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庭 生活 健康:图解特效经络养生法
定价:19.80元
作者:王彤,王彤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10105746
字数:
页码: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一本实用的家庭经络通畅养生手册。
内容提要
《图解特效经络养生法》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内联五脏六腑,外布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的各部分连接成有机的、与自然界阴阳属性密不可分的整体。经络的通与不通,事关着我们的健康。《图解特效经络养生法》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各条经络的相关知识,包括每条经络的主治、作用、循行、病变症状、穴位分布以及重点穴位介绍。此外,还介绍了40余种常见病的经络治疗法。
目录
章 善用经络无病一身轻
一、认识经络
什么是经络
经络的发现
现代医学对经络的解读
经络系统的构成
二、认识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的命名原理
十二正经的分布规律
十二正经的表里关系
十二正经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
三、认识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分布与功能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联系
打通任督二脉
四、防病、治病的经络
经络如何养护我们的身体
经络是我们随身的保健医生
经络不通的表现
五、如何用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的原理
常用的经络养生方法
四季经络养生
第二章 特效穴位是人体自有的灵丹妙
一、穴位分类
经穴
奇穴
阿是穴
二、特效穴位
特效穴位的概念
常用的穴位
三、常用取穴法
根据身体标志取穴
利用手指度量取穴
骨度分寸法取穴
简便定位法取穴
取穴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 循经养生法
一、肺经:容易感冒拍肺经
认识手太阴肺经
肺经的主要穴位
中府--胸闷咳嗽中府收
尺泽--肺热尺泽泻
孔--止咳是孔好
列缺--颈项不适寻列缺
太渊--肺虚咳喘太渊
少商--喉痛少商穴
二、大肠经:要想无病,需常清大肠经
认识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的主要穴位
合谷--头面问题合谷收
阳溪--阳溪合谷治腱鞘炎
手三里--肩周炎手三里
曲池--大肠有热泻曲池
肩髃--肩周痛拍肩髃
迎香--鼻炎鼻塞按迎香
三、胃经:长寿须通胃经
认识足阳明胃经
胃经的主要穴位
四白--养颜美白找四白
颊车--下牙病痛颊车松
下关--上牙痛,下关通
缺盆--咽喉肿痛拍缺盆
天枢--便秘就要找天枢
归来、气冲--妇科下肢一齐通
梁丘--慢性胃病找梁丘
足三里--人生长寿穴
上巨虚--大肠疾患专用穴
下巨虚--吸收不良专用穴
四、脾经:疲劳透支找脾经
认识足太阴脾经
脾经的主要穴位
隐白--月经不调有隐白
公孙--心胃气痛找公孙
太白--健脾化湿取太白
三阴交--妇科三阴交
地机--血糖高按地机
血海--皮肤瘙痒找血海
五、心经:心烦心痛找心经
认识手少阴心经
心经的主要穴位
极泉--心脏急救找极泉
少海--心烦失眠拍少海
神门--镇静安神取神门
少冲--心脏顽疾揉少冲
六、小肠经:吸收不好须通小肠经
认识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的主要穴位
少泽--乳汁不通按少泽
后溪--颈椎腰痛取后溪
听宫--耳鸣耳聋按听宫
天宗--肩臂酸痛找天宗
七、膀胱经:颈肩腰背不适要通膀胱经
认识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经的主要穴位
肾俞--腰肌劳损找肾俞
肺俞--肺病哮喘找肺俞
心俞--心动胸翳心俞知
肝俞--清肝明目泻肝俞
脾俞--不思饮食找脾俞
胃俞一胃痛胃胀按胃俞
大肠俞--风湿腰痛大肠俞
八髎--痛经神效擦八髎
委中--腰背下肢委中求
承筋--容易抽筋拍承筋
至阴--急性腰痛找至阴
飞扬--行走无力靠飞扬
申脉--伸展筋脉找申脉
睛明--视力模糊找睛明
八、肾经:精力不足找肾经
认识足少阴肾经
肾经的主要穴位
涌泉--虚火上浮找涌泉
太溪--阴阳两虚找太溪
照海--月经不调找照海
俞府--咽病顽疾找俞府
九、心包经:失眠多梦找心包经
认识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的主要穴位
曲泽--心烦失眠曲泽清
内关--心烦心痛内关寻
大陵--神经衰弱按大陵
劳宫--口腔溃疡取劳宫
中冲--心脏急救穴
十、三焦经:奇难杂症找三焦经
认识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经的主要穴位
中渚--坐骨神经痛按中渚
外关--怕冷怕热内外关
肩髎--肩痛不举拍肩髎
翳风--三叉神经找翳风
十一、胆经:废物积滞找胆经
认识足少阳胆经
胆经的主要穴位
风池--一切头痛风池通
肩井--乳房胀痛肩井松
日月--日月主治胆疾病
环跳--坐骨神经环跳通
风市--防治中风拍风市
阳陵泉--口苦口干阳陵泉
悬钟--耳聋眼朦找悬钟
足临泣--腰倦带下足临泣
十二、肝经:情志抑郁找肝经
认识足厥阴肝经
肝经的主要穴位
大敦--阴器疾病大敦医
太冲--降压稳压找太冲
期门--拔期门疏肝解郁
十三、任脉:怕热汗多找任脉
认识任脉
任脉的主要穴位
关元--增强体质灸关元
神阙--汗多怕热灸神阙
中脘--胃肠问题搓中脘
膻中--膻中摩一摩,活到一百多
十四、督脉:虚寒肢冷找督脉
认识督脉
督脉的主要穴位
长强--便秘痔疮按长强
腰阳关--腰痛就找腰阳关
命门--强腰补肾壮命门
至阳--心痛胃痛至阳医
大椎--身寒怕冷大椎通
风府--感冒即时擦风府
百会--下垂疾病灸百会
人中--人中用在急救中
第四章 四季经络养生法
一、顺应天时,自然养生
四季与24节气
二、春季养生
立春时节的养生
雨水时节的养生
惊蛰时节的养生
春分时节的养生
清明时节的养生
谷雨时节的养生
三、夏季养生
立夏时节的养生
小满时节的养生
芒种时节的养生
夏至时节的养生
小暑时节的养生
大暑时节的养生
四、秋季养生
立秋时节的养生
处暑时节的养生
白露时节的养生
秋分时节的养生
寒露时节的养生
霜降时节的养生
五、冬季养生
立冬时节的养生
小雪时节的养生
大雪时节的养生
冬至时节的养生
小寒时节的养生
大寒时节的养生
第五章 常见病对症按摩
落枕
肩周炎
颈椎病
小腿抽筋
咽炎
感冒
哮喘
胃炎
便秘
痔疮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冠心病
高血脂
失眠
头痛
神经衰弱
糖尿病
肥胖症
痛风
痛经
月经不调
乳房肿块
更年期综合征
性冷淡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它在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回避深入的理论探讨,比如对“气”、“血”、“阴阳”等核心概念的阐述,但这些理论部分又被巧妙地穿插在具体的养生方案中,使得理论服务于实践,而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特效”的定义非常科学和审慎。它不像有些养生书那样夸大其词,声称“包治百病”,而是非常负责任地告诉读者,哪些方法可能在特定情况下有明显的辅助效果,以及操作时需要注意的禁忌和个体差异。这种严谨的态度,让这本书的可信度大大增加。我感觉作者是在真正为读者的健康负责,而不是急于推销某种“灵丹妙药”。通过阅读,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养生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现代快节奏生活量身定制的。它不是那种必须从头读到尾的线性读物,而是可以随时“打开即用”的参考手册。我注意到,它将不同的健康问题分门别类地划分得非常清晰,无论是关于消化系统的困扰、情绪压力的缓解,还是日常的保健强身,都能迅速在目录中找到对应的章节。而且,每个养生法的介绍都非常模块化:先是问题描述,然后是涉及的经络和穴位,接着是详细的图解指导,最后是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的总结。这种清晰的逻辑链条,让我在需要查找特定信息时,能够毫不费力地锁定目标,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应用效率。周末有空时,我会系统地学习一个模块;工作日晚上有点时间,我也可以快速翻阅一个感兴趣的穴位进行操作。这种灵活性,让养生不再是负担,而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可以随时调配的“健康工具箱”。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身体调理方法,但市面上的书籍往往要么过于晦涩难懂,充满了艰深的术语,要么就是流于表面,讲的都是些人尽皆知的常识,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即便是像我这样对中医理论一知半解的“小白”也能轻松理解。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直观的、生活化的描述,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耳边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每一个穴位和经络时,都会配上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应用场景,比如“工作疲劳时按压哪里最有效”,“睡眠不佳时该如何辅助调理”等等,这些实用的指导立刻就能让人上手实践,而不是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我们普通人接触和应用传统养生的门槛,让人有信心真正把书里的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这对于理解经络走向至关重要。我以前看过的很多图谱,经络线条混乱不清,穴位标记模糊,常常让我分不清自己摸到的到底是哪个点。但这本书里的插图,线条清晰流畅,色彩区分明确,人体结构的标准性也做得非常好,几乎让人可以百分之百信赖图示的准确性。特别是那些动态的按摩手法图,每一个动作的起止点、力度方向都通过细微的箭头和阴影标注得非常到位,仿佛有真人示范在眼前。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的图示,对照镜子来练习一些自我推拿的手法,准确性高了很多。可以说,这本书的视觉呈现部分,是其价值的巨大组成部分,它弥补了文字描述在空间指向上的不足,使得复杂的身体结构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看就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封面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特别有档次,一点也不像那种廉价的养生书。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起来很顺滑,印刷的油墨颜色饱满,字迹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留白恰到好处的排版,每一个章节之间的过渡都很自然,让人在阅读知识点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一种视觉上的放松感。而且,这本书的开本设计也很人性化,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随身携带,都显得很方便,不会过于笨重。光是翻阅的过程,就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里面的经络图谱,但光从外在的精致程度来看,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社在打磨这本书上所付出的心血,这让我对后续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期待。这种对细节的打磨,是很多市面上同类书籍所欠缺的,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