惧,而是多了一层理解——那是一个他们正在努力搭建的平行世界。更棒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专家的声音,他们提供的案例分析往往能瞬间点亮你之前困惑已久的地方,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青春期结束”的界定,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们总以为孩子考上大学、搬出家门,青春期就结束了。但书中非常精妙地指出,真正的“独立”,是一个漫长的、反复拉锯的过程,它关乎情感上的断奶和经济上的自立的平衡。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如何优雅地“退出”对孩子的全面掌控,如何在他们需要你时提供支持,在他们不需要时保持适当的距离。这种“放手”的艺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需要技巧。读到后半段,我的心情从最初的焦虑转变为一种平静的期待。它不是教你如何控制一个阶段,而是教你如何准备好迎接下一个阶段。书中传递出的核心信息是:爱是恒定的,但表达爱的方式必须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进化。它像是一份为父母准备的“导航图”,告诉你前方路况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工具和心态,这段旅程将充满发现的乐趣,而非仅仅是挑战。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育儿智慧。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挺大的期待去看的,毕竟名字听起来就挺有分量的,直指当代亲子关系中最微妙的一个阶段——青春期。翻开扉页,那种纸张的触感和淡淡的油墨味,瞬间就把我拉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于“空间感”的探讨,它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非常贴近生活的场景来展现。比如,作者细致地描述了一个家庭,儿子开始拒绝父母的拥抱,从最初的闪躲到后来的直接推开,那种微妙的情绪变化,我作为家长,读到这里几乎是感同身受,甚至有点心酸。书中并没有简单地指责孩子的不理解或者父母的过度热情,而是把这种“边界的建立”看作是成长的必然,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展示了青春期孩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敏感。它提供了一套“观察”的视角,而不是“改造”的工具。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沉默的语言”,分析了孩子那些不耐烦的“嗯”和“随便”,背后隐藏的巨大信息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那些被忽略的对话瞬间。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提供万能钥匙,却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那把锁的构造,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自我修正和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