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本书读通国学经典
定价:29.80元
作者:人文素养丛书编写组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2194093
字数:308000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本书突破“经史子集”四分法的框架,按照现代学科分类法,以“文、哲、史、科”为纲,以历史发展为线,做到线索分明、点面结合,突出著作内容,让读者了解国学常识的同时,充分领会原著的魅力,感悟古代帝王之术、修身养生秘诀、启蒙家教等热门之学,汲取智慧,在思想上、精神上获得教益。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最近翻阅了几本国学经典导读类的书籍,总觉得市面上的很多作品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流于表面,讲得不够深入。我特别期待能找到一本既能全面概览,又能深入浅出地解读那些浩如烟海的传统智慧的宝典。理想中的书,应该能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带领我们走进古代先贤的思想殿堂,而不是冷冰冰地罗列知识点。我希望它能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提供一剂清醒的良方,让我能从那些流传千年的文字中,汲取到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真谛。那些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探讨,那些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都应该被还原出它本来的光彩和温度,而不是被现代的语境过度裁剪或扭曲。寻找一本能真正“读通”的入门书,对我来说,简直像一场寻宝之旅,渴望找到那个能开启宝库大门的钥匙。
评分我一直有个心结,就是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了解得太零碎,像散落的珍珠,不成体系。读过一些碎片化的解读,总觉得隔了一层纱,看不真切。所以,我特别关注那些声称能提供“通识”教育的读物,但很多时候,它们只是把《论语》、《道德经》、《易经》等堆砌在一起,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逻辑线索。我理想中的那种书,应该能构建出一个清晰的知识地图,让我们明白这些经典之间是如何相互呼应、彼此关联的。比如,儒家的入世哲学如何与道家的出世思想进行平衡和对话?法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果能有一本书,巧妙地梳理出这些脉络,让我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那才算得上是真正“读通”了。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是建立扎实国学底蕴的关键。
评分说实话,很多国学入门书的文风都太沉闷了,读起来像是硬啃教科书,提不起精神。我更喜欢那种文字流畅、叙事性强的作品,最好能用生动的例子或者现代生活的场景来佐证古人的智慧。比如,讲到孟子的“浩然之气”,如果能结合当代人面对职场压力或个人困境时的心理状态来阐释,效果肯定会好很多。我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激活”经典,让它们“活”起来的解读方式。如果一本书只是停留在对古籍的白话翻译上,那意义不大,毕竟现在网络上不缺这些资料。真正有价值的,是作者个人的洞察力与深厚的学养相结合,能够把深奥的哲理转化为我们日常可感的智慧结晶。我期待读到一本,读完后,能立刻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被微调了,看世界的角度更开阔了。
评分我对涉及古代哲学和历史典籍的解读特别挑剔,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到“义理”和“考据”的把握。有些书为了追求所谓的通俗易懂,把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演变简化得太过火,导致对原意的偏离甚至误读。比如,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流变,需要严谨的学术支撑,不能为了追求故事性而牺牲了准确性。我希望看到的解读,是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能够做到对普通读者友好。它需要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匠人,用最精细的工具打磨原材料,既要保证材料的纯度,又要让成品拥有绝佳的手感和美学价值。如果能平衡好“学术的深度”和“大众的可读性”,那么这本书无疑就抓住了国学普及的精髓。
评分我个人对那些侧重于实践操作和方法论的读物情有独钟。国学经典固然蕴含着宏大的世界观,但如果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指南上,对我来说价值就打了折扣。我渴望从书中找到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的古代智慧版本。比如,如何运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智慧来应对商业竞争?如何借鉴《大学》中的修身功夫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一本好的通读指南,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是一套心灵成长的工具箱。我希望读完后,能够立即在生活中有可操作的改进,而不是读完就束之高阁,成为书架上又一本“知识的灰尘”。这种立即可见的效用,才是衡量一本经典导读书籍是否成功的标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