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法今观 水经注
定价:39.80元
作者: 郦道元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3778143
字数:
页码:1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水经注》以河流为纲,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古今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像这样写作严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下来了许多资料。《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的文学作品,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n内容提要
《水经注》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下来了许多资料。《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的文学作品,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
n本书编译者除对古文原典进行注解、翻译外,还加入了与现代技术相关联的知识性、趣味性版块,使读者一览古代科技对当代科技进步的影响。
n目录
作者介绍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n
杨承清,京城图书撰稿人和图书策划人,策划、编辑超过二百本畅销图书,是畅销书《感谢折磨你的人》《活在当下》《别和自己过不去》的策划编撰人,因一度引起图书跟风潮,在业界小有名气。畅销作品涉及励志、经管、教育、心理、人文和佛学等各个领域。主要作品还有《有佛法就有办法》《女人一定要懂的男女心理学》《你为什么不快乐》《发现你的优势》《父母的教育为何没有效果》等。
文摘
序言
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必须有巨大的凝聚力。凝聚力的基础是我们具有极大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根本来源于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领悟。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当下中国人必须知道,我们古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医药学以及建筑、纺织、陶瓷、造船、水利建设等方面曾经在世界居于地位,如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这些科技发明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n为此,我们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科技古籍进行重新译编,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并注重推陈出新。在内容上不仅紧密联系现代,还配以相应的图片,让读者可以直观地从科技古籍中学到科普常识,更能从中看到古人在科技方面的造诣。
n需要说明的是,《水经注》共四十卷,但编译者并没有收录全部内容,而是将各章节与当下自然人文联系较紧密的内容进行翻译、解读,让读者能用小的阅读量,在短时间内领略《水经注》的魅力!
n本书作者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我国古代地理学家、散文家,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今河北省涿州市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当地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的变迁等。
n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以河流为纲,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古今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像这样写作严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
n拿到这本厚厚的书籍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与古代文人墨客的形象,他们手持卷轴,伏案疾书,在简陋的条件下,却能构建出宏伟的地理图景。我猜想,作者在搜集资料和构思结构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从目录的排布来看,逻辑性似乎非常强,章节之间层层递进,脉络清晰。我非常看重一部学术性或历史性的著作的结构,好的结构能引导读者顺畅地理解复杂的知识体系。这本书的字体选择也很有讲究,大小适中,行距舒适,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于疲劳,这对于注重阅读体验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我总觉得,一本好书,不仅要内容深刻,阅读的“手感”和“观感”同样重要,它决定了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亲近它。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读者的尊重。
评分从书脊的紧实程度和整体的重量感判断,这绝对不是一本轻易就能被“翻烂”的书。我特别关注作者在脚注和注释部分的处理。对于涉及大量引文和考据的作品,清晰、规范的注释系统是衡量其严谨性的重要标准。我期望作者能提供详尽的出处说明,这样不仅能增加文本的可信度,也方便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交叉验证和拓展阅读。如果注释做得精良,这本书就从单一的阅读材料,升华为一个知识探索的索引。我希望看到那种密集的、层层嵌套的学术对话,让我在阅读主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背后那庞大的信息网络支撑。一本真正有价值的著作,必然是开放的,它引导读者走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内敛的奢华”。它没有使用那种浮夸的烫金或者闪亮的材质,而是选择了低调而有质感的布面或者类似材质,这种选择本身就传递出一种自信和厚重感,仿佛在说:“我的价值在于内容,而非外在的装饰。”我对手工装订的书籍有一种莫名的偏爱,总觉得它比批量生产的机器装订多了一份温度和韧性。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侧边裁切,非常平整干净,这说明印刷和装订工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对于这种需要反复翻阅和查考的工具书性质的著作来说,耐用性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陪伴我度过漫长的研究和学习过程,成为案头常备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略带古朴的字体和水墨晕染的背景,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最近迷上了一些关于古代地理和水文的著作,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不为人知的智慧。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都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那种油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它,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留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空灵和深邃感,仿佛能透过封面窥见作者那颗探索自然的心。这本书的体量看起来相当可观,页码厚厚的一本,估计能让我享受很长一段时间的阅读时光。对于我这种喜欢深度挖掘的读者来说,厚度本身就是一种承诺——承诺了内容的充实和细节的丰富。我期待着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将那些古老的江河湖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不仅仅是地理方位的记录,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
评分我平时阅读的习惯是先快速浏览一下引言和结语,从中去捕捉作者的核心观点和最终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核。这本书的序言部分,我瞥见了几处颇具洞察力的论断,让我对后面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它似乎不仅仅是在描述地理现象,更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古代先贤们是如何认知和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这种将自然科学与人文思考相结合的写作方式,是我非常推崇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去理解那些古老的传说和地名背后隐藏的真实地理面貌。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是阅读历史文献最迷人的地方,它能激活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并提供一种坚实的知识基础来支撑这种好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