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金文辑校
定价:78.00元
作者:牟华林,钟桂玲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942373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有关汉代金文的辑录与研究,2006年前已有部分现代学者做过扎实的工作。但2006年以来迄今的十年间,随着汉古工作的大力推进,又出现了许多不见于此前学者著述的汉代金文,它们散载于各类文物考古杂志中,未加系统整理。此外,部分古代学者对汉代金文的辑录与研究成果,亦尚未引起现代学者关注。凡此皆为当前汉代金文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缺憾。以此,本书乃以现代学者所辑为基础,增入2006年以来各类文物考古杂志所收汉代金文,补入部分古代学者的汉代金文研究成果。目的在于,通过系统整理编纂视域所及之汉代金文,稍补既有研究之缺,并为汉代文化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基础材料。
目录
饪食器铭文
瓢酒器铭文
水器铭文
乐器铭文
兵器铭文
度量衡器铭文
杂器铭文
钱币铭文
铅券
镇墓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牟华林 男,四川平昌人。文学博士,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现已出版学术著作《温子升集校注》、《唐前帝王诗文校注》、《古今注校笺》、《萧纲骈体论稿》等共5部。
钟桂玲 女,四川自贡人。贺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现已出版学术专著《巴蜀两汉思想家全集》1部。
文摘
序言
这次有幸拜读了《汉金文辑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我对金文的研究算不上深入,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汉字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热爱传统文化,又希望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精进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首先,这本书在整理和辑校方面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能够将散落在各处的金文资料汇集一处,并且进行严谨的校勘,本身就体现了作者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不懈努力。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每一条金文的来源、年代、字形特点以及释义都做了详尽的说明。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叠加,而是充满了考据的精神。通过对不同版本、不同出土地点金文的对比,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汉字在漫长历史中的演变痕迹,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作者在考证过程中,似乎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引用的文献资料也相当丰富。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某个字或某个词的含义的,那种逻辑严谨的推理过程,让我对金文研究的复杂性和趣味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读完《汉金文辑校》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接触和理解金文的门槛。过去,金文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印象,晦涩的字形和复杂的考证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呈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对金文的排版和图文结合做得非常好,清晰的字形图片配以详细的释义和校勘,即使是对金文初学者来说,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疑难字、异体字的处理方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种结论,而是呈现了不同的观点和证据,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考证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开放和包容的研究态度。此外,本书在解读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文献的出处和背景,这使得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字形本身,更能把握它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意义。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文化读物。它激发了我对中国古代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浓厚兴趣,让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更多相关的历史知识。
评分《汉金文辑校》的出现,无疑为学界研究金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更为便捷的工具。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古代文字学的爱好者,我深知一套高质量的辑校本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这本书在整理和校勘方面所展现出的精细与严谨,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团队显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梳理、比对和辨析,每一处细微的差异都被仔细捕捉,每一个可能的误读都被认真排除。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石。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一些重要的出土文献,如著名的青铜器铭文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些分析不仅体现在字形和字义的考证上,更延伸到了对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解读。通过对金文的解读,我们得以窥见先秦时期的生活图景,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零散的金文资料系统化,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和可靠的参考系。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而言,这将大大提升他们的研究效率和研究深度,避免重复劳动,并将精力聚焦于更具创新性的探索。
评分在阅读《汉金文辑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字的生命力。金文,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字体系,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早期信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这些文字的“辑”和“校”,更在于它对这些文字背后蕴含的“文”的挖掘和呈现。作者们如同考古学家一般,在字里行间探寻着历史的真相,通过对每一个字形、每一个结构、每一个词语的细致解读,勾勒出先秦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不同出土文献的参照和对比,这种多角度的考证方式,极大地增强了结论的说服力。例如,书中对某个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写法差异的分析,就非常生动地展现了文字的流变和区域特点。此外,本书在释义方面,也充分考虑到了词义的演变和引申,避免了生硬的望文生义。这使得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能够认识字形,更能理解其在古代语境下的确切含义。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通往那个遥远时代的门,让我们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评分《汉金文辑校》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以一种近乎“复活”的方式,让我们得以触摸到那些沉睡千年的文字。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字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刻在青铜器、甲骨上的神秘符号,它们是历史最直接的见证。这本书在整理和辑校方面所做的细致工作,使得这些古老的文字重新焕发了生命。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字形演变的梳理,通过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文字说明,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字是如何从象形、指事逐渐演变为更加抽象的符号,再到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汉字。这种演变过程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文化史。作者在考证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考古发现,使得他们的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并没有将金文仅仅视为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例如,通过对铭文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制度、祭祀活动、战争情况等等。这本书不仅是研究金文的必备参考,更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古代文化百科全书,它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