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下课后来找我: 老师给同行的建议
定价:28.00元
作者:〔美〕罗格斯纳·艾尔登,田丽,魏蓝,王淑花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53071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100多位老教师的亲身经历、经典总结 ★新教师摆脱稚嫩、老教师日臻完善的必选读物 ★直面教师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语言幽默诙谐,轻松耐读,容易在教师心中引起共鸣这本书是给所有老师,尤其是新老师的一杯浓烈的“心灵威士忌”。作者以“揭短”的方式、轻松的语言概括了一个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必须设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管理课堂、塑造教师的人格、如何与校长、同事、家长相处等。通过总结众多、老教师的经验教训,艾尔登似乎在向老师们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挫折和失败,怎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内容提要
在准备成为一名教师之前,你担心过教学过程中是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麻烦。那么对不起,答案是肯定的,事实的确是这样……
但是请放心,本书不是严厉的说教,不会让你倍受打击、信心全无,它会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和诙谐、幽默的语言真实地展示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发生的故事,直面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大胆揭露老师的失败经历和教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新老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其中包括:
如何应对初登讲台的不知所措
如何有效组织课堂和管理时间
阻止问题发生的常用程序
因材施教,一个也不能落下
判改作业需良好心态
如何帮助新教师
……
本书没有“天才教师”的“光辉事迹”,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教育理论词汇,它从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糗事”中总结经验教训,容易产生共鸣,为广大教师尽情演绎的职业角色提供了中肯的指导。
目录
章 哪些老师该阅读此书
第二章 应尽早知道的10条建议
第三章 如何应对初登讲台的不知所措
第四章 调整心情,轻装上阵
第五章 如何有效组织课堂和管理时间
第六章 塑造教师的个性
第七章 班级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八章 阻止问题发生的常用程序
第九章 定期忧郁症:当高期望值遇上动力不足
第十章 因材施教,一个也不能落下
第十一章 学生家长:孩子成长的直接责任人
第十二章 教师休息室:与同事和睦相处的地方
第十三章 不要在公开场合挑战校长的威信
第十四章 面对课堂的压力
第十五章 随堂听课
第十六章 考试呀,考试
第十七章 判改作业需良好心态
第十八章 令我们感到难堪的时刻
第十九章 如何帮助新教师
第二十章 让明年变得更好
作者介绍
罗格斯纳·艾尔登(RoxannaElden),全美认证的教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曾教过多个年龄段的多门课程,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成人学校、夜校等,授课地点从芝加哥到休斯顿,足迹踏遍多个美国大城市。目前,艾尔登老师执教于迈阿密戴德县公立学校,长期为迈阿密地区的新入职老师做公开演讲。
文摘
序言
读完前三分之一,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似乎并非按照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展开,而更像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切换,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与不同资深教师的深度访谈片段。这种非线性叙事的好处在于,它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趣味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抛出怎样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教学小窍门,或者是一个直击痛点、让人瞬间释怀的职场困境处理方法。其中有几段关于处理“难缠”家长的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作者没有采用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一种近乎平等的、充满同理心的视角去剖析了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提供的方法既实用又充满人文关怀,让人读完后立刻有种“原来如此,我也可以试试看”的豁然开朗感。全书的语言风格在专业性和亲和力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偶尔蹦出的几句幽默的自嘲,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觉不是在阅读一本严肃的专业读物,而是在与一位亦师亦友的伙伴进行深入交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中有一种非常成熟的、历经沉淀后的冷静和睿智,它没有新晋教师那种急切地想证明自己的浮躁,也没有老教师固步自封的保守,它展现的是一种经过多年一线实战检验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对“教育责任”的重新定义。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教育理想与具体的、一分钟内的课堂决策联系起来,让读者明白,伟大的教育不是靠一堂轰轰烈烈的公开课来实现的,而是由无数个下课前、下课后、与单个学生眼神交汇的瞬间累积而成的。这种对“日常英雄主义”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像我一样,在重复的日常工作中感到有些麻木的教育工作者。这本书读完后,我不是被灌输了新的“必须做什么”,而是被点燃了“我想如何做得更好”的内在驱动力,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自洽的教育者的哲学探讨,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身处教育行业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淡淡的、略带复古的色调,搭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目光。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翻阅一个教育类论坛时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的,当时我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下课后来找我”,这个短语本身就带着一种亲切又神秘的邀请感,让人忍不住想知道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智慧。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内页的排版,字里行间留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很舒服。作者在引言部分展现出的那种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对同行之间交流的渴望,立刻让我感受到了这份文字背后蕴含的真诚。它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论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茶余饭后,轻声细语地分享着他的“江湖经验”。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开篇就强调的“人本”理念,那种关注个体成长和心理健康的叙事角度,让整本书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一种温暖而坚实的基础。这种注重内在连接而非表面绩效的写作风格,无疑为寻求心灵慰藉和实践指导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阅读选择。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教育过程中那些“灰色地带”的坦诚披露。坦白说,很多教育类的书籍要么是过度美化,要么就是一味地指责,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如此坦然地去触碰教师职业中的疲惫、迷茫乃至偶尔的无力感。作者敢于直面职业倦怠、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如何在维护自身专业尊严与服从学校行政要求之间周旋的现实难题。这种不回避问题的态度,让我这位一直以来在职业道路上小心翼翼摸索的人,感到极大的慰藉。它仿佛在告诉我:“是的,你并不孤单,我们都在同一个战场上,这些挣扎都是真实且有价值的。” 尤其是在关于“如何保持教学热情”的章节里,作者提出的那套“微创新”理念,即不需要颠覆整个课堂,只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流程中植入细微的、个人化的改变,就足以重燃火花,这个思路非常接地气,为那些被日常琐事压得喘不过气的教师们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自救”路径。
评分从排版和细节设计来看,这本书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具书与心灵慰藉品的结合体。书中穿插的那些手绘的小插图,风格非常朴实可爱,它们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精准地对应了该章节的核心思想,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卡通形象,就能瞬间提炼出复杂情境下的精髓。例如,在讨论“有效沟通的非语言信号”时,配的那张关于肢体语言的图示,简洁却信息量巨大,比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更直观有效。更值得一提的是,书的最后附录部分似乎还藏着一些“彩蛋”性质的内容,虽然我还没完全研究透彻,但可以感觉到作者是希望读者能带着一种持续探索的心态离开这本书,而不是在合上最后一页后就戛然而止。这种注重阅读体验和长期影响力的设计,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它的定价,它更像是一个可以反复翻阅的“工作伴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