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从全路过:旅行摄影攻略 摄影 书籍 |
| 作者: | 汪振@水手在旅行 |
| 定价: | 69.0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 ISBN: | 9787301294123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 《从全路过:旅行摄影攻略》是一本以旅行场景为纲、重视实战作的旅行摄影入门图书。全书的开端摒弃了枯燥的基础概念,从摄影爱好者常见的老大难问题入手,帮助读者提高摄影技能;在合理舒适、高的原则下,用详尽的文字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读者自身需求的摄影器材;同时介绍旅行摄影高手如何地准备旅行,从而提高拍摄成功率。全书的主体部分划分为20 个常见的旅行场景,并提供 6 个特殊场景的“实战”内容,以细致的技巧演示、轻松活泼的文字,帮助读者切实增强旅行过程中的拍摄体验,收获更加优质的旅行摄影作品。全书的*后,还介绍了快速挑选图片、使用手机处理图片、发布社交媒体的秘诀,以帮助读者更加充分地享受旅行摄影带来的愉快与满足感。 本书适合各年龄段的旅行摄影爱好者阅读,更适合作为旅行时的随身工具书,以便随时查询阅读。 |
| 目录 | |
| 目录 **章 你和行摄达人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1.1 为什么我的照片总是不尽如人意 1.1.1 为什么我的照片总是虚掉 1.1.2 摄影是减法的艺术,你却在做加法 1.1.3 如何让照片变通透 1.1.4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 1.2 如何平衡旅行与摄影的关系 1.2.1 提前计划,减少临场作 1.2.2 精兵简政,降低器材负担 1.2.3 鼓励同伴,参与拍摄过程 1.2.4 放慢脚步,深度旅行摄影 1.3 旅行摄影“七宗罪” 1.3.1 一种模式,拍摄到底 1.3.2 不察光线,盲目拍摄 1.3.3 构图死板,错过佳片 1.3.4 器材贪多,徒增负重 1.3.5 不做计划,临时抓瞎 1.3.6 过于矜持,不敢交流 1.3.7 只顾拍摄,缺失人情 第二章 出发前,选择适合自己的摄影器材 2.1 机身之选:先明确自己的需求 2.1.1 单反和“微单”,摄影界的门户之争 2.1.2 全画幅究竟好在哪儿 2.1.3 品牌和型号,可别挑花了眼 2.1.4 只带手机去旅行,靠谱吗 2.2 镜头组合:不求*多,只求*精 2.2.1 一镜走天下 1. 套机镜头 2. 大变焦镜头 3. 定焦大光圈镜头 2.2.2 双镜组合** 1. 两支变焦镜头 2. 大变焦镜头 定焦镜头 3. 两支定焦镜头 2.2.3 三镜组合 1. 大三元/小三元 2. 广角变焦镜头 标准定焦镜头 长焦变焦镜头 3. 标准变焦镜头 两支定焦镜头 4. 三支定焦镜头 2.2.4 四镜以上的组合 2.3 摄影附件:功能和轻便如何兼顾 2.3.1 电池和存储卡:一定要有富余 2.3.2 为什么要给镜头戴上UV滤镜 2.3.3 适合旅行携带的清洁工具 2.3.4 到底要不要带三脚架 2.4 摄影包:容易忽略的重要装备 2.4.1 单肩包 2.4.2 双肩包 1. 国家地理非洲系列NG A5290 2. 曼富图MB PL-B-220 2.4.3 腰包 2.5 租赁器材:花小钱也能办大事 2.5.1 租来的器材靠谱吗 2.5.2 适合通过租赁获取的器材 1. 仅用一次的特殊附件,如三脚架、防水罩、 水下相机等 2. 价格昂贵却不经常使用的镜头 3. 专业镜头,如佳能 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俗称“大白”) 第三章 成功的秘诀,旅行前的充分准备 3.1 寻找的旅行目的地 3.1.1 旅行门户网站和论坛 3.1.2 摄影网站的旅行版块 3.1.3 行摄达人的社交媒体 3.2 读懂达人作品,做到胸有成竹 3.2.1 镜头和焦距:主题构思决定取景范围 3.2.2 位置和视角:图片叙事的关键因素 3.2.3 顺光和逆光:合理利用光线条件 3.2.4 旅行地人文:关注拍摄地点和时机 3.3 巧用工具,提前了解拍摄环境 3.3.1 使用ACDSee定位拍摄位置 3.3.2 使用Google Earth模拟日出过程 3.3.3 使用天气App查询旅行地气候 第四章 行摄达人之路,从这里开始 4.1 切莫输在起跑线上,交通工具上也要拍 4.1.1 在飞机上拍摄 1. 候机时的创意拍摄 2. 滑行时的拍摄机会 3. 拍摄云海的技巧 4. 地面 |
| 编辑 | |
| 一本旅行者的枕边书 一本无关放毒的摄影书 一本带你遇见另一种生活的奇书 |
这本书在描述旅行中的人文纪实摄影部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肖像和街景照片情有独钟,但自己尝试拍摄时,却常常显得生硬而尴尬。作者在这一章节中,详细地分享了如何与被拍摄者建立连接,如何运用光线和构图来突出人物的个性和情绪,以及如何在复杂的街头环境中捕捉到最真实的瞬间。他提到的“眼神交流”和“耐心等待”等技巧,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摄影的真谛。我之前总想着要用最专业的设备,最复杂的参数,却忽略了摄影最核心的部分——人与人的互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技术固然重要,但同理心和对被摄者的尊重才是拍摄出有温度的照片的关键。他用生动的案例,讲解了如何克服羞怯,如何巧妙地引导,而不是粗暴地干涉。读完这一部分,我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场有趣的街头邂逅,也学会了如何用更温柔的方式去记录他人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有吸引力,简洁而不失格调,我一眼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十分细腻,印刷清晰,这点对于一本摄影相关的书籍来说非常重要。我平时很喜欢旅行,但总觉得自己的照片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意思,拍出来的照片要么构图不佳,要么色彩平淡,缺乏故事感。我曾尝试过各种所谓的“技巧”,但效果甚微。读了这本书的开头,我就被作者的文字所打动,他没有上来就讲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分享了他自己一路走来的心得体会。我特别喜欢他对于“发现”的阐述,他说旅行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与目的地的深度对话。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我之前拍照总是急于求成,却忽略了真正去感受和理解我所看到的一切。这本书让我明白,好的摄影作品往往源于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投入。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后续的内容,希望能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如何捕捉旅行中的那些转瞬即逝的美丽瞬间,如何通过镜头讲述属于自己的旅行故事。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光影运用方面,实在是太到位了。我一直觉得光线是摄影的灵魂,但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捕捉到最佳的光线,对我来说是个难题。作者在这本书里,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讲解了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下的拍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特别是他对于“黄金时段”和“蓝色时段”的描述,让我对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光线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甚至还提到了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反光板和柔光板来调整光线。我一直以为这些都是专业摄影师才会用的工具,但作者却告诉我们,即使是简单的白纸,也能起到很好的补光效果。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我总是害怕自己设备不够好,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创意和对光线的理解,远比昂贵的器材更重要。这本书让我对光线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拍摄灵感。
评分这本书在讲述旅行中的构图技巧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照片总是“平”的,缺乏视觉冲击力,不知道如何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和故事性。作者在这一部分,不仅介绍了常见的构图法则,比如三分法、对称构图、引导线等,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打破常规”的重要性。他鼓励读者在理解了基本规则之后,大胆地去尝试和创新,用自己的视角去构建画面。他用很多具体的旅行照片作为例子,分析了构图是如何服务于照片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的。我特别喜欢他对于“视觉焦点”的讲解,如何通过构图将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中最想表达的部分。这本书让我明白,构图不仅仅是把东西摆在画面里,更是如何用画面来“说故事”。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看待风景的角度都发生了变化,开始思考如何用镜头去“框取”我想要表达的意境。
评分这本书在探讨“如何为旅行照片注入灵魂”这一主题时,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一直觉得,自己拍的照片虽然清晰,但总归是“物”的记录,缺少一种情感的连接。作者在这本书里,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谈论“情感”、“故事”和“体验”。他鼓励读者在拍摄之前,先问问自己,这张照片想要表达什么?它背后的故事是什么?他用自己真实的经历,讲述了如何通过细节的捕捉,人物的情绪,甚至是画面的氛围,来传递旅行中的感受。我尤其被他描述的一次在异国小镇迷路的经历所打动,那段经历虽然充满波折,但却让他对那个地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拍出了一系列充满故事的照片。这本书让我明白,好的旅行摄影,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色,更是心灵的触动和故事的讲述。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摄影目的,不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的记录,而是希望能够通过镜头,与他人分享我所经历的,所感受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