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卡尔.威特的家教智慧
定价:29.80元
作者:董亚兰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63948956
字数:
页码:2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关于卡尔·威特教育智慧的书籍在市面上已有多个版本。我们为了使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被中国父母理解和接受,使其能够帮助中国孩子健康成长,在仔细研读了已有的经典之作之后,取其精华,加入了很多的精彩案例和生动故事,策划和推出了这本书,希望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
本书涉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人生智慧、理财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在引用卡尔威特的家教故事的基础上,以身边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作为佐证,后结合实际,为家长提出切实可行的家教建议,相信本书可以成为家长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桥梁。
目录
章 做好准备,帮孩子迈好人生的步
教子计划从母亲怀孕之前开始 3
母亲是孩子重要的教师 7
孩子是否成功取决于教育 11
对孩子的教育要尽早开始 16
感官训练是开启孩子智力的步 20
锻炼孩子从摇篮时期开始 24
第二章 健康心理,需要父母的精心培养
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31
肯定自我,从父母的信任开始 35
勇气是孩子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39
教孩子在困难面前做选择 44
学会坚持,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48
第三章 培养品格,让孩子从小接受家庭的熏陶
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好品德 55
给孩子讲道理而不是一味宠溺 60
诚实守信是孩子基本的美德 64
良好的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69
行为记录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73
第四章 培养爱心,让孩子在行动中发现爱
爱心是孩子美的勋章 81
让孩子拥有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 85
经历了挫折的孩子才能更快地成长 88
教孩子学会感激他人 92
体罚让孩子变得残忍 96
第五章 正面教育,让孩子更
父母应陪孩子一起面对困难 105
家长要善于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110
让理想成为孩子前进的航标和动力 115
教育孩子要根据环境选择方法 120
耐心对待孩子的错误 125
第六章 培养能力,让孩子拥有真正的智慧
爱提问的孩子更 131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35
告诉孩子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140
教孩子掌握分辨事物的能力 144
教孩子不要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人 149
第七章 友爱团结,让孩子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
营造融洽氛围从学会倾听他人说话开始 157
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提高交往能力 161
谦虚的孩子更受欢迎 166
让孩子学会赞扬和欣赏他人 170
第八章 激发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让孩子充满热情地学习 177
边玩边学能提高学习效率 181
学习外语要循序渐进 185
学习要重质不重量 189
读万卷书,也要让孩子行万里路 193
大自然是孩子好的老师 197
第九章 游戏教育,让孩子在玩耍中快乐成长
后天的教育比孩子的天赋更重要 205
游戏是开启智慧之匣的钥匙 210
孩子好的游戏伙伴是父母 213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生活 217
动手游戏比玩具对孩子更有益 220
第十章 财富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让孩子从小就接受理财教育 227
对孩子进行金钱奖励要适度 232
让孩子体会挣钱的辛苦 237
不要让金钱迷住孩子的双眼 241
教孩子维护自己的利益 245
第十一章 掌握避免伤害孩子的教育方法
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53
不要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 256
家长要学会正确地批评孩子 261
父母要有一致的是非观 265
表扬孩子不要过度 270
作者介绍
董亚兰,笔名小沫自由作家、学者。某文化公司特约审稿编辑,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现定居北京。从事撰稿、编辑、策划等工作多年。
文摘
章 做好准备,帮孩子迈好人生的步
教子计划从母亲怀孕之前开始
卡尔威特直到52岁时才迎来了小卡尔,他为这个孩子付出了很多心血。他的朋友告诉他,父母饮酒对胎儿的发育具有非常恶劣的影响,如果是母亲饮酒,更容易导致孩子畸形。因此在妻子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卡尔威特就戒了酒,作为牧师的他还放弃晚间的祷告,坚持早睡早起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出门时尽量步行,而不是像往常一样用马车代步。
女人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卡尔威特非常欣赏妻子的就是她在怀孕后表现出来的坚强。在怀孕后,他的妻子不会随意发脾气,即使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也能够很快调整心态,很少让自己沉浸在悲伤中。在饮食方面妻子也格外注意,坚决不吃辛辣的食物,也不吃油炸食品,连自己喜欢的油炸咸鱼都戒掉了。
由于个孩子的夭折,卡尔威特在妻子怀小卡尔时格外紧张,但他们依然彼此鼓励,告诉对方孩子肯定是健康的。为了让怀孕的妻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卡尔威特还从邻居家抱来一只小狗。后来小卡尔出生后不太健康,卡尔威特感到非常沮丧,他认为这可能跟这只小狗有关系。因此他建议,孕妇好和小猫小狗等动物保持距离,以防动物身上的细菌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美国俄亥俄州有这样一个家庭,全家有6口人,爸爸是乔瑟夫史赛狄克,妈妈名叫实子,是日本人,他们夫妇的四个女儿被誉为“四位全世界聪明的姊妹”,智商都在160以上,被列入全美5%的高智商者的行列。
大女儿苏珊在5岁时,从幼儿园连跳多级,直接进入初级学校的九年级(相当于中国的初中三年级)初中,在10岁时便参加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并且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被录取,成为全美国年轻的大学生。
二女儿斯蒂茜在13岁时成为大学生。三女儿斯蒂芬妮在原本该上小学的年纪也已经升入了高中,小的女儿吉安娜9岁上初中三年级。
但是,这些聪明的孩子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她们各有所长,诗词、钢琴、绘画、电脑技术等也是各自精通。
父母都是非常平凡的人,智商没有过人之处,但是孩子们却如此出色,应该说和成功的胎教是分不开的。
后来母亲实子在《斯瑟蒂克胎教法》中这样写道:“我们并不是为了要生一个‘天才儿童’才进行胎教的,而是想让孩子今后的人生过得更加幸福和有意义。为此,在孩子未出世时,我们让她对种事情感兴趣,并培养她理解这些事情的能力,只是结果恰好和‘天才’这个称号联系在一起罢了。”
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非常聪慧可爱的儿子,3个月时就已经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半岁就已经能够站立,并且会说简单的话,还懂得一些常用名词的意思;7个月会扶着栏杆走路,能分辨左右;1 岁会走路;快2岁的他已经会自己穿袜、穿鞋。
但是这个孩子并非“天才”,相反,他还是一个妈妈怀孕7个月就生下来的早产儿。
在怀孕时,他的妈妈非常注重胎教问题。她每天用很多时间和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和交流,从起床跟他说早安开始,给孩子描述早餐、路边的风景、看到的人、事物等,等到进了公司在电脑前坐定,她就会告诉他:“宝宝,妈妈要开始上班了哦!你自己要乖乖的,别调皮,等妈妈工作完再陪你玩。”说来也很神奇,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就真的非常安静,很少乱动。
除了和肚子里的孩子讲中文外,妈妈也给他讲英文故事。孩子出生后,妈妈依然维持同样的对话模式,中英文一起教,还帮孩子买了一套英语教材。孩子不到2岁,就能够说出许多个英文单词。
以上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成功的早教让这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变得十分出色。由此可以看出,早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的作用。早教,意味着父母要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开始为教育打基础、做准备。家长不仅要做好充足的孕前准备,还应在怀孕期间多与腹中胎儿交谈,使孩子获得良好的胎教。
……
序言
说实话,我是在一个非常迷茫的时期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值孩子进入青春期,我和他之间的“代沟”似乎以几何级数增长,任何说教都变成了争吵的导火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冲击,是它对“权威性”的颠覆性解读。它没有鼓吹父母必须永远正确、永远是发号施令者,而是巧妙地引导读者思考:我们所建立的“权威”,到底是基于爱与理解的尊重,还是基于年龄和地位的单向压制?书中有个观点我深以为然,那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在你的影响范围外,依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这要求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中,必须时刻为孩子留下“试错”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土壤。我特别喜欢它对“冲突管理”的处理方式,它不鼓励回避矛盾,而是倡导以一种“共情式拆解”的方式来面对争执。作者详细分析了每一次冲突背后的真正诉求,比如孩子摔东西,可能不是为了发泄愤怒,而是为了表达“我被忽视了”的无助。这种深挖底层需求的能力,是我此前阅读的许多育儿手册中都未能详尽阐述的。整本书的论证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没有一句废话,仿佛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了时间沉淀和反复实践的结晶,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
评分这本【XH】卡尔·威特的家教智慧,坦率地说,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种非常严肃、略显陈旧的教育理念集合。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充满理论说教,或者堆砌了大量历史案例,但缺乏现代实践指导的“老古董”。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时,立刻被那种平实的叙述方式和深入骨髓的观察力所吸引。作者似乎并没有试图构建一个宏大、完美无缺的教育理论体系,反而是以一种近乎私密的口吻,娓娓道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非语言信息传递”的论述,它没有使用那些晦涩的心理学术语,而是通过具体的场景模拟,揭示了家长一个不经意的皱眉、一次仓促的转身,是如何在孩子心中种下不安或抵触的种子。读到关于“兴趣的捕捉与引导”那一章节时,我感到非常震撼,它不是教你如何为孩子制定一个详尽的学习计划表,而是强调如何像一个植物学家观察植物的生长习性一样,去耐心等待和呵护孩子偶然展现出的、连孩子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闪光点。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远比那些强调“天赋决定论”的书籍来得更具操作性和人情味。全书的节奏把握得很好,没有让人感到压迫,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炉火边,慢慢讲述着他走过的弯路和领悟到的真谛。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某些理念,初看之下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理想化”或“不接地气”,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那是建立在极其坚实的生活基础之上的。它没有停留在空泛的口号,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家庭氛围构建手册”。例如,关于“家庭仪式感”的营造,它给出的建议不是多么隆重盛大的活动,而是诸如每天固定的十分钟“无目的倾听时间”,或者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任务。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逐渐重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书中对“挫折教育”的论述尤其到位,它将“失败”重新定义为“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径”,而非“能力的终结”。这种观念的转变,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家长面对孩子考试失利时的焦虑。我曾经总想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这本书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控制欲和恐惧感。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是敢于放手,相信孩子有能力处理生活抛给他的难题。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像一位老友的交谈,充满智慧,却又不失幽默感,让我在严肃的思考之余,也能感受到阅读的愉悦,丝毫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
评分如果说市面上的育儿书籍大多是提供“工具箱”,那么【XH】卡尔·威特的家教智慧更像是一份“哲学指南”。它不直接告诉你“该做什么”,而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以及“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书中对“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一块的论述,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过去一直以为“陪读”就是坐在孩子旁边督促他看书,而这本书则详细阐述了“共同体验式阅读”的重要性,比如看完一本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创作一个角色扮演剧本,或者讨论一个与书本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这种互动性极强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孩子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能力。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每一章似乎都是一个独立的论点,但当你读完全书后,会发现它们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一本需要反复咀嚼、常读常新的案头工具书,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自身经历的变化,而获得全新的领悟和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很少关注“如何快速提高成绩”或“如何进入名校”这类功利性的目标,反而将焦点完全集中在“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一核心命题上。它似乎在向读者传递一个信息:一个内心强大、拥有良好情绪管理能力的人,远比一个“考试机器”在漫长的人生中走得更远。其中关于“责任心培养”的篇章,我印象最为深刻。作者提出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责任转移”机制,即父母要逐步、有计划地将家庭中的事务和决策权移交给孩子,从选择晚餐吃什么,到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再到规划周末的学习任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这意味着家长需要放下既有的“包办”习惯,去忍受孩子初期的效率低下和错误判断。但书中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这种早期的“阵痛”,换来的是孩子未来高度的自我驱动力和对结果的担当。文字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十分考究,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让我在深夜沉浸其中时,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体验的重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