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系列:童年的秘密
定价:39.80元
作者:蒙台梭利;海豚传媒;李彦芳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60134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系列》是蒙台梭利博士的儿童教育专著合集,被译成多国文字,是她对自己亲自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是不朽的教育经典。《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的问世,使蒙台梭利成为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大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该系列是蒙台梭利博士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创新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向父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传授了如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通过《蒙台梭利经典早教系列》所介绍的方法,孩子能培养自己的秩序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千千万万的家庭从中受到经典家庭教育智慧的启蒙。
内容提要
她是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鼻祖之一;她的作品长销数百年,常读常新;她的理念改变了无数儿童的命运;她没有改变世界,她改变了改变世界的人!
随着社会的变迁,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估量的价值。虽然她的教育思想看上去似乎过于理想化,但这只是因为我们千百年来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且潜藏着太多我们自己无法意识到的错误。她的教育法以实验为依据,科学地揭示了儿童生命成长和精神发展的规律,她向我们指明了方向,如果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必将对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传播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丛书。蒙台梭利的原著深奥难懂,丛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方便读者对蒙氏教育法的理解,我们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梳理和删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展现蒙台梭利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做到即尊重原著内容,又通俗易懂,且更具操作性、可读性及更本土化、实用化。
目录
作者介绍
玛利亚·蒙台梭利,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同时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致力于诊断和治疗儿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创办了“儿童之家”,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理念,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的奥秘。
蒙台梭利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基础。她的多部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之旅。它迫使我审视自己作为父母的“预设立场”和那些根深蒂固的“控制欲”。过去,我常常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表现,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就会不自觉地施加压力,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去“纠正”他们。书中的观点,比如“成人必须准备好环境,然后退开,观察并等待”,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开始练习在孩子犯错时保持沉默,不再急于插手,而是观察他们如何自我修正。比如,有一次孩子试图把积木搭得很高,结果轰然倒塌,我本能地想说“看吧,我就知道”,但硬生生地忍住了。他先是有些沮丧,然后自己默默地把地上的积木重新一块块捡起来,试着找出不稳固的原因。整个过程,他没有哭闹,完全沉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一刻我意识到,失败和挫折本身就是最宝贵的老师,而我的任务不是替他扫清所有障碍,而是确保他有安全感去面对这些“不完美”的体验。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育儿技巧的范畴,它教我如何做一个更谦卑、更具同理心的陪伴者。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地介绍知识点,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交织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图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对于“工作”概念的重新定义。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工作”是成人的事情,而孩子是在“玩耍”。但书中清晰地阐明,对孩子而言,他们专注地操作教具、收拾整理、甚至是协助家务,都是他们在进行着一项严肃的“工作”,这项工作就是构建自我、发展心智。这种观念的转变,促使我开始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日常活动中,不再把他仅仅看作一个被照顾的对象。我让他参与洗菜、擦桌子,一开始他笨手笨脚,弄得到处是水,但我坚持让他完成,并且对他的努力给予真诚的肯定。通过这些“工作”,我观察到他的精细动作能力飞速提升,并且建立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本书的逻辑严密而又富有感染力,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指南,但又不失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那种值得反复翻阅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门。我以前总觉得“早教”就是得让孩子早点学认字算数,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的,结果呢,孩子越来越抵触学习,亲子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直到我接触了这种强调“观察”和“环境创设”的理念,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教育是顺应天性,是提供一个让他们可以自由探索、自我建构的场域。书里详细描述了如何在家中布置一个“蒙氏环境”,每一个材料的摆放、每一个操作的顺序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智慧。我尝试着遵循书中的指导,把家里的一些“成人化”的物品替换成了适合孩子操作的教具,效果立竿见影。小家伙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乱翻东西,而是专注于他自己选定的材料,一玩就是很久,那种专注的神情,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满足感,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当我们退后一步,给予孩子信任和空间时,他们展现出的潜能是多么的惊人。这本书对于那些被传统教育焦虑困扰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剂清凉的甘露。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那种枯燥的理论阐述,反而充满了对“童年”这个特殊阶段的诗意描绘和细腻捕捉。作者对儿童心理的洞察力令人惊叹,仿佛她能穿透时间的迷雾,直接触碰到三到六岁孩子那颗纯净而又充满求知欲的心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敏感期”的描述,它解释了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在某个特定时期对某种事物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执着。比如,之前他迷恋于开关门,一分钟内可以重复开关几十次,我当时觉得很烦,但书里解释了这可能是在发展他的“秩序感”或“动作协调性”。这种解释让我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转而用欣赏和支持的态度去看待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行为。每一章似乎都在为我过去那些无法理解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充满生命力的注脚。它让我不再把孩子的行为视为“捣乱”或“怪癖”,而是视作生命成长的必然阶段,这种视角的转换,极大地改善了我的育儿心态,让日常充满了理解与和解。
评分这本书对于理解“自由”与“规矩”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这正是我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最困惑的一点。我们既想给孩子无拘无束的成长空间,又担心没有规则约束他们会变得无法无天。书中对“有边界的自由”的阐述,可以说是为我提供了黄金分割点。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清晰、尊重和一致的规则之上的。这些规则不是成人强加的命令,而是为了保证环境的安全和对他人的尊重而共同遵守的约定。例如,材料用完后必须归位,这是对材料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便利。我尝试在家里推行这种“约定式”的规矩,并且在执行时保持冷静和一致性,而不是情绪化地惩罚。结果是,孩子反而比以前更懂得自律,因为他明白规则背后的逻辑和目的,而不是仅仅因为害怕惩罚。这本书没有提供速效药,它强调的是长期耐心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它告诉我,真正的权威不是来自权力,而是来自智慧和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焦虑的“执行者”,而是充满智慧的“环境设计师”和“生命观察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