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石和生辰玉:选购与佩戴

生辰石和生辰玉:选购与佩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雪梅 著
图书标签:
  • 生辰石
  • 生辰玉
  • 宝石
  • 水晶
  • 珠宝
  • 配饰
  • 命理
  • 玄学
  • 开运
  • 礼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4296
商品编码:3014722741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生辰石和生辰玉:选购与佩戴

定价:69.00元

作者:何雪梅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2229429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生辰石的概念国际彩色宝石协会提出,受到市场的认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辰石和生辰玉,在寻求心灵寄托的同时,面目或绚丽、或温婉、或凝重、或和厚的珠宝玉石,怎样鉴别它们的真伪?怎样判定它们的价值?怎样搭配惊艳的效果?怎样保养“易受伤”的珍稀珠宝? 作者为知名宝石专家,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图书内容准确、实用。 生辰玉的概念为提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更易被中国人接受。

内容提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辰石和生辰玉,在寻求心灵寄托的同时,面目或绚丽、或温婉、或凝重、或和厚的珠宝玉石,怎样鉴别它们的真伪?怎样判定它们的价值?怎样搭配惊艳的效果?怎样保养“易受伤”的珍稀珠宝?请跟随中国地质大学何雪梅老师,详细了解珠宝玉石背后的点点滴滴吧!

目录


BIRTHSTONE生辰石

P.002/1月生辰石:石榴石

P.005/2月生辰石:紫水晶

P.010/3月生辰石:海蓝宝石

P.013/4月生辰石:钻石

P.017/5月生辰石:祖母绿

P.022/6月生辰石:珍珠、月光石

P.029/7月生辰石:红宝石

P.034/8月生辰石:橄榄石

P.038/9月生辰石:蓝宝石

P.043/10月生辰石:欧泊、碧玺

P.049/11月生辰石:托帕石

P.053/12月生辰石:坦桑石



BIRTH JADE生辰玉

P.058/1月生辰玉:南红玛瑙

P.063/2月生辰玉:大同紫玉、舒俱来

P.068/3月生辰玉:台湾蓝宝、海纹石

P.071/4月生辰玉:和田玉

P.075/5月生辰玉:翡翠

P.079/6月生辰玉:孔雀石、水草玛瑙

P.087/7月生辰玉:战国红玛瑙

P.091/8月生辰玉:岫玉

P.095/9月生辰玉:青金石

P.099/10月生辰玉:独山玉

P.103/11月生辰玉:黄龙玉

P.108/12月生辰玉:绿松石



APPENDIX附录

P.114/附录1 生辰石一览表

P.115/附录2 生辰玉一览表

P.116/附录3 生肖石一览表

作者介绍


何雪梅,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十四年,主要讲授《晶体生长与合成宝石》等9门课程,除课堂教学外,还指导宝石学、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及首饰设计专业本、专科生的野外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年均8名;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大会发言,并在外重要专业期刊和杂志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2006年获校级教学三等奖。科研项目(1)已完成的项目: “钻石改善” 横向联合科研项目,验收通过。“西藏钙铬榴石的谱学研究” 校内科研基金项目,结题通过。“有机色素卟啉对珍珠颜色的贡献” 校内科研基金项目,结题通过。 “拉长石的结构特征与晕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结题通过。(2)在研项目 “珠宝玉石鉴赏与评价” 横向项目“黄色合成金刚石改色实验及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文摘






序言



璀璨的宝石世界:从矿石到饰品的设计与鉴赏 导论:大地的馈赠与人类的艺术 自古以来,地球深处的矿物便以其独特的色彩、光泽和坚韧吸引着人类的目光。这些沉默的石头,经过地质的漫长洗礼,最终以宝石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们不仅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承载了文化、历史与财富的载体。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个充满奇迹的领域,聚焦于宝石的形成、特性、鉴定、设计,以及最终如何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和个人风格的象征。我们将避开任何特定节令或生肖的关联,纯粹从矿物学、宝石学和艺术设计的角度,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宝石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宝石的诞生与地质学基础 本部分旨在揭示宝石形成背后的科学原理。宝石并非凭空出现,它们是极端地质环境作用的产物。 第一章:矿物学的基石 晶体结构与化学成分: 详细解析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等基本矿物分类,以及不同晶系(立方、六方、三方、正交、单斜、三斜)如何决定宝石的物理形态。重点探讨宝石的化学键类型与硬度之间的关系。 物理特性与鉴定标准: 深入讲解光泽、条痕、密度、折射率等关键物理参数。理解这些参数在宝石学鉴定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测量这些数值来区分相似矿物。 第二章:岩石圈的剧变:宝石的形成环境 火成作用与伟晶岩脉: 描述岩浆冷却过程中,富集稀有元素(如锂、铍、硼)的岩浆如何形成含有巨型晶体的伟晶岩,这是许多重要宝石(如海蓝宝、锂辉石)的主要来源。 变质作用的压力与高温: 探讨地壳深处的高压、高温环境如何重塑原有的岩石结构,生成如红宝石、蓝宝石(刚玉类)和祖母绿(绿柱石类)等变质宝石。分析变质作用中流体活动对宝石颜色和净度的影响。 沉积与热液沉淀: 解释在地表水和地下热液的溶解、迁移和再沉淀过程中形成的宝石,例如蛋白石和某些玉髓的形成机制。 第三章:色彩的奥秘:致色元素与光学的魔力 过渡金属的致色效应: 详细分析铬(Cr)、铁(Fe)、钒(V)、铜(Cu)等过渡金属离子在宝石晶格中取代主元素时,如何吸收特定波长的可见光,从而产生红、蓝、绿等鲜艳色彩。以刚玉(红宝石的致色机制)和祖母绿(铬和钒)为例进行深入剖析。 光性现象的解析: 讲解宝石对光的独特反应,包括双折射、色散(火彩的来源)、吸收光谱和荧光现象。掌握如何利用这些光学特性进行科学鉴定和评估宝石的视觉效果。 第二部分:经典宝石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聚焦于珠宝行业中价值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几类宝石,对其特性和市场价值进行细致的考察。 第四章:钻石的结构、火彩与净度标准 钻石的结构与形成: 从碳元素的极端高压结晶过程入手,理解钻石的稳定结构。区分天然钻石、实验室培育钻石(HPHT与CVD)在晶体结构上的微小差异。 “4C”标准的科学解读: 深入剖析克拉(Carat)、颜色(Color,基于D-Z等级的化学解释)、净度(Clarity,内含物与表面特征的分类)以及切工(Cut,几何学与光学的完美结合)。着重探讨切工角度对光线反射和火彩强度的决定性影响。 第五章:刚玉家族:红宝石与蓝宝石的鉴别艺术 刚玉的矿物学特征: 阐述氧化铝(Al₂O₃)晶体结构如何赋予刚玉极高的硬度和稳定性。 色彩的变奏与优化处理: 详细分类和描述红宝石的“鸽血红”与蓝宝石的“皇家蓝”的色谱特征。系统介绍热处理、扩散处理等常见的优化手段,以及如何通过显微镜检查和光谱分析来识别这些处理痕迹。 第六章:绿宝石(祖母绿)的挑战与魅力 铍铝硅酸盐的脆弱性: 分析祖母绿晶体内部典型的“花园”(Jardin)状内含物和裂隙,理解其相对较低的韧性。 浸油处理的必要性与识别: 探讨浸渍天然树脂或油类物质以增强其外观的行业惯例,并教授如何通过观察油线和气泡来判断处理的程度和性质。 第七章:有机宝石与软宝石的特殊性 珍珠的生物成因: 探讨海水珍珠(大溪地、南洋珠)与淡水珍珠的形成过程,以及珠层(Nacre)结构决定其光泽(Luster)的原理。 琥珀与宝石玉石: 简要介绍琥珀的松脂演化史,以及翡翠(硬玉)和软玉(和田玉)在结构、密度和折射率上的本质区别,强调传统东方玉石的美学价值。 第三部分:宝石的设计、加工与收藏 本部分将视角从矿物学转向应用艺术和市场实践,探讨宝石如何被转化为珠宝成品。 第八章:宝石的切割与设计原理 明式与异形切割: 介绍圆形明亮式、祖母绿型、阶梯式等标准切割的几何学基础,解释不同切割方式如何最大化宝石的特定光学效应(例如,圆钻最大化闪光,阶梯切割突出纯净度和色彩)。 配石与主石的协同: 探讨在珠宝设计中,如何运用不同尺寸、色彩和光泽的宝石(如钻石、彩宝、珍珠)进行搭配,以突出主石的视觉效果,实现整体设计的和谐与平衡。 第九章:珠宝镶嵌工艺与结构力学 常见镶嵌技法的演变: 详述包镶、齿镶(爪镶)、轨道镶、无色金属镶(隐秘镶)等主要工艺的优缺点。分析不同镶嵌方式对宝石安全性和光线进入角度的影响。 金属的选用与搭配: 讨论铂金、黄金、K金在硬度、延展性以及对不同宝石色泽影响上的差异,以及高级珠宝中金属处理(如拉丝、镜面抛光)对整体美感的重要性。 第十章:宝石的评估、保养与市场趋势 专业的价值评估框架: 建立一个超越“4C”的综合评估体系,纳入稀有性、产地历史、优化处理等级以及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 长期保养与风险规避: 提供针对不同宝石类型(如耐磨的钻石与易损的祖母绿)的日常清洁、储存建议。讲解如何辨识市场中的虚假宣传与不当优化,保障投资安全。 结语:时间凝固的艺术品 宝石是地球数百万年历史的浓缩。从矿脉深处的孕育到匠人之手的雕琢,宝石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物质属性,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永恒之美。本书旨在提供一个严谨、科学且充满艺术鉴赏力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并欣赏这个由光、矿物和人类技艺共同创造的璀璨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对这类题材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担心内容过于玄乎或者故作高深。但这本书的笔触是极其克制且严谨的。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一些听起来很虚无缥缈的概念,用非常扎实的、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论据来支撑。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敬畏之心的人。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材质、对工艺、对传承的尊重,让人倍感信服。它提供给读者的,不是购买的理由,而是理解的钥匙。这本书让我对身边那些古老物件重新燃起了探索欲,它成功地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对“慢生活”和“深度鉴赏”的渴望,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品味”二字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表达。它没有鼓吹盲目消费或者追求昂贵,而是反复强调“适合”与“心意”的重要性。书中对于如何根据个人的气质、职业乃至生活环境来选择“伴侣”宝石的论述,堪称精妙。它引导读者进行深度的自我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哪些宝石值钱。这种哲学层面的引导,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工具书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之美和谐相处”的生活美学指南。我合上书本后,内心并没有产生“我必须马上买一颗宝石”的冲动,反而多了一种对现有藏品重新审视的宁静和感激,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引导。

评分

我通常对这类介绍性书籍的耐心有限,总觉得它们要么太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浮于表面。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却让人耳目一新。它采用了非常平易近人的“故事化”讲解,仿佛邻家那位见多识广的长辈在娓娓道来,而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它们不是生硬地插入,而是自然地融汇在对宝石特性的探讨中,让那些原本抽象的矿物学知识变得鲜活、有温度。比如,它描述某种宝石的形成过程时,引用的比喻生动形象,让我立刻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画面。这种将知识、历史和趣味性完美结合的功力,绝对是专业水平的体现,看得出来作者在资料搜集和文本打磨上是下了大功夫的。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其合理,逻辑性强得令人称赞。它并没有采用传统的“按颜色分”或者“按硬度分”的俗套分类法,而是开辟了几个非常新颖的章节,比如“情绪与宝石的共振”、“不同人生阶段的能量补充”等,这种切入点非常贴合现代读者的实际需求和困惑。我以前对某些宝石的了解都是碎片化的,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像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基础的物理化学特性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尤其是最后一部分关于“如何辨识市场陷阱”的章节,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检验方法,实用价值极高,让人感觉购买这本书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瞬间充满了“避坑”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色彩的运用非常大胆却又不失雅致,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精致的烫金字体,一看就让人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定然非同小可。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完全没有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过载感。装帧的质量也是顶级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触感,那种油墨的清香,都让阅读体验升华了一个层次。我本来只是想随便翻翻,结果完全被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给吸引住了,感觉作者不仅是文字的匠人,更是对“书”这个载体有着深刻理解的艺术家。这本书的开篇导语就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急于抛出干货,而是先营造了一种氛围,仿佛带你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宝石世界,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会揭示怎样的奥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