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心理学

极简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安妮·鲁尼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自我提升
  • 极简主义
  • 情绪管理
  • 行为改变
  • 思维模式
  • 人际关系
  • 幸福感
  • 生活方式
  • 实用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55941
商品编码:2993559807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极简心理学

定价:55.00元

作者:【英】安妮·鲁尼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3002559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流行心理学的一个谎言是,我们仅使用了10%的大脑。
漂亮的人在一生中竟然比相貌平平的人多赚10%~15%的钱!
在CEO中,精神病人的比例高于平均值,估计有4%的CEO具有精神病人的特征。
利他行为其实是为了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无聊其实比你想象的更有趣、更多样。
旁观者越多,每个人越会认为那不是“我的事”,让其他人处理吧。
人类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会进行合理化的动物。
…………
面对与你息息相关但又让你不解甚至“吐血”的事实,你很纳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心理学大众读物要么通过分享心灵鸡汤标榜自己是心理学,要么毫无科学依据地把各种常识、人情世故作为心理学来兜售,与这些书不同的是,《极简心理学》是一本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心理学知识普及读物,作者安妮·鲁尼将心理学专业词汇用浅显生动的话语讲述出来,让你在极短的时间里了解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提升你对生活的观察力,使你从生活中收获乐趣。

内容提要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困扰着我们,大脑中也会时不时地蹦出来一些想法让我们感到迷惑不解,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观察。本书作者安妮·鲁尼汇聚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众多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发现,以有趣而不失严谨的叙述方式来帮你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玄机,让那些你熟悉而又陌生的心理学问题逐渐变得清晰。

目录


第 1 章 从大脑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 1
第 2 章 是什么驱使着你 \ 13
第 3 章 你没有自己的思想吗 \ 23
第 4 章 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 \ 31
第 5 章 谁在乎名人们在想什么 \ 36
第 6 章 纵容会惯坏孩子吗 \ 42
第 7 章 道德是天生的吗 \ 52
第 8 章 做白日梦是浪费时间吗 \ 57
第 9 章 你会再做一次吗 \ 65
第 10 章 你为什么不愿起床 \ 71
第 11 章 你会无聊死吗 \ 78
第 12 章 你有多残忍 \ 86
第 13 章 你为什么要浪费我的时间 \ 93
第 14 章 为什么没有人帮忙 \ 100
第 15 章 你是否成为了好的自己 \ 105
第 16 章 胡萝卜还是棍棒 \ 114
第 17 章 你能分辨出精神病人吗 \ 119
第 18 章 你看到了什么 \ 125
第 19 章 暴力画面会让你变得狂暴吗 \ 135
第 20 章 你来这儿干什么 \ 143
第 21 章 介意回答几个问题吗 \ 152
第 22 章 权力会让人堕落吗 \ 158
第 23 章 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 \ 168
第 24 章 谁会介意你在易趣上出高价 \ 174
第 25 章 微笑会让你快乐吗 \ 182
第 26 章 那真的“只是一个阶段”吗 \ 190
第 27 章 中彩票,值得吗 \ 198
译者后记 \ 205

作者介绍


安妮·鲁尼 (Anne Rooney)
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自由作家。
她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约克大学教授中世纪英国和法国文学。她是英国皇家文学基金会研究员,同时也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和作家协会的会员。她著述颇丰,且涉猎题材广泛。她的书很受读者欢迎,曾入围安万特科学图书奖。
她讨厌冬季和阴霾,喜欢温暖的阳光,喜欢到处生气蓬勃、欣欣向荣。目前,她与女儿和几只小宠物一起生活。

文摘


序言



好的,以下是为您创作的一本名为《极简心理学》的图书的不包含其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 --- 《心智的迷宫:人类行为的复杂图景与深度解析》 作者: 维克多·L·哈里斯 译者: (此处留空,或可填写一位虚构译者名字) 出版信息: 宏观视野出版社 定价: 98.00 元(精装/平装可选) --- 内容提要: 潜入意识的深海 《心智的迷宫:人类行为的复杂图景与深度解析》并非一本提供速成技巧或简化框架的指南。恰恰相反,它是一部深入挖掘人类心智运作底层逻辑的学术性著作,旨在揭示那些被简化模型所忽略的、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性、矛盾性与深层驱动力。 本书的基石在于批判性地审视心理学领域内过于简化的叙事。作者维克多·L·哈里斯教授,一位在认知神经科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深耕数十年的学者,拒绝将复杂的人类经验压缩成几个易于记忆的定律或公式。他认为,试图用“少即是多”的方式来理解人类灵魂,最终只会导致对人性的肤浅化和误导。 全书结构严谨,分为四个核心部分,层层递进地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心智地图。 第一部:意识的碎片与多重自我的悖论 本部分着重探讨“自我”概念的脆弱性与多重性。哈里斯教授挑战了传统心理学中统一、连贯的“自我”模型,转而关注个体内部持续存在的冲突、分裂和身份的流动性。 核心议题: 叙事构建与自我欺骗: 详细分析了我们如何通过“内部叙事”来强行编织一个统一的自我形象,以及这种叙事如何系统性地排除掉那些不符合我们期望的记忆和动机。这部分涉及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创伤、文化植入物(Meme/Ideology)如何重塑个人历史的“事实”。 镜像神经元与共情陷阱: 深入探讨共情机制的双刃剑效应。共情并非总是利他的,在某些情况下,它更像是一种社会性的模仿或一种自我满足的表演。书中提供了基于fMRI扫描结果的争议性解读,指出“感同身受”往往是认知上的映射而非真正的情感连接。 潜意识的“非逻辑”结构: 与弗洛伊德或荣格的象征解读不同,哈里斯教授从计算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将潜意识视为一个高度并行化但缺乏全局整合的“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它运行着大量自动化但可能过时的生存程序,这些程序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经常发生冲突,造成难以言喻的焦虑。 第二部:决策的深渊:非理性动机的权力场 本部分彻底颠覆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并超越了基础的行为偏差研究(如锚定效应)。它转向了更深层次、更具结构性的非理性驱动力。 核心议题: 结构性恐惧与社会比较: 探讨个体决策如何被宏大的社会结构、阶级意识和世代间的期望所塑造。例如,一个人选择职业的“自由选择”,其背后往往是文化对“成功”的僵硬定义所施加的强大引力。 延迟满足的认知成本: 对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纵向追踪研究的重新分析,发现真正的关键不在于“忍耐力”,而在于个体对“未来价值”的评估机制,这种评估机制极易受到短期资源稀缺感的影响。 “目标悖论”: 当人们达到长期目标后,反而感到空虚。书中用复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展示了,人类的动机系统设计倾向于“追求”而非“拥有”,一旦达成目标,系统缺乏替代性的反馈回路,导致功能性紊乱。 第三部:语言、符号与现实的边界侵蚀 本部分聚焦于语言学和符号学如何建构甚至扭曲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作者强调,我们所经验的“现实”,绝大部分是由我们用于描述它的语言工具所预先限定的。 核心议题: 语义的重量与词汇的贫瘠: 分析了现代社会中,特定词汇(如“幸福”、“意义”、“真实”)被过度使用和廉价化后,如何丧失了其描述复杂经验的能力,迫使人们用越来越少的词语去表达越来越复杂的情感。 元认知与循环论证: 探讨了人类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观察能力(元认知)如何陷入自我验证的循环。我们越是“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就越是把自己锁定在特定的思维模式中,从而难以产生真正的洞察。 集体幻觉的语言学支撑: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社交媒体话语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大型意识形态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语法结构和重复的隐喻,将边缘化的观点系统性地排除在“可言说”的范畴之外。 第四部:存在的重负:面对无意义的伦理责任 最后一部分回归到更具哲学深度的领域,探讨在缺乏外在确定性时,个体如何建构其行动的意义,以及这种建构过程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核心议题: 责任的无限性: 阐述了现代个体对自身所有选择负有“无限责任”的认知负担。这种责任感并非来源于外部的道德律令,而是源于认识到所有可能性都“可以”被选择,从而对未选择的路径产生持续的替代性痛苦。 意义的制造与耗竭: 区别了“发现意义”与“制造意义”。本书倾向于后者,并分析了制造意义的过程如何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以及当制造的意义最终瓦解时,随之而来的存在性虚无感。 行动的必要性与停滞的诱惑: 结论部分呼吁读者直面心智的复杂性,拒绝简单的答案。真正的成熟不是找到了“真理”,而是学会了在充满矛盾、信息过载和结构性限制的世界中,持续且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和行动,即使这些行动注定是不完美的。 ---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对心理学有深入了解,并对现有简化理论感到不满的读者;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及学者;以及所有渴望理解人类心智复杂性而非便利性的严肃思考者。阅读本书需要耐心、批判性的思维,以及接受不确定性的勇气。 警告: 本书不提供“快速修复”方案,不保证阅读后心情愉悦,但保证为您揭示心智运作更为真实、也更为艰深的内部结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对心理学抱有浓厚兴趣,但市面上大部分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艰深,要么充斥着各种鸡汤式的说教,很难找到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读物。《极简心理学》的出现,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从拿到这本书的第一天起,我就被它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直击核心的分析所吸引。作者似乎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将那些复杂抽象的心理学概念,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是在跟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样,轻松却又充满智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常见心理误区的剖析,比如人们为什么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以及锚定效应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的。这些看似寻常的现象,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全新的视角,让我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读这本书,我不再感到被晦涩的术语所困扰,而是能够真正地理解和吸收那些关于人类心理的奥秘。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速食读物,而是能够引发持续思考,并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实际影响的宝藏。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比较肤浅,总觉得有些事情发生得莫名其妙,或者自己的一些反应也很奇怪。《极简心理学》这本书,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内心深处那些模糊的角落。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试图给你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灵鸡汤”,而是通过剖析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机制,让你自己去理解为什么人会那样思考、那样行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损失规避”的论述,它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面临选择时,总是更害怕失去,而不是渴望获得。这种深刻的洞察,让我对自己在很多决策上的犹豫和不安有了更合理的解释。书中的例子也十分贴切,常常能引发我强烈的共鸣,仿佛作者就是在我身边,观察并记录着我的内心活动。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突然变得无所不知,而是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同时也看到了改变和成长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非常积极和赋权的感觉。

评分

我得说,《极简心理学》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心理学的一些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研究精神病或者分析别人有多“变态”的,但这本书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更多地关注了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比如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焦虑,为什么有时候明知道不对,还是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以及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与他人沟通。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去讲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而是选取了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心理过程来讲解。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认知失调”的部分,读完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会不自觉地忽略掉一些不好的信息。这种洞察力真的太棒了!而且,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意思,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是层层递进,不断地抛出新的观点,让你忍不住想一口气读下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心理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而这本书,就是一把帮助我们去探索和理解这片未知领域的钥匙。

评分

说实话,我是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才开始看《极简心理学》的,当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又是那些泛泛而谈的书。但事实证明,我的看法大错特错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极简”二字,它没有冗余的文字,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直击核心,每一个概念的讲解都清晰明了,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章节,比如“幸存者偏差”和“确认偏差”,作者通过一些我从未想过的角度去解读这些现象,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往往受到了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学会了反思自己的想法,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并且更加审慎地做出判断。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清醒,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更加客观和全面。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认知的佳作。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翻阅《极简心理学》之前,我对心理学的了解几乎为零,甚至对这类书籍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觉得它们可能过于理想化或者脱离现实。《极简心理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偏见。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堆砌大量的研究数据,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贴切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心理学原理具象化。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从众效应”的解释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群体中,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受到影响,以及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恍然大悟,原来我生活中很多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都有其内在的心理学逻辑。这本书并没有教你如何“控制”别人,而是教会你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如何更理性地看待问题,以及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平静而深刻的语言,引导你走向自我认知和成长的道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