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素书(白金纪念版)
定价:29.80元
作者:黄石公,刘泗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801802989
字数:
页码:180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秦末,天下大乱,隐士黄石公授书张良,曰:读此可为王右师矣张良熟读此书,运用书中的谋略原则,辅佐刘邦打败项羽,成孰了帝王之业 这本假历代高人隐士奉为千古不传的韬略秘籍就是《素书》。
《素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和各种职业的读者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素书(29.8)》的喜爱。至今,该书已经三次再版,六次印刷.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确立了良好的声誉。
历代学者如司马迁、苏东坡、钱穆、南怀两等都对《素书》给予极高的评价。李大钊先生还亲手抄录《索书》全文和注释。可见对该书的重视和喜爱黻之深。
《素书》以1300多字概括了人生的全部准则,字字珠玑,句句哲理。直接告诉我你实用的信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实践性和指导性极强。
内容提要
在刘邦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数度历险, 均运用张良的计策化险为夷.、在取得天下之后,刘邦发出有名的慨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l岂不知,张良的谋略均来自《素书》。
张良死后。《素书》失传,五百多年之后的晋朝,有盗墓者发掘张良之墓,于玉枕中发现了《素书》,上有秘诫:“不许传于不神不 圣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其人而不传者,亦受其殃。”此后,《素书》广为流传。
宋朝宰相张商英在《素书序》中说:张良 之所以成为张良,不过是运用了《素书》中的几条原则而已,尚且能够灭掉泰国和项羽,而 使刘邦称帝,更何况是对《素书》能够全然掌握、确实理解的人呢?
《素书》采经文写法,语言高度精练,内涵极其丰富,对人事变化和事物发展趋势观察细微,体会深刻,对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入处世、理家经国、趋吉避凶、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
作者生逢乱世,目睹详察世间纷纭万象,对人性的观察和分析,对事态变化的把握,对利害祸福的剖析。对斗争谋略的把玩指点尖锐犀利。读来惊心动魄。但莫不切中要害。
目录
素书原序
四库全书素书提要
素书全文
原始章
正道章
求人之志章
本德宗道章
遵义章
安礼章
素书今译与解释
原始章
正道章
求人之志章
本德宗道章
遵义章
安礼章
黄石公传
素书原评
素书考
作者介绍
文摘
注目:浊,溷也。 王氏日:“疑而见用怀其惧,而失其善;用而不信竭其力,而尽其诚。既疑休用,既用休疑;疑而重用,必怀忧惧,事不能行。用而不疑,秉公从政,立事成功。”
这里讲的依然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任用了人家但又不相信他,对他不放心,或者反过来,虽然信任他,但却不敢放手使用他,都是错误的。
“所任不可信”是指只看他的才干而不了解或者怀疑他的内心,比如刘邦怀疑韩信但还是用他,后韩信谋反。“所信不可任”也指根本不了解他的真实才干却相信他,任用他,比如赵国的使用赵括。
苏秦在燕国为官的时候,有人到燕王那里说他的坏话,说他反复无常,不值得信赖。苏秦对燕王说:“如果我像尾生那么讲信用,像伯夷那么廉洁,像曾参那么孝顺,再来侍奉您怎么样?”燕王说:“那当然很好啊。”苏秦说:“如果真的那样,我就不能侍奉您了。像曾参那么孝顺,就离不开父母了;像伯夷那么廉洁,就既不做武王的臣子,也不做孤竹国的君主;像尾生那么讲信用,怎么可能到秦国那里夸大燕国和齐国的威风,而取得成功呢?这样的话,你又怎么会用我呢?” 义、廉、耻,化以孝、悌、忠、信,使民自然归集。官无公正之心,吏行贪饕;侥幸户役,频繁聚敛百姓;不行仁道,专以严刑,必然逃散。”
以德服人,才能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让人真心归附;相反,只靠严厉的规章和高压的手段,去压服和束缚人,后只能导致,人心涣散。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管理单位、企业,都是一样的道理。
汉朝末年,齐地的王叫田荣,素来没有德行,不得民。他被项羽打败后,率领残兵败将逃跑了,又接着对百姓敲。百姓们忍无可忍,集合起来杀了他。田荣的弟弟田横和他相反,品德高尚,很得民心,当时项羽立田假为齐王,但百姓起来驱逐了田假,拥戴田横为王。后来高祖统一了天下,田横率领五百人跑到海岛上隐居。高祖派使者去征召他,田横既感到高祖的势力无法拒绝,又不甘心做他的臣下,在走到距离洛阳三十里的时候,就自杀了,让使者拿他的头去复命。高祖又派人到海岛上,征召他们到洛阳来。大家到了洛阳,听说田横已经死了,都到他的墓上去哭,然后就都自杀了,五百余人无一生还。
汉顺帝汉安元年,派光禄大夫张纲等八人到州郡巡视.以便发现人才,检举贪官污吏,对于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他们有权处置。张纲离开首都不到一里地,叹息说:“豺狼当道,还管狐狸有什么用呢?”当天就毁了车子,回到首都,上书弹劾内戚大将军梁翼十五务大罪。粱翼害怕了,恰好广陵一带的土匪张婴杀了太守,聚众数万,他就推荐张纲做广陵太守。张纲单车赴任,直接到了张婴的军营。晓以大义,张婴投降,遣散了群众。张纲治理广陵,以身作则,以德服众,人民安居乐业。过了几年,张纲病故,全城的人为他带孝痛哭。
序言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叙事视角的新颖和大胆。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客观陈述,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具穿透力和代入感的切入点。这种选择让原本可能显得有些严肃或疏离的主题,瞬间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诚与热忱,仿佛他正在与我进行一场深入的、不设防的对话。这种亲切感极大地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使得那些深奥的道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如同耳边私语般,温柔而有力地影响着读者的认知。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决定一本好书能否被长久铭记的关键因素。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封面设计非常典雅,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精心的排版,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看看里面到底藏着怎样的智慧。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累。我特别喜欢那种微微泛黄的书页触感,仿佛真的在翻阅一件流传下来的珍宝。装订也非常结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脊会松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件阅读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从外在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对于这部作品的敬意和用心,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棒的初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堪称一绝,逻辑推进得极其自然流畅。它不是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更像是一座精心搭建的迷宫,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新的风景,并且清晰地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以及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作者仿佛早已洞悉了读者的思维路径,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适时地抛出关键性的论点或例证,让人有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种高超的结构组织能力,使得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非常连贯,不容易产生阅读疲劳。即便是跨越了不同的主题模块,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递进关系,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整体把握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在叙事和论述时展现出的那种对语言的精准掌控力,让人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无论是描绘宏大的历史场景,还是剖析细微的人性哲思,文字都显得张弛有度,既有深厚的学理支撑,又不失文学的美感。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词句,感受那种文字撞击心灵的力量。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晦涩,反而是将复杂的概念以一种非常流畅、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即使是对相关领域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很快抓住重点。这种将深度与易读性完美结合的能力,是很多作者望尘莫及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像是一次思维方式的重塑。我发现自己看待某些既有概念的角度变得更加开阔和批判性了。它鼓励读者去质疑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假设,去探寻事物背后的本质和更深层次的关联。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想要停下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工作经验去印证和思考的冲动。这种由内而外激发出的求知欲和反思精神,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收获。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记忆了多少既定答案,而在于拥有了多少有效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