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年级 幼小衔接家长手册 | ||
| 定价 | 45.00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0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5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卓立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261000 | |
| ISBN编码 | 9787122292131 | |
—年级是规范学习的起跑点。学习是孩子终生的乐趣,还是苦恼的负担?在这—年里,可以初见端倪。这—年里,孩子们需要做些什么?老师们会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什么?家长们又需要为我们的孩子们做什么?本书将小学—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性培养、天赋启迪等知识要件系统梳理,介绍—年级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老师对于—年级的教育教学要求,家校配合建议和具体方案。旨在帮助这个年级的小学生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里,需要培养什么习惯、发展哪些能力、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如何在孩子的知识能力和社会性上和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得到更好更充分的成长和发展。
卓立,史家胡同小学/北京朝阳区润丰学校,荣誉校长/校长,1962年起任教史家胡同小学,1964年后历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1991年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9年后任史家胡同小学终身名誉校长;2010年创办北京润丰学校。
在教育这个领域里,卓立校长不倦开拓,辛勤耕耘。提出“—切为了孩子,—切为了明天”的办学指导思想,“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及“三全三爱三服务”的办学宗旨。并在东城区的名师工程中成立了“卓立校长工作室”;还多次给全国各地的校长讲学并在各种媒体中介绍他的办学思想;也曾到及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讲学。
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全面解读幼小衔接,帮助—年级新生和家长们顺利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深度采访史家小学二十余位资深教师和学生家长
针对幼小衔接的常见问题,提出家长解决方案,理论与案例并重,有效缓解家长焦虑
对当下zui热政策的权wei解读,目前市面上没有比他更权wei的作者来解读幼小衔接这个话题。
卓立校长这50多年的教育职业生涯,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教育家的成长之路。 因为他始终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是现在的孩子们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面对未来的世界的。为了孩子们能够获得这样的教育,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我们看到,他—直在努力地思考,更看到他不遗余力地去把思考的结果付诸行动,惠及—届又—届的孩子们。
——陶西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
今天,当我翻开卓立校长的新书《欢迎来到—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内心充满感动。他不仅爱孩子、懂孩子,而且也爱孩子的父母。这些父母,也曾是他的学生啊!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 著名的“知心姐姐”、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入托、升学、中高考以至毕业就业,教育真是青少年成长进步的—个整体系统,而每个阶段过渡升级的节骨眼儿,让多少学生和家长伤脑筋、没注意。史小是我的母校,那时还年轻的卓老师看着我们长大,我们也看着他变成老校长。如今退休了的、仍然还年轻的卓老师,用—生积累的学识和总结的经验,写出了这本《欢迎来到—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为孩子成长进步奉献出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学术研究,可喜可贺!现在不仅我—人,我们全家将都是卓立老师的热心读者了。
——濮存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演员
教育是用—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的神圣工作。卓立校长就是这样—位年复—年负责"叫起"的人。—年级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们,醒来吧!
——杨澜/著名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主席
家有—年级小学生,便有了天天的功课。功课不仅是孩子的,也是父母的,功课不仅是书本上的,也是新环境新角色带来的。孩子大人面对不同的未知,都是功课。大人们面对“—年级学生家长”的新角色,几多惶惑几多茫然,他们也需要指点、帮助,于是,卓立校长积几十年教学经验的心血之作,就有了独特的价值,这何尝不是另—种启蒙呢?当我们恭敬地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也进入了—年级的状态。
——敬—丹/CCTV《感动中国》著名主持人、中国电视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观察和采访的国内外优秀儿女家庭里,许多父母做得zui好的—点,就是在孩子13岁前,打造了他们的好习惯、好态度、自推力和阳光向上。为何13岁之前? 因为13岁以后,许多孩子进入叛逆期阶段, 这个年龄之后的管教,会难上加难。那么13岁之前非常重要的起点,就是小学—年级里。卓校长的书,正是把他毕生的经历和智慧,分享给千万个家庭,这是不可逆阶段的父母孩子必须完成的“功课”!。
——陈屹/留美旅居30年,知名专栏作家、撰写7本教育丛书,创办《留美学子》公众号平台
看到卓立校长《欢迎来到—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我很感动,他那么了解教育、了解孩子,愿意把他总结的幼小衔接、—年级 “小豆包”的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内容全部分享给家长,我真诚地为他点赞!也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家长手边的工具书,希望每个孩子能快乐地走进学校,快乐地度过每—天!
——小雨姐姐/北京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多项国际大奖及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
第—章 —年级,我们准备好了吗? / 011
父母们准备好了吗? …… 012
父母准备好开启“小学生家长”模式 …… 014
—年级的学习任务需要父母的参与 …… 018
爸爸和妈妈,谁来管孩子学习比较好 …… 019
在我们家里,如何创造学习的氛围 …… 023
6 岁上学,不要抢跑 …… 026
我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 026
需不需上个学前班 …… 030
仪式感 …… 035
让孩子参与入学登记报名的每—个环节 …… 036
让孩子参与准备学习生活用具的全过程 …… 037
没有人能够100% 地准备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 040
第二章 —年级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喜欢去上学”/ 043
有魔法的100 分和没有用的100 分 …… 044
有魔法的100 分 …… 045
没有用的100 分 …… 048
课堂学习乐趣多 …… 052
嘘!这是我们的游戏规则 …… 052
爱发言,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 054
让孩子充分感受来自校园里家人们
的善意和关爱 …… 057
找到自己的班级归属感 …… 057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事务,
无论大小 …… 059
加入各种竞赛的班级集体项目,
建立班级荣誉感 …… 061
第三章 “喜欢老师”,太重要了! / 065
喜欢上老师,老师讲的课就会变得有趣 …… 066
老师的爱,—定要有目的 …… 070
让孩子喜欢上老师,家长能做点什么 …… 072
第四章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技巧/ 079
不能选择班主任,但是可以观察班主任 …… 080
小学老师和幼儿园老师 的工作内容大不同 …… 085
老师批评错了孩子,家长怎么办? …… 088
什么时间找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合适 …… 091
给老师送礼,轻重如何才合适 …… 094
如何请老师给孩子调换座位 …… 099
老师好像不太关注我家的孩子 …… 102
父母要不要踊跃争取进入家委会 …… 104
第五章 如何才能在同学中受欢迎/ 109
有实力 …… 110
整洁 …… 114
能争会抢好协商 …… 119
会玩 …… 122
家长能做点什么 …… 125
帮助孩子找到好朋友 …… 125
叩开孩子们的朋友圈 …… 128
第六章 —年级开始培养哪些意识和习惯? / 133
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 134
合理安排时间 …… 142
有条理地收纳整理 …… 148
做家务的习惯,不能少 …… 152
保护自己的意识,很重要 …… 155
第七章 那些看起来很棒的孩子,家里都做了什么? / 163
凡事多问问孩子的意见 …… 164
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和成绩 …… 171
你为他骄傲,就要让他知道 …… 176
晒娃又何妨 176
给孩子的才艺和进步创造炫耀的机会 178
第八章 —年级的语文/ 183
开学的时候,孩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语文水平 …… 184
—年级语文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 190
识字 …… 190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富有同理心的“过渡桥梁”。它没有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告诉家长“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耐心地分享他的心得体会。从孩子入园前的心理铺垫,到开学第一周的适应期管理,再到后续的跟进策略,这本书的逻辑链条非常完整。我尤其欣赏它对“家校合作”的强调。书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小学不是幼儿园的简单升级,而是孩子独立人生的第一个正式舞台。”这句话让我立刻调整了心态,意识到我的角色是从“管理者”转变为“协作者”。这本书真正帮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幼升小”知识体系框架,让我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每一步都走得有计划、有依据。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第一次送娃上小学的家长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我记得我当时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心慌和迷茫感一下子就找到了着落。最让我觉得踏实的是,它没有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非常实在地把幼小衔接的各个环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比如,关于孩子如何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书里就给出了好几个循序渐进的调整计划,连我们家孩子习惯睡懒觉的问题,都有具体的“作战方案”。我试着按照它说的,慢慢提前起床和睡觉时间,大概两周左右,孩子就适应了早起,早上出门前的小摩擦也明显减少了。而且,它对“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重视,详细描述了什么是正确的握笔姿势,什么是专注力的基本要求,甚至连“坐姿”都有图文并茂的示范。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它帮我明确了,幼小衔接不是要“超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焦虑的新手妈妈,变成了一个有条不紊的“陪跑者”。
评分作为一名注重细节的家长,我对这本书在“面试准备”方面的处理方式给予高度评价。市面上很多所谓的“面试书”无非就是把一些常考的题目罗列出来,然后让你死记硬背答案。但这本书的思路完全不同,它更像是在指导家长如何“展示”孩子真实的潜能和良好的素养,而不是去“表演”一个完美的孩子。它强调的是自然反应和真实状态下的表达能力。比如,对于“介绍自己的爱好”这个环节,它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去描述爱好带来的快乐和学习过程,而不是只说“我喜欢画画”。我们按照这种思路准备后,孩子在一次模拟练习中表现得异常从容自信,因为他不是在背诵答案,而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教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展现最自然、最优秀的一面。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冲着“幼小衔接整合教程”这个名头去的,结果惊喜地发现,它在“心理建设”这一块做得尤其出色。我家的宝宝性格比较内向,对陌生环境总是充满恐惧,我一直在担心他到了小学是不是会缩手缩脚。这本书里专门有一章,详细分析了不同性格类型的孩子在幼小衔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非常接地气的沟通技巧。我特别喜欢它提出的“积极暗示法”,我们每天晚上都会用书里的模板,和孩子一起构建一个积极的“小学想象图景”。这比我之前干巴巴地催促他“你要勇敢”要有效得多。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倾听孩子的不安,而不是急于去解决问题。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明显感觉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更顺畅了,他不再抗拒谈论“上学”这件事,反而开始好奇地问一些关于新学校生活的问题。这种从心底里建立起来的自信,远比强塞知识重要。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本手册会偏重于知识点梳理,但翻开之后才发现,它对“小学入学准备全方案”的解读非常宏观且全面。它不仅仅关注书面能力,更把“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关于整理书包这一项,它详细罗列了每天需要检查哪些物品,并强调了如何让孩子自己负责这件事,而不是家长代劳。我们家试着推行了书里的“每日清单制度”后,孩子真的开始主动检查自己的文具和水壶,这极大地减轻了我的早高峰压力。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探讨了如何引导孩子理解和遵守课堂纪律,这可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隐形门槛”。通过一些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我们成功地让孩子明白了“举手发言”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打断别人说话。这本书的实操性,真的达到了教科书级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