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
定价:25.00元
作者:(韩)赵茂娥,李安英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07654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帮助父母将内向孩子的优势一点点发掘出来……
内向有哪些表现?
哪些情况会让孩子变得内向?
哪些话能让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
如何培养出一个活泼、自信的孩子?
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王极盛 郑重推荐!
内向孩子教养读本
内容提要
沉默寡言、犹豫不决、畏缩不前、自我苛求、悲观忧郁……
内向不是什么问题,但由于众多父母们对于内向性格的误读和不够理解,终常常使孩子的内向性格与上述表现相伴随,并影响一生。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内向,有心的父母们都可以通过养育方式的变化,使孩子的性格产生一些可喜的转变。《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致内向孩子父母的60条建议》正是为这些父母们准备的。
韩国家庭教育专家赵茂娥、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专家李安英通过透彻分析内向性格的表现、形成原因,找到了与内向孩子的沟通法则,并由此研究出了一整套培养活泼自信孩子的实用方案,经过韩国无数家庭验证有效,现已成为亚洲数千万内向孩子父母的实用教养指南。
目录
卷首语
章 内向的孩子存在什么问题?
01.内向的性格,能构成问题吗?
02.内向的性格,也能成为优点吗?
03.我们的孩子很内向,有点不安
04.看来孩子随我
05.我们的内向孩子,能像朴智星一样成功吗?
06.看着孩子犹豫不决,真是急死了
第2章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内向?
07.经常被敦促的孩子
08.在过度的放纵下成长的孩子
09.对每件事都感到不安的妈妈
10.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
11.拿来作比较的孩子
12.被强迫表现成熟的孩子
13.偏爱的父母
14.以为每件事都要得到表扬的孩子
15.受到过分指责的孩子
16.对谎言非常敏感的父母
17.被强求不许说坏话的孩子
18.可怕的训斥和处罚
19.不承认与生俱来的欲望差异的父母
20.被强求不许打架的孩子
第3章 这样的时候如何帮助孩子
21.害怕走出房间
22.只想一个人待着
23.实在忍不下去了
24.很难亲近他人
25.没有任何不满
26.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27.我心里不那么想
28.真想什么都不干,只玩电脑
第4章 让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的话语
29.让孩子产生自信的话--“我很爱你”
30.理解孩子所处困境的话--“看来你很累啊”
31.让孩子信心倍增的话--“妈妈相信你”
32.引出真实感情表达的话--“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
33.把否定的话变成肯定的话--“作业延误了,妈妈很担心”
34.理解孩子特性的话--“看来你想一个人待着”
35.支持内向性格特征的话--“想得很深啊”
36.尊重内向孩子语速的话--“想说的时候再说也没关系”
37.慢慢等待内向的孩子自我领悟的话--“我一直在等你的决定”
38.肯定的话--“看来你不用去看牙科了,我也就放心了”
39.认可孩子价值的话--“这是你独特的优点”
40.认可内向孩子私密空间的话--“看来你是想自己好好保留”
41.对孩子给予保护的话--“没关系”
42.让孩子敞开心扉的话--“有什么的事情吗”
43.先考虑孩子心情的话--“很痛吗”
44.给内向的孩子带来勇气的话--“哎呀,很有勇气啊”
第5章 活泼子女养育计划
45.了解一下基本的人生态度
46.有时需要无条件的包容
47.要好好为孩子的心情着想
48.净化感情
49.打好关系的基础
50.形成信赖关系
51.让孩子自己领悟自己的过错
52.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优点
53.积极应对压抑情绪
54.使家庭民主化I
55.使家庭民主化II
56.让孩子多经历世界,形成免疫力
57.“咨询”的重要性
58.沉默、雄辩也需要均衡
59.走近孩子
60.接受孩子的退化行为
附录 父母角色训练计划
作者介绍
赵茂娥,1945年出生于庆尚南道的咸安郡,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师范大学家庭学专业。1989年开始担任韩国心理咨询研究所父母角色训练(P.E.T.)专业讲师,韩国地区社会教育协会父母教育首席讲师。1992年开始参加KBS第2、第3频道,EBS,交通广播,和平广播等相关节目总计150次;从1999年开始,多次作为专家参与KBS频道《子女教育资讯室》、《说说教育》等栏目的录制。作品有《明智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方法》、《前卫的妈妈会让孩子的人生更加出彩》、《让孩子未来更加闪耀的宝贵的一句话》(共同著作)等。
李安英,出生于1959年,毕业于诚信女子大学社会教育系、延世大学生活环境研究院家庭咨询专业。韩国儿童发展心理中心家庭咨询师。现任韩国心理咨询研究所高效父母角色训练(P.E.T.)专业讲师,李安英儿童家庭咨询所所长。发表的论文有《居住在保护设施里的青少年的人生意义》、《体像》、《自尊及利他性与恢复力之间的关系》等,作品有《让孩子未来更加闪耀的宝贵的一句话》(共同著作)等。
文摘
序言
第五段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次深度的心理疏导。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与内向的孩子相处,更深层次地影响了我对“成功”和“性格”的定义。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探讨了如何培养内向孩子的“毅力”和“自我驱动力”,强调他们不需要像外向者那样依靠外界的掌声来获取动力,他们的满足感来自于内在的成就和深入的探索。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孩子成绩的外部奖励,转而关注他解决一个难题时那种沉浸和享受的状态。这种从外驱到内驱的转变,让孩子学习的动力变得更加持久和纯粹。这本书的文字温暖而坚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导我看到孩子身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闪闪发光的内在品质。这是一次关于接受和理解的深刻旅程。
评分第四段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操细节的家长,很多教育书籍的理论我读起来觉得云里雾里,但这本书的章节结构安排得极其清晰,简直像一本操作手册。比如,在处理“如何应对学校的团队活动”这一难题时,作者不仅提供了建议,还附带了与老师沟通的脚本模板,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简直太贴心了!我最喜欢它倡导的“低刺激社交”概念,就是说,让孩子先在小范围、一对一或者三对一的场合中建立联系,而不是直接丢到人多嘈杂的生日派对上。我尝试了书中建议的“邀请一位朋友来家里玩”的模式,而不是带孩子去商场,结果孩子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主人翁精神,那是他在外面从未有过的状态。这本书的智慧在于,它教你如何“曲线救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评分第三段 说实话,我之前对“内向”这个词有很多刻板印象,觉得这孩子可能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会吃亏。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框架。它用丰富的案例和研究数据告诉我,内向的孩子往往拥有惊人的专注力、强大的共情能力以及更强的逻辑思维。这种视角上的转变是革命性的,让我从“拯救者”的心态转变为“赋能者”。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家中设置一个能让孩子感到能量充沛的“避风港”,这对我们家这种高密度居住环境的家庭来说至关重要。我立刻着手调整了孩子的房间布局,减少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仅仅是这个小小的改变,就让孩子晚上的情绪稳定度大幅提升。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把孩子推出去,而在于如何建立一个坚固的内在堡垒,让他有底气面对外界的喧嚣。
评分第二段 我带着审慎的态度开始阅读这本书,因为市面上关于“如何培养外向孩子”的书籍多如牛毛,但真正深入探讨内向特质的书籍却凤毛麟角,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一些空洞的口号。然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极其接地气的实践指导。它没有将内向视为一种缺陷需要“修复”,而是将其定位为一种天生的气质类型,强调的是如何“适配”而非“矫正”。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父母自我成长的部分,作者提醒我们,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会直接投射到孩子身上,逼迫孩子扮演一个他们不擅长的角色。读完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你为什么不说话”的质问,明白了那样做只会扼杀孩子的表达欲。现在的我更愿意倾听,鼓励他用书写或绘画来表达,这种尊重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透明。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育儿宝典。
评分第一段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都在为我家那个小家伙的安静感到焦虑,总觉得他不够合群,甚至有点怯懦。翻开这本书,就像找到了一个知心的老朋友,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剖析了孩子内向性格背后的深层原因,而不是简单地贴上“害羞”的标签。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细腻的观察力,比如描述孩子在人群中会不自觉地寻找角落、喜欢独处却并不代表他孤独,这些细节让我瞬间找到了共鸣。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提供了一整套实用的、可操作的策略。比如,书中建议的“预热”式社交技巧,让我明白不能强迫孩子立刻融入集体,而是要循序渐进地为他创造安全的社交环境。我尝试了几次,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不再抗拒参加聚会,虽然还是话不多,但眼神里多了自信。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解优先于改变,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我家宝贝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