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灵魂的现代人 9787300245171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 978730024517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心理学
  • 自我成长
  • 现代社会
  • 人生思考
  • 精神世界
  • 灵魂探索
  • 存在主义
  • 文化批判
  • 幸福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45171
商品编码:2992860980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 作者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定价 48.00元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245171 出版日期 2017-09-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28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是荣格的代表作,系统阐述了荣格的基本思想。他在书中审视了分析心理学中*争议的话题和*为关键的领域,如释梦、原始的无意识、心理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此外,他还用一章的篇幅分析了自己与弗洛伊德所持理论的不同之处。他把多年作为精神病学家和分析学家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整合成了能够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信息,为每一个内心渴望传统的人指明了方向。


   作者简介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早年曾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荣格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倾和外倾性格、集体无意识、情结与原型等重要观点。

荣格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创立的分析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心理学、哲学、文化人类学、文学、艺术、宗教、伦理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目录

章释梦的实际应用 / 001

第二章现代心理治疗的问题 / 026

第三章心理治疗的目标 / 052

第四章一种关于类型的心理学理论 / 071

第五章人生的阶段 / 091

第六章弗洛伊德与荣格——比较的视角 / 110

第七章原始人 / 120

第八章心理学与文学 / 148

第九章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 170

第十章现代人的精神问题 / 192

第十一章是心理治疗师还是牧师 /218



   编辑推荐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代表作品

审视、分析颇具争议的多个心理学领域

——释梦、原始无意识、心理学与宗教等

自我分析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不同之处


   文摘

   序言

迷雾中的灯塔:当代精神探索的迷宫与出路 一、 导言:当现代性之光渐暗,我们向何处寻觅? 在信息爆炸、物质充裕的二十一世纪,人类似乎站在了文明的巅峰。然而,一种深刻的、集体性的“失语症”与精神匮乏感,正如同无形的迷雾,笼罩着每一个在现代社会中疾驰的个体。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技术、便捷的生活,却常常感到被抽离、被异化,仿佛灵魂被困于一个高速运转却缺乏意义的机器之中。这种矛盾——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贫瘠——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底色。 本书并非旨在提供一套现成的、包治百病的“心灵鸡汤”,亦非要将我们拉回到某个虚幻的乌托邦或僵化的传统之中。相反,它是一次坦诚的、深入的“田野调查”,旨在剖析现代人在精神层面所面临的困境、其产生的历史与社会根源,并试图在纷繁复杂的现代性叙事中,为那些渴望真实、渴望联结、渴望超越“效率至上”的铁笼的人们,指出若干条审慎的、可供探索的路径。 二、 现代性的双刃剑:进步的悖论与意义的真空 我们首先必须直面现代性本身。启蒙运动许诺了理性、科学和自由,将人类从蒙昧与迷信中解放出来。然而,当理性成为唯一的圭臬,它也带来了工具理性对一切价值的侵蚀。 2.1 理性化的陷阱与“去魅”的世界: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去魅”(Disenchantment)的洞察,在今天愈发显得精准。科学的胜利,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可计算、可预测的机械系统。自然失去了神秘感,生活被标准流程化,人类的体验被简化为一系列可量化的数据点——KPI、点击率、消费指数。这种过度理性化,恰恰扼杀了我们对超越性、对美、对深刻情感的敏感度。个体在冰冷的效率面前,逐渐丧失了主体性和独特性。 2.2 消费主义的隐形枷锁: 消费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式,更是一种精神信仰体系。它承诺“你所拥有的,就是你所是的”。通过不断地购买、升级、展示,我们试图填补内心的空洞,以物欲的短暂满足来替代持久的生命意义。然而,这种满足是易逝的,它迫使个体陷入永无止境的追逐链条,将真正的自我价值建立在外部的、不稳定的物质基础上。 2.3 速度与碎片化生存: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导致了注意力的分散和深层思考的缺失。我们习惯于“浏览”而非“沉浸”,习惯于“反应”而非“内省”。社交媒体的即时反馈机制,强化了对外部肯定的依赖,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忍受独处的寂静,而独处,恰恰是进行严肃的自我对话的必要空间。这种碎片化生存,使得我们对自我生命叙事的掌控力减弱,成为被时间推着走的旁观者。 三、 破碎的联结:人际关系与自我身份的重构 精神的探索,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孤立行为,它需要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真诚的人际关系作为支撑。然而,现代社会在提供空前便捷通讯的同时,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情感隔阂。 3.1 虚拟化社交的替代效应: 网络连接提供了广度,却牺牲了深度。我们拥有数以百计的“好友”,却可能在真正需要倾诉时发现身边无一人可以依靠。屏幕成为了一道微妙的屏障,它允许我们展示经过精心编辑的“人设”,却阻碍了那些脆弱、真实、未经修饰的自我暴露。这种“在场”的缺席,加剧了个体的孤独感。 3.2 身份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 后现代的视角告诉我们,身份是流动的、多重的、可构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被传统教条压抑的人们。然而,过度流动的身份也带来了根基的动摇。当所有的角色都只是临时性的选择,那么“我是谁”这个根本性的追问,便失去了可以停泊的港湾。个体在不断适应新角色、新标签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与迷失。 四、 回望与穿透:寻找扎根的可能 在揭示了现代困境之后,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如何“生活在其中,但不为其所困”。这不是一场彻底的逃离,而是一场精心的“内在重构”。 4.1 重新发现“身体的智慧”: 现代人常常将头脑(理性、计划)置于身体(直觉、感受)之上。我们对身体的忽视,导致了大量的身心失调。本书强调了重拾身体感知的重要性——无论是通过对运动的专注,对日常劳作的体察,还是对呼吸的觉察。身体是经验的最初载体,它是我们与“此时此地”世界建立真实联结的第一个入口。 4.2 对“微小”和“持续性”的珍视: 面对宏大叙事的崩塌,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那些被忽略的“微小事件”。一顿用心准备的饭菜、一次专注的阅读、维护一片小小的花园,这些日常的、可控的、具有持续性的实践,是重建个人秩序和价值感的基石。它们不追求爆炸性的成就,而是培养一种“慢的韧性”,使个体不再轻易被外部世界的喧嚣所裹挟。 4.3 叙事的重建与历史的自觉: 真正的精神安宁,源于对自身生命故事的清晰认知。本书鼓励读者成为自己生命叙事的积极撰写者,而非被动接受者。这要求我们有勇气去审视那些塑造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家庭传统、以及文化遗产——理解它们如何作用于我们当下,从而有意识地选择哪些可以继承,哪些需要重塑。这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带着历史的重量,更清醒地走向未来。 五、 结论:在不确定中锚定真实 本书最终指向的,并非一个完美的终点,而是一种持续的“在途感”。现代性本身是不可逆转的宏大进程,我们无法退回前现代的淳朴,也无法彻底消弭技术带来的疏离。然而,灵魂的探索,正是在这“不可避免的现代性”与“内在真实需求”之间的张力中展开的。 真正的自由,或许不是摆脱一切限制,而是在深刻理解限制(历史的、社会的、个体的)的基础上,依然选择有意识地、带着责任感去生活。本书是献给所有在快节奏生活中感到漂浮不定的人们的一份邀请——邀请你们停下来,在迷雾散去前的片刻沉寂中,重新校准自己生命的方向盘。这趟旅程,需要的不是一张详尽的地图,而是一盏清晰的、由内在燃起的灯塔。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寻找灵魂的现代人》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在这个快节奏、充满物质欲望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想要什么。我一直对“灵魂”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太虚无缥缈,难以捉摸。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仿佛它能够为我指引一条寻找内心深处的道路。我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才能找回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发现超越物质的意义。

评分

读《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深刻的视角来审视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它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精神探索,更是对整个现代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人类困境的深切同情,以及那种不放弃希望的韧劲。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作者能够洞察我内心深处那些连我自己都难以清晰表达的感受。它让我开始反思,那些我一直以来追逐的东西,是否真的能带来长久的满足,又或者,真正的灵魂寄托,其实就隐藏在我们容易忽略的日常点滴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它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感,也没有故作高深的哲学探讨。相反,它像一位温和的朋友,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引导你一步步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小故事和案例,它们非常贴近生活,让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书中提出的观点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的。这本书让我明白,寻找灵魂并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不断、充满惊喜的旅程。它鼓励我去拥抱自己的脆弱,去理解自己的不安,去接纳那些不完美的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生命中最宝贵的力量。

评分

《寻找灵魂的现代人》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让我对“成功”和“幸福”这两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我总是将它们与物质财富、社会地位挂钩,而这本书则引领我走向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富足并非来自外部的积累,而是源于内心的充盈;真正的幸福,也并非是短暂的快乐,而是长久的平和与满足。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曾经的很多追求,可能只是在追逐表面的光鲜,而忽略了灵魂深处最真实的渴望。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迷茫,也给了我勇气去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方向。

评分

坦白说,我原本对这类“灵魂探索”的书籍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总觉得它们有些不切实际。但《寻找灵魂的现代人》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并没有空泛地谈论虚无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些非常实际的例子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现代人在精神层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安宁。书中的一些思考方式,甚至可以应用到我日常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中,让我能够以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各种情况。它让我明白,即使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依然有机会去触碰灵魂深处的那份纯粹与宁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倾听,去感受,去努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