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 中老年手机摄影从入门到精通(大字版) 9787122308016 化学工业出版社

正版图书 中老年手机摄影从入门到精通(大字版) 9787122308016 化学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波 著
图书标签:
  • 手机摄影
  • 中老年
  • 摄影入门
  • 摄影技巧
  • 摄影指南
  • 数码摄影
  • 摄影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大字版
  • 正版图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8016
商品编码:3009351566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老年手机摄影从入门到精通(大字版)

定价:49.80元

作者:雷波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223080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讲解了玩转手机摄影必须掌握的拍摄技能、不同场合使用手机进行拍摄的方法,还讲解了每一个手机摄影爱好者应该掌握的摄影构图理论,以及风光、人像、旅拍、花草植物、美食等题材的拍摄技巧。同时,为了满足中老年读者的需求,本书采用了较大的字号,让读者有更为舒适的阅读体验。

内容提要


手机摄影如今俨然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摄影领域,不仅诸多手机厂商以手机摄影功能为卖点,而且在大型的摄影赛事中也开辟了专门的手机摄影赛区。虽然手机摄影看似非常简单,但要拍出一张漂亮的手机摄影作品,并非易事。本书不仅讲解了玩转手机摄影必须掌握的拍摄技能、不同场合使用手机进行拍摄的方法,还讲解了每一个手机摄影爱好者应该掌握的摄影构图理论,以及风光、人像、旅行、花草植物、美食等题材的拍摄技巧。同时,为了满足中老年读者的需求,本书采用了较大的字号,让读者有更为舒适的阅读体验。通过学习本书,即使是从未接触过摄影的手机用户,也能够拍出漂亮的大片,让你在朋友圈获得“点赞”无数。

目录


Chapter 01

手机摄影的五大问题

1.1 曝光问题10

1.2 构图问题11

1.2.1 主次分明11

1.2.2 适当取舍12

1.2.3 对称与平衡12

1.3 主题问题13

1.4 时机问题14

1.5 题材问题15



Chapter 02

玩转手机摄影必须要掌握的拍摄技能

2.1 拍得虚?学会正确的持机姿势17

2.2 还是虚?掌握正确的对焦方法19

2.3 拍得黑?选择合适的测光范围20

2.4 还是黑?增加曝光补偿21

2.5 依然黑?开启闪光灯补光22

2.6 拍得歪?开启网格线辅助构图23

2.7 颜色淡?使用手机滤镜24

2.8 背景乱?用变焦解决25

2.9 偏色?调整手机白平衡26



Chapter 03

手机摄影的技术范儿

3.1 拍摄全景照片28

3.1.1 全景大片的拍摄方法28

3.1.2 拍出天地相接的全景大片29

3.1.3 拍出有多个分身的全景大片29

3.2 拍摄HDR照片30



Chapter 04

使用手机摄影更要学好构图

4.1 构图有什么目的32

4.1.1 让画面更有形式美32

4.1.2 让画面有一个让人感兴趣的点32

4.2 构图还分横的和竖的33

4.2.1 横着拍更自然33

4.2.2 竖着拍更挺拔33

4.2.3 设置手机拍出方形的画面34

4.2.4 宽视野画面34

4.3 画面三要素35

4.3.1 要表现的就是“主角”35

4.3.2 能衬托的才是“配角”36

4.3.3 环境影响画面气氛37

4.4 前景这样拍才美38

4.4.1 前景可以起到丰富画面元素的作用38

4.4.2 前景可以调整画面的影调38

4.4.3 前景可以形成框式构图39

4.4.4 前景可以遮挡画面的缺陷39

4.4.5 前景可以引导观者的视觉流程40

4.5 不要忽视背景40

4.6 构图九套路42

4.6.1 横平竖要直42

4.6.2 斜就斜到底44

4.6.3 重点就要吸引人45

4.6.4 妙在画框中47

4.6.5 线条吸引眼球48

4.6.6 空就空大点49

4.6.7 挤就挤满点50

4.6.8 稳定才是硬道理51

4.6.9 两边拍一样51



Chapter 05

用光影营造画面氛围

5.1 顺光拍摄53

5.2 侧光拍摄54

5.3 逆光拍摄55

5.4 软光营造柔和的画面56

5.5 用硬光强调画面的力度感57

5.6 清晨和傍晚的光线58

5.7 阴雨天气里的光线59

5.8 轮廓光表现手法60

5.9 条状灯光表现手法61

5.10 反射光表现手法62



Chapter 06

用色彩使照片更夺目

6.1 利用逆光为画面染色64

6.2 利用后期调整照片色彩65

6.3 合理确定色彩饱和度66

6.4 更具魅力的黑白照片67

6.4.1 纪实类照片67

6.4.2 有强烈明暗对比的照片68

6.4.3 展现线条美的照片69

6.4.4 展现历史感的照片70

6.4.5 浓雾或雾霾天气拍摄的照片70



Chapter 07

花草树木——别忽略身边的美

7.1 拍出花团锦簇的热闹景象73

7.2 拍出半花半蕊的清新雅致74

7.3 拍出花卉含珠带露的晶莹剔透75

7.4 拍出一枝独秀的清新秀丽76

7.5 拍出花卉的阳光灿烂77

7.6 拍出蝶舞蜂绕的活泼灵动78

7.7 拍出落叶归根的眷眷依恋78

7.8 拍出嫩绿叶片的勃勃生机79

7.9 拍出参天大树的高耸挺拔80

7.10 拍出细密脉络的精致结构80



Chapter 08

帅哥靓妹——现在就拍出他们的美

8.1 别看镜头,别看镜头,别看镜头82

8.2 以小见大,用局部表现整体83

8.3 不露脸也能拍得美美的84

8.3.1 拍摄背影84

8.3.2 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85

8.3.3 让自己在照片中小一点,再小一点85

8.4 有的人就是适合拍摄侧面87

8.5 只拍摄人的第二张脸——手88

8.6 只拍摄脚,调动你的幻想89

8.7 镜中花,水中月90

8.8 风情,只在回头一瞬间91

8.9 换个角度拍人像92

8.10 拍摄人像剪影或半剪影93

8.11 利用逆光制胜94



Chapter 09

风光——手机也能拍摄风光大片

9.1 抬起头向上拍96

9.2 低下头向下拍96

9.3 回过头拍下印象97

9.4 离远点儿才气势97

9.5 亲民也是一种美98

9.6 用手机这样拍山景99

9.6.1 山景也讲线条美99

9.6.2 用构图突出险峻感99

9.6.3 有云山景也缥缈100

9.6.4 将山景框起来100

9.7 手机拍水景也唯美101

9.7.1 瀑布就要拍出气势来101

9.7.2 水景不要太单调102

9.7.3 开启水平仪拍出宁静感103

9.7.4 怎样突出水景纵深感103

9.8 用手机拍摄太阳104

9.8.1 拍摄太阳要讲究时机104

9.8.2 拍摄透射云彩的光芒104

9.8.3 让太阳画面更加丰富些105

9.8.4 拍摄难得一见的日冕106

9.9 手机适合拍蓝天白云107

9.9.1 让画面充满湛蓝色107

9.9.2 选择让云彩有立体感的光线107

9.10 手机拍摄的迷雾一样迷人108

9.10.1 迷幻色调下的迷雾108

9.10.2 安排前景让画面更有层次感108

9.11 手机镜头中的浪漫雨天109

9.11.1 将雨天拍出梦幻的感觉109

9.11.2 换个角度看雨天109

9.11.3 拍个雨天的雨人110

9.11.4 雨后彩虹不一般110

9.11.5 将夜晚的雨后小路拍成金色111

9.12 手机拍摄建筑不一般112

9.12.1 拍摄建筑要选对光线112

9.12.2 把单个建筑拍得更高耸113

9.12.3 把成片的建筑拍得更有气势113

9.12.4 关注建筑的细节之美114

9.12.5 关注建筑的线条之美114

9.12.6 用韵律美来表现建筑115

9.12.7 拍出胡同的“味道”116

9.13 手机一样可以拍夜景117

9.13.1 别等天黑才拍117

9.13.2 用手机拍车流118

9.13.3 手机也能拍出灯光星芒效果119



Chapter 10

旅拍与街拍——手机摄影真正的战场

10.1 街头摄影重在发现121

10.2 街头摄影的典型拍摄手法122

10.2.1 利用海报拍摄有趣的场景122

10.2.2 拍摄引人深思的场景123

10.2.3 巧妙利用阴影124

10.2.4 注意发现人与物的呼应125

10.3 旅途拍摄五不要126

10.3.1 不要在车上只睡觉126

10.3.2 不要在酒店只睡觉127

10.3.3 不要在集市内只购物128

10.3.4 不要在饭店只贪吃129

10.3.5 不要只聊天而错过地标130

10.4 节庆活动是好的旅拍题材131

10.5 人山人海的景点拍摄绝招132



Chapter 11

美食静物——情调与生活气息并重

11.1 看得见的美食134

11.1.1 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画面134

11.1.2 美食要这样拍摄才有情调135

11.1.3 从颜色看美味儿136

11.1.4 白色餐具才百搭137

11.1.5 用小料提升画面美感137

11.1.6 找找美食里的感觉138

11.1.7 美食里的艺术美138

11.1.8 用想象力让美食变得不一样139

11.1.9 水果就是要新鲜水嫩140

11.2 鲜活起来的静物141

11.2.1 给静物营造一个空间141

11.2.2 家里的墙壁就是很好的背景142

11.2.3 为静物赋予不一样的气息143

11.2.4 错落有致,也是一种美144



Chapter 12

通过APP将照片做出大片范儿

12.1 暗角——专业摄影师不会告诉你的小秘密146

12.2 胶片质感147

12.3 让你的照片成为艺术品148

12.4 小清新感觉149

12.5 双重曝光150



Chapter 13

通过APP为照片锦上添花

13.1 做海报152

13.2 做一张明信片153

13.3 让画面背景虚化154

13.4 加文字155

13.5 制作有味道的素描照片156

13.6 把美丽的风景画成油画157

13.7 电影画面既视感158

作者介绍


雷波,北京点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摄影总监,PSA美国摄影学会认证会员,摄影图书作者,曾任全国Adobe授权培训管理中心教学总监,精通摄影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其所用笔名为“FUN视觉”,FUN视觉是知名的摄影图书创作团队,由摄影师、艺术设计师等专业人员组成,每一位成员均具有深厚的摄影理论基础与娴熟的实拍技巧,其中也不乏摄影器材狂人。团队创建之初即把解决摄影爱好者的实际需求作为图书的重要编写思路,对每一本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照片质量严格把关,先后出版了若干摄影畅销书,并长期位居摄影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深受读者的喜爱,绝大多数图书的版权输出到了港台地区。

文摘






序言



科技前沿探索:智能设备应用与信息安全实践 本书汇集了当前信息技术领域最受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知识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数字生活挑战。全书内容涵盖了从前沿科技概念的解析到个人数据保护的实战策略,力求理论与实践并重。 第一部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IoT)的深度融合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现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渗透与应用。我们首先从基础概念入手,详细解析了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的核心算法原理,包括但不限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结构及其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实际案例。随后,内容转向AI与物联网的集成,即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和工业互联网(IIoT)。 书中通过多个具体场景,如智能温控系统的能效优化、基于传感器数据的预测性维护模型构建,展示了海量数据如何通过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和云计算平台进行高效处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详述了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作为一种保护数据隐私的分布式机器学习范式,如何在跨设备数据协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我们提供了如何评估和使用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家居设备的实用指南,强调了设备间的兼容性和数据流向的透明度。 第二部分:新型计算范式与前沿技术展望 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新的计算范式正在兴起。本书用大量篇幅介绍了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的基本原理,从量子比特(Qubit)、叠加态(Superposition)到量子纠缠(Entanglement),并展望了量子算法(如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可能对密码学和材料科学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尽管量子计算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但理解其基本逻辑对于把握未来技术方向至关重要。 此外,本书还涵盖了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在金融科技(FinTech)和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加密货币的层面,而是深入解析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s)的编写逻辑、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治理模型,以及如何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构建安全、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系统。对于希望进行DApp(去中心化应用)开发的读者,书中提供了Solidity语言的基础入门教程。 第三部分:数字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安全已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本部分聚焦于网络安全威胁的识别、防御和应急响应。内容结构分为几个关键模块: 1. 网络基础安全: 详细阐述了TCP/IP协议栈中的常见漏洞,如中间人攻击(MITM)、DNS劫持等。我们提供了配置安全路由器、设置强密码策略以及使用VPN服务来加密网络通信的实操步骤。 2. 恶意软件分析与防御: 区分了病毒、蠕虫、勒索软件和间谍软件的不同特性,并介绍了沙箱(Sandbox)技术在安全分析中的应用。书中提供了安装和配置反病毒软件、定期进行系统和应用补丁更新的最佳实践。 3. 身份与访问管理(IAM): 深入探讨了多因素认证(MFA)的实现方式,包括TOTP、U2F硬件密钥等。我们强调了“零信任”(Zero Trust)安全模型的理念,即默认不信任任何内部或外部实体,所有访问请求都必须经过严格验证。 4. 个人数据治理与法律框架: 讲解了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和CCPA(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等国际重要隐私法规的核心要求。对于个人而言,学会如何审查App的权限请求、管理社交媒体的隐私设置、以及安全地擦除不再使用的电子设备数据,是维护数字主权的关键。书中还包含了一章关于“数字遗产”的规划,帮助读者思考在不幸发生时如何处理其数字资产和账户。 第四部分:高效能的数字工作流与工具集 本部分旨在提升读者的数字生产力。我们关注于如何利用现代软件和云服务构建个人知识管理(PKM)系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云存储与同步策略: 比较主流云盘服务的安全特性和同步机制,强调“3-2-1”备份原则的应用。 任务管理与时间区块化: 介绍GTD(Getting Things Done)方法论在数字工具(如Todoist, Notion)中的落地实践,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日历进行深度工作的时间规划。 高效文档协作: 探讨版本控制(Git基础概念介绍,非代码人员适用)在团队文档编辑中的潜力,以及利用在线协作平台进行实时反馈和流程自动化的技巧。 本书力求以清晰、条理分明的语言,将复杂的技术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和深刻的理解,帮助读者不仅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者”,更是能安全、高效驾驭数字世界的“掌控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充满热情,从孩子们的成长瞬间到旅行中的风景,再到一日三餐的精致摆盘,都希望能用镜头捕捉下来。然而,我发现自己的照片总是缺乏那么一点“灵魂”,要么就是过于平淡,要么就是出现一些奇怪的曝光问题,总感觉自己离“拍出好照片”还有很长的距离。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的推荐,出于好奇就下单了。收到书之后,我被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所惊艳。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讲解一些简单的设置,而是深入剖析了摄影的光影原理、构图的美学、色彩的搭配等等。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如何用手机拍出故事感”的章节,它引导我思考照片背后的情感和叙事,让我明白一张好的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表达。书中还分享了许多不同场景下的拍摄技巧,比如如何在弱光环境下拍出清晰的照片,如何利用前景和背景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如何捕捉动态瞬间等等,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摄影思路。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拆解,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奥妙。我开始尝试运用书中提到的“三分法”、“引导线”等构图原则,明显感觉到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增强了不少。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导师,耐心地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的摄影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手机摄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

作为一个对摄影完全零基础的人,我原本以为拿起手机随便拍拍就行了,但事实证明,没有技巧的拍摄,照片效果真的只能停留在“记录”的层面。偶然的机会,我听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收到书后,我被其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所吸引。它从最基础的认识手机相机功能开始,比如如何对焦、如何曝光补偿,然后逐步深入到构图、色彩、光线等更高级的技巧。书中的讲解方式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些生硬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和案例,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章节,它鼓励我用一颗观察的心去发现日常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瞬间,比如一片落叶的纹理,一杯咖啡的香气,甚至是孩子脸上不经意的笑容。它教会我如何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美,并将其定格在照片中。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再是盲目地按下快门,而是开始思考每一张照片想要传达的信息,想要表达的情感。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调整手机的角度和距离,来改变照片的视角和透视感,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后期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简单的调整,让其更具表现力。现在,我拍照的乐趣倍增,也更愿意去记录和分享我所看到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简直就是为我这样一直在摸索手机摄影的中老年群体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手机拍照挺好玩,但总拍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光线不对、构图失衡、色彩偏暗,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身边有个晚辈,玩摄影玩得溜,但他教我的那些专业术语,我听得云里雾里,感觉跟听天书一样,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尤其是“大字版”这几个字,心瞬间就安定了下来。拆开包装,翻开第一页,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书的排版非常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这对于我们这些视力不太好的老年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最关键的是,内容讲解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掌握手机摄影的技巧。从最基础的认识手机镜头,到如何调整光线、选择角度,再到如何后期编辑,每一个环节都讲得特别细致,而且配有大量的实操图片,让我能立刻理解并模仿。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方法去拍,效果真的有立竿见影的变化,以前觉得怎么都拍不好的花,现在也能拍出层次感和立体感了,连我家的小孙女都说:“奶奶,你拍的照片真好看!”这种成就感,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拍照,更是帮我找回了生活中的乐趣和自信。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手机摄影的认知就是“随手拍拍”,认为能把人脸拍清楚、风景拍完整就行了。但自从我接触了这本书,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颠覆了我以往对手机摄影的固有印象,让我意识到原来手机也能拍出如此有艺术感的作品。书中关于“光影的魔术”这一章节,让我对光线的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以前总是觉得自然光最好,但书中却教我如何利用各种光源,比如台间灯、窗户边的散射光,甚至是如何运用手机自带的闪光灯,来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让照片更具立体感和戏剧性。还有关于色彩的讲解,让我明白不是所有鲜艳的颜色都好看,而是要学会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绪,比如冷色调的宁静,暖色调的温馨。我特别欣赏书中的一个观点,就是“摄影是减法的艺术”,它让我学会如何去除画面中不必要的元素,让主体更加突出,也让照片更显简洁和高级。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开始注重拍摄时的细节,比如观察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感受色彩的冷暖和对比,以及思考如何通过构图来引导观者的视线。我的手机相册里,现在充满了各种风格迥异、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很多朋友看到都赞不绝口,问我是不是买了新相机。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一本书了。我一直对摄影充满兴趣,但苦于没有专业设备,只能用手机进行尝试。然而,很多时候拍出来的照片效果都差强人意,总感觉缺乏专业感。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真正理解了手机摄影的潜力。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手机的拍照功能,而是从摄影的本质出发,讲解了许多通用的摄影原理,比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视觉平衡等等,并且非常巧妙地将这些原理应用到手机摄影的实践中。我最受启发的是关于“故事性”的解读,它让我明白,一张好的照片不仅仅是清晰和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讲述一个故事,引发观者的共鸣。书中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通过细节、表情、环境等元素来营造故事感的案例,这对我启发很大。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方法去拍摄,比如在拍摄人物时,我开始注重捕捉他们的神态和情绪,而不是简单地记录他们的容貌。在拍摄风景时,我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构图和光线来展现景色的特点和氛围。此外,书中关于手机后期处理的讲解也非常详细,它教会我如何利用手机自带的编辑功能,或者一些免费的APP,对照片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改变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裁剪和旋转等,让照片的效果更上一层楼。现在,我的手机里充满了许多让我自己都感到惊喜的照片,它们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而是具有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