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邵珊老师讲儿童礼仪-做个世界小公民 9787512714175

听邵珊老师讲儿童礼仪-做个世界小公民 978751271417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邵珊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礼仪
  • 少儿教育
  • 行为习惯
  • 情商培养
  • 社交技能
  • 家庭教育
  • 邵珊
  • 世界公民
  • 礼仪规范
  • 儿童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4175
商品编码:30219723962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听邵珊老师讲儿童礼仪-做个世界小公民 作者 邵珊
定价 39.80元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 9787512714175 出版日期 2017-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交礼仪、餐桌礼仪、出行礼仪、留学礼仪等方面,讲解了如何把孩子培养得言行得体、知书达理,并对孩子常见的行为和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帮助在育儿路上迷茫的年轻家长找到办法,消除困惑,轻松、愉快地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

邵珊,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业,妈妈学堂创始人,家庭教育专家,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儿童礼仪指导师。斯玛特教育集团美术首席家庭教育顾问。曾从事多年北欧高端商务考察和文化交流工作,对中西方家庭教育有独特的感悟和见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一整套育儿经验。

担任多家电台、电视台、网络节目特邀嘉宾,如吉林卫视《幸福辞典》栏目特邀情感专家,北京卡酷频道《成长大家谈》栏目特邀家庭教育专家,江苏卫视教育频道《家有儿女》特邀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特邀嘉宾,香港健康卫视《宝宝安全成长记》心理系列主讲专家,大树亲子特邀专家。已出版图书《妈妈学堂: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


   目录

章 | 我们为什么要学礼仪 / 001

礼仪的精髓所在 / 002

孩子为什么要学礼仪 /004

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 /007

做个世界小公民 / 010

第二章 | 关注孩子的素质和教养 / 011

具有民族情怀 / 012

学会诚信 / 013

学会守规则 / 014

学会有敬畏之心 / 015

学会不让人难堪 / 016

学会欣赏别人 / 016

学会爱自己 / 017

学会主动道歉和原谅别人 /017

学会乐于助人 / 018

学会尊重体力劳动者 /019

「小故事」德国盲人乘公交 /019

「热点话题」我家的孩子用你管/ 020

「邵老师心理分析」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021

「邵老师心理分析」孩子为什么爱骂人——诅咒敏感期 / 022

第三章 | 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 / 023

形象永远走在能力的前面 /024

微笑和打招呼——简单却是遥远的礼仪 / 024

「小故事」你在说话前真的不需要称呼别人吗 / 025

握手、拥抱的礼仪 / 026

「小贴士」一些国家和地区打招呼的传统礼节 / 027

介绍的礼仪 / 029

「小故事」记住别人的名字 /030

问路的礼仪 / 031

乘车的礼仪 / 031

做客的礼仪(去同学家做客)/ 032

待客的礼仪(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 / 035

信息沟通的礼仪 / 037

特殊场合的礼仪 / 039

「热点话题」面对无礼的人该怎么回应 / 042

「邵老师心理分析」孩子为什么不愿和人打招呼 / 043

礼仪用语 / 044


   编辑推荐

教孩子礼仪要从“心”开始,举止得体

发自内心的礼仪,传递彼此的尊重和欣赏

亲子一起学习礼仪,让孩子高贵起来

知礼守礼,不要让孩子输在失礼上


   文摘

   序言

穿越时空的旅行者:探寻文明的密码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古老谜团,也是一段跨越数个世纪的惊心动魄的旅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莉亚的年轻历史学家,她对那些被遗忘的古代文明有着近乎痴迷的热情。在一场偶然的发现中,艾莉亚找到了一枚古老而神秘的怀表,这枚怀表并非凡品,而是能够穿越时空的钥匙。 怀表上刻着晦涩难懂的符文,经过数日的钻研,艾莉亚终于解读出其中的奥秘:这枚怀表能将持有者送往它所指向的任何一个历史时间点。然而,怀表的使用并非没有代价,每次穿越都会消耗她自身的生命力,并且穿越的距离越远,消耗也越大。这让艾莉亚在每一次决定冒险之前,都必须深思熟虑。 她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将她带到了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时期。身着粗布麻衣,混迹于熙熙攘攘的劳工之中,艾莉亚亲眼目睹了那些巨石是如何被一块块搬运、堆砌,最终形成如今令人惊叹的宏伟建筑。她观察着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聆听着监工的喝斥,感受着烈日下的汗水与尘土。她发现,那些关于金字塔建造的传说与史书中的记载,远不及亲眼所见来得震撼,也远不及其中蕴含的人类智慧与坚韧来得深刻。她还了解到,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以及他们如何将这种信仰融入到每一个宏伟的工程之中。她甚至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了壁画的绘制过程,体会到了古埃及人对色彩的敏感和对细节的追求。 接着,她将怀表指向了古罗马的鼎盛时期。宏伟的斗兽场,壮观的凯旋门,以及在议事厅中激烈辩论的元老们,都让她如醉如痴。她潜入了集市,品尝了当时的美食,感受了罗马公民们的日常生活。她观察到,在辉煌的背后,这座城市也存在着贫富差距,社会矛盾。她还发现,罗马人对于法律和秩序的重视,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统治庞大帝国的过程中。她与一位罗马士兵交谈,了解到战争的残酷,以及士兵们对荣誉和国家的忠诚。她还见证了罗马浴场的社交功能,以及当时人们对清洁和健康的重视。 艾莉亚的旅程并未就此止步。她还来到了中国的唐朝,感受了盛世长安的繁华与开放。她漫步在热闹的集市,欣赏着胡商的奇珍异宝,聆听着乐师的悠扬琴声。她目睹了唐朝诗人的风采,感受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她还了解到,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学者和艺术家,让长安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国际大都会。她品尝了各种新奇的食物,体验了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方式。她还参访了寺庙,了解到当时佛教的兴盛以及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每一段旅程,都让艾莉亚对人类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体验。她看到了文明的兴衰,看到了人类的智慧与愚昧,看到了希望与绝望。她发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爱、对家园、对真理的追求,似乎从未改变。 然而,随着穿越次数的增加,艾莉亚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她开始出现记忆模糊,身体虚弱的症状。她意识到,她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修复怀表所带来的损伤,否则她将永远迷失在时间的洪流中。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得知一个古老的传说:在世界尽头,有一座被遗忘的神庙,里面隐藏着能够逆转时空的神秘力量。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将她所见证的文明传承下去,艾莉亚毅然踏上了寻找神庙的艰难旅程。 她穿越了冰川覆盖的史前时代,目睹了巨兽的咆哮,感受了生命的原始搏斗。她潜入了神秘的玛雅文明,试图解读他们神秘的历法和消失的原因。她甚至来到了遥远的未来,看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也看到了新的挑战和困境。 每一次的穿越,都像是一场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也像是一次对灵魂的洗礼。她学会了在绝境中寻找生机,在未知中保持希望。她与各种各样的人类擦肩而过,从古代的帝王将相,到平凡的市井小民,他们的人生故事,都成为了她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最终,历经千辛万苦,艾莉亚找到了那座传说中的神庙。她发现,神庙的力量并非能够简单地逆转时空,而是需要持有者用自己的生命力,去“偿还”所消耗的时间。这对于艾莉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是选择牺牲自己,来弥补那些时间上的“亏空”,还是继续活下去,带着这些宝贵的经历,成为一个真正的“时间见证者”?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次奇幻的穿越旅行,更是关于责任、关于选择、关于生命的意义。艾莉亚的经历,让我们思考,我们与历史的联系,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未来。她所收集到的那些关于文明的密码,那些关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启示,或许能够为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 这个故事,将带领读者一同踏上这段惊心动魄的旅程,去探索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聆听那些沉默的声音,去理解人类文明的脉络,并最终引发我们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它讲述的,是关于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如何用她的生命,去编织一张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史诗画卷。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好奇心旺盛的普通读者,我最近被一本关于儿童礼仪的书深深吸引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直白,但内容却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让我对如何培养下一代成为有教养、懂礼貌的世界小公民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看似枯燥的礼仪规范,转化成孩子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生动故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尊重”这一核心概念的深入探讨,不仅仅是简单的“请”、“谢谢”,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倾听他人讲话,如何对待长辈,如何与同伴分享,以及如何在公共场合展现良好的行为举止。书中的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找到共鸣,仿佛就在讲述自己家的故事,从而更容易将书中的道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以一种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我甚至觉得,不仅仅是孩子,作为成年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反思自己在日常交往中的一些细节。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对于如何系统性地指导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空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和充实。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接触到这本关于儿童礼仪的书籍之前,我对“礼仪”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层的阶段,总觉得是一些僵化的规则,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负担。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非常巧妙且富有远见的方式,将儿童礼仪与“成为世界小公民”这一宏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我从中深刻体会到,礼仪并非束缚,而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通行证。书中所描绘的“世界小公民”形象,不仅仅是懂礼貌的孩子,更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尊重不同文化、乐于与人沟通交流的未来栋梁。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教会孩子如何理解和运用各种礼仪,从餐桌上的规矩到社交场合的互动,从如何表达感谢到如何化解冲突,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强调的“同理心”的培养,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是成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的基石。这本书的内容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既有基础性的礼仪讲解,又有更高层次的关于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的启迪,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学习。它让我看到了培养孩子内在品格的巨大潜力和深远意义。

评分

作为一位曾经尝试过不少育儿书籍的家长,我对这本儿童礼仪读物充满了惊喜。它并非落入俗套,而是以一种极为创新的视角,将“礼仪”这个概念与“世界小公民”的培养完美融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所谓的礼仪,远不止是餐桌上的筷子摆放,或是见面时的鞠躬问好,它更是一种内在的品格,一种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的尊重和关怀。书中的内容设计非常人性化,它没有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将抽象的礼仪规范具象化,让孩子在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沟通的艺术”的讲解,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有效地倾听他人,如何在不同场合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这些都是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软技能。此外,书中对“责任感”和“独立性”的培养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引导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解决问题,这些都是成为一个合格世界公民的重要素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活泼有趣,充满了童趣,让我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也仿佛回到了童年,重新审视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份宝贵的育儿财富,它为我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实用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修养、有担当、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评分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儿童礼仪的书籍,可以说它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启发。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礼仪条目,而是巧妙地将儿童的成长与“世界小公民”这一概念紧密相连,构建了一个更加宏大和有意义的教育框架。我惊叹于作者在梳理儿童行为规范的同时,是如何将其升华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书中对于“自信”和“独立”的培养着墨颇多,它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敢于尝试,同时也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难得,因为很多礼仪教育往往侧重于外在的约束,而这本书则更注重内在品质的塑造。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感恩”和“分享”的探讨,它不仅仅是教会孩子说“谢谢”,更是引导孩子去体会付出的快乐,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这些看似微小的品德,却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合理,内容由浅入深,从基础的日常礼仪到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再到跨文化理解,循序渐进,让孩子能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家长,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工具,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更新,让我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儿童礼仪的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度的人生指南,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世界小公民”的精彩旅程。我被书中对“同理心”的深入剖析深深打动,作者不仅仅是教导孩子如何表达礼貌,更是引导他们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学会换位思考,这对于培养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至关重要。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将抽象的礼仪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规则意识”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强调遵守规则,更是让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内容覆盖面非常广,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到参与社会活动的技巧,再到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活泼,充满了童趣,即使是我这样的大人,在阅读过程中也常常会心一笑,并且从中获得不少启发。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帮助孩子塑造品格、开阔视野、迎接未来挑战的优秀读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