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菜根谭
定价:32.80元
作者: 洪应明;陈实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2100908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一部具有劝诫作用的语录集,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n
2.《菜根谭》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n
3.汉民族几千年来做人处事的智慧结晶,具有儒道真理。n
4.兼有语录的影响力、随笔的可读性、训诫的深刻意义。n
n
内容提要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书集。作者糅合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的体验,撰写出这套出世入世的法则,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其文字简炼明隽,兼有语录的影响力、随笔的可读性、训诫的深刻意义。还有人说菜根谭“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n
目录
作者介绍
陈实,1970年3月5日生,高级工程师,山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山东省创新创业导师团导师,山东省标准化工作专家,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导师,菏泽学院教授,《山东青年》《文化大观》总编,山东博视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天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天健标准化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市旦济华开博视培训学校校长,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博视雅奖学金创设人,成武一中陈实奖学金创设人,成武职教中心陈实奖学金创设人,成武伯乐中学陈实奖学金创设人,同济大学EMBA,美国德克萨斯大学EMB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速电子加速器科研项目核心技术团队成员之一,山东中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n
n
洪应明,明朝人,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卒不详,藉贯不详,著有《菜根谭》和《仙佛奇踪》。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退隐山林,专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n
文摘
试读部分n
人慈悲,处处真趣味n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n
大慈悲:佛家语,给他人带来快乐叫慈,为他人消除痛苦叫悲。n
维摩:维摩诘的简称,菩萨名。n
屠侩:屠夫,刽子手。n
金屋:华丽的屋子。n
茅檐:茅草屋。n
【译文】n
每一个人都有慈悲之心,就这一点来说,大慈大悲的维摩诘菩萨与屠夫刽子手是没有分别的。到处都有生活情趣,就此而言,华丽的房屋与简陋的茅草屋也没有什么分别。只是由于人心常被各种欲念情感封闭,因此与慈悲、真趣味只在咫尺之间,却当面错过,远隔千里了。n
无得罪昭昭,无得罪冥冥n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n
昭昭:明亮可见。n
冥冥:昏暗不清楚。n
【译文】n
人的有了病,眼睛就会看不清东西,有了病,耳朵就会听不清楚声音。疾病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而在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发作。因此君子想要在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地方不犯错误,首先在人看不见的地方端正自己的言行。n
苦心常悦心,得意生失意n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n
苦心:伤心痛苦。n
悦心:心情愉悦。n
【译文】n
伤心痛苦的时候,要保持快乐喜悦的趣味,使自己身心愉悦。一切顺利的时候,要想到失意遇挫时的痛苦悲伤,使自己心境平和。n
……n
序言
这并非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书,我必须坦率地承认这一点。如果你习惯于直接了当的结论和明确的行动指南,那么你可能会觉得这本书过于“虚无缥缈”,甚至有些矫情。它更像是一本“心境的镜子”,需要读者自身具备一定的阅历和社会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某些看似矛盾的论断。比如,时而强调淡泊,时而又鼓励积极入世,这种张力恰恰是人生的常态。我周围一些年轻的朋友试读后表示晦涩难懂,但我认为,这正是其魅力所在——它拒绝被轻易定义。它要求读者带着问题去读,带着自身的困惑去对比,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我个人而言,我更欣赏它那种对“清醒的孤独”的赞美,鼓励我们在人群中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这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需要勇气。
评分我是在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接触到这本书的。那时,我感觉自己像个陀螺,被各种KPI和人际关系的琐事推着团团转,心力交瘁。我原本期望找到一本能立刻帮我“搞定”问题的工具书,结果这本“老古董”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没有教我如何更有效率地工作,而是提醒我,工作和生活本身,不应该是相互倾轧的两个极端。书中关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论述,并非懦弱的退让,而是一种对局势的清醒洞察和能量的战略性保留。我开始尝试在情绪上来时,给自己设置一个“暂停键”,哪怕只是五分钟,就想象自己正站在一个更高的山头上俯瞰自己焦虑的模样。这种抽离感,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具体情境的“心法”,让我在面对复杂人性与困境时,多了一层缓冲和反思的空间,而非盲目地投入战斗。
评分我发现自己阅读这本书的节奏是碎片化的,但这种碎片感反而契合了现代生活的本质。我不会刻意安排一整个下午来“研读”,而是在通勤的地铁上、等待会议开始的间隙、睡前半小时,随手翻开,随机阅读一则。神奇的是,无论我在哪个状态下打开它,总能找到一句能立刻契合我当下心境的话语。它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人生导航仪”,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温和的校准。例如,当我在某个合作中遭受挫折,感到愤愤不平时,翻到一页关于“恕人近矣”的论述,瞬间就能将心头的戾气消解大半。这本书的结构看似松散,但内在的逻辑却是严密而圆融的,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洽的精神世界。它不是一本快速提升技能的书,而是一本缓慢滋养灵魂的书,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一旦扎根,便难以动摇。
评分说实话,初读此书时,我差点就想把它扔到一边了。那种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着实让人感到吃力,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在看世界。我不得不时不时地停下来,查阅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典故,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然而,一旦适应了那种韵律和节奏,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开始从中读出一种近乎音乐般的美感。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那种极其克制却又极富画面感的笔触,让人仿佛身处江南烟雨之中,闻到了青石板上的湿气。这种文学上的精妙,与它所蕴含的处世哲学相得益彰。它不是说教,而是艺术地呈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限度地去体验和感受,如何在与外界的纷争中,保持内心的澄澈与高贵。这本书需要耐心,它回报给你的,不仅是智慧,更是一种审美上的愉悦,一种对古典文学魅力的重新发现。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装帧古朴典雅,拿到手里就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我花了足足一个多星期才勉强读完,过程谈不上轻松愉快,更像是一场漫长而深入的自我审视。书中的文字,看似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巨大的哲理密度。很多章节,我需要反复咀责,甚至需要放下书本,走到窗边,静静地看着远处的行人车辆,才能勉强捕捉到作者那一闪而逝的智慧光芒。它不像现代流行的心灵鸡汤那样直白、快餐化,而是像一位沉默而睿智的长者,在你耳边低语,不强迫你接受,只是默默地陈述他所体悟到的世间真理。特别是关于“知足”与“进取”之间的微妙平衡,书中给出了许多值得玩味的视角。我发现自己过去许多轻率的判断和急躁的行为,在这些古老箴言的映照下,显得多么的幼稚可笑。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而在于提供了一种更深层的、更具韧性的生命底色,让人学会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锚点。那种沉淀下来的力量,是任何快速成长的秘籍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