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色
1. 风靡80万妈妈的国学启蒙书。著名主持人王芳独创大唐诗学习法,分享超级实用记忆唐诗方法。
2. 用时间线、历史线重构孩子的国学知识体系。
3. 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全部唐诗均有注音。
4. 中科院附属实验小学、人大附属实验小学、十一小学、新教育实验教育学校等近百所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教师高度认可。
《Z好的方法读唐诗》(第2册)从诗圣杜甫的人生和诗入手,巧妙地将盛唐、初唐、中唐的诗人串联在一起,用生动、有趣、贴近孩子心理的语言带读者重返唐诗的世界,将Z美好的国学浸润给孩子。才华卓越而风采各异的诗人们纷纷登场,呈现出令孩子们沉醉不已的独特画卷。
在这本书中,作者王芳延续第1册的讲述方式,将诗人的身世经历、政坛文坛的奇闻异事融入唐诗的讲解之中,打破了传统唐诗教学方法的枯燥无味,以时间线、历史线轻松帮助孩子构筑大语文学习所必备的知识体系,将唐诗的美妙彻底变为孩子身体里生长出来的知识底蕴。
该系列作品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是风靡80万妈妈的亲子共读唐诗启蒙读本。对于家长和老师而言,它们是 的课外阅读参考工具书;对于学生而言,它们则是另一个瑰丽奇妙的世界。
知名主持人,电视节目制作人,知名博主、畅销书作家,“di一训练营”创始人。
官方微博:@主持人王芳
从事电视主持事业近20年,历经内蒙古卫视、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湖北卫视、黑龙江卫视,每年主持各类节目超过1000期,从一线主持人过渡到知名节目制作人。
自2014年起,开始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亲子教育机构“di一训练营”,致力于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其独创的情商训练法、口才训练法和记忆训练法,在业内广受好评。
曾创下国内微课千群99万妈妈同时在线听课的记录。
代表作:
《Z好的方法给孩子》《Z好的方法读唐诗(第1册)》《我是爱情科代表》《好妈妈从怀孕开始》
自序
辣妈团评论
1 杜甫,老有才了!
2 诗仙和诗圣的伟大见面
3 三首诗,名字都叫《绝句》
4 梦李白二首
5杜甫为啥也叫杜子美
6 老杜也曾年轻过
7 李白和杜甫,谁更孤独?
8此花非彼花
9 杜审言,杜甫的亲爷爷
10 两句诗要了一条命(原题:年年岁岁花相似)
11 野百合也有春天
12 一个超级大别墅里的故事
13 灵隐寺奇遇是真的吗?
14 骆宾王那首Z牛的诗
15 初唐四杰,四个才子
16 再说《从军行》
17 一个长寿的大诗人
18 两个女人两首诗
19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边塞诗人里的大咖
21岑参捎句话都能写首牛诗
22擦肩而过的遗憾
23安史之乱,搅乱了诗人的心
24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5杜甫是个倒霉蛋
26爱国爱家爱妻子
27用唐诗讲故事的高手
28来个朋友呗!
29老杜的人生di一快乐诗
30唐诗中的诸葛亮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2老杜悲凉的晚年
33时间是块大橡皮
34月落乌啼霜满天
35 “刘随州”和“韦苏州”
36五言长城的五言诗
37科举考试是咋回事?
38孟郊是个大孝子
39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王芳
现在是2017年6月12日的凌晨一点,写下了《Z好的方法读唐诗》第二册的Z后一个字,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三个月来,每天晚上都是九点半把女儿的睡前工作做好,然后自己坐在书桌前,一杯清茶,一大摞书籍,开始各种学习和查资料。十几万字不知不觉流淌了出来,看着桌上厚厚的一沓稿子,我甚至希望永远不要写完这本书,因为,我爱上了这个探索诗歌的过程。一说要结束,我都不知道明天晚上女儿睡了,我自己该做点什么?
这几个月,是我人生Z煎熬的日子。年初家父突然心梗,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25天,当时我刚开始写这本书。一下子所有的节奏打乱了,我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坐了一个月,生命仿佛停滞不前了。
父亲是我的诗歌启蒙者,他特别热爱中国文学,并且表达能力极好。很多诗词都是小时候他用自己的方法讲给我,然后我就记住了,一辈子都忘不了。我想把这样的方法教给我的孩子,这就是写这套书的初衷。然而爸爸突然倒下,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虽然经过电击有了生命体征,但是还能不能醒来并不乐观。我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每天能做的就是守在医院门口,总觉得那样离爸爸近一点。没有时间哭,也不敢哭,怕妈妈受不了。Z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盯着手机里爸爸的照片看,看到眼睛酸涩睁不开为止。
就这样,过了25天。
一天早上,毫无征兆地,爸爸醒了。
接了医生的电话我正好在开车,停在路边,一个人抱着方向盘嚎啕大哭了40分钟。这是出了这件事我di一次释放自己,再次觉得,我是世界上Z幸运的人。
我真的好幸运,每一件事。
Z早我就是一个师范生,毕业后留校教书,那么多同学我竟然留校了,幸运吧?
后来到了电视台,一起去的有20 多人,大多都转行了,我却鬼使神差地留在了这个岗位上,是不是继续幸运。
做了20年主持人,有一天,朋友的老公说我很有当老师的天赋,我说那就在网上讲课试试,结果真的成了“知识网红”,经常有几百万人同时在线听我讲国学。刚才我还翻看手机留言,“di一训练营”公众号上几千个孩子听我的语文、历史、地理课,然后画图写出了“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家父子”的关系,看的我心情激动,家长说都是主动要听课的,好多孩子说听上瘾了。如果每个孩子都这样快乐学习,我们的教育又将上一个新台阶。
少年强则国强,我竟然无意间改变了这么多孩子的学习状态,太幸运了!
还有Z幸运的事情,我写了《Z好的方法给孩子》和《Z好的方法读唐诗》(第1册)两本书,没想到两本都变成了超级畅销书,各种排行榜上有名,还有各种获奖,感谢老天爷啊,给我得太多太多了。
当然,我一直是一个超级勤奋的人,我现在依然每天工作15给小时左右,我想,幸运都是送给有准备的人做礼物的。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回到了北京,生活继续,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我更加觉得,活着就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孩子爱上学习,让更多的家长不再焦虑。
这本书出版在即,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给了我如此精彩的生命;
感谢海南农垦三亚医院和301海南分院的医生们,是他们给了爸爸第二次生命,也给了我勇气再次提笔创作;
感谢我的同事们,在爸爸生病的那些日子里,他们默默地分担了我所有工作,没有一句怨言;
感谢读者,他们不断地把孩子读书之后的变化发给我,这些都是对我的鼓励,让我信心百倍!
感谢东方出版社的同仁们,这本书本来应该2月份交稿,因为我的家事拖到今天,他们一直耐心等待,陪伴我走过Z艰难的日子!
好了,现在开启读书模式,《Z好的方法读唐诗》第2册来啦!
最近家里添了个小家伙,教育问题又成了我们夫妻俩的头等大事。我们跑遍了各大书店,想找一套既能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又不会太早让他们接触到成人世界的沉重主题的书籍。最终,我们选择了这一套“最好的方法”系列,感觉像是找到了“定海神针”。它对儿童心理的把握极其精准,每一堂“课”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游戏,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书中的插图色彩柔和,内容编排上更注重情境的代入感,让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美感。最让我感动的是,它没有回避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慢”节奏,而是耐心地引导孩子去适应和欣赏这种节奏。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如何教孩子,更是如何让我们自己慢下来,重新以一种童真和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细节。这是一套真正具有“育人”情怀的丛书,值得每一位家长珍藏和细细品味。
评分天哪,我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古典文学的读物,简直是相见恨晚!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唐诗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讲解诗歌的角度非常新颖独特,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式分析,而是真正能引导你走进诗人内心世界的“钥匙”。比如,它会教你如何从诗歌的韵律和声调中去体会古人的情绪起伏,而不是简单地记住字面意思。我以前读诗总觉得云里雾里,现在感觉就像有人牵着我的手,一步步走进了那个意境深远的唐朝。尤其是一些我之前完全跳过的冷门诗篇,经过作者的妙笔点拨,立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我对整个唐诗的版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非常考究,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沉浸其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它不是那种速成的指南,更像是一场长期的、深入的文学之旅,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唐诗有兴趣,但又苦于找不到好入门方法的读者,这绝对是你在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灯塔”。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方法的成年人,对于任何学习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最初我对“读唐诗”这种偏文艺的题材持保留态度。然而,这套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可复制的学习方法论,而不是空谈理论。作者把那些高深的诗学理论,拆解成了若干个清晰的步骤,比如“如何快速锁定诗歌的主题情绪”、“如何利用现代语境理解古人的比兴手法”等等。这些方法论不仅适用于唐诗,我发现甚至可以迁移到我对其他古典文献的阅读上。它教会我的,与其说是如何读唐诗,不如说是一种高效、深度阅读和理解复杂文本的底层思维模式。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技巧去分析了一些古文,效果立竿见影,效率大大提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强大的认知工具,远超出了唐诗这个具体的载体本身。
评分说实话,我给孩子找教育材料一向非常挑剔,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儿童教育读物”要么内容空泛,要么就是把复杂的知识硬生生地塞进去,完全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但这一套书的理念简直是太棒了。它不是在教孩子“背诵”什么,而是在培养他们一种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能力。我观察到,自从我们开始一起阅读这套材料后,我儿子看事物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他开始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并且更愿意用更丰富的语言来描述他的感受。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构建起完整的认知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且,配套的互动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趣味性,又能真正触动孩子的思考,而不是敷衍了事。作为家长,我特别欣赏它强调的“内驱力”培养,它让你相信,最好的学习不是被动灌输,而是源于孩子自己想要去探索的欲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而且是高级的“乐”。
评分最近沉迷于对古代文学进行“拆解重构”的研究,偶然翻到了这套书的后续部分,其深度和广度实在令人惊叹。这本书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续集”,它更像是一个宏大的知识体系的深化与拓展。如果说第一部分是打地基,那么这一册就是搭建起了宏伟的殿堂。作者对唐诗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意象的解读,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她能把一个简单的“月亮”或者“柳枝”,串联起数位诗人跨越数十年的情感共鸣和时代背景的变迁。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我过去用功多年才勉强理解的典故和隐喻,在这里被提炼得如同水晶般透彻。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更难得的是,它成功地保持了一种面向大众的叙事魅力,没有让理论的重量压垮了阅读的乐趣。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诗眼”的把握又上了一个台阶,迫不及待地想拿起那些尘封已久的诗集,重新进行一次细致的品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