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庄子译注
定价:49.00元
作者: 庄周,李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40995
字数:
页码:33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读不朽经典《庄子》,品庄子的人生智慧
◎集文章、绘画、音乐之美于一身
◎先秦说理文学中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上都有巨大的影响
内容提要
庄周的《庄子译注》拟选“内篇”七篇,“外篇”五篇,“杂篇”两篇,以简约义丰、深刻隽永的文章为选择标准。另外,所据底本为晋代郭象《庄子注》,凡郭象注有不通的地方,参校成玄英《庄子疏》、陆德明《庄子音义》、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等人的训诂考证,加以校释。《庄子译注》体例参照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横排简体版),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部分。题解部分位于原文之前,先阐述文章中心要旨,再详解各部分章节的中心要点和段落大意。原文以郭象注本为据,尽量不改动原文;注释以清晰简明为原则,省去各家注疏,择意义通明者;译文则尊重庄子文风,以信、达、雅为原则,说理文字简练通达,明白晓畅,抒情文字酣畅自然,保留诗味。
目录
前言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肤箧
天地
秋水
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齐名,被称为老庄。
文摘
序言
这部新近读到的作品,给我的触动颇深,它的叙事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时而湍急,时而平缓,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精神领域。作者在构建故事情节时,展现出惊人的细腻和耐心,每一个场景的描绘都仿佛是用最精细的笔触勾勒而成,光影的转换、人物微小的动作和眼神的交流,都被捕捉得丝毫不差。我尤其欣赏它在探讨人性复杂性时的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没有生硬的说教,只是将人物置于极端的情境中,让他们自然地流露出本性中最真实也最脆弱的一面。这种叙事策略使得作品的思想内核得以深刻地扎根于读者的内心,而非停留在表面的理解。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漫长的、沉浸式的冥想,让人在字里行间体会到生活的重量与轻盈之间的微妙平衡。它不是那种追求快速情节推进的商业小说,而是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哲思的渗透,需要读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心神去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评分坦率地说,起初我有些抗拒这种略显晦涩的写作手法,它要求读者付出相当的努力去跟上作者跳跃性的思维轨迹。然而,一旦适应了这种独特的“语境”,我便被深深吸引住了。这部作品的结构设计精妙绝伦,它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仿佛是无数个散落的宝石,需要读者自己去寻找线索、串联起整个宏大的图景。书中对“时间”和“存在”的探讨尤其让我着迷,作者似乎对传统的时间观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让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文本中交织缠绕,模糊了界限。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具有挑战性,但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强迫你走出思维定势,去质疑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设定。对于那些渴望思想刺激,不满足于平铺直叙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兴奋剂。
评分整体来看,这部作品的气质是内敛而深沉的,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试图用戏剧性的冲突来立刻抓住读者,而是采用了一种缓慢渗透的方式,将一种深沉的忧郁和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像香料一样慢慢融入到读者的感官记忆之中。我发现自己读完特定章节后,常常会放下书本,凝视窗外良久,思考书中人物的抉择与我自身生活的关联。这种“出神”的状态,正是衡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它成功地在你和现实之间创造了一个可以进行深刻对话的场域。虽然书中的某些论述可能显得略微学院派,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来辅助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其在情感层面上对读者的强力感染。它不是轻松的消遣读物,而是一次严肃的、值得投入的智力与情感的远征。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称道之处,在于它对边缘人物和被遗忘角落的细致关怀。作者似乎总能将目光投向那些不被主流叙事所关注的群体——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冲刷掉的个体,或是生活在社会夹缝中的挣扎者。他没有用廉价的同情去描绘他们,而是赋予了他们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和复杂的人性光辉。通过这些角色的命运起伏,作品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某些残酷法则,以及个体在面对巨大结构性压力时的坚韧。阅读这些篇章时,我几度陷入沉默,不是因为情节的悲惨,而是因为那种真实感带来的巨大冲击。这种现实主义的笔触与一些近乎魔幻的象征手法巧妙结合,使得作品既有扎根于大地的厚重感,又不失对超越性的追求,达到了罕见的平衡。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原始的审美愉悦。它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场华丽的文字盛宴,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和不落俗套的想象力。句子结构的变化多端,时而长句如诗歌般铺陈开来,描绘出宏大或幽微的景象;时而又用短促有力的短句,像重锤一样敲击心灵,带来瞬间的震撼。这种节奏的把控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使得阅读体验跌宕起伏,绝不枯燥。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似乎拥有将抽象概念实体化的魔力,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思辨或情感纠葛,在他的笔下都化作了清晰可感的画面和可触摸的物体。这不仅仅是文学技巧的展示,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他似乎能看到事物表象下隐藏的结构和规律,并用这种独特的视角重新组织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观。每次翻阅,都会发现新的层次和新的解读,实在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