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钟书国学精粹:宋词三百首
定价:20.00元
作者:洪镇涛,李碧荣 注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7102415
字数:
页码:2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家园。让我们沿着《周易》、《诗经》、《论语》、《》、《庄子》、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的鲜明足迹,品味经典的独特魅力,品读圣贤的无上智慧,修养我们高尚的人格!
n《钟书国学精粹:宋词三百首》为钟书国学精粹系列丛书之一。本书的编写以上疆村民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以及唐圭璋笺注的《宋词三百首首笺注》为蓝本。
目录
赵佶
宴山亭(裁剪冰绡)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碧云天)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张先
千秋岁(数声韪鸠)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金风细细)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踏莎行(祖席离歌)
踏莎行(小径红稀)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韩缜
凤箫吟(锁离愁连绵无际)
宋祁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柳永
曲玉管(陇首云飞)
雨霖铃(寒蝉凄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月华收)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定风波(自春来)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戚氏(晚秋天)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王安石
桂枝香(登临送目)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赵佶
宴山亭(裁剪冰绡)
钱惟演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碧云天)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张先
千秋岁(数声韪鸠)
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青门引(乍暖还轻冷)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清平乐(红笺小字)
清平乐(金风细细)
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绿杨芳草长亭路)
踏莎行(祖席离歌)
踏莎行(小径红稀)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韩缜
凤箫吟(锁离愁连绵无际)
宋祁
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
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
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柳永
曲玉管(陇首云飞)
雨霖铃(寒蝉凄切)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月华收)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定风波(自春来)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戚氏(晚秋天)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王安石
桂枝香(登临送目)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雅致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封面选材考究,手感温润,拿在手里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精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出色,米白色调的纸张不仅护眼,更衬托出文字的古典韵味。尤其是字体排版,疏密得当,行间距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那些拗口的古词,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的处理,比如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在光线下若隐若现,低调中透着高级感。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极致追求,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让我每次翻开它,都仿佛进行了一场与古人的精神约会。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
评分我平日里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涉猎颇广,从先秦散文到唐诗宋词都有所涉猎,但真正能让我沉下心来细品的宋词选本,却并不多见。这本书的选篇眼光极其独到,它避开了那些被过度解读、流于俗套的作品,转而挖掘了一些韵味深远、意境高妙的“遗珠”。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了一些以往被我忽略的大家名作,它们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全新的美感。编者在每首词后的注释和赏析部分,没有那种空洞的学院腔,而是用非常贴近现代读者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词作的格律特点和情感脉络。这种平衡点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便是初次接触宋词的朋友,也能快速领略到其中的神韵。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类“精粹”类的书籍常常抱有戒心,生怕内容过于单薄,或者为了凑数而强行收录一些质量平平的作品。但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给人的感觉是“少而精”,每一首词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遴选出来的精华。我在品读过程中,经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吟诵好几遍,才能体会到词人那份“一字不着,一字不移”的功力。特别是那些描述边塞风光和隐逸情怀的篇章,作者的用词精妙,画面感极强,仿佛我正身处那烟雨迷蒙的江南,或是黄沙漫天的塞外古道。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单纯的电子阅读难以给予的,实体书的触感和墨香,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仪式感和专注度。
评分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设计简直是为深度学习者量身打造。它的开本适中,便于携带,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极大的“二次创作”空间。我习惯在书页空白处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批注,这本书的页边距设计得非常合理,留白充足,让我可以自由地圈点、标记,甚至临摹一些喜欢的词句。而且,纸张的质地对于钢笔墨水的吸收性也很好,即便是使用较湿的钢笔尖,也不会有洇墨的现象,这对于我这种有做笔记习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这样的细节处理,体现了出版方对真正热爱阅读和研究的群体的尊重与理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或许在于它重塑了我对“宋词之美”的理解。过去我总觉得宋词是婉约柔美的代名词,但通过这批精选的篇目,我看到了宋人词作中磅礴的家国情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那种超越时代限制的生命力。每读完一卷,我都会感觉自己的心胸似乎被拓宽了一些,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也更加圆融。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消品,而是值得反复摩挲、常读常新的精神食粮。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点,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宋代文学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文化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