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少年品读国学精粹--大学 中庸 尚书
定价:25.80元
作者:和兴文化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68284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 《中庸》是开启人生智慧的好教材。它能启迪我们人生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如何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其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
★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国*部古典文集和*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
内容提要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中庸》,是先秦儒家早、精密的哲学著作,堪称儒家学说的思想纲领和理论基础。它着力论述人生哲理,认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普遍原则是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要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尚书》列为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喜欢烹饪和食材学的朋友们,这本《山川物产风物志:中国地方特色食材的地理密码》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的视角非常独特,没有落入传统美食书那种侧重于菜谱的窠臼,而是聚焦于“食材的源头”。全书按照地理板块划分,从北方的黑土地上的谷物到南方的热带雨林中的香料,娓娓道来每一种特色食材是如何在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下,孕育出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的。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植物学、土壤学的小知识点,但叙述方式非常生动,像是跟着一位博物学家在田野间考察。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非遗”食材的记录,那些即将失传的古老种植或采摘技术,通过文字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这本书不仅能丰富你的食材认知库,更能启发你在日常烹饪中,思考“风土”对于味道的决定性作用。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系列丛书,而这一本《唐宋古建营造技艺探微》无疑是其中最让我震撼的一部。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建筑的刻板印象。作者显然是深谙此道的行家,书中详尽地剖析了唐代斗拱的力学结构与宋代榫卯的精巧变化,用大量的线描图和侧视图,将那些宏伟的殿宇和复杂的工艺步骤,分解成了清晰可见的几何逻辑。我过去总觉得古建筑是靠经验堆砌出来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那背后蕴含着极其严谨的数学和力学原理。特别是关于《营造法式》的解读部分,那种对细节的执着令人肃然起敬。它不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更像是一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手册”,即便是初涉此道的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读完后,再去看那些历史遗迹,眼神都会变得不一样,充满了对古人智慧的敬畏与赞叹。
评分这本《宋词三百首鉴赏与吟诵》简直是文学爱好者的福音!初捧此书,就被其精美的装帧和内页设计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宋词选本,更像是一部流动的宋代美学画卷。作者在选篇上颇具匠心,既收录了苏轼、辛弃疾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也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韵味悠长、鲜为人知的婉约派佳作。尤其是对每一首词的注释和赏析,深入浅出,绝非简单的词句解释,而是将当时的时代背景、词人的心境、乃至词牌的格律变化都娓娓道来。读来如沐春风,仿佛能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对饮,共赏一轮明月。我尤其欣赏它在“吟诵”方面的指导,提供了详尽的断句和节奏提示,这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朗读几首,那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让这些沉睡的文字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停留在阅读层面,更在于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评分这本《明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给我带来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体验。它没有宏大的政治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阶层最细微、最真实的日常片段:他们如何选购文房四宝、如何组织一场雅集、他们的交游信札中蕴含的社会规范,乃至他们的服饰礼仪和起居习惯。作者显然是做了极其扎实的考据工作,很多细节的描述,例如在寒冷的冬天,士大夫如何通过一套复杂的熏笼和暖炉系统来保持书房的温度,都写得细致入微。这使得那些遥远的明朝人物形象一下子变得立体、可感,不再是历史书上扁平的符号。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做了一次深入的“社会田野调查”,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史”之中。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流变的书籍,书名为《兼爱非攻与法家治世:先秦思想的冲突与融合》。坦白说,对很多读者来说,“先秦诸子”可能会是一个有些枯燥的概念集合,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高明的引路人。他没有采用简单的概念罗列,而是将不同的学派置于那个战乱频繁、思想迸发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对话”和“冲突”的。比如,他生动地描绘了墨家学派的“兼爱”思想,是如何在面对儒家的“差序之爱”时展现出理论上的张力与现实中的困境。书中对法家思想的剖析也极其到位,不带褒贬,客观地展示了其在建立统一秩序方面的强大效用。对于希望系统梳理中国早期思想脉络,理解不同学说核心论点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逻辑清晰度和思想穿透力都是一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