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9787512714397

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978751271439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天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父母技巧
  • 儿童心理
  • 界限感
  • 沟通技巧
  • 爱与教养
  • 正面管教
  • 情绪管理
  • 成长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末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4397
商品编码:3012171485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定价:38.00元

作者:明天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27143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家庭教育专家王东华、中科院心理学博士侯瑞鹤、《婚姻与家庭》杂志总编刘萍倾力推荐!

? 40个典型的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案例,破解亲子关系的难题!

? 没有界限的爱,只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 守住父母的界限,适时放手,得体退出,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内容提要


心理专家明天根据20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精选40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案例,向读者展示了亲子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深入解读了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破解了不良亲子关系背后的秘密。在每个案例中,既有家长和孩子的讲述,也有深入浅出的心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明确的应对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目录


章 注满孩子心灵的“爱箱”

先有好关系,再有好教育 / 002

孩子为何冷漠无情 / 007

虐待小动物背后的秘密 / 013

管教孩子,爱比拳头更有效 / 019

第二章 通过孩子的画破解他心灵的密码

妈妈,请不要控制我 / 026

孩子性格孤僻源于母亲的“追讨” / 034

划清父母与孩子的界限 / 043

孩子遭到后,父母的态度才是关键 / 051

第三章 赋予孩子成长的责任

“懒”妈妈教出的孩子更自立 / 058

要不要给孩子零花钱 / 063

孩子迷恋电视怎么办 / 068

父母要不要为孩子选择朋友 / 074

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 080

第四章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全然的接纳

“特殊”孩子不需要特殊保护 / 086

孩子“胆小”有原因 / 093

表扬孩子,你做对了吗 / 099

孩子“考试成瘾”,源于父母的不当激励 / 104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 110

第五章 解救“问题孩子”,先纠正错位的家庭关系

别让孩子做家庭关系的平衡木 / 116

民主不等于放弃父母的 / 125

孩子不是夫妻关系的“替罪羊” / 131

母子亲密无间,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 138

妈妈越强势,孩子越叛逆 / 144

爸爸不宜与女儿过于亲密 / 151

第六章 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

孩子为何不肯剪掉长发 / 158

“模范男孩”为何钟情于《死亡笔记》 / 163

学会识别孩子的被动攻击 / 169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 172

第七章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 / 180

如何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 186

处理早恋问题,疏重于阻 / 193

是谁惹了青春期孩子 / 199

第八章 提升自己,成就孩子

别让你的童年创伤传递给孩子 / 206

溺爱孩子,其实是在补偿童年的自己 / 213

单亲爸爸该如何教育孩子 / 219

带孩子走出丧失至亲的阴影 / 225

作者介绍


明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家,湖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在《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等杂志开办心理咨询、亲子教育等专栏,发表文章500多万字。著有《孩子成长的五大动力》《第二次成长》等多部亲子、家庭等方面的著作。

文摘


序言



《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一本深刻洞察亲子关系,指引家长如何用智慧与爱划定健康界限,成就孩子独立与幸福的实用指南。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倾尽所有,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期盼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并且在未来的人生中获得幸福。然而,在爱的名义下,我们是否常常越界,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阻碍了他们自我探索和独立发展的步伐?“过度保护”是否反而让孩子变得“依赖无力”?“无原则的迁就”是否消磨了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情绪的过度卷入”是否让孩子承担了不属于他们的压力? 《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一书,正是在这样的困惑与追问中应运而生。它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手册,而是深入剖析了现代家庭中亲子关系存在的普遍误区,以深刻的理论洞察和丰富的实践案例,为所有渴望成为更智慧、更有效父母的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而充满希望的道路。本书的核心在于“界限”——一种既非冷漠疏离,也非溺爱包办的,恰到好处的亲子关系边界。这种边界,是保护孩子独立人格的屏障,是引导孩子认识自我、承担责任的基石,更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健康、平等、相互尊重的纽带。 理解“界限”的真正含义:爱,并非无边无际的包容 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爱似乎意味着无条件的付出、不求回报的牺牲,以及对孩子一切需求的满足。然而,这种将爱等同于“溺爱”或“过度保护”的思维模式,往往忽略了孩子成长的本质需求。孩子并非温室里的花朵,他们需要经历风雨,才能茁壮成长;他们需要尝试跌倒,才能学会站立。父母的“界限”恰恰是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运作规律的“安全网”。 本书首先清晰地阐释了“界限”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并区分了健康的界限与有害的界限。健康的界限,意味着父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各自拥有不同的需求、感受和责任。父母不会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也不会将孩子视为自己未竟事业的延伸。同时,父母也不会将孩子的情绪或问题完全揽到自己身上,而是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害的界限,则可能表现为过度干涉、控制欲过强,或者相反,是完全的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教。当父母未能划定清晰的界限时,孩子可能会感到迷失方向,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他们可能无法发展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可能因为承担了过多的父母期望或情绪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划定“父母的界限”:具体而可行的实践指南 《父母的界限》一书的价值,更在于其提供了大量具体、实用且富有操作性的方法,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亲子界限。这些方法涵盖了从生活习惯到情感交流,从学业教育到社交互动等方方面面。 1. 区分“我的事”与“你的事”:责任的划分与归属 书中强调,父母与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各自拥有不同的责任范围。父母需要学习区分哪些是“父母的事”(如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安全教育、情感支持),哪些是“孩子的事”(如完成自己的学业任务、整理自己的房间、管理自己的零花钱、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主选择与承担后果: 父母需要给予孩子在一定范围内做选择的权利,并让他们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例如,如果孩子选择不按时完成作业,那么就要接受老师的批评或分数上的惩罚。这并非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认识到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非包办式辅导: 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父母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非代办者。例如,不应该替孩子写作业,不应该过度干涉孩子的社交,不应该事无巨细地为孩子打理一切。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犯错,去学习,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2. 情绪的界限:不为孩子的负面情绪买单 孩子的情绪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反映,父母的角色是理解、接纳和引导,而非完全承担或压抑。 接纳与共情: 当孩子感到沮丧、愤怒或失望时,父母应该给予理解和共情,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情绪是被看见和被接纳的。例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 不代为承担: 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情绪不好,就立刻放弃自己的原则或妥协所有要求。过度地为孩子的情绪“买单”,会让孩子误以为情绪是控制他人行为的工具,从而无法学会健康的情绪管理。 引导情绪管理: 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学习识别、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例如,在自己感到压力时,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等方式来舒缓,并与孩子分享这些方法。 3. 价值的界限: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天赋、兴趣和人生轨迹。父母的爱,不应成为束缚孩子自我实现的枷锁。 尊重孩子的兴趣: 父母应该观察和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尊重他们对不同事物的好奇和喜爱,即使这些兴趣与父母的期望不符。例如,孩子可能热爱绘画,而父母期望他成为一名医生。父母需要认识到,孩子的幸福在于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看见孩子的闪光点: 父母应该专注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而非总是盯着他们的不足。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发掘并放大这些价值,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我认同。 区分“我认为”与“孩子需要”: 父母需要警惕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经验,甚至未能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有权利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4. 身体的界限:尊重孩子的隐私与自主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逐渐拥有自己的身体和隐私,父母需要给予相应的尊重。 尊重隐私: 例如,不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手机,不未经允许进入孩子的房间。 身体自主权: 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哪些行为是得体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例如,教导孩子“不”的权利,以及在遇到不适时如何寻求帮助。 5. 关系的界限:不将孩子视为情感的“垃圾桶” 父母在婚姻中或与外界的关系可能遇到困境,但不应将孩子作为情感的倾泻对象。 不抱怨伴侣: 避免在孩子面前抱怨配偶,这会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困扰,甚至让他们产生对父母关系的不安全感。 不过度依赖: 孩子不是父母情感的唯一寄托。父母需要有健康的社交圈和情感支持系统,不将所有情感需求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不传递焦虑: 父母的焦虑和压力,不应该被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承担过多的成人世界的烦恼,是对他们不负责任的表现。 “界限”的意义:成就独立、自信、幸福的孩子 《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一书的核心理念,并非是倡导父母变得“冷漠”或“疏远”,恰恰相反,它强调的是一种“有智慧的爱”。当我们能够清晰地划定界限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将爱转化为对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而非无形的束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当孩子知道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独立自主的能力。 建立自信心: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选择被尊重,自己的兴趣被看见时,他们会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促进健康的情感发展: 当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知道父母是他们坚实的后盾,而非情绪的“救火队员”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构建健康的亲子关系: 清晰的界限有助于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良好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隔阂。 为孩子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和界限的世界。在家庭中学习如何理解和遵守界限,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给爱”的书。它帮助父母们认识到,真正的爱,不是无底线的给予,而是懂得适时放手,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尊重他人,并最终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本书将陪伴您踏上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旅程,让您在育儿的道路上,以更智慧、更成熟的方式,给予孩子他们真正需要的爱,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幸福的个体。翻开本书,您将获得一套实用的工具,一套全新的育儿视角,为您的家庭注入一股清新而强大的成长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思考,在数字时代,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与我们当年截然不同。信息爆炸,诱惑众多,如何引导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网络世界所裹挟,成为了我这个家长的一大难题。我了解到《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这本书,它所提出的“界限”概念,让我觉得非常贴切。在网络世界中,界限的模糊性尤为突出,孩子很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人际交往。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阐述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父母应该如何为孩子建立健康的数字界限,如何引导他们理性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指导,帮助我应对这个新时代带来的育儿挑战,让孩子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发展。

评分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亲子关系的著作,总感觉在“爱”和“管教”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非常困难。有时候,我害怕自己对孩子过于严厉,会伤到他们幼小的心灵,于是就变得过于迁就;有时候,我又觉得他们太不听话,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又开始严加管束。这种摇摆不定让我感到非常焦虑。《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这个书名,恰恰触及了我最困惑的地方。我一直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界限”才是真正适合孩子的,它又如何能够以“爱”的名义被传递,而不是被误解为冷漠或控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出,界限并不是扼杀爱,而是爱的另一种更高级的表现形式,它能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知,理解社会规则,最终学会独立和负责任。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避免走弯路。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我,是一种柔和但不失力量的暖色调,上面“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的字样,直击人心。我一直觉得,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爱是基础,但如何“给”以及“如何不伤害”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厘清这些概念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内心深处的渴求。我翻开目录,看到其中涉及“情感边界”、“规则的建立”、“独立性的培养”等章节,这些都是我在育儿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但又感到困惑的问题。我尤其对“情感边界”这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父母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孩子,而孩子的情绪反过来也会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在这个相互影响中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点,既不让孩子过度依赖,也不让他们感到被忽视,这需要智慧和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情感边界”的意义,从而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更加从容和自信。

评分

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我的青少年孩子沟通,感觉我们之间好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她似乎越来越独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朋友圈,而我却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该给予引导。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我对“界限”这个词很敏感,因为我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溺爱,或者太过于严苛,从而阻碍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这本书的副标题“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更是点醒了我,原来爱的方式也有对错之分,也需要智慧去掌握。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界限”与“爱”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一种微妙的平衡,能够既保护孩子,又给予他们成长空间。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如何识别并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以及如何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度。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理念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最近,我听朋友提起一本叫做《父母的界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爱》的书,她用非常高的评价推荐给了我。我了解到这本书的核心在于强调“界限”的重要性,这与我一直以来所信奉的“规矩是给孩子自由的基础”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我看来,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精心呵护,但也需要适当的修剪和引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界限”就像是给小树苗搭设的支架,既能支撑它向上生长,又能防止它过度偏离方向。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具体地阐述“界限”的建立过程,例如,在哪些方面需要设定界限?如何有效地向孩子传达界限的意义?又如何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前提下执行这些界限?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科学的父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