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在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之一,授课时间为1984年,也是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最后的演讲。三个月后,他离开了人世。在此年度的课程中,福柯的视觉起点是对古希腊的直言概念所做的分析,直言的特点是说话者真实的言语。通过对苏格拉底与犬儒主义的解析,福柯对于直言的分析涉及三个方面:对说真话方式的分析、对治理术的研究和对自我实践的识别。福柯认为,灵魂应当观察自己,它就像一只眼睛,在力图反观自我的时候,不得不通过看另一只眼睛的眼球的反光,来看到自己。这样就开始把自我当成与肉体在本体上分离的现实,形式就是灵魂,它有可能也有伦理上的责任来自我反观,这开启一种说真话和直言的模式,它的功能和目的是把这个灵魂最终重新引领到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世界中。
##一条站不住脚的意见就像疾病一样.
评分##福柯生前在法兰西学院的最后一次演讲。对于真话中“真”的概念的解析。从古希腊时期到“犬儒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真”始终在于褪去个体的自我后灵魂显现的本质,在于与“非真”的对比,一种“上手”的状态,有点胡塞尔现象学的味道...“犬儒主义”日常行为和思想是在“非犬儒”相反的场域中显现出来,类似当代艺术,不够从“古典犬儒主义”到“现代犬儒主义”的过程福柯还是没有理清楚,后两节课明显感觉到他身体的糟糕和力不从心。对于民主之下的“真言”行为是他给出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适用于当下的语境。
评分##“但是,太晚了。好吧,谢谢!”
评分##西方哲学的第二条(隐藏)主线。“自我技术转向”或“生活方式转向”。作为代表的(古代)犬儒主义与处于核心位置的直言概念。真理、权力和主体的三重奏。正如查尔斯·泰勒所言,福柯在批判所有权力技术的同时几乎始终回避提出某种实际的解决或替代方案,因为最终很可能后者只会是前者的又一新形式。因此福柯晚年转向研究主体建构自身生存方式的伦理-技术,不啻为对其学术生命的反思、翻转与最大冒险:可惜已不再有充足时间来全面展开这一主题。《说真话的勇气》的未完成性是明显的,其后半部分几乎被一种急切的语调所笼罩;但其开端性也同样明显:重启对于最具颠覆性和独特性的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
评分##基督教的模式是柏拉图抽象的理念世界和「服从」的结合,而我正是陷入这二者无法自拔,用抽象代替具体问题,希望找到一个可以服从的真理来卸下沉重的人生责任。但是,犬儒是一条可以可行的路吗?我有这种勇气吗?——讲完苏格拉底的地方,讲到犬儒不需要很长的生命,讲到真的核心在「异」,这几处都很感人。——前面很多地方让人忍不住和宋明理学联系起来,后面就没这个问题了。
评分##福柯生前在法兰西学院的最后一次演讲。对于真话中“真”的概念的解析。从古希腊时期到“犬儒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真”始终在于褪去个体的自我后灵魂显现的本质,在于与“非真”的对比,一种“上手”的状态,有点胡塞尔现象学的味道...“犬儒主义”日常行为和思想是在“非犬儒”相反的场域中显现出来,类似当代艺术,不够从“古典犬儒主义”到“现代犬儒主义”的过程福柯还是没有理清楚,后两节课明显感觉到他身体的糟糕和力不从心。对于民主之下的“真言”行为是他给出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适用于当下的语境。
评分##补标。
评分##大爱福柯 没想到福柯对古代史的剖析也这么深刻。 西方伦理的两条线索,从自我的关注一个走向柏拉图式的另一个世界,一个走向犬儒主义者的另一种生活。与认识你自己同等重要的,改变货币的价值成为被忽略的箴言。基督教的苦行则把另一个世界和和另一种生活结合起来,在这里,福柯走出了尼采的基督教道德谱系学阐释。 “如果没有对异的本质态度,就不会建立起真理;真理从来就不是同一;只有在另一个世界和另一种生活的形式中才能有真理。” 生活也是实践真理的直言。
评分##如果没有对“异”的本质态度,就不会建立起真理;真理从来就不是同一;只有在另一个世界和另一种生活的形式中才能有真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