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纯天然无副作用疗效神奇的对症治疗大百科
定价:39.80元
作者:(日)长屋宪 ,李炜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309486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鼻塞:将白萝卜榨成汁后,用棉花蘸取,塞在鼻孔中,反复2~3次就能使鼻子通气。
皮肤粗糙:20克红糖用热水化开,加入蜂蜜,水温降至人的体温时,加入玉米淀粉和面粉,再加橄榄油充分搅拌。作为面膜敷在脸上,可滋润皮肤,抑制细菌,改善色斑、粉剌等症状。
慢性疲劳:将5个左右的猕猴桃洗净切半(不剥皮),泡在500毫升的白酒中,放置一个月左右后饮用。每日喝20毫升,能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还可改善慢性疲劳的症状。
胃溃疡:土豆洗净,连皮擦碎后用纱布滤汁。空腹饮用,一日3次,每次两小匙,可有效缓解胃溃疡。
腹泻:在浓一些的绿茶中加入量蜂蜜,每天饮用1~2杯,能更有效地止泻。
高血压:大蒜剥皮洗净,擦干水分,置入装有黑醋的瓶中,放在阴凉处,时常摇一摇瓶子,让大蒜腌得比较均匀。两周后可食用黑醋。一个月后可吃大蒜,每天1~2瓣。能有效缓解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头屑多:将150克生姜擦碎,榨出姜汁,烧开后放凉,再加入50毫升水,做成姜汁护发水。洗头后,把姜汁护发水洒在头皮上按摩,能抑制头皮屑。
本书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具有的药效及其对症治疗方的制作方法,按常见病症分类,从头到脚,从皮肤到内脏器官,面面俱到。书中包容了大量的信息,有些来源于**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有些来自中药知识,还有一些是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民间疗法,内容丰富翔实。本书**的特点在于书中介绍的制作方法十分简便易行,都可以在家中自己操作。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为中医世家第19代传人,索尼生命情报诊疗所所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按常见病症分类,从头到脚,从皮肤到内脏,小到各种身体不适,大到呼吸、消化、泌尿、循环、脑、神经、代谢、感觉等各系统常见病症,面面俱到;综合*的营养学研究成果及代代流传的民间疗法,总结出450多种以食物、常见药草等纯天然、无副作用的材料进行对症治疗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操作非常简便,而且对许多常见病症具有神奇疗效。
目录
前言
制作要领
药草摘取、保存的要领
药茶的制作要领
药酒的制作要领
蔬菜汁的制作要领
焦烤的要领
PART1 呼吸系统病症
感冒
咳嗽、多痰
发烧
咽喉痛
PART2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病症
胃部不适
胃痛
胃积食、胃酸多
便秘
腹泻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
痔疮
宿醉
浮肿
排尿异常
PART3 循环系统病症
高脂血症
高血压
血压不稳
心悸、气短
贫血
PART4 代谢障碍、大脑和神经功能紊乱
高血糖
肥胖
肩膀酸痛
腰痛及关节痛
过敏性疾病
神经痛
头痛
失眠
PART5 皮肤病症
皮肤粗糙
色斑和皱纹
湿疹
脓包或粉剌
烧伤或皮肤皲裂
瘊子
特应性皮炎
脚癣
头皮、头发问题
PART6 口腔与眼部病症
牙痛
牙龈肿痛
口腔及嘴唇疼痛
视力模糊
眼睛疲劳
PART7 其他常见病症
生活习惯病
身体不适
慢性疲劳
精力减退
苦夏
更年期综合征
寒症
体臭
作者介绍
长室宪,1955年生,日本医学专家,中医世家第19代传人,五反田西口医院院长。 1991年起任索尼生命情报诊疗所所长。现为索尼生命情报研究所顾问,日本医科大学东洋医学中心特约医师。
文摘
序言
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在生活习惯与疾病预防方面的论述,它将“治病”的范畴极大地拓宽到了日常的起居饮食之中,展现了非常系统化的健康维护哲学。它不仅罗列了各种食材的药性,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食材搭配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例如,书中对某一类蔬菜在不同季节、不同烹饪方式下,其“升发”或“收敛”特性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远比简单地告诉我“多吃蔬菜”要有用得多。每次读完一章,我都忍不住会去审视自己的餐桌,并立即着手调整一些长久以来习以为常的饮食错误。这种“即时反馈”和“即时修正”的阅读体验,是其他偏重于理论介绍的书籍所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将“健康常识”转化为“生活智慧”,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和理解。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号称“包治百病”的养生书籍持高度怀疑的态度,因为它们往往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临床观察的支持。然而,这本书在介绍各种病症的“对症治疗”时,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审慎和专业性。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吃什么药草”,而是详尽地分析了不同体质的人群在面对同一种病症时,采取何种治疗策略的差异性。比如,书中对比了寒湿体质与热性体质在处理感冒时的不同进补方案,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它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避免了“一刀切”的误区。而且,作者在引用案例和方剂时,都会注明其出处和演变过程,这种尊重历史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进行“望闻问切”的实地考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灌输。那种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和对细节的把握,远超出了我过去阅读的其他同类书籍的水平。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它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应用部分,简直是独树一帜。我一直对那些被现代医学边缘化的古老疗法抱有浓厚兴趣,但苦于找不到系统且易于理解的解读。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深厚的功夫,他不仅清晰地阐述了复杂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巧妙地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病症一一对应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气机升降失调”导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分析,那段论述细腻入微,提出的食疗和穴位按摩方法,操作性极强,我试着用书中的手法按压了几天太阳穴和足三里,那种长久以来的那种“怃怃郁郁”的感觉确实有所缓解,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刮目相看。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深入到“治未病”的精髓中去,让人在了解病机原理的同时,就能找到实际的自我调理途径,对于想要走入中医殿堂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一份珍贵的藏宝图。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编目设计也体现了极高的用心程度,这对于一本工具性质的参考书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在索引和交叉引用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当我查阅某一特定症状时,系统会引导我回顾相关的基础理论章节,同时也会提示我可能涉及的其他相关病症或方剂。这种网状的知识结构,避免了知识点的碎片化,使得阅读不再是线性的、孤立的,而是构建起一个立体的信息网络。我曾尝试用其他工具书来查找相似的关联,但都显得生硬和机械。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是模拟了人脑的思维过程,一个点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之相关的所有节点。对于需要经常查阅和比对资料的读者来说,这种友好且高效的检索设计,无疑是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和实践的效率。它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参考佳作。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一种“碰运气”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健康的读物太多了,真正能沉下心来读完的没几本。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非常独特,它成功地在科普的流畅性和学术的严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书中并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古文词汇,而是用非常贴近现代人生活场景的语言来描述病理现象,这使得很多过去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例如,它用“管道堵塞”和“能量守恒”来解释气血运行不畅和脾胃虚弱,这种比喻非常形象,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更值得称赞的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讨论,作者的态度非常谦逊,他没有给出武断的结论,而是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思路和建议,鼓励读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探索,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在市面上非常罕见。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知识的引路人,而不是一个僵硬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