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梦 想家:回家真好之二——home书系(欧阳应霁 著)
定价:28.00元
作者:欧阳应霁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12-01
ISBN:97871080234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在《回家真好之二──梦·想家》中,欧阳应霁继续发掘中、港、台两岸三地有特色的家,探索居家的幸福与样貌;无论是图文作家红胶囊拥有大片落地窗的空中之城、作家蔡珠儿充满花花草草的园艺家居、与猫为伍的设计师Jim温暖舒适的家,还是画家郑在东既抽离又踏实的居家风景……,都有哲学,都有令人「想住」的魅力。
人的故事已令人目不暇给,人赋予家的创意和想象,更让人深深向往。一个舒服的家,原来像一首有味道的诗,吟咏时内心升起的澎湃,时时刻刻,让我们不断想要回味,回来……
内容提要
“你回来了?”
简单不过的一句,竟然在我这端巨大地轰了一下。
呵,回来了,出去了,离家了,返归了,可以是轻描淡写,也*敏感刺激。如果认定了一辈子都是游子,该怎么面对这一个或者多个叫做家的地方?家,究竟是什么?
我想,回家吸引人的一点,是一种确定感。确定有一肩可以完全独点发懒的角落,确定有双叫尼玛的狗儿忠心地守候,确定厨房里有每天习惯喝的茶,确定空气中有熟悉的薄荷味。爱做梦的人,只要回家,就接近天堂。
本书采录大陆、港、台十八位创作人的家居风景,展示两岸三地华人的精彩生活与艺术世界。
私生活怎么设计?时尚是不易由自己作主的,时尚就是在外头的一种气氛、它是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你没办法抗拒。而品位是你可以自己掌握的。所谓私生活就是跟社会化保持对立。当然你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做一个平衡,面对这个平衡你还是要不断跟它对立或挑战。本书就是一本有关家庭设计的书,从中,你可以找到各一种品位。
目录
心之所安
拆建来回
幸福站台
硬汉本色
漫笔生活
你好我好
空中胶囊
换了天地
橘色行动
房间自己
边缘走向
我家有猫
山色远近
风月清明
全职生活
恋峦山居
宏观细看
花草自在
作者介绍
欧阳应霁,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选择创作的路,他回答说,因为有趣。当被问到是什么叫他一直兴高采烈的走下去,他回答说:就是好玩。 他一路放肆贪玩,却又专一迷恋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微妙暧昧,不小心也很自然的跨界破例── 相信旅行,钟情漫画,关注设计,沉迷杂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行文结构颇有些散文诗的意味,它不像传统散文那样有着清晰的起承转合,而是更像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流,带着读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中游走。这种自由的叙事方式,要求读者必须全神贯注地跟随作者的思路,但回报是丰厚的——你会获得一种久违的、完全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克制的表达欲,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收住,什么时候该留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那些情感上的空白和细节上的想象。这是一种对读者智识的尊重。读完全书,我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家”的形象,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安宁感”。这种安宁不是外在环境的绝对静止,而是内心在接纳生活的所有面向之后达到的和谐状态。它让我开始思考,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它是否需要被定义,或者它是否只需要被感受。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能发现新层次的佳作。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有点担心它会不会太概念化,毕竟“回家”这个主题很容易流于表面。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作者的视角极其接地气,充满了对生活最朴素的敬意。他没有高高在上地指导我们应该过怎样的生活,而是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剖析了“在路上”和“停下来”之间的张力。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整理”的理解,那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清理,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断舍离。每次读到关于整理的章节,我都忍不住放下书,去审视自己房间里那些堆积如山却久未触碰的杂物,它们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我过去生活中的一些未竟之事或不必要的执念。这种反思是潜移默化的,它不像某些励志书籍那样直接给你打鸡血,而是通过故事和观察,让你自己悟出道理。这本书的节奏感处理得非常好,有深沉的思考,也有轻快的游记片段穿插其中,使得阅读体验张弛有度,不会让人感到疲倦,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它对“时间”的独特处理方式。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读的时候,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记忆,想起老家那些已经消失的场景和物件,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失去的怅然,也有被唤醒的温暖。他笔下的“家”,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坐标,而是一种不断被记忆和重建的心灵场域。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高级,它避免了单纯的怀旧,而是将怀旧转化为一种向前的动力,让我们明白,只有理解了来时的路,才能更好地迈向前方。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读到某些段落,我甚至能“看”到那个场景,那种光影的过渡,家具的摆放,都精确地捕捉到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居家氛围。这需要作者对生活有极高的敏感度和极深的体验积累,才能写出如此饱满而富有层次感的文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温暖的手工质感,和书名里的“家”的概念完美契合。我特地挑了一个安静的下午,泡上一杯热茶,才舍得翻开它。作者的文字功力毋庸置疑,每一个词句的推敲都带着一种老派的精致,但内容上却一点也不沉闷,反而像是在与一位见多识广的老友进行一场关于生活哲学的深入对谈。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阅读文字,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每翻过一页,都能闻到一丝晾晒过的棉布味道,感受到阳光洒在旧木地板上的那种暖意。尤其喜欢他对物件的描绘,那些寻常的家居用品,在他的笔下仿佛都有了生命和故事,不仅仅是冰冷的器物,更是承载着时间流逝和情感记忆的载体。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慢节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鼓励我们停下来,重新审视我们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以及“家”这个概念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装修的书,也不是一本空泛的说教,它更像是一本生活态度的宣言,温柔而坚定地提醒着我们,真正的富足,往往藏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细节之中。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那就是“被治愈”的感觉,但这“治愈”不是那种廉价的安慰剂,而是来自对本质问题的直面。它没有回避生活的困境和无常,反而是在承认这些的基础上,教我们如何与不完美和解。比如,书中对那些略带瑕疵、充满使用痕迹的物品的珍视,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完美主义”的执念。我以前总追求崭新、整洁、一尘不染的环境,但读完后我意识到,那些使用留下的痕迹,才是生活真实存在的证明,是爱与陪伴的勋章。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它没有用生硬的口号来灌输,而是通过无数个微小而精准的观察点,慢慢渗透到读者的内心深处。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感觉自己的心境像是被轻轻擦拭过一样,变得更加清澈和坦然,对日常中的小确幸也变得更加敏感和珍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