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国学经典-警世通言
定价:35.00元
作者:鲁晓菡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26504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警世通言》所收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些历史上人物,如李白、苏东坡、唐伯虎,经过话本的描述,变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爱情婚姻一类题材在书中占了较大比重,编著者强调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主张婚姻自主,提倡男女双方互相尊重,对受压迫的女性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如杜十娘、玉堂春等。更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雅俗共赏。
目录
作者介绍
鲁晓菡,原名张羽,女,汉族,长期从事国学类图书编辑工作,先后主编《国学传世经典》《感悟人生智慧经典丛书》等图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整体阅读感受是沉静而富有启发性的,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外界的喧嚣暂时隔绝开来。我通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一壶清茶,翻开它静心阅读。它所蕴含的那些关于人生哲理、社会伦理的论述,虽然是古人的智慧,但拿到今天来看,依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书中探讨的“义”与“利”的平衡之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依然是许多人内心挣扎的主题;再比如,对“修身、齐家”的强调,对于当前快节奏生活中家庭关系的疏离,无疑是一种温柔的提醒。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吸收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它不强行灌输观点,而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平台,引导我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会合上书本,盯着窗外沉思许久,思索书中的道理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落地生根。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那些快速阅读和碎片化知识的摄入要来得深刻和持久。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现代性快速淹没的“慢智慧”。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对古代文化进行现代转译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可操作性。很多国学读物,读完之后常常会产生一种“学了,但好像没全懂”的虚无感,因为那些古老的智慧太抽象,难以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中去。然而,这本《中华国学经典》似乎注意到了这一点,它在某些篇章的解析或引申部分,巧妙地植入了古代圣贤如何处理具体“事务”的案例。这些案例,无论是关于人际交往的微妙处理,还是面对困境时的心性调适,都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我尝试着在最近处理一个工作中的团队协作难题时,借鉴了书中某个关于“和而不同”的古老论述,结果发现效果出奇地好,既维护了原则,又顾及了情面。这种“知行合一”的导向,是它区别于其他纯理论性国学著作的关键。它不是让我们成为书斋里的学者,而是希望我们成为更有智慧的实践者,让古人的经验真正成为我们应对现代生活挑战的“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深得我心,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下的功夫。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很有质感的布面材质,触感温润而沉稳,米白色的底色上印着烫金的标题“中华国学经典”,那几个字仿佛自带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不张扬却自带气场。侧边书脊的设计也十分巧妙,不同于市面上很多粗制滥造的书籍,它采用了传统的线装和现代工艺的结合,虽然是胶订,但处理得非常平整,即便是新书也不会有异味。内页纸张的选择更是让我惊喜,不是那种刺眼的纯白,而是略带暖意的米黄色,这种“护眼纸”的质地,让长时间阅读的眼睛负担大大减轻。我尤其欣赏的是字体排版,宋体的选择既保证了古籍的韵味,又兼顾了现代阅读的清晰度,字号大小适中,行距疏密得当,即便是阅读那些篇幅较长的段落,也感觉十分舒适,没有丝毫拥挤感。这种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次翻开它,都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仪式感,让人不由得放慢呼吸,准备沉浸其中。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出版社在做经典重刊时,往往只注重内容的权威性,而忽略了实体书本身的媒介价值,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从内到外都透着一股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套书无疑是值得投资的。它的装帧、纸张、印刷工艺都达到了出版界的一流水准,这保证了它在物理形态上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我深信,在信息迭代飞快的今天,真正有价值的经典书籍,其价值不会随着时间贬值,反而会随着历史的沉淀而愈发凸显。我特地将其放置在客厅的书架上,它不仅是一件提升空间文化氛围的陈设,更是一种无声的文化宣言。每当有朋友来访,目光扫过这套典雅的书籍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对文化传承的尊重。相较于那些一年一换的畅销书,这种经典系列才是真正能够沉淀下来,成为家族传承的一部分。我已经打算等孩子大一些,就从这套书里为他挑选一些易懂的篇章开始启蒙。一本能够跨越代际,持续提供精神滋养的读物,其“非物质”的价值,是任何定价都无法衡量的。它代表着一种文化自信和对历史的温柔回望。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帮助我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脉络的读物,在众多版本中,这本《中华国学经典》系列吸引了我。它的编纂思路非常清晰,不像某些选本那样零散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逻辑严谨的知识框架。我注意到它在选材上做了大量的权衡和取舍,既保证了核心经典的覆盖面,又避免了内容过于晦涩难懂而劝退初学者。比如,它在引入一些关键的哲学概念时,并非直接抛出复杂的术语,而是先辅以现代汉语的解释和例证,这种“渐进式”的引导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更值得称赞的是其注释体系。很多国学著作的注释常常是另一本“难点解读”,让人越看越晕,但这本书的注释走的是“精准服务”路线,只在关键的生僻字词、典故出处以及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进行点拨,点到为止,不喧宾夺主,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死”的古籍,而是在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身边,听他娓娓道来,既能把握原意,又能体会其中的深意。这种编校的水准,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普通读者的真诚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