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巨人的对决:日德兰海战中的主力舰
定价:99.80元
售价:59.9元,便宜39.9元,折扣60
作者:张宇翔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472374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大篇幅*次呈现的珍稀历史资料;海战主力舰战斗表现的翔实研究;*面、真实地解读日德兰海战。
内容提要
日德兰海战是海战史上不朽的传奇,作为人类历史*后一场大舰队之间的对决,其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本书详细研究双方战舰的战斗表现,细节上依靠双方战后报告和损伤记录,剥离海战中真真假假的宏大叙事和英雄壮举,让事实本身说话,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海战及其影响进行技术层面的反思。
目录
前言
章 走向“末日之战”的双方舰队
日德兰:偶然中的必然
舰只对比
人员
试探
第二章 战巡之间的揭幕战
接战
向南狂奔
中弹记录
争议
第三章 贝蒂的诱敌
向北狂奔
中弹记录
争议
第四章 杰里科的次抢占T字横头
杰里科的艰难抉择
“防守”号和“武士”号的悲剧
传奇的开端
“无敌”号的悲剧
大舰队主力的次抢占T字横头
舍尔的次规避
中弹记录
争议
第五章 舍尔卷土重来
大舰队的第二次抢占T字横头
中弹记录
第六章 后的主力舰交火
费解的“跟我来”
后的主力舰交火
失去的机会
中弹记录
第七章 之夜和返航
航线选择
夜战阶段
夜战第二阶段
中弹记录
争议
第八章 “塞德利兹”号和“东弗里斯兰”号的命运
努力挽救“塞德利兹”号
受伤的“东弗里斯兰”号
“马尔伯勒”号和“厌战”号的艰难返航
第九章 荣耀与指责——日德兰的余波
浮华
现实
未来
第十章 总结与思考
损失比
火炮
命中与损伤——大口径舰炮
命中与消耗——中小口径舰炮
主力舰火炮故障
火控
殉爆和发射药起火
中弹位置及其影响分析
动力系统故障
质量
附录1:1914年“胡德”号的实验
附录2:第十章总表1中其他各舰的沉没过程
附录3:巡洋舰及驱逐舰的消耗
附录4:柯达无烟药及药库安全
附录5:战前
附录6:日德兰海战中的轻巡中弹情况
附录7:日德兰海战中的驱逐舰中弹情况
附录8:维修
附录9:日德兰还战后大舰队主力舰防护和火控相关改装
附录10:火控基本知识及一战时的皇家海军火控设备
作者介绍
张宇翔,留学新加坡博士,擅长无畏舰之后至二战期间海战的历史写作,在杂志上发表过多篇相关文章。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质量绝对是顶级水准,这对于一本军事历史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那种高清的舰船侧视图和内部结构剖面图,它们极大地帮助我理解那些庞大钢铁巨兽的构造。更不用说那些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实船照片,有些甚至是首次公开的珍贵影像资料。光影的运用和历史场景的再现,让原本晦涩的军事装备描述变得直观易懂。作者似乎深知“一图胜千言”的道理,每一张图表或照片的选取都经过深思熟虑,往往能瞬间点亮一段文字描述的盲区。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仔细研究那些炮塔的布局或者损伤控制的细节,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和学习效率。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成熟老练,充满了史诗般的厚重感,但又没有因此变得晦涩难懂。作者的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尤其在描述海况和光线变化时,几乎让人能感受到海风的咸湿和黄昏时分的阴冷。它不像某些严肃的历史著作那样刻意保持一种抽离的客观姿态,而是带着一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反思。读完最后几章关于战役影响的总结时,那种对战争虚无性的深刻洞察,久久不能散去。这本书无疑超越了一般的军事纪实文学范畴,它更像是一部探讨技术、决策、勇气与命运之间复杂张力的严肃文学作品。对于任何对20世纪初军事史、乃至人类冲突本质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是太引人入胜了!作者仿佛是一位亲历者,将读者直接带回了那个波涛汹涌、硝烟弥漫的战场。他并没有过多地沉溺于枯燥的战术分析,而是通过对几位关键人物的生动刻画,让这场宏大的海战变得有血有肉。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指挥官们在决策瞬间的压力与挣扎,以及水手们在炮火下的恐惧与坚韧。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从战前的紧张部署,到交火时的惊心动魄,再到最后的战略影响评估,层层递进,让人手不释卷。尤其是一些细节描写,比如舰炮射击时甲板上火药味和蒸汽弥漫的场景,或者被击中后舰体会发出的那种令人心悸的巨响,都极其真实可感。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战舰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在极端环境下展现的史诗。读完之后,对那段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时间线,而是充满了情感的鲜活记忆。
评分我必须赞扬这本书在史料考证上的严谨程度。作为一名业余的军事历史爱好者,我过去读过不少关于日德兰海战的资料,但这本书无疑将深度挖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作者显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查阅和比对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阵营的原始档案、船员日志甚至战后口述历史。这种多角度的交叉验证,使得书中对双方舰船性能差异、战术误判以及通信失误的分析显得尤为可靠。它没有简单地为任何一方“洗白”或“抹黑”,而是力求还原一个尽可能接近真相的历史图景。对于那些热衷于技术细节和战役部署的读者来说,书中对各级别舰船火力、装甲布局乃至火控系统的对比分析,绝对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每一次交锋的描述都建立在坚实的军事工程学基础上,让人信服。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它成功地平衡了“宏大叙事”与“微观观察”之间的关系。它既没有沦为单纯的“技术手册”,也没有变成空洞的英雄赞歌。作者的笔触在描述整个舰队的机动和战略方向时,气势磅礴,展现了战争的巨大规模和不可逆转的力量感。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又能聚焦到一个小小的信号兵如何在高压下解读错误指令,或者一名炮手如何坚持到最后一刻。这种在广阔与精微之间的自由切换,让读者体验到战争的复杂性——它既是高层指挥的博弈,也是无数个体命运的交织。这种叙事层次感,使得这本书的耐读性非常高,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侧重点和思考角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