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说到孩子心里去 家教育儿沟通技巧儿童心理家教书籍 如何教育孩子正面管教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父母

正版 说到孩子心里去 家教育儿沟通技巧儿童心理家教书籍 如何教育孩子正面管教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父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亲子沟通
  • 家庭教育
  • 正面管教
  • 儿童心理学
  • 教育技巧
  • 如何教育孩子
  • 亲子关系
  • 说服技巧
  • 幼儿教育
  • 父母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翩若惊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2381
商品编码:29311683561
丛书名: 说到孩子心里去

具体描述

基本详情:

书名:说到孩子心里去:*子沟通书

作者/译者:富杰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9602381

开本:16开

字数:245千

页码:320页

纸张:胶版

装帧:无线胶订/平装

定价:29.8

出版时间:2017-05

适合类型人群:教育/子沟通 适合于广大读者

分类:G78

目录:

第*章 不要否定孩子

第*节 打击孩子的梦想,是父母*大的失职 / 1

第二节 梦想不分高低贵贱 / 6

第三节 孩子有缺点,不要盯着不放 / 10

第四节 赞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 14

第五节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 18

第六节 好奇心*可贵 / 23

第七节 孩子情绪低落时,让他知道有你陪伴 / 28

第八节 有效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 32

第二章 可以批评,但不要伤害

第*节 孩子行为“另类”,怎么办? / 35

第二节 不要在外人面前揭孩子“伤疤” / 38

第三节 “别人家的孩子”真的那么好? / 42

第四节 不要用话语攻击孩子 / 46

第五节 打骂并不能真正树立威信 / 49

第六节 一味说教会带来隔阂 / 53

第七节 与孩子沟通时,腔调语气要恰当 / 56

第八节 批评孩子,*忌讳唠叨不休 / 59

第九节 严厉批评,语气也要委婉 / 64

第十节 要给孩子留面子 / 67

第十一节 与其批评,不如建议 / 71

第三章 赞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第*节 每天夸孩子一句 / 75

第二节 明确赞扬,孩子才能做得更好 / 79

第三节 赞美孩子要真心实意 / 82

第四节 只要孩子尽全力,就要称赞孩子 / 86

第五节 孩子有进步,父母就该称赞 / 90

第六节 赞美适度才是对孩子好 / 93

第四章 放下家长的架子

第*节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 97

第二节 尊重孩子的隐私 / 102

第三节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 107

第四节 尊重孩子的朋友 / 111

第五节 尊重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 115

第六节 孩子也有发言权 / 119

第五章 说教之前,父母要学会倾听

第*节 共情和体谅,让孩子主动倾诉 / 123

第二节 不要逼迫孩子倾诉心事 / 128

第三节 倾听是沟通的一部分 / 132

第四节 不了解孩子,是倾听出了问题 / 136

第五节 孩子做错事,先听听是怎么回事 / 140

第六节 耐心倾听孩子的话,不要中途打断 / 144

第七节 不要被动倾听,要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 149

第八节 倾听时,氛围选择很重要 / 153

第九节 倾听时,要表现自己接受的意愿 / 157

第十节 倾听时要及时给予孩子回应 / 161

第十一节 多听少说,不做霸道父母 / 164

第十二节 孩子的话也有弦外之音 / 168

第六章 引导孩子从侧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节 让孩子学会反思 / 172

第二节 给孩子发泄的机会 / 176

第三节 用故事影射孩子的错误 / 180

第四节 说教和强迫,不如摆事实讲道理 / 185

第五节 用暗示法教育孩子 / 189

第七章 督促孩子跟坏习惯说再见

第*节 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 193

第二节 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毛病 / 197

第三节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 201

第四节 孩子边吃边玩,父母如何纠正 / 206

第五节 看电视也要把握好度 / 210

第六节 帮孩子远离电脑游戏和网络 / 214

第七节 如何纠正孩子的残忍行为 / 218

第八节 对孩子的肆意妄为,千万不能放任 / 222

第九节 尽早纠正孩子动手打人的行为 / 227

第十节 孩子“顺手牵羊”,父母正确引导 / 231

第十一节 孩子说谎,父母要自我检讨 / 236

第八章 善于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

第*节 有求*应,只会助长孩子的非分之心 / 242

第二节 如有正当理由,可以直接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 246

第三节 提前抑制孩子提要求 / 249

第四节 拒绝了就不要妥协 / 253

第五节 拒绝后,学会安抚孩子 / 258

第九章 这样给孩子定规矩,孩子不抵触

第*节 孩子为什么对规矩有抵触心理 / 262

第二节 下达指令要具体,不能太笼统 / 266

第三节 适当给孩子一些惩罚,让孩子服从 / 270

第四节 乱发脾气需要面壁思过 / 274

第五节 跟孩子约法三章,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 279

第六节 孩子到公共场合喜欢瞎闹,需提前提出要求 / 284

第七节 父母忙碌,要让孩子学会不打岔 / 290

第八节 让孩子从一项活动轻松过渡到另一项活动 / 295

第九节 不要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 299

第十节 不要要求孩子**服从 / 303

第十一节 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 / 307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教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书,针对当下父母教育孩子普遍存在的困惑,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不要否定孩子;可以批评,但不要伤害;赞美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放下家长的架子;说教之前,父母要学会倾听;引导孩子从侧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督促孩子跟坏习惯说再见;善于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这样给孩子定规矩,孩子不抵触等。每个建议下面又有很多案例和方法,简单实用又便于理解,*有助于家长运用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倾听成长的声音:解锁孩子内心世界与高效沟通的艺术》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探讨了家长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如何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家庭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不谈“说教”,不讲“命令”,而是聚焦于“倾听”与“回应”,旨在帮助家长成为孩子心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最智慧的引导者。通过本书,您将学会如何穿透孩子表面的情绪,触及他们真实的感受;如何将日常的教养转变为一次次心灵的对话;如何让孩子在被理解、被接纳的氛围中,健康、自信地成长。 第一章:看见孩子,而非仅是行为——理解儿童心理的基石 本章将带领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揭示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将从儿童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出发,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探讨不同年龄的孩子是如何感知世界、理解规则的,以及他们为何会表现出某些在我们看来“难以理解”的行为。 infant(0-1岁)的感知与联结: 了解婴儿如何通过感官与世界建立最初的联系,以及依恋关系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讲解如何回应婴儿的哭声、眼神和肢体语言,从而建立安全感。 toddler(1-3岁)的自主与探索: 深入分析这个阶段孩子“为什么”喜欢说“不”,以及他们探索世界时所面临的挑战。本章将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家长在尊重孩子自主性的同时,引导他们安全地探索。 preschooler(3-6岁)的想象与规则: 探讨学龄前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对规则的初步理解。我们将教授家长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规则,并处理因规则而产生的冲突。 school-age(6-12岁)的社会与认知: 了解小学生在社交、学业及自我认知方面的发展特点。本章将指导家长如何支持孩子应对学校的挑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adolescent(12岁以上)的独立与认同: 聚焦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剧烈变化,理解他们对独立的需求和身份认同的探索。我们将提供与青少年有效沟通的策略,帮助家长度过这个充满挑战的时期。 我们将结合大量真实的案例,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帮助家长建立“看见孩子”的视角,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为更深层次的沟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章:有效的沟通,从“心”开始——倾听的艺术与回应的智慧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将详细阐述如何进行真正有效的亲子沟通。我们不再关注“说什么”,而是关注“怎么说”、“怎么听”。 active listening (积极倾听): 学习如何放下评判,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话语,包括他们未说出口的感受。我们将介绍倾听的技巧,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的运用、以及适时的点头和回应。 empathic responding (共情回应): 了解如何用共情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情绪,即使我们并不完全同意他们的想法。学习识别和命名孩子的情绪,并用“我理解你感到……”这样的句式,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 "I" messages ("我"信息): 掌握如何清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非指责或抱怨。例如,将“你总是把玩具弄得一团糟!”转变为“我看到玩具散落一地,我感到有些担心,因为我担心有人会踩到它们。” problem-solving collaboration (合作解决问题): 引导家长学会与孩子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而非单方面给出指令。学习如何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共同制定可行的方案。 positive language (积极语言): 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学习如何使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内在动力。避免使用带有否定、打击性质的词语。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非语言沟通): 强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非语言信号传达爱与支持。 我们将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家长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沟通技巧,并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应对不同情境下的沟通挑战。 第三章:家庭教育的“软实力”——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构建健康、积极的家庭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正面品格。 building trust and security (建立信任与安全感): 探讨如何通过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坚定的支持,来赢得孩子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是一个安全温暖的港湾。 fostering independence and responsibility (培养独立与责任感): 学习如何适度放手,给予孩子尝试和犯错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适合孩子年龄的家务和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encouraging resilience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鼓励韧性与情绪管理): 帮助家长理解情绪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引导孩子认识、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将分享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和积极面对困难的方法。 promoting learning and curiosity (激发学习与好奇心): 探讨如何通过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并享受学习的过程。我们将介绍一些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家庭活动和方法。 setting boundaries with love and consistency (充满爱意且一致的界限设定): 强调界限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教授家长如何在充满爱意的同时,保持界限的清晰和一致性,让孩子在规则中感受到安全与自由。 family rituals and quality time (家庭仪式与高质量时光): 探讨家庭仪式和共同度过高质量时光对于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家庭互动的小建议。 本章将强调,家庭教育并非一味地“管”,而是“育”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和支持。通过本书,家长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用更智慧、更温暖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成长的家庭环境。 第四章:化解冲突,成为成长的契机 冲突在家庭中不可避免,但如何处理冲突,却能将其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契机。本章将深入探讨冲突的本质,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冲突化解策略。 understanding the root of conflict (理解冲突的根源): 分析不同类型的冲突,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和情绪,以及家长自身可能存在的触发点。 de-escalation techniques (降温技巧): 学习如何在上火的时刻保持冷静,并采取有效的沟通策略来缓解紧张气氛,避免冲突升级。 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g in conflict (冲突中的合作解决问题): 教授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在平静下来后,共同分析冲突原因,并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teaching conflict resolution skills (教授冲突解决技巧): 将每一次冲突都视为一次教育机会,引导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学会妥协与合作。 restorative practices (修复性实践): 探讨如何在冲突发生后,通过真诚的道歉、理解和弥补,修复受损的关系,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和修复关系的重要性。 managing parental emotions during conflict (管理冲突中的父母情绪): 强调家长自我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识别并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本章将打破“冲突就是坏事”的传统观念,帮助家长将冲突视为增进理解、深化关系、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宝贵机会。 第五章:持续学习与自我成长——陪伴孩子,也成就自己 家庭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本章将鼓励家长关注自身的成长,并提供持续学习的资源和建议。 self-reflection and self-awareness (自我反思与自我觉察): 引导家长定期反思自己的育儿方式,觉察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lifelong learning in parenting (育儿的终身学习): 推荐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心理学书籍、教育讲座、家长社群等,鼓励家长不断更新育儿知识和观念。 seeking support and building community (寻求支持与建立社群): 强调家长并非孤军奋战,鼓励家长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分享困惑,互相支持。 setting realistic expectations (设定现实的期望): 帮助家长认识到完美的育儿是不存在的,学会接受不完美,并将重心放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积极互动上。 self-care for parents (家长的自我关怀): 强调家长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提供实用的自我关怀建议。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家长成为一个更加自信、智慧、有爱的父母,能够真正“说到孩子心里去”,与孩子建立起一生相伴的深厚情感连接,共同迎接成长的每一个挑战与喜悦。我们相信,当父母愿意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并用爱与理解去回应,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最独特的光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享受,封面采用了一种温润的莫兰迪色系,那种低饱和度的蓝绿色调,让人一看就感觉内心平静下来,仿佛能触摸到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纸张的质感也处理得非常好,不是那种光滑刺眼的铜版纸,而是带着一丝纤维感的哑光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就知道是用心挑选过的。我尤其喜欢扉页上那句引文的排版,字体的选择非常考究,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让人在正式阅读之前,就对即将进入的文字世界充满了敬意。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书脊的缝线,紧实而牢固,预示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我们很多年的工具书,不是那种翻几次就散架的“快消品”。而且,书的开本大小适中,无论是放在床头柜上,还是随身携带在包里,都显得恰到好处,方便随时随地沉浸其中。这种对外在形式的重视,恰恰反映了内容本身的高价值定位,让人在捧读之前,就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愉悦感和期待值,绝对称得上是送礼或自用的佳品。

评分

我一直困惑于如何在日常的鸡毛蒜皮中保持情绪的稳定,尤其是在孩子挑战我底线的时候。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像一把精密的瑞士军刀,一下子打开了我对“冲突”的全新认知。它不是简单地教你“该说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孩子会表现出那种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比如,书中对“注意力需求”和“控制需求”的区分,简直是醍醐灌顶。以前我总以为孩子是故意捣乱,现在我能更冷静地去观察,他是不是在用“负面行为”来争取他得不到的“正面关注”。这种由表及里的洞察力,让我不再把精力浪费在表面的指责上,而是转向了根源的疏导。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预案系统”,教你如何在情绪爆发前的五秒钟内,迅速按下暂停键,进行自我校准。这种强调内在修炼的方法,远比那些教条式的口诀有效得多,因为它培养的是父母自身对情境的掌控力。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一点都没有传统心理学书籍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我们这些在育儿路上摸爬滚打的父母的焦虑和无助。他总能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阐述复杂的心理学概念,比如“情绪传染”那一章,描述的场景简直就像在我家客厅上演的一模一样,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后又感到一丝心酸——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共鸣感是建立有效沟通的第一步。此外,书中没有一味地强调“完美父母”的概念,而是坦诚地接受了“不完美”才是常态,教会我们如何从自己的错误中快速恢复,并且把这些“小挫折”转化为孩子学习“修复关系”的绝佳机会。这种务实的、允许犯错的理念,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心理负担,让我敢于去尝试新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因为害怕说错话而退缩不前。

评分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倾听的层次”的深入探讨。以往我自认为很会听,但读完后才发现,我大多停留在“听到声音”的层面,离真正的“理解和共情”相去甚远。书中细致地描述了从“被动听”到“主动确认”的升级路径,并给出了大量的实操练习,比如如何用“复述确认法”来确保信息无误,以及如何识别语句中隐藏的“感受信号”。这些技巧的训练,就像是给沟通加上了精准的定位系统。以前,我常常因为误解孩子的意思,导致自己反应过度,把小问题升级成大矛盾。现在,我学会了先暂停,用书里教的那些简短但有力的句子去“试探性地回应”,结果常常是,孩子自己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了,冲突在萌芽状态就被温柔地化解了。这种从“反应者”到“引导者”的转变,是我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和知识的吸收效率。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文字墙,而是充分利用了大量的留白空间,使得重点内容能够清晰地凸显出来。每一章的开头都会有一个精炼的“本章核心目标”,在阅读完本章内容后,结尾处又有“关键要点回顾”,这种结构设计非常有利于知识点的固化。对于我们这种时间零碎的家长来说,不必强求一次性读完,可以随时翻到任何一个感兴趣的章节,立即就能进入状态,找到所需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书中穿插的那些“场景模拟小剧场”,用对话的形式展示了“错误示范”和“高阶示范”的对比,这种直观的比较比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要有效率百倍。它真正做到了将晦涩的理论转化为可以立即在厨房、客厅、车内等真实场景中应用的“即时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