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时尚与身体美学
定价:56.0元
售价:27.4元,便宜28.6元,折扣48
作者:齐志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010142265
字数:3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时尚历史表明,当代时尚就是“身体化”的时尚。与此相应,它要求一种从身体出发的时尚研究;而不是以往那种从心灵出发的时尚研究。实际上,也只有真正从身体出发才能真正揭示时尚与身体的存在本性。由此,本书的研究包括了以下四部分:“时尚与身体”(从时尚与身体的历史关联出发,追溯时尚的“身体化”历程);“身体与美丽”(考察时尚中的身体如何在历史中呈现为美丽?);“身体与解放”(批判在当代身体实践中,时尚的身体究竟意味着什么?);“身体与生成”(从身体出发思考时尚与身体的生成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当代时尚风格的多元性,并没有令我们更加自由,我们仍然是新时尚的臣民。与此同时,时尚主题的身体化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在于身体在当代的发展正在成为一个虚拟的存在,一个纯粹的能指。但是,即使我们承认身体具有必死的命运,然而我们始终依靠身体而活着,仍然需要为它找到一个根基。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中关于“身体的符号学解读”的部分,倒是给我带来了一些全新的视角,尽管整体阅读体验偏向晦涩。作者将身体视为一个流动的文本,每一个姿态、每一个穿着的选择,都是在向外界发出编码后的信息。比如,如何通过对“露肤度”的精确控制来表达权力关系,或者某种特定的发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蕴含的颠覆或顺从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很有启发性,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镜子里的自己和街上遇到的每一个人。然而,这种解读的深度似乎并未能完全贯穿全书。在某些章节,作者似乎又回到了那种对“标准美”的模糊赞颂中去,这种前后摇摆的态度,让我对全书的核心论点产生了些许困惑。如果“美”是完全由社会建构的符号系统,那么书中描绘的那些“理想身体”的特质,究竟是作者自己内化的审美偏见,还是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总结?这种论述上的内在张力,使得这本书的整体结论显得有些暧昧不清,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收尾。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院派”,用词考究,句式复杂,几乎没有出现那种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感或者平易近人的口语化表达。阅读时,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去揣摩一个长句中主谓宾的复杂关系,或者一个生僻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确切含义。这使得这本书的阅读门槛设置得相当高。对于那些只对“如何变美”有兴趣的普通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可能读起来更像是在啃一块坚硬的石头,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咀嚼和消化。我甚至觉得,作者在写作时,更多的是在与同行进行学术对话,而不是想与广大的读者群体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播。当然,对于研究美学史或者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或许是它的优势所在——信息的密度极高,术语准确。但从大众普及的角度来看,这种表达方式无疑是一种障碍。我希望作者能在保证学术深度的同时,多运用一些类比、故事或者视觉化的描述来辅助理解,让那些抽象的理论能更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探讨“美”的定义时,触及了一些非常尖锐且值得深思的社会议题。比如,它毫不避讳地批判了消费主义文化对人体自然形态的压迫性要求。作者犀利地指出,很多所谓的“潮流”背后,其实是资本为了推动新一轮产品销售而精心设计的“身体焦虑”。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被卷入这场永无止境的“自我优化”竞赛中。书中对时尚产业幕后的“黑箱操作”也有揭露,虽然没有提供确凿的证据链,但那种强烈的批判语气,足以让人反思自己购买每一件衣服时的真实动机。然而,在提出了如此深刻的批判之后,这本书的解决方案部分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它似乎停留在指出问题的阶段,然后就戛然而止了,留给读者的更多是一种“无力感”——既然一切都是被建构的、被操控的,那我们个体究竟该如何自处?我期待着能有一些积极的、可操作的“反叛”路径,比如如何建立更健康的身体边界感,或者如何从亚文化中汲取真正的自我认同力量。但最终,我只得到了一堆深刻的质疑,却缺少了引领走出迷雾的灯塔。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说实话,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有清晰的章节递进,而是更像是一系列互相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议题集合。比如,有一部分内容聚焦于媒体对身体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滤镜和P图技术如何无形中抬高了普通人对“完美”的门槛。这部分内容是很有时代感的,我甚至在阅读时联想到了自己刷朋友圈时那种无意识的比较心理。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又开始深入剖析服装面料的社会学意义,探讨丝绸和粗麻布在不同阶级间的象征符号差异,这又把我拉回到了非常古典的社会学框架内。这种跳跃感,使得读者的心绪很难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频率上。我更倾向于那种层层深入,逻辑链条清晰的论证方式,这样我可以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本书,更像是给我扔来了一堆色彩斑斓但又形状各异的积木,让我自己去拼凑出一个关于“时尚美学”的全貌。当然,这种碎片化的叙事也有其优点,那就是可以随时翻到任何一页开始阅读,不必担心错过前文的铺垫。但对于追求系统性学习的读者而言,这种“随缘”式的阅读体验,未免有些不够过瘾。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挺大的期望去翻开的,毕竟“时尚与身体美学”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联想到T台上的光鲜亮丽和那些深入骨髓的审美哲学。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发现它似乎更像是一本理论堆砌的教科书,而不是我预想中那种能手把手教你如何穿搭、如何雕琢体态的实用指南。大量的篇幅被用来探讨西方美学史中关于“理想身体”的变迁,从古希腊的雕塑比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丰腴象征,再到近现代骨感风潮的兴起与反思。作者在梳理这些历史脉络时显得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晦涩的哲学名词和艺术理论家的论断,这使得阅读过程变得相当吃力。我总感觉,每当我试图捕捉到一点关于“当下”时尚如何影响我们身体认知的具体案例时,又立刻被拉回到几百年前的学术探讨中去。对于那些期待在书中找到如何通过化妆技巧或服装搭配来优化自身形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可能要大打折扣。它更像是一篇深邃的学术论文,适合在图书馆里被引用,而不是躺在床边用来消遣的“时尚读物”。整体感觉,作者的知识储备毋庸置疑,但叙事上缺乏一种与现代读者对话的亲和力,让原本应该充满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的主题,变得有些疏离和高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