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衣仪天下
定价:48.00元
作者:沈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08618623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衣仪天下(珍藏版)》书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为大的背景,以作者丰富的职业经历和深厚的专业修养为基础,以现代的着装礼仪知识为元素,为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中国的职业女性,提供了一本时尚与实用相结合、理性与激情相结合、规则与创意相结合的“魅力”辞典。她主张:时尚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是一种生活态度;时尚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时尚确与命运紧紧相连。简洁、生动、富有个性的文字,近300幅精美的图片,使该书具有良好的可读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目录
作者介绍
沈宏,纽约时尚评论家,旅美华人。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官及联合国国际职员,原为某跨圈化妆品公司的副总裁,现任美国伊芙心悦集团公司的首席创意师和CEO。
2001年她成为将“私人衣橱顾问”概念引入中国的人,同时是外交部女发言人、央视名主持人的礼仪着装顾问。
2003~2006年,她应邀在中国举办了数百场“衣服是女人的张名片”的讲座,传播女性着装礼仪的国际标准。
荣登2009CCTV中国年度十大经济
文摘
序言
对于追求极简主义生活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剂强力的“清醒剂”。我一直努力减少物质拥有,相信“少即是多”。然而,《满28包邮 衣仪天下》却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展示了“不断增加”是如何成为现代人默认的底层代码的。作者似乎并不在乎“衣仪”的实际样式,他更关心的是“包邮”这个边界条件,是如何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一种“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的集体潜意识的。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分析了“心理锚定效应”在电商价格设置中的应用,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原本100元的商品,标价99元,再加上一个“满28包邮”的门槛,就能激发人更强烈的购买欲。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辛辣和讽刺,带着一种清醒的疏离感,仿佛作者站在高处俯瞰着这场无休止的数字游戏。它没有提供任何心灵鸡汤式的安慰,而是冷峻地指出,我们以为在掌控消费,其实我们只是被那些微妙的数字和规则所操控的提线木偶。对于任何想从“无意识消费”中解脱出来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深刻、但也相当扎心的视角。
评分我很少读这种结合了商业观察和生活哲学的书,通常觉得它们要么太偏理论,要么太肤浅。但《满28包邮 衣仪天下》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精妙,它不是按照时间线或者主题来组织内容,而是围绕“满”和“包”这两个核心概念展开了一系列的发散性思考。比如,关于“满”的部分,它探讨了“不满”的焦虑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如何催生了无谓的囤积;而关于“包邮”的部分,则深入探讨了“边界感”的消失——线上交易模糊了“拥有”与“运输”的界限,使得消费者对成本的认知变得极其模糊。这本书的语言极其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因为追求包邮而产生的荒唐行为时,作者的文字像是精密运转的钟表,每一个词语都卡在它该在的位置上,共同推动着论点的展开。读完后,我发现自己不再是简单地去“买东西”,而是开始思考这个“交易行为”背后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价格、门槛、物流,乃至我此刻的心情。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教你省了多少邮费,而在于它教会你如何重新审视“获得”这件事的本质,这对于一个沉溺于信息流中的现代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我是一个资深的书虫,尤其偏爱那种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历史类著作。因此,当我看到《满28包邮 衣仪天下》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恶搞文学?但我的一个研究历史的朋友极力推荐,说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史的一个侧面缩影。我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始阅读,结果发现,作者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了过去二十年间,电商平台规则对普通人时间分配和空间认知的巨大影响。比如,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通过采访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买家,还原了“半夜蹲守秒杀”、“与客服斗智斗勇争取零头优惠”这些场景,这些场景的细节还原度之高,让我仿佛置身其中,甚至闻到了屏幕散发出的热气和键盘的敲击声。它不是在讨论衣服本身,而是讨论“获得衣服的过程”如何演变成一种集体性的仪式。书的叙事节奏非常跳跃,一会儿是宏观的经济趋势分析,一会儿是微观的个人独白,这种交织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像一部大型的社会生活纪录片,只是载体换成了文字。它成功地将一个商业术语,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载体,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衣仪天下》简直是为我这种“斤斤计较”的淘宝剁手党量身定制的宝典啊!我通常都是在购物车里凑单凑到昏天黑地,只为那“满28包邮”的甜蜜诱惑。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个电商促销口号,但内容却让我对“捡便宜”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没有直接教你买什么衣服,反而是深入剖析了这种消费心理的形成过程。比如,第一章就详细描述了“凑单效应”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决策,从早期的“为了省运费”到现在的“为了占到便宜”,那种逻辑的转变写得入木三分。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比如隔壁王阿姨为了凑够28块钱,买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小工具,结果那堆小工具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邮费。这本书不仅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消费习惯,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反凑单”技巧,比如设定一个心理上限,超过这个数字宁可多付邮费也要忍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消费心理学的速成课,对“衣仪天下”这个略显夸张的标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指的不是衣服的华丽,而是我们面对诱惑时,内心那场关于理智与贪小的“衣仪”之争。全书的语言非常接地气,就像和邻居大妈在菜市场聊天一样,但分析问题的深度却丝毫不含糊,读起来非常过瘾,完全颠覆了我对“省钱指南”的刻板印象。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满28包邮 衣仪天下》的时候,我差点把它当成一本过期的促销手册扔到角落里。我是一个极度注重“品牌故事”和“文化内涵”的读者,对这种看似口水化的标题总是抱有戒心。然而,翻开第三章关于“符号消费与社会阶层投射”的论述时,我彻底被吸引了。作者竟然能将“满28包邮”这个极其世俗的商业行为,与后现代社会中身份认同的焦虑联系起来,简直是鬼斧神工。他分析了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一些人反而会通过“精明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你看,我既能买到潮流,又能轻松绕过不必要的开支,我才是真正掌握了生活艺术的人。”这种解读的角度极其刁钻,让我不得不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对那些“爱薅羊毛”人群的偏见。书中的学术引用部分虽然不多,但都恰到好处,为那些接地气的观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具体服装搭配的建议,反而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我们对“性价比”的执念,揭示了隐藏在低价背后的复杂人性博弈。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品味的“反消费主义”作品,如果你期望的是教你穿搭的,那你会失望;如果你想看社会学大佬如何解构日常生活,那这本书绝对是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