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宝宝营养餐王中王(汉竹)
定价:49.80元
作者:微风厨房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800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岁以后,宝宝怎么吃饭?
百变宝贝餐,怎样搭配更营养?
烘焙给宝贝,怎样轻松做?
……
微风厨房本名樊星辰,有儿有女,是一个“爱生活、爱摄影、爱美食、爱时尚的妈咪”。从星辰的养育体会来讲,1岁前的辅食添加讲究的就是“添加正确,不生病”,而宝贝们1岁后的营养餐,就更加需要用“巧心思”,让宝贝主动爱上吃饭!
“我拥有一个烘焙工作室,对于美食自认为还是比较有体验的,原先对于制作宝宝餐,心想应该是个简单的事儿。”但养育两个孩子后,星辰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做宝宝餐*不是准备点食材,找个菜谱一做就行了,那样做出来的饭菜,孩子并不会‘买账’。星辰观察到,1岁左右的宝贝明显对食物有了自己的“选择”。
“为了让孩子吃得更有营养,我和孩儿爸当然得自学一些营养知识,在宝贝1岁左右,得赶快抓住时机,让他们尝试新的食材。平时给宝贝们做饭,要讲究营养的均衡,在造型上,我觉得多年的烘焙经验帮了我不少忙,宝贝的盘中餐就跟搭配衣服一样,颜色、感觉,都是很重要。在被宝贝们无数次‘嫌弃’后,一点一点抓住营养餐料理的门道。”对于星辰来讲,爱好孩子,为他们做好宝贝餐,已然变成一个精细化的“事业”,通过一份“事业”,她实现着“富养”宝贝人生的心愿。内容提要
1岁以前,按着宝贝的成长轨迹,爸爸妈妈们给宝贝顺利地添加了辅食,1岁以后,宝贝们能吃的食物已经越来越多啦!1~6岁的饮食习惯会奠定宝贝一生的健康。但要让宝宝爱上吃饭,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我的宝宝爱吃很多东西,就是不爱吃饭!”这份无奈挫伤了好多爸爸妈养育自信。
营养 花样,1岁左右,是宝宝辅食和营养餐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得让宝贝迷上吃饭!恨不得一口喂饱孩子,那就得有喂养孩子的巧心思:必须知道孩子爱吃什么、该吃什么、怎么样吃。微风厨房为自家宝贝做的120多道颜正味美的食谱分享给你。而且书中每一道儿童营养餐方案,都经过了协和医院营养科李宁医生的仔细把关。
花样早餐、手作面点、低脂烘焙、聚会的手作零食,创意西餐……10大美食阵地攻略轻松拿下。简单又美味的巧思,布满童趣的造型,把孩子钟爱的美味一网打尽!将他们爱吃的、不爱吃的都哄入口。
在微风厨房的快门之下,美食不是止步于味觉上的享受,简单易做的方法,但让食物本身充满了爱意。很多食物还能让宝贝亲自动手制作,参与过程,更让宝宝爱上吃饭!上幼儿园了,还有美妙的周末套餐,妈妈可以带着宝贝一起做大厨。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吃饭,不是被迫,不是抗拒,一日三餐变成时童年的温馨和美妙。目录
章 1岁以后,让宝宝爱上吃饭
16 进食方法的发展阶段
18 掌握宝贝的“轻松喂养时间”
20 简单食材里的真爱
22 10分钟快手营养餐速成法
24 吃饭不靠哄,盘中食物拼气质
……
第二章 告别泥泥糊糊,新加的饭饭
36 紫薯粥
37 黄金小米粥
38 南瓜羹
39 红薯绿豆粥
40 南瓜粥
41 水果甜粥
43 青豆浓汤
……
周末美食变变变
51 米糊
51 三明治
51 玉米火腿饼
53 玉米浓汤
53 鸡柳卷
……
第三章 美味的早餐时光
56 火龙果面条
57 轻松熊吐司
58 芝麻糊汤圆
59 法式吐司
60 蛋香馒头片
61 溏心卤蛋
63 粢饭团
……
第四章 花样主食,不只是米饭
78 上海菜饭
79 蛋包饭
81 菠萝炒饭
83 肉丁饭团
85 照烧鸡腿饭
87 田园饭
89 荷香排骨糯米饭
91 卤肉饭
93 煲仔饭
94 鳗鱼饭
……
第五章 肉肉吃得欢
102 肉松
103 叉烧肉
105 肉夹馍
106 蒜香龙利鱼
107 番茄鱼
109 红烧排骨
111 蜜汁肉脯
112 芙蓉虾仁
……
第九章 上幼儿园,回家更爱吃饭
198 日式炸猪排
199 蒸花蛤
200 果炒虾仁
201 蛋黄芝士烤大虾
203 香浓番茄芝士肉丸
204 日式炸鸡
205 蟹肉寿司
207 牛肉汉堡
209 肉酱意大利面
211 手工水饺
213 咖喱鸡饭
……
第十章 派对菜单和便当食单
220 草莓果酱
221 彩虹水果吐司
222 蜂蜜松饼
223 果燕麦酸奶
224 椰香奶糕
225 薯片水果沙拉盏
226 培根小番茄卷
227 蜂蜜烤翅
228 焦糖爆米花
229 咸蛋黄鸡翅
231 芝士鸡肉卷
……作者介绍
微风厨房
微风厨房甜点工作室的女主人、艺术系拍客、自带“综合征”的时尚妈咪。
始终相信“喜爱是好的老师”。对生活的纯净热爱,让她的镜头能够绽放出食物的诱人模样;对美食的无限灵感,更让母爱的味道呈现幸福的光芒。用妈妈手作的美味,串联起宝贝童年的好时光。
文摘
序言
我尝试做了其中的一道“家常红烧肉”,这是检验任何一本中餐食谱水平的试金石。按照书里的步骤,我惊讶地发现,作者对于糖色的炒制过程描述得极其到位,那种从冒大泡到细密小泡的颜色变化,以及伴随的气味变化,都写得如同现场教学一般。我严格按照指示,火候控制得当,最终的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连一向挑剔的家人都赞不绝口。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可靠性有了极大的信心。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强求使用昂贵的调料,很多调料都是我们厨房里常见的“压箱底”的货色,通过正确的组合和比例,就能激发它们最大的潜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它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将美味的秘诀传授给大众。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厨艺不行,而是我们没有掌握那个“度”——火候的度、调味的度、时间的度。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立刻翻阅了关于“基础功”的那一章节。坦白说,现在市面上很多食谱书都跳过了这些基础的环节,直接进入复杂的步骤,这对新手来说太不友好了。我非常欣赏作者在这部分投入的篇幅和细致程度,特别是对刀工的讲解,不仅仅是“切丁”、“切丝”这种简单的指令,而是配有非常清晰的图解,甚至连握刀的姿势和发力点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匠人精神。我看了一下,关于如何熬制高汤的章节,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基础且万能的思路,而不是针对某一种菜肴的特定高汤。这一点非常实用,因为好的高汤是中餐的灵魂,如果能掌握这个核心,很多菜肴的底味就能提升一个档次。我还特别留意了关于火候控制的讨论,作者似乎用了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不同火力状态下的锅体温度,这比单纯的“大火”、“中火”要直观得多,对于在煤气灶上操作的人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评分从整体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烹饪的“方法论”手册,而非单纯的菜谱集合。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烹饪认知体系。我喜欢它在介绍菜肴历史背景或食材文化渊源时所采用的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这让学习烹饪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和人文气息。阅读这些文字,就像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厨师在炉边与你聊天,轻松自然,没有压迫感。特别是关于“处理腥味和异味”那一章,作者提出的“气味中和法”,摒弃了传统的“一味去掩盖”,而是提倡用另一种味道去“平衡”和“提升”原有的味道,这个思路非常具有启发性。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能教你做几道菜,更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对烹饪的看法,让你从一个被动的“菜谱执行者”,蜕变成一个有主见、能创新的“家庭大厨”。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尝试那些看似复杂,实则原理清晰的宴客大菜了。
评分终于拿到了这本传说中的《厨房里的秘密配方》,还没打开呢,光是封面那种质朴又带着一丝复古的色调,就让人心头一暖。我一直觉得,做饭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种情感的传递,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似乎就捕捉到了那种温暖的家庭氛围。我期待着里面能有一些真正能触动人心的食谱,那种不是流程化、工业化,而是带着“人情味”的烹饪哲学。我尤其关注它对于食材选择的描述,是不是真的强调了当季、本地的原则,而不是仅仅罗列一堆昂贵的进口原料。好的食谱书,会教你如何去“看”食材,而不是简单地“用”食材。我希望这本书里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巧妙利用剩饭剩菜的小窍门,毕竟生活中的烹饪充满了各种“意外”,如何将这些意外化为美味,才是真本事。另外,对于调味品的运用,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打破常规的组合,比如用某种不常见的香料来提升一道家常菜的层次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盐糖酱醋。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同地区风味的细微差别解读,那就更完美了,能让人在厨房里进行一场小小的“环球旅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纸张的触感很舒服,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不像那些轻飘飘的快餐式食谱。我通常做饭的时候,喜欢把书放在料理台边随时翻阅,所以耐用性也很重要。这本书的排版清晰明了,菜谱的步骤被有效地分解,关键步骤还用了粗体或不同的颜色进行强调,这在手忙脚乱做饭时,能迅速抓住重点。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对“时间管理”的讨论,很多复杂的菜肴之所以让人望而却步,就是因为步骤太多,耗时太久。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高效的“多任务”操作指南,比如哪些准备工作可以提前完成,哪些步骤可以并行处理,那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福音。此外,作者在每道菜的旁边附带的“小贴士”部分,内容非常精炼但信息量巨大,有些是关于如何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咸淡的建议,有些则是关于如何快速清洁厨房的小妙招,这些都体现了作者不仅是教做菜,更是在教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