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与『熊』孩子
定价:36.0元
作者:(韩)吴恩瑛,周怡,李道逵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0911239
字数:27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阅读本书的经历,是一次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也是爱子方式理性转变的过程。用书里介绍的方法试一试,你将发现自己和孩子都将焕发出的生机和自信。
作为中国的邻国,韩国的历史文化都与中国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教育方式、教育体制也与中国十分相近。吴恩瑛女士作为韩国知名的幼儿与青少年心理专家、教育专家,与中国读者们分享正确的育儿方式,为为孩子学习操碎心的父母们带来有效实用的教育方法!
内容提要
作者在本书中针对二到十二岁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习障碍与问题实例说明,运用专业医学手段测试孩子的智力与发育情况,针对性的治疗与帮助孩子学习。并从儿童心理学和作为“大脑学习法”的开发者的角度,来剖析孩子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指导父母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正确教育孩子学习。
目录
作者介绍
《好妈妈与熊孩子》的作者吴恩瑛,高丽大学医学博士,曾就职于新村延世大学医院(韩国第二大医院),现任延世大学医学系外聘教授,也是预防虐待儿童中心(韩国机构)专业委员,“吴恩瑛儿童青少年诊所及学习发展研究院“院长,“大脑学习法”创始人。通过吴恩瑛学习发展研究院的临床试验,成功对无数名青少年进行过心理咨询治疗。她曾担任韩国SBS电视台于2006年起播放的育儿节目《我的孩子变了》咨询专家,在韩国幼儿与青少年教育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她出版的《坐立不安的妈妈和事不关己的爸爸》和《孩子的压力》两本书在韩国引起过很大的反响,感动了三十万读者。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朴实,但内容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我是一个相对比较注重逻辑和系统性的人,原本担心这类书籍会过于感性,缺乏实际操作性。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在提出理念的同时,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步骤和工具。比如在讨论如何建立家庭规则时,她不仅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还详细阐述了如何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以及在孩子挑战规则时的应对策略。这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极大地帮助我理清了以往混乱的教育思路。我过去常常因为孩子一哭闹就心软,导致规则形同虚设。这本书帮我建立了一种“坚定而温柔”的立场,即规则必须遵守,但执行规则的过程必须充满爱与尊重。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拿起笔在空白处做笔记,甚至在家里和伴侣一起讨论书中的某些观点,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家庭共同成长的研讨会。它让我们夫妻双方在教育理念上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收获。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常常感到挫败和无力,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天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那种“为什么我一说他就变本加厉”的困惑,几乎每天都在折磨我。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批判性地指出你的错误,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例如,它解释了“熊孩子”的表现往往是孩子在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需求未被满足的信号。这种视角上的转换,让我瞬间感到一股释然——原来不是我的孩子“坏”,而是我们的“对话频道”出了问题。我开始尝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翻译”和回应他们的情绪,比如当他因为玩具被抢而大哭时,我不再急于讲大道理,而是先表达理解:“你现在一定很生气,因为你很喜欢那个玩具。”这种共情式的回应,极大地降低了亲子间的对抗性。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重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逻辑,让爱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有效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不像一本教科书,更像一位资深前辈在午后阳光下分享她的人生智慧。阅读过程中,我的思绪常常被作者描述的某个场景带入,那份对孩子成长的深刻洞察力,让人不得不佩服。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放手”艺术的探讨。在当下这个过度保护的年代,很多父母都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尝试和犯错的机会。这本书旗帜鲜明地倡导给予孩子适当的“挫折教育”,并教我们如何提供一个安全的“试错环境”。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孩子生活的干预,哪怕看到他笨拙地系鞋带或者尝试自己搭建一个摇摇欲坠的积木塔,我也强迫自己忍住不去帮忙。这种克制,起初非常困难,但当看到孩子最终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时,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和成就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更是关于如何重新认识“成长”的真谛,并以更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新的早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温暖又带着点俏皮的色调,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了家庭日常的温馨画面。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对亲子教育方面的内容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市面上的育儿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触动人心、提供切实可行方法的却不多。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问题时的那种抽丝剥茧的能力,仿佛她不是在写书,而是在跟你面对面聊天,耐心解答你所有的困惑。书中的观点并非一味地倡导“无原则的爱”,而是强调在关怀备至的同时,也要设立清晰的界限。这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处理孩子情绪波动时的处理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急于平息“噪音”,却忽略了倾听“信号”背后的真正需求。读完开篇几章,我已经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沟通模式,比如在孩子发脾气时,不再立刻制止,而是先蹲下来,用平等的姿态询问他此刻的感受。这种微小的变化,已经在我们的互动中带来了微妙而积极的影响,家庭氛围似乎也变得更加通透和理解。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家庭教育指南,它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更智慧的“守门人”,而非一个专制的“警察”。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她当时告诉我,这本书简直是她育儿路上的“救命稻草”。起初我还有些怀疑,毕竟“好妈妈”这个词汇听起来总带着一丝理想化的色彩,让人觉得不接地气。然而,这本书的真实感和代入感极强。作者对现代社会中父母面临的焦虑描绘得入木三分,从“完美妈妈”的枷锁到“职场与家庭的拉锯战”,每一个场景都像是从我自己的生活中截取出来的片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那几个章节,它没有用那些生硬的心理学术语来压制读者,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苛求,其实是我们对自己未能达成的期望的投射。这本书像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内在的冲突和矛盾。它引导我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只有当我们自己内心平静、能量充盈时,才能真正给予孩子稳定的支持。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远比单纯学习几招“管教技巧”来得深刻和持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