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

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揭阳 著
图书标签: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心理学
  • 职场沟通
  • 情绪管理
  • 说服力
  • 影响力
  • 高效沟通
  • 人际交往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6810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1464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本书读懂如何从语言上洞悉他人的心理,实现与他人的高效沟通
★本书将大量心理学实验与口才学定律与沟通能力相结合
★本书内容贴近现实,多角度、全方位地对不同情境下所需的心理策略晰传授给读者(如与他人初次交往时、需要说服他人时、拒绝他人时、在职场与他人沟通时),适用人群广,实用性高

内容简介

在与他人沟通时,有很多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只顾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种沟通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场合,要想成为沟通达人,需要懂一点心理学知识,这是实现高效沟通的关键所在。
《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引入大量心理学实验与口才学定律,以生动的案例替代空洞的理论,全方位多层次地教给读者各种高效沟通的心理策略,帮助读者成为一个无论走到哪里、不管沟通对象是谁都广受欢迎的人。

作者简介

揭阳
1984年出生于皖中一个土肥水美的如画乡村
十多岁即开始以沟通为器,闯荡祖国大江南北
25岁创办天河联盟,成为中国商旅界领军人物之一
拥有丰富的商务沟通实战经验,是市场营销高手
熟悉国际资本市场,深谙华尔街资本运作之道

目录

第一章 初次交往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1 牢记首因效应,说好第一句话
心理策略2 警惕晕轮效应,避免以偏概全
心理策略3 尊重他人是高效沟通的首要原则
心理策略4 别让投射效应影响你的认知
心理策略5 善用印刻效应,把握先入为主良机
心理策略6 说好开场白,可以有效消除陌生感
心理策略7 做一个好听众,让对方畅所欲言

第二章 长久相处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8 不懂近因效应,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心理策略9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心理策略10 学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
心理策略11 摆脱巴纳姆效应,别被他人忽悠了
心理策略12 熟人之间必须说的事,早说比晚说好得多
心理策略13 四种人际交往距离要牢记
心理策略14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第三章 吸引他人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15 妙用禁果效应,激发他人欲望
心理策略16 用你的热情,温暖他人的心灵
心理策略17 借助名人效应,增强自己的话语力量
心理策略18 主动敞开心扉,拉近彼此心理距离
心理策略19 有针对性的沟通话题更受欢迎
心理策略20 寻找共鸣话题,作为沟通的切入点
心理策略21 多说无益,请管住自己的嘴
心理策略22 用幽默的言谈吸引对方

第四章 说服他人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23 知道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心理策略24 无声的沉默,往往胜过有声的说服
心理策略25 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也许会更好
心理策略26 消除对方的心理障碍,往往能更快说服对方
心理策略27 说服顽固者的策略
心理策略28 要想说服对方,必先了解对方
心理策略29 说服他人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五章 拒绝他人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30 不该答应的事就要果断拒绝
心理策略31 别让不好意思说“不”害了你
心理策略32 懂得保护自我权益,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心理策略33 学会幽默地拒绝他人
心理策略34 有时不妨顾左右而言他
心理策略35 逐客令也可以说得美妙动听
心理策略36 拒绝邀请与请托的沟通策略

第六章 赞美他人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37 了解赫洛克效应,经常赞美他人
心理策略38 遵守波什定律,让赞美事半功倍
心理策略39 赞美应真实而得体,胡乱恭维只会惹人嫌
心理策略40 水满则溢,赞美也要适度
心理策略41 背后赞人一句,胜过当面夸人十句
心理策略42 有新意的赞美,能让人牢牢记住你
心理策略43 用平凡的小事去赞美他人

第七章 批评他人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44 记住波特定律,批评宜曲不宜直
心理策略45 别超限,批评需要掌握一个“度”
心理策略46 先表扬后批评能收到奇效
心理策略47 远离那些刻薄话
心理策略48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心理策略49 批评要慎用,得饶人处且饶人
心理策略50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启示——一味打压只会适得其反

第八章 请求他人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51 登门槛效应——请求他人的金科玉律
心理策略52 得到他人的帮助,要及时说“谢谢”
心理策略53 求人办事时,说话应礼貌
心理策略54 央求他人不如激发对方兴趣
心理策略55 向陌生人求助的沟通策略
心理策略56 遇事多思考,办事才有效
心理策略57 即使被对方拒绝,也要保持应有的风度

第九章 化解僵局的心理策略
心理策略58 说话有的放矢,巧妙化解僵局
心理策略59 勇于自嘲,可以化解僵局
心理策略60 危急时刻,巧找借口化险为夷
心理策略61 用预设前提的方法辩倒对手
心理策略62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心理策略63 顺水推舟,幽默地化解攻击
心理策略64 面对伤人之语时的沟通策略
心理策略65 应对隐私话题时的沟通策略
《智慧之桥:链接人心的艺术》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渴望被理解,也渴望理解他人。从孩童时牙牙学语的咿呀,到成年后唇枪舌剑的辩驳,沟通始终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技能。然而,无数次的误解、隔阂,乃至冲突,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仅仅“说”和“听”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沟通,是一门需要精心打磨的艺术,它连接着个体的心灵,构建着人与人之间坚实的桥梁。 《智慧之桥:链接人心的艺术》并非一本教你如何巧舌如簧、伶牙俐齿的速成指南,它更像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探索之旅。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那些隐藏在言语之下的复杂情感、微妙心理和深层需求,揭示那些影响我们沟通效果的隐性因素,并提供一套基于深刻洞察和实践智慧的沟通模型。我们相信,每一次看似简单的对话,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足以化解冰冷的隔阂,燃起温暖的理解,甚至重塑彼此的关系。 洞察心理的盲点:看见沟通的“冰山” 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明明觉得自己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对方却依然一脸茫然,甚至产生误解。又或者,自己真心诚意地表达,却换来对方的抗拒和不悦。这并非因为对方故意刁难,也并非自己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常常只看到了沟通的“水面”——那些直白的言语和表达。而沟通的真正力量,往往隐藏在“水下”,即那些未被言说的情感、潜在的假设、过往的经验以及根深蒂固的信念。 本书将帮助你拨开迷雾,看见沟通的“冰山”。我们会深入剖析: 情绪的潮汐: 愤怒、焦虑、恐惧、喜悦、沮丧……这些情绪如同潮汐,直接影响着我们如何接收和发出信息。当你情绪激动时,理性思考能力会下降,言语也可能失去分寸。反之,对方的情绪状态,也会如同磁场般影响着沟通的走向。本书将引导你学会识别和管理自身及对方的情绪,不再被情绪的洪流裹挟,而是能更冷静、更清晰地表达和倾听。 认知滤镜的偏差: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副独特的“认知滤镜”,它由我们的过往经历、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个人偏好构成。这副滤镜会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并对其进行解读。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本书将帮助你理解这些认知滤镜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滤镜中的偏差,从而减少因认知不同而产生的误解。 需求的暗流: 沟通的本质,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无论是被认可、被尊重、被关心,还是对信息的获取、对问题的解决。然而,这些需求常常以隐晦的方式表达,甚至我们自己也未必能清晰地认识到。本书将教你如何透过表面的言语,捕捉到对方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并学习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去回应和满足,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沟通模式的惯性: 许多人在沟通中会不自觉地重复某些无效的模式,例如总是习惯于辩解、攻击、逃避,或者总是陷入沉默。这些模式如同枷锁,限制了沟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本书将帮助你识别这些沟通惯性,并提供打破它们、建立更健康、更具建设性沟通模式的方法。 重塑沟通的工具箱:掌握链接的智慧 理解了沟通中的心理奥秘,我们还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工具,来构建通往理解的桥梁。《智慧之桥:链接人心的艺术》将为你精心打造一个丰富而实用的沟通工具箱,帮助你在各种情境下,都能自信而有效地进行沟通: 倾听的艺术: 真正的倾听,远不止是用耳朵接收声音。它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深度共情的体验。本书将教授你如何进行“积极倾听”,包括如何通过眼神、肢体语言传递关注,如何运用复述、提问等技巧来确认理解,以及如何在倾听中保持开放和不评判的态度。你将学会如何让对方感受到被真诚地聆听,从而愿意卸下心防,坦诚交流。 表达的魅力: 如何清晰、准确、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沟通中的另一项重要挑战。本书将指导你如何组织你的语言,如何运用恰当的比喻和例子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以及如何通过非语言沟通(如语调、语速、表情)来传递你的情感和意图。你将学会如何用“我”的句式来表达,避免指责和评判,从而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冲突的化解: 冲突是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如何处理冲突,却能决定一段关系的走向。本书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冲突化解策略。你将学习如何识别冲突的根源,如何以平和、尊重的态度面对分歧,如何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在冲突中维护和增进彼此的关系。 同理心的实践: 同理心是构建深度链接的核心。它意味着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感受、想法和处境。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案例,帮助你培养和增强你的同理心能力。你将学会如何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如何表达你对对方情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在沟通中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和亲近感。 提问的力量: 好的问题,能够开启智慧,激发思考,深入洞察。本书将为你展示提问在沟通中的神奇力量。你将学习如何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何运用探询性问题来挖掘信息,以及如何通过提问来引导对话,促使对方自我反思。 赞美与欣赏的传递: 真诚的赞美和欣赏,是滋养人际关系的重要养分。本书将教你如何发现他人的优点,如何用具体、真诚的方式表达你的赞美,从而在沟通中注入积极的能量,建立更融洽的氛围。 界限的设定与尊重: 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清晰的界限。本书将指导你如何设定和维护个人界限,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界限。理解和尊重界限,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不适,让双方在更舒适、更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互动。 超越技巧的修为:成为更智慧的沟通者 《智慧之桥:链接人心的艺术》的最终目标,并非让你成为一个掌握了诸多沟通技巧的“表演者”,而是希望你成为一个内心更加丰盈、视角更加开阔、行为更加智慧的沟通者。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 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连接,是促进合作,是实现共同成长。本书将引导你从关注“我”的需求和表达,转向关注“我们”的共同目标和彼此的感受,从而实现从个体沟通到关系构建的飞跃。 钝化武器,激活善意: 许多沟通中的“火药味”,源于我们无意识地使用了具有攻击性的语言或态度。本书将帮助你识别和“钝化”这些沟通中的“武器”,转而激活彼此的善意,让沟通成为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的桥梁,而非制造隔阂的鸿沟。 看见普遍性,理解独特性: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带着各自的经历和情感。然而,在许多基本的人类需求和情感体验上,我们又是普遍相连的。本书将帮助你看见这种普遍性,从而更容易产生共情;同时,也会让你更加珍视和理解他人的独特性,尊重差异,求同存异。 持续成长的内在驱动: 沟通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本书将为你提供一个认识自身、反思行为、不断优化的内在驱动力,让你在每一次沟通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这本书并非要告诉你“说什么”才是正确的,而是引导你“如何去理解”和“如何去连接”。它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不再感到力不从心,不再被误解所困扰。你将学会如何在家庭中,与伴侣、孩子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在职场中,与同事、上级、下属进行更高效的工作沟通,推动项目进展;如何在朋友之间,加深情感连接,共享喜怒哀乐;甚至在面对陌生人时,也能以开放、自信的态度,建立起友好的初次印象。 《智慧之桥:链接人心的艺术》,是一份献给所有渴望建立更美好人际关系的你的礼物。它将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让你看见沟通的无限可能,领略链接人心的深刻魅力。让我们一起,在这趟探索之旅中,用智慧和理解,搭建起一座座坚实的“智慧之桥”,让心灵不再孤单,让世界因此而更加温暖。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理论,更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心理策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目标导向沟通”的分析。我过去在和别人沟通时,常常会偏离主题,东拉西扯,最终效率低下。书里强调了在沟通前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时刻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对话,这让我恍然大悟。我开始在每次重要的沟通前,先在脑海里勾勒出我想要达成的结果,然后在沟通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话题拉回到正轨。这样的改变,让我在工作汇报、项目讨论时,都变得更加高效,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评分

这本书的每一个策略都像是打磨过的宝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同理心”的深度探讨。我一直认为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同理心是能够理解对方的情绪,并恰当地回应,而不是仅仅模仿对方的情绪。我试着在与人交流时,去倾听对方话语背后的情感需求,并用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方式来回应。这种“设身处地”的沟通方式,大大拉近了我与他人的距离,也让我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更加自信和自在。

评分

读完《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这本书,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还算善于表达的人,但读了这本书后,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沟通是无效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比如,书中提到的“倾听的误区”就让我醍醐灌顶。我常常以为自己听进去了,但实际上我只是在等对方说完,然后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书中详细阐述了积极倾听的几个核心要素,比如眼神交流、适时点头、复述和提问,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实际沟通中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练习,发现当我不打断、不评判、不急于给出建议时,对方的表情明显放松了,话也说得更深入了。我还能感受到,通过这种方式,我与家人、朋友甚至同事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加融洽。

评分

《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看过最实用的一本沟通类书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擅长在人群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书中关于“自信表达”的章节,让我认识到许多我们对自信的误解,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肢体语言来提升自己的自信。我开始尝试在会议中主动发言,即使一开始有些紧张,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洪亮,表达也越来越流畅。这种从内而外的改变,让我感到非常振奋。

评分

《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沟通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沟通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我们自以为是的沟通方式,其实都隐藏着心理陷阱。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我特别有共鸣。我常常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话,事后又觉得很懊恼。书里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巧,比如“暂停法”和“认知重构”,让我学会如何在情绪失控前给自己一个冷静的空间,并且用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试着在争执中运用“暂停法”,深呼吸几次,暂时中断对话,等情绪平复后再继续。这个方法真的非常有效,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也让我能更清晰地思考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沟通模式。我过去总以为只要自己心地好,别人就能理解我,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即使是好意也可能被误解。书中关于“冲突化解”的策略,尤其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遇到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回避,或者针锋相对,这只会让矛盾升级。现在,我学会了如何用更平和、更理性的方式去面对冲突,关注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情绪的宣泄。我发现,通过积极的沟通,很多曾经难以解决的矛盾,都迎刃而解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沟通是门艺术,而《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最精美的画笔和颜料。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具体的心理学原理和实践方法。例如,书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解读,让我意识到了身体语言、语调和面部表情在沟通中的巨大力量。我以前很少注意这些细节,现在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模仿,发现通过调整自己的非语言信号,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情绪和意图,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潜台词。

评分

《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沟通导师,耐心而细致地指引我走上高效沟通的道路。我过去常常因为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感到沮丧,尤其是在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书中关于“说服的心理学”的内容,让我了解了如何运用逻辑、情感和权威来有效地影响他人,但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性。我开始尝试在说服别人时,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理解他们的顾虑,然后用更有针对性的语言去沟通。这样的改变,让我在很多需要协作的场合,都取得了更好的成果。

评分

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尤其是关于“表达的艺术”这一章节。我过去总以为只要把话说清楚就行了,但书里强调的“同理心表达”和“非暴力沟通”的概念,让我意识到沟通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连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我信息”和“你信息”的对比。我以前经常会说“你总是迟到”,这是一种指责,容易引起对方的防御。而书里教我改成“我信息”,比如“当你迟到的时候,我会感到很着急,因为我担心会耽误我们后面的安排”,这样就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会让对方感到被攻击。这种转变虽然需要练习,但效果是惊人的。在工作场合,我试着用这种方式与同事沟通,结果发现原本僵持的局面变得轻松了,大家都能更开放地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评分

《好好沟通 高效沟通的65个心理策略》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沟通的新世界。我过去常常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误解。书中关于“主动沟通”的激励,让我敢于迈出第一步,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去寻求帮助,去分享自己的想法。我开始在生活中主动发起对话,即使一开始会有些忐忑,但每一次成功的沟通,都让我更有信心。我发现,原来沟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心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