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

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赵茂娥,李安英 著
图书标签:
  • 内向儿童
  • 教育
  • 亲子关系
  • 性格培养
  • 心理学
  • 家庭教育
  • 儿童教育
  • 沟通技巧
  • 成长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耕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65453
商品编码:1597309677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

定价:25.00元

作者:(韩)赵茂娥,李安英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407654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帮助父母将内向孩子的优势一点点发掘出来……

  内向有哪些表现?

  哪些情况会让孩子变得内向?

  哪些话能让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

  如何培养出一个活泼、自信的孩子?

  心理学家、家庭教育专家王极盛 郑重推荐!

  内向孩子教养读本

内容提要


  沉默寡言、犹豫不决、畏缩不前、自我苛求、悲观忧郁……

  内向不是什么问题,但由于众多父母们对于内向性格的误读和不够理解,终常常使孩子的内向性格与上述表现相伴随,并影响一生。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内向,有心的父母们都可以通过养育方式的变化,使孩子的性格产生一些可喜的转变。《这样教育内向的孩子:致内向孩子父母的60条建议》正是为这些父母们准备的。

  韩国家庭教育专家赵茂娥、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专家李安英通过透彻分析内向性格的表现、形成原因,找到了与内向孩子的沟通法则,并由此研究出了一整套培养活泼自信孩子的实用方案,经过韩国无数家庭验证有效,现已成为亚洲数千万内向孩子父母的实用教养指南。

目录


卷首语

章 内向的孩子存在什么问题?

01.内向的性格,能构成问题吗?

02.内向的性格,也能成为优点吗?

03.我们的孩子很内向,有点不安

04.看来孩子随我

05.我们的内向孩子,能像朴智星一样成功吗?

06.看着孩子犹豫不决,真是急死了

第2章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内向?

07.经常被敦促的孩子

08.在过度的放纵下成长的孩子

09.对每件事都感到不安的妈妈

10.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

11.拿来作比较的孩子

12.被强迫表现成熟的孩子

13.偏爱的父母

14.以为每件事都要得到表扬的孩子

15.受到过分指责的孩子

16.对谎言非常敏感的父母

17.被强求不许说坏话的孩子

18.可怕的训斥和处罚

19.不承认与生俱来的欲望差异的父母

20.被强求不许打架的孩子

第3章 这样的时候如何帮助孩子

21.害怕走出房间

22.只想一个人待着

23.实在忍不下去了

24.很难亲近他人

25.没有任何不满

26.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27.我心里不那么想

28.真想什么都不干,只玩电脑

第4章 让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的话语

29.让孩子产生自信的话--“我很爱你”

30.理解孩子所处困境的话--“看来你很累啊”

31.让孩子信心倍增的话--“妈妈相信你”

32.引出真实感情表达的话--“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的”

33.把否定的话变成肯定的话--“作业延误了,妈妈很担心”

34.理解孩子特性的话--“看来你想一个人待着”

35.支持内向性格特征的话--“想得很深啊”

36.尊重内向孩子语速的话--“想说的时候再说也没关系”

37.慢慢等待内向的孩子自我领悟的话--“我一直在等你的决定”

38.肯定的话--“看来你不用去看牙科了,我也就放心了”

39.认可孩子价值的话--“这是你独特的优点”

40.认可内向孩子私密空间的话--“看来你是想自己好好保留”

41.对孩子给予保护的话--“没关系”

42.让孩子敞开心扉的话--“有什么的事情吗”

43.先考虑孩子心情的话--“很痛吗”

44.给内向的孩子带来勇气的话--“哎呀,很有勇气啊”

第5章 活泼子女养育计划

45.了解一下基本的人生态度

46.有时需要无条件的包容

47.要好好为孩子的心情着想

48.净化感情

49.打好关系的基础

50.形成信赖关系

51.让孩子自己领悟自己的过错

52.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优点

53.积极应对压抑情绪

54.使家庭民主化I

55.使家庭民主化II

56.让孩子多经历世界,形成免疫力

57.“咨询”的重要性

58.沉默、雄辩也需要均衡

59.走近孩子

60.接受孩子的退化行为

附录 父母角色训练计划

作者介绍


  赵茂娥,1945年出生于庆尚南道的咸安郡,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师范大学家庭学专业。1989年开始担任韩国心理咨询研究所父母角色训练(P.E.T.)专业讲师,韩国地区社会教育协会父母教育首席讲师。1992年开始参加KBS第2、第3频道,EBS,交通广播,和平广播等相关节目总计150次;从1999年开始,多次作为专家参与KBS频道《子女教育资讯室》、《说说教育》等栏目的录制。作品有《明智的父母培养孩子的方法》、《前卫的妈妈会让孩子的人生更加出彩》、《让孩子未来更加闪耀的宝贵的一句话》(共同著作)等。

  李安英,出生于1959年,毕业于诚信女子大学社会教育系、延世大学生活环境研究院家庭咨询专业。韩国儿童发展心理中心家庭咨询师。现任韩国心理咨询研究所高效父母角色训练(P.E.T.)专业讲师,李安英儿童家庭咨询所所长。发表的论文有《居住在保护设施里的青少年的人生意义》、《体像》、《自尊及利他性与恢复力之间的关系》等,作品有《让孩子未来更加闪耀的宝贵的一句话》(共同著作)等。

文摘


序言



《静待花开:理解与培养沉默的天赋》 在喧嚣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孩子,他们像悄然绽放的花朵,拥有着内在的光芒,却不轻易外露。他们或许是班级里沉默的观察者,或许是家庭中安静的倾听者,他们的世界丰富而细腻,他们的思维深邃而独特。然而,在许多人眼中,内向似乎成了一种需要“纠正”的特质,一种与“成功”和“社交”格格不入的标签。 《静待花开:理解与培养沉默的天赋》并非一本关于“如何让孩子变得外向”的指导手册,更不是一套“强行改变”的训练计划。它是一本深情的回溯,一次温和的探索,旨在为那些怀揣着对自家内向孩子的困惑、担忧,乃至一丝丝不解的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本书相信,内向并非缺陷,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一种蕴藏着独特优势的生命形态。它将带领读者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敏感的神经,感受他们丰富的想象,领略他们深刻的情感。 第一部分:看见,那些沉默的力量 这一部分,我们将卸下固有成见,以一颗开放的心去“看见”内向的孩子。 内向的真相:不止是害羞 我们会深入剖析“内向”的科学定义,区分它与“害羞”、“孤僻”、“社交障碍”的本质区别。内向是一种能量来源的差异:外向者从外界刺激中获得能量,而内向者则需要在独处中补充能量。这意味着,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处理信息、思考问题、恢复精力。 我们将解读内向孩子在日常行为中可能表现出的迹象:偏爱一对一或小组交流而非大型聚会;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安静、观察力强;容易被强光、噪音、人群等外部刺激所压倒;喜欢沉浸在书籍、艺术、思考等内在世界。 我们会探讨内向气质的生物学基础和遗传因素,强调这不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弱点,而是孩子独特的天性。理解这一点,是放下焦虑的第一步。 内在的宇宙:丰富而深刻 内向的孩子往往拥有一个极其丰富和细致的内在世界。他们善于观察,能够注意到外向者可能忽略的微小细节。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是他们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的重要基石。 他们拥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外部世界过于嘈杂时,他们的思绪便能在内在构建出绚丽的图景,孕育出独特的想法。书籍、绘画、音乐、故事,都是他们探索和表达内在世界的出口。 他们倾向于深度思考。内向的孩子不会浅尝辄止,而是喜欢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这种慢下来的思考方式,往往能孕育出更成熟、更有见地的观点。 他们拥有深厚的情感体验。虽然不善于外露,但内向的孩子内心是极其敏感和丰富的。他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喜悦、悲伤、爱意,并且对他人怀有强烈的共情能力。 误解与挑战:不经意的伤害 我们将会列举家长和老师在面对内向孩子时,可能不经意间说出的、或采取的,无意识中伤害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语言和行为。例如,“你怎么这么安静?”,“多跟小朋友玩玩啊!”,“你看别人家的孩子……” 探讨社会文化对内向气质的普遍偏见,以及这种偏见如何给内向孩子带来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好”。 分析内向孩子在学校环境和社交场合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被忽视、被误解、难以融入集体活动、害怕发言、面对冲突时的退缩等。 第二部分:静待,适宜的土壤 这一部分,我们将聚焦如何为内向的孩子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全地探索、成长,并发挥自身优势。 安全港湾:居家环境的建设 尊重个人空间: 强调为孩子创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避风港”,一个可以让他自由支配、放松身心的私密空间。这个空间不必奢华,但一定要是他感到安全和舒适的。 倾听与陪伴: 学习做一位耐心的倾听者,而不是急于评判或给出建议。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即使是沉默,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理解。陪伴,不一定是要轰轰烈烈的活动,更多的是一种静默的支持。 高质量的独处: 帮助孩子认识到独处的价值,引导他们享受独处时光。可以提供适合的读物、益智玩具、艺术材料,让他们在独处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适度的社交引导: 并非要强迫孩子成为社交达人,而是提供一些适度的、符合他们节奏的社交机会。例如,一对一的朋友相约,小型的家庭聚会,或者参与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活动小组。 建立自信的基石: 发现并肯定孩子独特的优点,无论是他的观察力、创造力、还是专注力。用具体的例子来赞美,让他们明白,他们的特质本身就很有价值。 校园沃土:教育者的智慧 理解与接纳: 鼓励教师理解内向孩子的特质,接纳他们的不同,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他们的学习方式。 差异化的教学: 探索在课堂上如何照顾内向孩子的学习需求,例如,提供书面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提前准备发言,或者在小组讨论中给予他们引导性的提问。 创造安全的表达空间: 设计一些不需要公开演讲的表达方式,如小组汇报、项目展示、创作作品等,让内向孩子也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培养合作而非竞争: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让内向孩子在协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并从中学习社交技巧。 家校沟通的桥梁: 建立积极的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和老师能够相互理解,共同支持内向孩子的成长。 第三部分:花开,静待之时 这一部分,我们将看到内向孩子所能绽放出的独特光彩,以及如何支持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内向孩子的优势:静水流深 深刻的洞察力: 内向孩子往往能深入洞察人性,理解他人细微的情绪变化,这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更为真诚和有深度。 卓越的专注力: 在感兴趣的领域,他们可以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力,不受外界干扰,深入钻研,从而在学业或事业上取得非凡成就。 强大的创造力: 他们的内在世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使其成为艺术家、作家、科学家、思想家等富有创造性职业的优秀人才。 忠诚而深厚的关系: 一旦与人建立联系,内向孩子往往是忠诚的朋友和伙伴,他们珍视情谊,愿意付出真心。 优秀的倾听者: 他们擅长倾听,能够给予他人真正的理解和支持,这让他们在很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我接纳与发展:内心的力量 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为之感到自豪。 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评价体系,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 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在其中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学习应对挑战和压力的方法,例如,通过运动、冥想、倾诉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走向未来:拥抱天赋 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特质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职业道路,不必强求符合主流的“成功模式”。 提醒家长,孩子的未来并非由“内向”或“外向”来决定,而是由他们的内在品质、学习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来塑造。 展示那些伟大的内向者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此激励读者和孩子。 《静待花开:理解与培养沉默的天赋》并非提供一套万能的解决方案,而是倡导一种深刻的理解、一种温和的陪伴、一种恰当的支持。它希望通过文字,点燃家长和教育者心中对内向孩子那份最初的爱与尊重,让他们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他们的静默,可能正孕育着最动人的芬芳。当土壤适宜,当阳光恰好,当春风拂过,静待花开,便是最美的风景。这本书,是献给所有相信“静待花开”的力量的你们。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五段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次深度的心理疏导。它不仅仅是教我如何与内向的孩子相处,更深层次地影响了我对“成功”和“性格”的定义。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探讨了如何培养内向孩子的“毅力”和“自我驱动力”,强调他们不需要像外向者那样依靠外界的掌声来获取动力,他们的满足感来自于内在的成就和深入的探索。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孩子成绩的外部奖励,转而关注他解决一个难题时那种沉浸和享受的状态。这种从外驱到内驱的转变,让孩子学习的动力变得更加持久和纯粹。这本书的文字温暖而坚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导我看到孩子身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闪闪发光的内在品质。这是一次关于接受和理解的深刻旅程。

评分

第四段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操细节的家长,很多教育书籍的理论我读起来觉得云里雾里,但这本书的章节结构安排得极其清晰,简直像一本操作手册。比如,在处理“如何应对学校的团队活动”这一难题时,作者不仅提供了建议,还附带了与老师沟通的脚本模板,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简直太贴心了!我最喜欢它倡导的“低刺激社交”概念,就是说,让孩子先在小范围、一对一或者三对一的场合中建立联系,而不是直接丢到人多嘈杂的生日派对上。我尝试了书中建议的“邀请一位朋友来家里玩”的模式,而不是带孩子去商场,结果孩子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主人翁精神,那是他在外面从未有过的状态。这本书的智慧在于,它教你如何“曲线救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评分

第三段 说实话,我之前对“内向”这个词有很多刻板印象,觉得这孩子可能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会吃亏。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框架。它用丰富的案例和研究数据告诉我,内向的孩子往往拥有惊人的专注力、强大的共情能力以及更强的逻辑思维。这种视角上的转变是革命性的,让我从“拯救者”的心态转变为“赋能者”。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家中设置一个能让孩子感到能量充沛的“避风港”,这对我们家这种高密度居住环境的家庭来说至关重要。我立刻着手调整了孩子的房间布局,减少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仅仅是这个小小的改变,就让孩子晚上的情绪稳定度大幅提升。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把孩子推出去,而在于如何建立一个坚固的内在堡垒,让他有底气面对外界的喧嚣。

评分

第二段 我带着审慎的态度开始阅读这本书,因为市面上关于“如何培养外向孩子”的书籍多如牛毛,但真正深入探讨内向特质的书籍却凤毛麟角,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一些空洞的口号。然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坚实的研究基础和极其接地气的实践指导。它没有将内向视为一种缺陷需要“修复”,而是将其定位为一种天生的气质类型,强调的是如何“适配”而非“矫正”。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父母自我成长的部分,作者提醒我们,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会直接投射到孩子身上,逼迫孩子扮演一个他们不擅长的角色。读完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你为什么不说话”的质问,明白了那样做只会扼杀孩子的表达欲。现在的我更愿意倾听,鼓励他用书写或绘画来表达,这种尊重让我们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和谐透明。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育儿宝典。

评分

第一段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都在为我家那个小家伙的安静感到焦虑,总觉得他不够合群,甚至有点怯懦。翻开这本书,就像找到了一个知心的老朋友,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剖析了孩子内向性格背后的深层原因,而不是简单地贴上“害羞”的标签。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细腻的观察力,比如描述孩子在人群中会不自觉地寻找角落、喜欢独处却并不代表他孤独,这些细节让我瞬间找到了共鸣。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提供了一整套实用的、可操作的策略。比如,书中建议的“预热”式社交技巧,让我明白不能强迫孩子立刻融入集体,而是要循序渐进地为他创造安全的社交环境。我尝试了几次,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不再抗拒参加聚会,虽然还是话不多,但眼神里多了自信。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解优先于改变,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我家宝贝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