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家风十章 | 作者 | 李存山 |
| 定价 | 36.00元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9097212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全书着眼中国家风,取经传统文化,落脚现代家庭建设,针对当前家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挖掘两千多年来丰富的家风资源,梳理传统家风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提炼传统家风的内涵和经典条目,系统展现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和特点,并思考传统家风在今天面对的问题和现代化方式,是一本深入浅出、有启发意义、有亲和力的通俗读物。本书呼应人们的现实关切,力求让人真切体验中华家风之谛义,深入体验传统家风的丰富内涵、魅力和指导性力量,进而涵养气质、完善人格,以传统家风为借鉴,塑造健康的现代家庭,营建温暖的精神家园。 |
| 作者简介 | |
| 195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并《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并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出版著作《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中华文化通志·哲学志》《智慧之门·》《中国传统哲学纲要》《气论与仁学》《新三字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
| 目录 | |
| 引言家庭与社会 章独特的中国家文化 一、血缘天性之涵育 二、礼乐文化之熏陶 三、独特的政治经济体 四、内在信仰的载体 第二章家文化与家风 一、家文化之起源与建立 二、传统家庭结构与家风 三、家文化的传承与家风 四、家国同构观念与家风 第三章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 一、亲情与仁爱 二、恭敬与礼制 三、宗祖与传承 四、身教与躬行 五、齐家与治国 第四章家风与修身立命 一、立德树人,修身为先 二、立志高远,刻苦勉学 三、洁身自省,谨言慎行 四、持之以恒,自强不息 第五章家风与睦亲齐家 一、夫妻有义,以和为贵 二、孝悌为本,尊老爱幼 三、严谨持家,勤劳节俭 四、继志述事,注重家声 第六章家风与社会建构 一、里仁为美,近善远佞 二、和待乡邻,与人为善 三、明事知礼,尊师重道 四、宽厚谦恭,抱诚守真 五、救难济贫,助人为乐 第七章家风与国家治理 一、鞠躬尽瘁,忠君爱国 二、奉公守法,恪尽职守 三、勤于政事,谦敬恤民 四、清廉自守,勿贪勿奢 五、各美其美,天下大同 第八章 传统家风的现代挑战 一、宗法社会的解体 二、农耕文化的消解 三、个体主义的盛行 四、道德观念的式微 五、西方价值的冲击 第九章传统家风的现代化 一、家风与“小家庭时代” 二、家风与法制社会 三、家风与民主平等意识 四、家风与自由独立精神 五、家风与网络信息时代 第十章传统家风的现代价值 一、人性温情之滋养 二、和谐家庭之维系 三、社会共同体之建构 四、家国意识之培育 五、子孙后代之传承 跋 |
| 编辑推荐 | |
| ●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点出版物。 ●一本由中国传统文化专家精心写就的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家风读物。 ●一本读懂传统家风思想魅力、具有现实指导性、蕴含巨大正能量的传统文化读物。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出版方的角度来看,湖北新华书店在发行这本偏向文化内涵的作品时,无疑是承担了一份推广主流价值观的责任。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容深度,都指向了一个清晰的目标群体:那些渴望在物质积累之外,寻求精神家园稳固的读者。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个人认为,它在结构上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即在章节转换之间,总会穿插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就像是为沉重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喘息的空间,让读者的心绪得以放松,然后又被重新吸引回主题。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说了多少前所未闻的新鲜事,而在于它用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重申了那些被时间磨损的、却又至关重要的家庭信条。它是一剂强心针,提醒我们,根基稳固,方能枝繁叶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质朴中透着典雅的气质,很符合我心中对传统文化读物的期待。封面选用的材质摸起来很有分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纸张,翻开扉页,字体排版也十分讲究,疏密有致,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有一种沉静下来的感觉。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的线装痕迹,虽然是现代印刷工艺,却能让人联想到古代书籍的用心制作。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本精心打磨的作品,实属难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先被它的外在美学所折服。而且,湖北新华书店的出品,一直以来在质量上都是有保障的,这一点从书本散发出的油墨清香中也能略知一二,没有那种刺鼻的化学气味,让人可以安心地沉浸其中。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读起来有一种舒缓的韵律感,像是在听一位慈祥的长辈娓娓道来家中的旧事。它没有那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而是让你自然而然地慢下来,去品味那些被快节奏生活挤压掉的温情和敬畏。尤其是一些关于长幼有序、孝道伦理的描述,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强调了“相互尊重”的基础。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生活哲理,它们像是散落的珍珠,不经意间就点亮了你对某些日常情境的全新理解。比如,书中对“和睦”的定义,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懂得如何化解矛盾,保留体面。这种处理方式,既保留了传统的美德,又赋予了它适应现代社会冲突的实用价值。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主题的书籍一直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生怕内容流于空泛的道德口号。然而,这本书却展现出一种罕有的真诚和穿透力。它探讨的并非是遥远的古人典范,而是更贴近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伦理困境和价值选择。比如书中对于“诚实”和“担当”的阐述,就结合了现代商业环境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不打高周波,而是直面现实中的灰色地带,教导我们在复杂的局势中,如何坚守本心。这种“接地气”的智慧,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传统。我发现,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话,他引导你质疑,而不是直接给你答案,这种启发性的引导,远比生硬的灌输要有效得多。它让我意识到,家风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教条。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家庭教育的深层意义,总觉得现代社会似乎丢失了许多关于“传承”的重量级概念。这本书的出现,恰如其分地填补了我心中的一块空白。它的叙事方式非常平实,没有宏大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寻常的家庭故事,缓缓展开了一幅关于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对待亲人的长卷。读到某些章节时,我甚至会停下来,反思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优秀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又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没有将“家风”塑造成一个遥不可及的道德标杆,而是将其落实在柴米油盐、待人接物这些具体的场景里,这使得理论变得可操作、可感悟。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底色,促使我们去思考,我们想留给下一代的,究竟是物质的丰裕,还是精神的富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