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重读北洋海军
定价:86.00元
作者:马骏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74244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山东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
内容提要
《重读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研究不容忽视的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丛书”中的一册,它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助新史料、新发现对北洋海军某些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总结,所以冠之以“重读”。近十几年来出版的新文献史料及公布的新发现,是“重读”的基础。既然是“重读”,就要有新思考和新观点,在《重读北洋海军》中,对一些老问题提出了新看法,对一些过去鲜有论及的问题也试图得出结论。
目录
期望与幻想:荒唐的“阿思本舰队”
诱人的订单
疯狂的创意
愤怒的交涉
实力与标志:威震日本的铁甲舰
逼出来的海防大讨论
难以奏效的“蚊子船”
撞击铁甲舰的碰快船
遍地球等铁甲船
来自英德的新式巡洋舰
陆将与海将:饱受争议的北洋水师提督
加入太平军的传说
曾在长江水师任职
辞淮军归故里之谜
津门进见恰逢其时
文强与武弱:走出传统的军舰管带
开先河的福州船政学堂
忠勇冠全军的邓世昌
“苟丧舰将自裁”的刘步蟾
“向来胆小”的林泰曾
“聪明谙练”的方伯谦
职责与野心:北洋海军中的洋员
来自李鸿章的聘请
北洋海军受益良多
洋员不是省油的灯
泥穴与屏障:北洋海军基地建设
建设大沽口船坞
建设旅顺口基地
建设威海卫基地
其他要地的考察和建设
西规与中矩:难以执行的《北洋海军章程》
《北洋海军章程》的制定
《北洋海军章程》的主要内容
《北洋海军章程》评析
出战与避战:不宣而战的丰岛海战
朝鲜“东学道”起义
日本决定发动战争
李鸿章的错误决策
危险的运兵计划
日本海军不宣而战
无序与悲壮:的黄海海战
朝廷的主战与轻敌
缺乏统一谋划的海上用兵
日本海军谋求争夺制海权
中日海军黄海大战
北洋海军失利原因分析
绝望与遗恨:后的威海保卫战
中日海军恢复战力
北洋海军更换总教习
丁汝昌弃旅守威
威海防务之争
撤换丁汝昌之议
威海卫外围战
喋血刘公岛
作者介绍
马骏杰 海军航空大学教授,全军教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长期从事军事历史与军事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在海军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主持的“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丛书”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山东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项目库项目。著有《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甲午!甲午!》,编有《民国时期中国海军论集》《民国时期外国海军论集》《清末报刊载海军史料汇编》。
文摘
序言
最近这几年,关于清末民初的书籍层出不穷,但真正能让人沉下心去细读、读完还能有所回味的,实在不多。这本书的出版,无疑给这一领域的阅读体验带来了一股清流。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叙事中时不时展现出的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失败的哀叹,更是一种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体现。在讲述海军建设的初期投入和面临的国内外压力时,作者的笔锋显得尤为沉重而有力。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历史普及读物,它更像是一部深刻的历史反思录。很多关键人物的决策失误,作者没有用简单的“好人”或“坏人”来标签化,而是深入分析了他们所处的历史局限性和时代背景,这种相对客观、充满同理心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可信度。每次翻开,都能从新的角度去审视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体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分量十足,翻阅起来很舒服。但更吸引我的是,书中穿插的那些老照片和图表,它们的清晰度和选取角度都非常考究。我一直认为,对于历史题材的书籍,图像资料是文字的有力补充,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有些图片我以前从未见过,它们直观地展示了当时舰船的细节和官兵的风貌,让抽象的历史概念瞬间变得具象化。每当文字描述到某艘舰艇的遭遇时,如果能立刻对应上它的照片,那种震撼感是加倍的。作者在配图的说明上也下了功夫,不是简单的“图说”,而是补充了文字中未详述的关键信息。这种图文并茂的处理方式,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比较挑剔的读者,很多历史类书籍,读起来总感觉作者在“说教”,或者信息堆砌过多,缺乏生气。但这本关于那段海军历史的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它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对史料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是简单地罗列文献,而是将那些冰冷的史料“激活”了。比如,描述某次海战前夕的紧张气氛,作者引用了大量的通信记录和日记片段,那种笔触的细腻和场景的还原度,简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于技术层面的探讨,比如不同型号舰船的优劣对比,设计思想的演变,这些内容写得专业却不晦涩,既满足了军迷的“硬核”需求,又不会让普通读者感到吃力。书中的论证逻辑严密,观点鲜明,但又留有一定的讨论空间,没有把话说死,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思考和质疑,而不是被动接受。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那段“风云”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有了清晰的结构和细节支撑。
评分这本书啊,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那种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我一直对那段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有种莫名的情结,尤其是海军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的陈述,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画面感。他好像能带你回到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亲眼目睹那些水手和军官们在炮火和暗流中的挣扎与荣耀。读到一些关于早期舰船引进、技术引进的细节时,那种从零开始摸索的艰辛,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又不禁感到一丝唏嘘。全书的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即使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很容易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没有忘记刻画那些鲜活的个体命运,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立体而丰满,让人在了解大背景的同时,也能对那个时代的小人物产生深深的共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有诚意的作品,绝对值得喜欢近代史的朋友们仔细品味。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一本书是否能提供“新知”和“启发”。坦白说,关于北洋海军的书市面上已经不少了,但很多都是在重复一些既有的结论和故事。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深入挖掘了一些边缘化的史料和鲜为人知的内部运作细节,使得整个叙事链条更加完整和可信。尤其是关于后勤保障、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与地方势力的协调等非军事层面的分析,非常独到。这些“幕后”的细节,往往才是决定一支军队能否真正站稳脚跟的关键。作者的分析非常透彻,他没有回避那个时代制度层面的弊端,而是将其与军事失败紧密联系起来,展现了一种宏观的历史视野。读完后,我不仅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立体的认识,更从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组织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刻反思,这本书的价值,是超越了单纯的历史回顾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