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时尚江湖:时尚行业生存手册 ()
定价:58.00元
作者:瘦马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86277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瘦马的地方就有时尚。中国男性的生活时尚推手。
——演员伊能静
一直以为:时尚不仅仅是穿衣戴帽,也是所思所想。需要品位更需要能力——影响别人的能力。瘦马先生的“时尚江湖”是高手秘笈,但同时也可以成为初学者的游戏指南。是的,对“活着而言,时尚不过是一场游戏。
——主持人柯蓝
所谓是时尚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不断进取和学习的生活态度,也可以变成生活方式。瘦马兄的个人做作业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样一个过程和态度。每次跟他聊天,都会感觉到这个时尚达人发自内心的热忱和活力。相信他的这本书,也会给读者同样的感受和启发。
——节目主持人、办杂志的后进黄健翔
瘦马对时尚和媒体两个行业都有多年的经验,这本书可以作为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书里还且些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杂志的制作流程和细节,媒体人员可以拿来当作工作方法参考,专业技能方面也能有所借鉴。
——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
多年以来,瘦马一直行走在时尚的前沿。深入时尚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汇聚成为影响这个时代的力量,并改变着这个时代。“时尚江湖”正是这股力量的源泉。
——航美传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曼
时尚是只凤凰,时尚是头乌龟,时尚是游戏,时尚也是修炼。读读本书,想想本人。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
时尚的大门是敞开的,如同时尚人的激情与自豪感一样,是尚的创造分享理念充满诱惑。现在,瘦马将其多年所得和盘托出,但愿他的思考,他的实践,他的博采与精研,他的事例与分析,他认知的阶梯以及前瞻的判断,能够迅速找到时尚的知音。
——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
内容提要
《时尚行业生存手册》继《时尚,幕后的策动》出版5年之后,瘦马以宏观以及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再次为我们解决时尚行业的缘起、现状与发展趁势。瘦马时尚与传媒行业二十多年,亲身经历了时尚行业的发展历程,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见地。《时尚行业生存手册》既是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也有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也是专业媒体人的参考书籍。
目录
章 名利的江湖
第2章 一个行业的快感
第3章 入错行嫁错郎
第4章 创刊中的X道谜题
第5章 你有什么资格当主编
第6章 三种人不可小觑
第7章 什么决定了杂志的气质
第8章 封面争夺战
第9章 视觉体系的确立
0章 发行量:宝剑不能出鞘
1章 回到产品:杂志
2章 什么都可以卖掉杂志莫不如此
3章 卖广告还是卖品牌
4章 男性杂志的价值观
5章 网络时代的杂志生存
作者介绍
瘦马,曾担任《出色CHIC》杂志总策划。2002年9月时尚传媒集团,历任《时尚健康》(与美国《Men‘sHealth》刊物版权合作)主编,现任时尚传媒集团出版副总裁兼《罗博报告》执行出版人。
1988年8月毕业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济系,本科毕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6-2007年度新闻研究生院访问学者长江商学院EMBA在读:中国“新派男性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瘦马于2002年参与创办了《时尚健康》(美国《Men’sHealth》杂志中文版权合作),他开宗明义地提出“关爱男人”、“解放男人”。而他于2003年11月倡议申请的“国际男人节”则更进一步强调了男女平权的重要性,“男人节”目前已经成为每年一度的重要活动。
瘦马于2004年创办了《男人装》(英国《FHM》杂志中文版权合作),他倡导非主流的价值观,同时将流行于英美的“后雅皮”概念引入中国并构建了这个逐渐庞大的消费群体,传达出21世纪中国人们要求获得话语权以及分享私生验的渴望。《纽约时报》称赞《男人装》“对开放民间隐私权具有较高价值”。BBC将《男人装》作为中国中产曾经迅速成长的案例之一进行分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男人装》发展成为发行量*的男性杂志,并引发了男性期刊的投资热潮。不管是线下报刊亭零售还是线上电子杂志、营销,其受欢迎程度持续高涨,《男人装》获得诸如《新周刊》2005大盘点新锐杂志等奖项。
2007年瘦马创办了《罗博报告》(美国《RobbReport》杂志中文版权合作),该刊为目前单价高、旨在培养提升富裕阶层整体品鉴能力与品位水平的杂志。因为《罗博报告》的出炉,瘦马受到《华尔街日报》《中国日报》等英文媒体的专访。《罗博报告》也因此获得由新闻出版署颁发的2009年期刊创新年度。
业界殊荣:鉴于瘦马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美国加州于2005年特别授予他“加州奖”。目前获此殊荣的有艺术大师陈逸飞、京剧大师梅葆玖及音乐人三宝等。该奖奖项旨在奖励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文化与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鉴于瘦马在传媒业的影响力,《中国图书商报》将他评选为:
●“1995-2005:中国出版业10年人物榜之24人”
●“2007中国刊业10大新锐主编”
●入选《传媒》“2007年度领军人物”
●2009年底瘦马获得第五届传媒创新年会“2009-2010中国期刊创新年度人物”
著作出版:《都是名气惹的祸》、《出位》、《死亡日记的见证》、《新海上花》、《时尚,幕后的策动》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带着一种冷峻的、近乎新闻调查的锐利感。它完全避开了那些浮夸的行业“秘诀”或“成功学”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克制的语言,去解构那些光鲜亮丽背后的真实运作机制。我记得有一段描述新媒体公关战役的篇幅,作者没有过多渲染成功的喜悦,反而着重笔墨描绘了危机公关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时间窗口的残酷性。这种写实主义的手法,让我觉得内容异常可靠和有分量。它不是在提供一个完美的模板,而是在揭示这个行业快速更迭的本质——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且理解“变化”本身才是唯一的常态。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行业内的“潜规则”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是一种基于事实而非传闻的洞察力。
评分我最近在追踪几个关于全球供应链透明度的研讨会,这本书的内容恰好提供了非常及时的视角。它没有陷入那种宏大叙事中无法自拔,而是非常细致地剖析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上架的每一个环节中,那些看似微小却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博弈点。作者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像是拆解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先介绍整体结构,再深入到每一个齿轮的咬合关系。我特别欣赏他对“小众市场崛起”那一章的分析,他不仅仅罗列了数据,更深入挖掘了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动因——消费者对于身份认同的需求正在如何重塑品牌战略。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行业指南,而是在进行一场深入的商业案例研究,非常过瘾,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市场驱动力”的理解边界。
评分我过去读过很多关于创意产业的书籍,往往侧重于设计美学或者个体天才的叙事。然而,这本书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对于“组织效能”的关注。它似乎在强调,在当今这个高度协同的产业链条中,没有一个环节可以孤军奋战。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分析跨部门协作的痛点,以及如何利用敏捷开发的方法论来应对快速变化的设计周期。我尤其对其中提到的“去中心化决策模型”印象深刻,这在过去被认为是大型成熟企业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但作者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保持品牌核心DNA的同时,实现内部流程的扁平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艺术想象力与严谨的管理学思维结合了起来,提供了实实在在可操作的组织优化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那种带着微光泽的纸张质感,加上烫金的书名和那些充满现代感的几何图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行业分析报告,但翻开内页,那种排版和字体选择的用心程度让我感到惊喜。每一页的留白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完全没有那种信息过载的压迫感。特别是章节之间的过渡页,设计师似乎花了很多心思,用一些抽象的、与时尚元素相关的插画来营造氛围,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视觉享受。我喜欢那种深沉的藏蓝和明亮的亮色对比,非常符合我对“时尚”这个词汇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内容,更是关于体验。这本书的实体书拿在手里,那种分量感和质感,让人觉得它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一件物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格外有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时间线或者品牌大小来划分内容,而是以“权力转移”为核心线索展开。从早期的设计主导权,到后来的资本运作权,再到现在的用户数据权,作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权力更迭地图。这种宏观的架构设计,让我在阅读时能够随时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议题,而又不至于脱离整体的脉络。比如,当读到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时装秀影响的章节时,我能立刻回溯到前面关于“体验经济”的论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这种非线性的、主题化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适合那些已经对行业有一定基础了解,但希望建立更系统化知识体系的读者,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