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育儿知识200个
定价:35.00元
作者:董颖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38467185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前市场上育儿类图书非常多,很多家长都感觉无从选择。 n
其实,育儿无需照本宣科,图书只是辅助, n
我们为妈妈们提供的简单、快乐育儿的观念才为重要。 n
希望本书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n
n
n
目录
生长发育
n1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n2 新生儿生理现象
n3 新生儿的先天反射
n4 新生儿的体格标准
n5 抬头运动练习
n6 宝宝巧手训练
n7 宝宝对光线的视觉反应
n8 宝宝对声音的反应
n9 宝宝学翻身大训练
n10 宝宝学坐大训练
n11 训练宝宝直立跳跃
n12 让宝宝顺利度过认生期
n13 耐心地训练宝宝学爬行
n14 翻滚及拉站动作训练
n15 不要剥宝吃手的权利
n16 宝宝站立训练
n17 宝宝站立、迈步练习
n18 帮助宝宝学会走路
n19 抓住孩子学语佳时期
n健康育儿
n1 新生儿护理
n2 新生儿的保暖护理
n3 让宝宝停止哭闹
n4 安抚宝宝的方法
n5 新生儿的睡眠
n6 宝宝睡眠不安
n7 宝宝皮肤很重要
n8 排泄的量和次数
n9 抱孩子的方法
n10 给宝宝沐浴的技巧
n11 尿布对宝宝至关重要
n12 呵护宝宝的小指甲
n13 头发护理要得当
n14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n15 妥贴应对宝宝用品
n16 如何给宝宝穿衣
n17 给新生儿照相需注意
n18 别让宝宝口水流不停
n19 宝宝出汗的护理
n20 清理宝宝鼻屎有窍门
n21 宝宝护肤品的选择
n22 找到适合宝宝的枕头
n23 喜欢踢被子的宝宝
n24 座椅的选择方法及使用方法
n25 让宝宝多晒太阳
n26 入园的年龄
n27 幼儿园的选择
n28 让宝宝提前了解幼儿园
n29 入园前调整作息时间
n30 提前准备入托体检表
n科学喂养
n1 要坚持母乳喂养
n2 坚持母乳喂养有技巧
n3 混合喂食
n4 了解配方奶
n5 与配方奶相关的操作技巧
n6 早产儿的喂食方法
n7 让宝宝喝健康的母乳
n8 宝宝拒绝母乳怎么办
n9 宝宝厌奶怎么办
n10 辅食的添加原则
n11 辅食添加的喂食过程
n12 各类辅食的喂食过程
n13 常见辅食汤料的制作过程
n14 让宝宝爱吃辅食的方法
n15 怎么让宝宝不挑食
n16 让宝宝定时、定量进食
n17 培养吃早饭的好习惯
n18 让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n19 教会宝宝有条理地用餐
n营养小灶
n1 提高免疫力的营养餐
n2 促进大脑发育的营养餐
n3 宝宝注意力的营养餐
n4 预防宝宝贫血的营养餐
n5 预防宝宝贫血的营养餐
n6 预防宝宝便秘的营养餐
n7 预防宝宝腹泻的营养餐
n8 宝宝感冒时的营养餐
n9 宝宝过敏时的营养餐
n10 预防宝宝龋齿的营养餐
n疾病预防
n1 新生儿黄疸
n2 新生儿低血糖症
n3 乳糖不耐受
n4 脐周炎
n5 急性肠套叠
n6 感冒
n7 水痘
n8 哮喘
n9 百日咳
n10 热性
n11 流行性腮腺炎
n12 鹅口疮
n13 婴儿湿疹
n14 肥胖症
n15 尿路感染
n16 幼道炎
n17 阴茎炎
n18 肺炎
n19 腺样体肥大
n20 胃炎
n21 荨麻疹
n22 急性扁桃体炎
n23 慢性扁桃体炎
n24 中耳炎
n25 脑膜炎
n26 小儿便秘
n27 小儿腹泻
n28 手足口病
n29 自闭症
n安全急救
n1 心跳呼吸骤停
n2 溺水
n3 跌伤
n4 惊厥
n5 中暑
n6 触电与雷击伤
n7 煤气中毒
n8 被叮
n9 被咬
n10 烫伤
n生活习惯
n1 让宝宝自己拿勺子吃饭
n2 学会使筷子
n3 让宝宝自己用杯子喝水
n4 教宝宝自己上厕所
n5 让宝宝自己穿衣
n6 让宝宝学会子
n7 让宝宝自己穿鞋
n8 让宝宝自己穿袜子
n9 让宝宝勤洗热水澡
n10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n11 让宝宝养成爱干净的习惯
n12 让宝宝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n13 让宝宝珍视自己的眼睛
n14 让宝宝从小养成健康的睡姿
n15 让宝宝学会独立睡觉
n16 养成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的习惯
n17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n18 进别人的房间先敲门的习惯
n19 养成帮忙做家务的好习惯
n20 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n21 自己招待小客人
n22 让宝宝正确认识钱
n23 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n24 不让宝宝养成说谎的习惯
n25 让宝宝爱上分享
n26 教宝宝保持公共环境卫生
n27 要宝宝从小养成阅读习惯
n28 教宝宝正确地对待陌生人
n29 让宝宝学会尊敬老人
n30 积极鼓励和同伴合作玩
n31 让宝宝学会谦让
n32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n33 做个遵守诺言的好宝宝
n34 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
n亲子游戏
n1 0~1个月
n2 1~2个月
n3 2~3个月
n4 3~4个月
n5 4~5个月
n6 5~6个月
n7 6~7个月
n8 7~8个月
n9 8~9个月
n10 9~10个月
n11 10~11个月
n12 11~12个月
n13 1岁1~3个月
n14 1岁4~6个月
n15 1岁7~9个月
n16 1岁10~12个月
n17 2岁1~3个月
n18 2岁4~6个月
n19 2岁7~9个月
n20 2岁10~12个月
n21 3岁1~6个月
n22 3岁7~12个月
n23 4岁1~6个月
n24 4岁7~12个月
n25 5~6岁
n潜能开发
n1 选择什么乐器去学习
n2 发现宝宝的音乐潜质
n3 认识乐器
n4 选择适合的老师
n5 了解音乐大师
n6 宝宝天生就是数学家
n7 培养宝宝数的概念
n8 培养宝宝学习数学的兴趣
n9 宝宝会用画来表达想法
nn
坐月子前的准备
n1 坐月子前的心理准备
n2 坐月子前应该为妈妈准备的用品
n3 坐月子前应该为宝宝准备的用品
n4创造产后良好的休养环境
n5 新妈妈身体恢复时间表
n6 找个适合的人照顾宝宝
n第二章
n月子期的阶段(1~7天)
n1 产后医院的生活
n2 争取时间多休息
n3 重视产后四个次
n4 清洁和伤口的护理
n5 剖宫产妈妈需要注意什么
n6 简单的恢复动作
n7 下奶和开奶
n8 孩子的六个
n9 教会新生儿吮吸母乳
n10 学会抱宝宝
n11 学换尿布
n12 学会给新生儿穿衣
n13 产后周的调理重点
n14 产后周调理食材
n15 阶段的月子餐:主食
n16 阶段的月子餐:汤品
n17 阶段的月子餐:配菜
n第三章
n月子期的第二阶段(8~14天)
n1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乳汁增多
n2 学会绑腹带
n3 做好产后的清洁护理
n4 产后乳房护理
n5 产后如何穿衣
n6 月子期洗澡注意事项
n7 简单的产褥恢复操
n8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n9 我是否患了产后抑郁症
n10 如何缓解剖宫产后的忧虑
n11 母乳的挤取方法
n12 储存母乳
n13 配方奶喂养
n14 给宝宝洗澡
n15 宝宝吐奶怎么办
n16 观察宝宝的大小便
n17 宝宝哭闹怎么办
n18 警惕宝宝肠绞痛
n19 月子期间的补疗食物
n20 第二阶段的月子餐:主食
n21 第二阶段的月子餐:汤
n22 第二阶段的配菜
n第四章
n月子期第三阶段(15-28天)
n1 预防产后脱发
n2 剖宫产疤痕怎么办
n3 产后睡眠的讲究
n4 改善失眠的方法
n5 奶水不够宝宝吃怎么办
n6 让新妈眼睛更明亮
n7 姿态美体现身材美
n8 产后腹部保养的要诀
n9 乳房胀痛怎么办
n10 给宝宝的身体清洁
n11 夜里喂奶应注意什么
n12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n13 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n14 如何给宝宝洗头
n15 多给孩子做按摩
n16 新生儿的能力训练
n17 补血食物大搜索
n18 营养与饮食
n19 第二阶段的主食
n20 第三阶段的汤品
n21 第三阶段的配菜
n第五章
n月子期第四阶段(29~42天)
n1 产后记着做检查
n2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性生活
n3 协调好哺乳与工作的关系
n4 产后为什么会发胖
n5 产后“次”需小心翼翼
n6 避孕要与性爱同行
n7 放松你的身体
n8 重返职场你准备好了吗
n9 不要给宝宝剃满月头
n10 抱或背
n11 新生儿外出的注意事项
n12 上班族妈妈怎样给宝宝哺乳
n13 便秘的预防与护理
n14 宝宝晒伤需注意
n15 疫苗接种按部就班
n16 蚊虫叮咬的预防与护理
n17 给宝宝剪指甲5要点
n18 宝宝安全座椅选购指南
n19 要不要给宝宝吃鱼肝油
n20 月子期的饮食重点
n21 第四阶段的主食
n22 第四阶段的汤品
n23 第四阶段的菜品
n第六章
n远离疾病,健康坐月子
n1 产后检查的必要性
n2 便秘
n3 产后腹痛
n4 产后恶露
n5 产后血压变化
n6 产后贫血应引起重视
n7 肛裂
n8 产褥期炎
n9 脱垂
n10 产后风湿病
n11 产后痛
n12 产后中暑
n13 产褥期发热
n14 产后痔疮
n15 要积极预防治疗尿潴留
n16 一觉醒来,满身大汗
n17 防治复原不全
n18 要避免产后手腕痛
n19 足跟疼痛要引起重视
n20 产后消化不良应引起重视
n21 防治产后尿路感染
n22 牙齿松动,咀嚼无力
n23 轻松授乳防乳头疼痛
n24 乳汁盈溢自出怎么办
n第七章
n恢复昔日美丽容颜
n1 产后如何使用化妆水和乳液
n2 洗脸是自然而然的美容
n3 治疗“熊猫眼”的方法
n4 如何消除眼袋
n5 多种方法祛除产后黄褐斑
n6 让按摩帮助产后皮肤复原
n7 让面颊变红润
n8 一把梳子巧梳理
n9 产后去皱去色斑
n10 产后脱发
n11 事关面子问题的痘痘
n12 产后出现这些皮肤状况怎么办
n第八章
n新妈运动
n1 是生活方式的调整
n2 度身定制运动方案
n3 女性健美体型的标准是什么
n4 去掉产后“游泳圈”
n5 轻松恢复纤细玉臂
n6 紧急应对产后的“萝卜腿”
n7 美丽,别忘了脚
n8 塑造S形曲线
n9 胸、背、腹部塑型法
n10 让产后臀部浑圆而紧缩
n11 产后的误区
n12 产后恢复日程表和注意事项
n作者介绍
董颖,知名孕产类杂志编辑,图书策划人,出版过多本孕产育儿方面的书籍。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专家、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合作,出版《40周孕产保健百科》、《40周胎教实用百科》,深受读者欢迎。擅长孕产妇营养、保健、胎教、早教等研究,因其丰富的经验,多家孕育网站评为孕期顾问。 n
文摘
序言
生长发育
n1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n2 新生儿生理现象
n3 新生儿的先天反射
n4 新生儿的体格标准
n5 抬头运动练习
n6 宝宝巧手训练
n7 宝宝对光线的视觉反应
n8 宝宝对声音的反应
n9 宝宝学翻身大训练
n10 宝宝学坐大训练
n11 训练宝宝直立跳跃
n12 让宝宝顺利度过认生期
n13 耐心地训练宝宝学爬行
n14 翻滚及拉站动作训练
n15 不要剥宝吃手的权利
n16 宝宝站立训练
n17 宝宝站立、迈步练习
n18 帮助宝宝学会走路
n19 抓住孩子学语佳时期
n健康育儿
n1 新生儿护理
n2 新生儿的保暖护理
n3 让宝宝停止哭闹
n4 安抚宝宝的方法
n5 新生儿的睡眠
n6 宝宝睡眠不安
n7 宝宝皮肤很重要
n8 排泄的量和次数
n9 抱孩子的方法
n10 给宝宝沐浴的技巧
n11 尿布对宝宝至关重要
n12 呵护宝宝的小指甲
n13 头发护理要得当
n14 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n15 妥贴应对宝宝用品
n16 如何给宝宝穿衣
n17 给新生儿照相需注意
n18 别让宝宝口水流不停
n19 宝宝出汗的护理
n20 清理宝宝鼻屎有窍门
n21 宝宝护肤品的选择
n22 找到适合宝宝的枕头
n23 喜欢踢被子的宝宝
n24 座椅的选择方法及使用方法
n25 让宝宝多晒太阳
n26 入园的年龄
n27 幼儿园的选择
n28 让宝宝提前了解幼儿园
n29 入园前调整作息时间
n30 提前准备入托体检表
n科学喂养
n1 要坚持母乳喂养
n2 坚持母乳喂养有技巧
n3 混合喂食
n4 了解配方奶
n5 与配方奶相关的操作技巧
n6 早产儿的喂食方法
n7 让宝宝喝健康的母乳
n8 宝宝拒绝母乳怎么办
n9 宝宝厌奶怎么办
n10 辅食的添加原则
n11 辅食添加的喂食过程
n12 各类辅食的喂食过程
n13 常见辅食汤料的制作过程
n14 让宝宝爱吃辅食的方法
n15 怎么让宝宝不挑食
n16 让宝宝定时、定量进食
n17 培养吃早饭的好习惯
n18 让宝宝自己动手吃饭
n19 教会宝宝有条理地用餐
n营养小灶
n1 提高免疫力的营养餐
n2 促进大脑发育的营养餐
n3 宝宝注意力的营养餐
n4 预防宝宝贫血的营养餐
n5 预防宝宝贫血的营养餐
n6 预防宝宝便秘的营养餐
n7 预防宝宝腹泻的营养餐
n8 宝宝感冒时的营养餐
n9 宝宝过敏时的营养餐
n10 预防宝宝龋齿的营养餐
n疾病预防
n1 新生儿黄疸
n2 新生儿低血糖症
n3 乳糖不耐受
n4 脐周炎
n5 急性肠套叠
n6 感冒
n7 水痘
n8 哮喘
n9 百日咳
n10 热性
n11 流行性腮腺炎
n12 鹅口疮
n13 婴儿湿疹
n14 肥胖症
n15 尿路感染
n16 幼道炎
n17 阴茎炎
n18 肺炎
n19 腺样体肥大
n20 胃炎
n21 荨麻疹
n22 急性扁桃体炎
n23 慢性扁桃体炎
n24 中耳炎
n25 脑膜炎
n26 小儿便秘
n27 小儿腹泻
n28 手足口病
n29 自闭症
n安全急救
n1 心跳呼吸骤停
n2 溺水
n3 跌伤
n4 惊厥
n5 中暑
n6 触电与雷击伤
n7 煤气中毒
n8 被叮
n9 被咬
n10 烫伤
n生活习惯
n1 让宝宝自己拿勺子吃饭
n2 学会使筷子
n3 让宝宝自己用杯子喝水
n4 教宝宝自己上厕所
n5 让宝宝自己穿衣
n6 让宝宝学会子
n7 让宝宝自己穿鞋
n8 让宝宝自己穿袜子
n9 让宝宝勤洗热水澡
n10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n11 让宝宝养成爱干净的习惯
n12 让宝宝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n13 让宝宝珍视自己的眼睛
n14 让宝宝从小养成健康的睡姿
n15 让宝宝学会独立睡觉
n16 养成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的习惯
n17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n18 进别人的房间先敲门的习惯
n19 养成帮忙做家务的好习惯
n20 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n21 自己招待小客人
n22 让宝宝正确认识钱
n23 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
n24 不让宝宝养成说谎的习惯
n25 让宝宝爱上分享
n26 教宝宝保持公共环境卫生
n27 要宝宝从小养成阅读习惯
n28 教宝宝正确地对待陌生人
n29 让宝宝学会尊敬老人
n30 积极鼓励和同伴合作玩
n31 让宝宝学会谦让
n32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n33 做个遵守诺言的好宝宝
n34 遇到危险要沉着冷静
n亲子游戏
n1 0~1个月
n2 1~2个月
n3 2~3个月
n4 3~4个月
n5 4~5个月
n6 5~6个月
n7 6~7个月
n8 7~8个月
n9 8~9个月
n10 9~10个月
n11 10~11个月
n12 11~12个月
n13 1岁1~3个月
n14 1岁4~6个月
n15 1岁7~9个月
n16 1岁10~12个月
n17 2岁1~3个月
n18 2岁4~6个月
n19 2岁7~9个月
n20 2岁10~12个月
n21 3岁1~6个月
n22 3岁7~12个月
n23 4岁1~6个月
n24 4岁7~12个月
n25 5~6岁
n潜能开发
n1 选择什么乐器去学习
n2 发现宝宝的音乐潜质
n3 认识乐器
n4 选择适合的老师
n5 了解音乐大师
n6 宝宝天生就是数学家
n7 培养宝宝数的概念
n8 培养宝宝学习数学的兴趣
n9 宝宝会用画来表达想法
nn
坐月子前的准备
n1 坐月子前的心理准备
n2 坐月子前应该为妈妈准备的用品
n3 坐月子前应该为宝宝准备的用品
n4创造产后良好的休养环境
n5 新妈妈身体恢复时间表
n6 找个适合的人照顾宝宝
n第二章
n月子期的阶段(1~7天)
n1 产后医院的生活
n2 争取时间多休息
n3 重视产后四个次
n4 清洁和伤口的护理
n5 剖宫产妈妈需要注意什么
n6 简单的恢复动作
n7 下奶和开奶
n8 孩子的六个
n9 教会新生儿吮吸母乳
n10 学会抱宝宝
n11 学换尿布
n12 学会给新生儿穿衣
n13 产后周的调理重点
n14 产后周调理食材
n15 阶段的月子餐:主食
n16 阶段的月子餐:汤品
n17 阶段的月子餐:配菜
n第三章
n月子期的第二阶段(8~14天)
n1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乳汁增多
n2 学会绑腹带
n3 做好产后的清洁护理
n4 产后乳房护理
n5 产后如何穿衣
n6 月子期洗澡注意事项
n7 简单的产褥恢复操
n8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n9 我是否患了产后抑郁症
n10 如何缓解剖宫产后的忧虑
n11 母乳的挤取方法
n12 储存母乳
n13 配方奶喂养
n14 给宝宝洗澡
n15 宝宝吐奶怎么办
n16 观察宝宝的大小便
n17 宝宝哭闹怎么办
n18 警惕宝宝肠绞痛
n19 月子期间的补疗食物
n20 第二阶段的月子餐:主食
n21 第二阶段的月子餐:汤
n22 第二阶段的配菜
n第四章
n月子期第三阶段(15-28天)
n1 预防产后脱发
n2 剖宫产疤痕怎么办
n3 产后睡眠的讲究
n4 改善失眠的方法
n5 奶水不够宝宝吃怎么办
n6 让新妈眼睛更明亮
n7 姿态美体现身材美
n8 产后腹部保养的要诀
n9 乳房胀痛怎么办
n10 给宝宝的身体清洁
n11 夜里喂奶应注意什么
n12 如何预防宝宝尿布疹
n13 宝宝鼻子不通气怎么办
n14 如何给宝宝洗头
n15 多给孩子做按摩
n16 新生儿的能力训练
n17 补血食物大搜索
n18 营养与饮食
n19 第二阶段的主食
n20 第三阶段的汤品
n21 第三阶段的配菜
n第五章
n月子期第四阶段(29~42天)
n1 产后记着做检查
n2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性生活
n3 协调好哺乳与工作的关系
n4 产后为什么会发胖
n5 产后“次”需小心翼翼
n6 避孕要与性爱同行
n7 放松你的身体
n8 重返职场你准备好了吗
n9 不要给宝宝剃满月头
n10 抱或背
n11 新生儿外出的注意事项
n12 上班族妈妈怎样给宝宝哺乳
n13 便秘的预防与护理
n14 宝宝晒伤需注意
n15 疫苗接种按部就班
n16 蚊虫叮咬的预防与护理
n17 给宝宝剪指甲5要点
n18 宝宝安全座椅选购指南
n19 要不要给宝宝吃鱼肝油
n20 月子期的饮食重点
n21 第四阶段的主食
n22 第四阶段的汤品
n23 第四阶段的菜品
n第六章
n远离疾病,健康坐月子
n1 产后检查的必要性
n2 便秘
n3 产后腹痛
n4 产后恶露
n5 产后血压变化
n6 产后贫血应引起重视
n7 肛裂
n8 产褥期炎
n9 脱垂
n10 产后风湿病
n11 产后痛
n12 产后中暑
n13 产褥期发热
n14 产后痔疮
n15 要积极预防治疗尿潴留
n16 一觉醒来,满身大汗
n17 防治复原不全
n18 要避免产后手腕痛
n19 足跟疼痛要引起重视
n20 产后消化不良应引起重视
n21 防治产后尿路感染
n22 牙齿松动,咀嚼无力
n23 轻松授乳防乳头疼痛
n24 乳汁盈溢自出怎么办
n第七章
n恢复昔日美丽容颜
n1 产后如何使用化妆水和乳液
n2 洗脸是自然而然的美容
n3 治疗“熊猫眼”的方法
n4 如何消除眼袋
n5 多种方法祛除产后黄褐斑
n6 让按摩帮助产后皮肤复原
n7 让面颊变红润
n8 一把梳子巧梳理
n9 产后去皱去色斑
n10 产后脱发
n11 事关面子问题的痘痘
n12 产后出现这些皮肤状况怎么办
n第八章
n新妈运动
n1 是生活方式的调整
n2 度身定制运动方案
n3 女性健美体型的标准是什么
n4 去掉产后“游泳圈”
n5 轻松恢复纤细玉臂
n6 紧急应对产后的“萝卜腿”
n7 美丽,别忘了脚
n8 塑造S形曲线
n9 胸、背、腹部塑型法
n10 让产后臀部浑圆而紧缩
n11 产后的误区
n12 产后恢复日程表和注意事项
n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柔和的米白色封面对比着深沉的墨绿色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宁静、专业的阅读体验。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育儿理论堆砌,但翻开后才发现,作者在排版和配图上花了不少心思。它没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图表,而是大量使用了手绘插画,线条简洁却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是邻居家有经验的妈妈在给你分享心得。比如,关于宝宝辅食添加的章节,没有生硬地罗列营养素比例,而是用一个时间轴的形式,配上不同阶段宝宝吃东西的可爱小人图,直观又温暖。阅读过程中,那种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耐心又博学的育儿顾问坐在你身边,她不会用高高在上的口吻指导你,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析了新手父母在喂养、睡眠训练、早期社交中遇到的种种困惑。特别是它对“睡眠倒退期”的处理建议,摒弃了极端的方法,强调了共情和循序渐进,这对于我这种对“哭声悬赏”理论感到焦虑的家长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整体来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即便是晚上哄睡间隙随便翻几页,也能迅速抓住重点,让人感到安心和被理解。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操性的读者,理论对我来说有时候太虚了,我更需要的是“怎么办”而不是“为什么”。这本读物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仿佛是把育儿过程中最容易让人手足无措的那些“高频陷阱”都提前给你标注出来了。例如,书中有一部分专门探讨了如何处理“规则建立”的问题,它没有简单地说“要坚持”,而是提供了三种不同情境下的沟通脚本——面对两岁半坚持要穿雨鞋出门的场景,面对要求睡前再讲一个故事的场景,以及面对玩具必须分享的场景。这些脚本的语言组织非常巧妙,既维护了父母的权威性,又顾及了孩子的情绪发展。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处理如“分离焦虑”这类情绪问题时,没有一味推崇“放手”,而是强调了一种“安全联结下的探索”,提供了很多具体的、可以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的“小游戏”来增强信任感。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它不是一本让你焦虑“我做错了什么”的书,而是一本告诉你“你可以这样做”的实战指南,大大降低了育儿实践的门槛。
评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严谨,尽管它试图保持轻松的语调,但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是扎实的。我特别留意了它对“敏感期”的解读,许多市面上的读物会将敏感期描述得像一个定时炸弹,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蒙特梭利等理论有深入理解,她将敏感期描述成一个自然流动的窗口,而非僵硬的时间点。书中对“语言爆发期”的描述尤其深刻,它不仅提到了模仿的重要性,还强调了父母在回应孩子“不清晰表达”时的“积极倾听”技巧,例如,孩子指着水杯说“拿”,作者建议的回应是“你是想让妈妈把水杯递给你吗?”,这种确认和复述的技巧,对于提升亲子沟通的有效性,立竿见影。此外,书中穿插的一些“专家访谈摘录”片段,虽然篇幅不长,但提供的都是来自一线临床心理学家的精炼观点,为全书的论点提供了有力的学术背书,使得整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读起来毫不费神,却收获满满。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我个人觉得非常贴近现代都市父母的忙碌生活节奏。它没有长篇大论的哲学思辨,而是采用了一种碎片化的、高浓缩的“知识胶囊”形式。每一个小标题都像一个独立的问答单元,你可以完全不按顺序阅读,需要什么就翻到哪里,非常适合在通勤的地铁上或者等待咖啡制作的五分钟内快速吸收一个有用的点子。比如,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启蒙”,它没有谈论复杂的投资理财,而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可爱的“三罐子储蓄法”——“想买的”“分享的”“学习的”,用颜色区分,配上图示,简单到孩子自己都能理解和参与。这种“即翻即用,即学即用”的特点,让我感觉这本书的“保质期”很长,因为它聚焦的不是某个特定阶段的流行趋势,而是那些贯穿整个童年基础的品格培养和习惯养成。它不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种“掌控感”,让我们知道,即便是忙碌的生活,也可以在细微之处构建起高质量的亲子互动。
评分购买这本书之前,我看了很多关于正面管教的书籍,但很多都陷于一种理论的纯粹性,以至于在真实世界的混乱面前显得有些无力。而这本《育儿知识200个》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对“现实妥协”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书中有一段讨论“完美主义陷阱”的文字,作者坦言,没有人是24小时的育儿楷模,偶尔的失控、生硬的批评,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事后的“修复关系”。它提供了一套“五步道歉法”,教父母如何真诚地向孩子承认错误,这比一味强调“永不发火”要人性化得多,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它在处理电子产品的使用规范上,也采取了一种务实的态度,不主张“一刀切”的禁用,而是教授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屏幕时间”,例如,将游戏时间转化为“合作搭建虚拟积木”的过程,这种引导式的介入远比单纯的禁止有效。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育人”而非“育神”,它承认了父母的局限性,并教会我们如何在不完美中,最大限度地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