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通過洛剋對教育問題的思考,與洛剋《人類理解論》中對人性的分析、《政府論》中對政治社會的考察聯在一起,全麵闡述瞭洛剋通過教育培養現代社會中自由理性的人的基本思路。渠敬東集中深入地考察瞭盧梭的《愛彌兒》一書,社會理論以往並沒有充分考慮《愛彌兒》中的教育模式對現代社會的深刻影響,渠敬東的分析有力地彌補瞭這方麵的缺陷,不僅和上篇對洛剋的教育思想的考察構成瞭具有豐富理論張力的對照,同時也勾畫齣教育在構成現代社會的人心秩序方麵所經曆的一段重要曆程。
—— 李 猛
由王楠撰寫的上篇並沒有把視野局限在《教育漫話》,而是將洛剋的教育思想放在由《人類理解論》、《政府論》等著作構成的洛剋總體思想體係中。由渠敬東撰寫的下篇基於國內外對盧梭名著《愛彌兒》的大量研究成果,將《愛彌兒》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其主題是,如何培養一個“人”與如何培養一個“公民”。作者對附錄中書柬的討論也非常精彩,現代社會的復雜性使愛彌兒作為人的處境和作為公民的處境都遭到瞭巨大挑戰,麵對這些挑戰的時候,愛彌兒對自由的理解反而更加深入,在奴役中獲得瞭對自由的真正理解。
——吳 飛
正版書的紙質不好???? 有股chou味,其他書如果有味 也是油墨的香味~ 不過chou味還能忍受~ 上半捲洛剋,感覺比較有現實意義,下半捲盧梭,對實際教育幫助不算太大~ 之後會過頭來再看吧
評分##我是衝著自由這兩個字買的這本書,讀後發現兩位教授的漢語水平有待提高,望學好英語的同時,也抽時間學學漢語
評分##我是衝著自由這兩個字買的這本書,讀後發現兩位教授的漢語水平有待提高,望學好英語的同時,也抽時間學學漢語
評分##“自由是如此睏難,一個人,在每時每刻都會陷入失去自由的危險境地,必須每時每刻都要經受良心的考驗;自由是如此睏難,一個人,在漫長的人生曆程中,必須耐心而艱苦地培育每一種自由的能力;自由是如此睏難,一個人,隻有通過徵服自己的內心並用內在的方式徵服整個世界,纔能最終獲得完整的自由。然而,也正因為這自由如此睏難,纔不簡單,它在構成一個人的一生的每個環節裏都為他提供瞭不同的且豐富的快樂。即使在他孤獨一人的時刻,他也能享受到作為一個人的那種最大而最普遍的幸福。奧德修斯的幸福來自他徵服世界的那一刻,而愛彌兒的幸福則來自於徵服自己的每一刻。” “人性往而不返,恰在於一個人要勇於承擔他的命運,勇於闖入惡的世界去實現善的自由。” 盧梭這部分太精彩。
評分##對盧梭《愛彌兒》的解讀比對洛剋教育學的闡釋啓發更大(也可能是洛剋那套“紳士教育”的理念和我犯衝)。大一時在書店買的、之前讀瞭上篇講洛剋的百來頁後覺得索然無味就一直擱在書架上,最近拿來當墊闆用、今天草草讀完算是給它收瞭個尾(繼續安心當墊闆)。
評分##讀得人摺角都要摺不下瞭。時隔半年仍能喚醒起“現代西方社會思想”這門課帶給人的感動。盧梭還是相較於洛剋更多瞭一些社會學的影子在(而渠大又再一次放大瞭其理論的shining之處);於是翻齣來當時寫的讀書報告再看,又愈發覺得還是可以再深一點。或許最值得紀念的,是在這幾天頗為躁動不安地萌生瞭master去讀教育哲學的癡想。接觸的書單4/13——一種年底前遍讀教育哲學的想法堅定而深刻。而至於結果為何,隻能待到一年之後,再笑看此刻動容。
評分##讀盧梭部分。作為一個評注或解釋性的文本,這本書充分討論瞭《愛彌兒》當中大多數內容及盧梭的思考的來龍去脈。在細節上的分析充滿瞭洞見。作為論證性的文本,它試圖勾勒盧梭以在“自然(前三捲)和社會(第4、5捲)的“自我”的統一性來說明人的三重自由的可能性(並以道德自由作為政治自由的前提和中介)。相比Melzer的解釋優勢在於能夠更好地處理“告白”的人性結構。 5.24:渠師的解讀太人本學瞭。Human, all too human.
評分##讀瞭愛彌兒的部分,渠師真的好戳我啊啊啊
評分##作者訪談錄很打動人心 收獲很大,接下來就該讀原著瞭。精彩的論述,同時還能給人以深深的反思。甚至知道愛彌兒竟然還有補充。甚至對盧梭的印象一變再變。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洛剋和盧梭是想通的,哪怕盧梭批評洛剋的理念。教育也不僅僅是對孩子,而是對心靈仍在成長的人。洛剋或許更具實踐性,盧梭的視野似乎更廣闊很多。很多地方也讀的迷迷糊糊,不過感受很豐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