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家常浙菜(贺师傅中国菜) |
| 作者 | 加贝 |
| 定价 | 25.00元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ISBN | 9787544762595 |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一本介绍家常浙菜的菜谱书,书中介绍了各种经典浙菜,让每一个浙菜爱好者都能做出属于自己美味佳肴。书中详细的食材、调料用量,准确的制作分解步骤,让厨盲们也能轻松做出家常浙菜。 PART1醇香肉食 PART2山珍海味 PART3精巧面点 PART4 四季鲜蔬 |
| 作者简介 | |
| 加贝本名贺鹏飞,国家特三级厨师,1972年生于内蒙古,15岁时从师学习厨艺,擅长川、湘、鲁、粤等多种菜系。年轻时背着两把菜刀走南闯北,用心寻觅中华饮食原本的味道,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烹饪技艺。贺师傅怀着草原人广阔的胸怀和淳朴的性格,体味平常百姓家原始、简单、美味的家常菜式,秉持“少油、少盐、无味精”的原生态原则,希望将健康与美味带给每一个有缘人。 |
| 目录 | |
| 01口味清爽的浙菜 02烹调技法各有千秋 03浙菜常用调味料和配料 PART1醇香肉食 6杭椒牛柳 8东坡肉 10荷叶粉蒸肉 12干菜焖肉 14虎皮肉 16茶香牛肉 18鸡腿芋艿 20芙蓉肉 22牛肉炒三丝 24梅干菜鸡翅 26酱烧狮子头 28蒜泥凤爪 30锅酥牛肉 32浙式糖醋里脊 34糖醋小排 36贵妃鸡翅 38钱江肉丝 40香菇里脊 42海带排骨汤 PART2山珍海味 46龙井虾仁 48蛤蜊黄鱼羹 50三丝拌蛏 52虾爆鳝背 54雪菜大汤黄鱼 56腐皮包黄鱼 58宋嫂鱼羹 60砂锅鱼头豆腐 62爆墨鱼花 64番茄鱼片 66花雕熏鱼 68滑熘虾 70拌海蜇皮 72三片敲虾 74虾仁烘蛋 PART3精巧面点 78嘉兴粽子 80宁波汤团 82拔丝蜜橘 84吴山酥油饼 86葱包烩儿 88细沙羊尾 90生煎虾饼 92鲜肉小笼 PART4四季鲜蔬 96荷塘小炒 98红烧冬瓜 100西湖牛肉羹 102芥菜炒年糕 104东坡茄子 106雪菜豆皮 108桂花糖藕 110蛋黄炒南瓜 112熘黄蛋 114大头菜小炒 116油焖茭白 118腌菜花毛豆米 120栗子冬菇 122肉末炖海带 |
| 编辑推荐 | |
| “贺师傅中国菜”丛书,主要以“详尽图解做菜步骤”为主要卖点的烹饪类图文书。 “贺师傅中国菜系列”,真正为读者指导,将每一道菜的操作步骤、烹饪诀窍,都详尽地以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表现出来,目的就是让读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让读者不仅能欣赏精美的美食图片,重要的是还能亲手实际做出好吃的菜。 本书主要特点:◇详尽图解步骤,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傻瓜式”做法,新手也能做好菜!◇不用换算克数,直接用1大勺、1小勺调味,就能做出好菜!◇拍摄图片精致、唯美,让您一看就食欲大增。作者还提出了“傻瓜式”烹饪法则,仅用大勺、小勺就调出好味,让厨房新手也能做出好菜。 “贺师傅中国菜”系列策划匠心,文字、图片、版式质量上乘,非常贴近百姓生活,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是不可多得的详尽图解菜谱书。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那种温润的米黄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显得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雅致。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幅手绘的写意水墨图,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感,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对即将探索的浙菜世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处理得非常好,触感细腻,光线反射柔和,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印刷的清晰度无可挑剔,那些菜肴的彩图色彩饱满、光影分明,简直就像是放在眼前一样,让人垂涎欲滴。排版上,作者明显花了不少心思,字号适中,行距宽松,即使是复杂的烹饪步骤,也能被清晰地划分和呈现,阅读体验极佳。不过,我个人稍微遗憾的是,侧边留白可以再多一些,或许能让翻页的手感更轻盈一些。整体来说,从一个纯粹的“器物”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值得收藏和细细品味的烹饪艺术品,光是摆在书架上,就能提升整个房间的文化氛围。
评分这本书在食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展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匠人精神。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一些基础调料的讲解,比如绍兴花雕酒的选用标准,以及不同季节的竹笋如何区分和预处理,这些细节的深度远超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本菜谱。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简单地罗列配料表,而是深入挖掘了食材背后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例如,讲解西湖醋鱼时,它不仅给出了精确的糖醋比例,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捕捞季节的草鱼肉质差异对最终口感的影响,这种对“本味”的极致追求,让人肃然起敬。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市场挑选了几样时令蔬菜,确实感受到了那种被细心对待过的原材料带来的独特风味,这不仅仅是烹饪,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风土的对话。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不是因为步骤复杂,而是被那种对食材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所打动,这才是真正好菜的灵魂所在。
评分从烹饪技巧的角度剖析,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可谓是匠心独运,它巧妙地平衡了专业性和易懂性,非常适合像我这样,既想深入了解技术细节,又害怕被晦涩术语劝退的普通爱好者。它没有采用那种冰冷的、流程化的指令,而是充满了叙事感和场景感。比如,在讲解“干煸”这个技术时,作者没有直接说“小火慢煸至水分收干”,而是描绘了那个油温慢慢上升,香气如何从初期的“青涩”转变为后期的“浓郁”,以及何时能听到那种特有的“吱吱”声,这种感官上的引导,比任何温度计的数字都来得直观有效。更棒的是,对于一些需要“火候掌控”的环节,作者设置了类似“试错指南”的部分,提前告知读者如果火太旺或太弱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和补救措施,这种前瞻性的指导,极大地增强了读者操作的信心,让人敢于在厨房里进行实践和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于“时令与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融入。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了浙菜的经典菜式,而是将其放置在了特定的季节背景下进行讲解,让人感觉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活着的、呼吸着的浙地生活指南。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春笋破土”和“秋蟹正肥”的章节,文字中充满了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与把握。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做浙菜,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礼赞和顺应。这种“不时不食”的理念,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它引导我开始关注窗外的天气和日历,而不是仅仅关注食谱上的数字,这让我的烹饪体验从重复劳动升华为一种与自然同步的生活仪式感,非常治愈。
评分如果说传统的菜谱是“食谱”,那么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学徒的成长札记”。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具有逻辑递进性,不是从难到易,而是从“基石”到“高阶”的自然演进。开篇部分对浙菜的味型基础(如咸鲜、偏甜、清淡的层次划分)做了非常深入的理论铺垫,确保读者在动手之前,对浙菜的“味道签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随后,才逐步过渡到具体的菜肴制作。这种先“知其所以然”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持久性。我发现,当我理解了为什么某道菜要用特定的酱油时,即使忘记了精确的用量,也能凭借感觉调整出正确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烹饪能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塑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者,而是一个有思考、有判断的家庭厨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