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大龄备孕·妊娠·分娩安心指南 孕产/胎教 书籍 |
| 作者: | 劳拉-格茨尔,雷吉-哈福德 |
| 定价: | 49.8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ISBN: | 9787512713949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本书对35岁以上大龄孕妇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讲解,以减少或避免出现危及准妈妈自身和宝宝的情况,让初次怀孕或准备再孕的女性从规划、备孕,到妊娠、分娩,充分享受安心而愉悦的妊娠期,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地帮助女性做好准备。书中还给出专业的产后恢复计划,让产后的你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家庭生活、回归职场。 |
| 目录 | |
序言 / 7 备孕计划 做决定 / 10 你的人际关系 / 12 你的事业 / 14 孕前护理 / 16 已知健康状况 / 18 环境风险 / 20 营养和锻炼 / 22 了解你的生育能力 / 24 受孕问题 / 26 辅助生育 / 29 流产 / 32 你的妊娠期 妊娠早期 / 37 你的身体 / 38 你的情绪 / 40 你的人际关系 / 42 你的事业 / 44 锻炼项目 / 46 饮食计划 / 48 产前 / 50 胎儿异常的筛查 / 54 妊娠早期常规筛查 / 56 绒毛膜活检 / 58 妊娠中期 / 61 你的身体 / 62 |
| 编辑 | |
★美国妇产科专家劳拉·格茨尔博士为35岁以上女性提供的关于备孕、妊娠、分娩的指导 ★欧美大龄妈妈*的贴心孕期指南,从身体、心理呵护你成为zui棒的妈妈 →深度解说受孕能力及提高受孕概率的方法 →对妊娠期每一阶段的细致指导 →帮你进行科学合理的产检及分娩选择 →产后家庭关系处理建议,平衡丈夫与孩子、工作与家庭 |
我以前一直很怕看那些关于“胎教”的书,总觉得那里面充满了各种玄之又玄的理论,仿佛不读完就对不起肚子里的小生命。但这本指南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对胎教的解读非常接地气,强调的更多是父母的情绪稳定和积极互动,而不是强迫胎儿去“听”什么高深的音乐或者“背诵”什么经典。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婴儿感知到的世界,首先是父母之间的能量场。因此,它用了大量的篇幅教导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力,如何通过共同完成一些家庭小项目(比如一起布置婴儿房、共同阅读育儿文章)来建立连接感。这种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的理念,极大地减轻了我对“做个完美父母”的执念。它鼓励我们接受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本身,这种实在感是很多空泛的鸡汤文给不了的。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它像是把整个“旅程”都画成了一张巨大的地图,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里,前方是哪个路口,以及哪个路口可能会有小惊喜或者小挑战。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更像是一种并肩作战的伙伴。比如,在讲到孕早期的身体不适时,它列举了十几种缓解孕吐的方法,并且细心地标注了每种方法的适用人群和潜在风险,而不是简单地推荐“多喝姜茶”。更难得的是,它似乎非常理解非典型家庭的需求,对关于“高龄”和“职场平衡”的讨论非常深入,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提供了具体的谈判策略和时间管理技巧。读到后面,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怀孕”这件事的个体,而是一个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者。书中的排版也很舒服,大段文字中间穿插着一些手绘的小插图,缓和了阅读的疲劳感,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生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孕产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很多都只是把教科书的内容换了个包装。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情感教育”和“伴侣协作”的重视程度,这部分内容常常被其他书籍轻描淡写。它有一整个章节专门讨论如何与伴侣进行“脆弱的对话”,教导双方如何表达恐惧和期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你要多体谅我”这种情绪化的层面。书中有很多虚构的夫妻对话案例,真实到让人忍不住想拍案叫绝——那些争吵、误解和最终的和解,都太贴近生活了。此外,它对“分娩计划”的探讨也极其细致,不再是强行推销某一种分娩方式,而是让你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个维度去评估哪种选择最适合自己,并且教会你如何与医护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这种强调个体自主权的写作态度,让人感到被充分尊重。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摆在床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种柔和的色调就让人感觉踏实了不少。我平时是个挺焦虑的人,尤其是在考虑人生大事上,总觉得信息太多反而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条理清晰,不像有些科普书那样动不动就抛出一堆拗口的医学名词,它更像是请了一个经验丰富、说话又温柔的“过来人”坐在你身边,一步一步地引导你。比如,它在介绍孕前准备时,并没有一味强调要立刻改变所有生活习惯,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的语气,将“健康生活”拆解成了可以执行的小步骤,比如“今天尝试用走路代替坐车去买咖啡”、“试着在晚饭后散步十五分钟”这类,让人觉得“哎呀,原来我也可以做到”。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备孕女性的心理变化描述得特别到位,我常常会对着某个段落会心一笑,心想“天哪,这说的就是我啊!”它没有制造恐慌,而是提供了应对焦虑的实际工具,比如一些简单的冥想指导和放松练习。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比那些冷冰冰的知识灌输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线”的精妙把握。它不是按照月份来划分,而是巧妙地将“身体准备期”、“早期适应期”、“中期稳定期”和“冲刺分娩期”这几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和可能出现的心态波动清晰地勾勒出来。尤其是在提到孕中后期可能出现的睡眠障碍和身体不适时,它提供的建议非常具体且具有操作性,比如针对侧睡姿势的不同阶段提供的不同抱枕使用技巧,以及如何调整睡前流程来应对失眠。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产后恢复”的关注没有草草收场,而是给予了相当重要的篇幅,探讨了“第四期”的心理调适、生理复原和伴侣关系重建,这让我在阅读时有一种完整的安全感,知道这本书会陪我走完这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一段路,而不是在宝宝出生前就戛然而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