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发型设计与梳妆(吴旭)
定价:35.00元
作者:吴旭,杜锌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221978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发型设计与梳妆》从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中发型设计课程的需求出发,以发型设计与梳妆实例为主体,对头发的基础知识、发型设计的原理、梳妆造型工具、吹风造型技术、发型梳妆的基本技法、现代发型设计、创意发型设计与表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具有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编写中,针对每一种发型与梳妆技法,都配有详细的说明图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发型设计与梳妆》在强调传统技法的同时,注重对其进行现代演绎与创新。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发型设计与梳妆》适用于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和影视化妆专业,同时也可以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专用教材。此外,也可以作为美容美发行业、婚纱影楼以及相关行业等人员的技能培训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吴旭,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美容美发化妆师》杂志 2006年第八期 发表文章“多姿多彩的影楼人物造型”
《发式晚妆造型前沿》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造 型 前 沿 发式》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时尚晚妆手法造型》书籍 2004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指导学生参加第31届亚洲发型化妆大赛荣获: 新娘妆银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美发美容技能大赛荣获:晚宴发型银奖
时尚妆铜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国际美发化妆师全能大赛荣获:十佳*价值化妆师
吴旭,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美容美发化妆师》杂志 2006年第八期 发表文章“多姿多彩的影楼人物造型”
《发式晚妆造型前沿》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造 型 前 沿 发式》书籍 2003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时尚晚妆手法造型》书籍 2004年广州出版社 参与编写
指导学生参加第31届亚洲发型化妆大赛荣获: 新娘妆银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美发美容技能大赛荣获:晚宴发型银奖
时尚妆铜奖
指导学生参加2006年中国国际美发化妆师全能大赛荣获:十佳*价值化妆师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造型对叙事的影响,尤其是如何通过外在的视觉符号来快速建立角色的核心人设。这本书虽然我没有深入研究其核心技术细节,但它在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审美取向时的那种广度和深度,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注意到它在案例选择上非常讲究,不仅仅是展示了“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呈现了“为什么这样做”背后的文化逻辑。这对于我这种偏向于人类学和社会学视角的观察者来说,提供了丰富的参照系。比如,书中对不同发型结构与社会地位之间隐性联系的梳理,虽然不是我专业的主攻方向,但其严谨的研究方法和资料的翔实程度,足以让人信服。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融合,让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展现出极强的学术思辨价值。
评分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评价通常比较苛刻,因为很多书籍在理论深度上往往虎头蛇尾,或者只是简单罗列操作步骤。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构建了一个非常扎实且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即便我没有去实践书中的具体步骤,仅仅是阅读其对“结构、比例与和谐”的阐述,就已经足够让我对整体设计原理有一个更宏观的把握。我个人更偏爱那种能引发深度思考的材料,而不是那种只停留在“How-to”层面的指南。这本书在探讨原理时展现出的那种学术的严谨性,让我想起大学时期读过的经典美学著作,它似乎在努力弥合实践技巧与核心美学理论之间的鸿沟,这在同类出版物中是相当难得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的材质触感,到内页的纸张选择,都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特别是那些高清的彩图和精美的排版,光是翻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记得我是在一家独立书店里偶然看到它的,当时就被那种专业又典雅的气质吸引住了。它不像那种流水线生产的教材,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色彩搭配和光影处理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呈现方式,无论是版式设计还是配色方案,都为我提供了非常新鲜的灵感。尤其是它对纹理和质感的细腻刻画,让我对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来传达特定的情绪和氛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对于我进行平面设计和品牌形象构建的工作,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审美的熏陶,能让人在快节奏的工作间隙里,沉浸在对美学的细致探讨中。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读者体验角度来说,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关系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注意到它在讲解复杂的空间关系或层次结构时,会非常巧妙地运用留白和图注的对应关系,使得信息获取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平时阅读大量需要配合图示理解的专业文献,很多时候图注和正文的对应总是不够精准,导致理解过程被打断。但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几乎每一次视觉引导都是精确而及时的。这种对读者“阅读路径”的细致考量,体现出一种高级的专业素养,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被尊重和顺畅引导的愉悦感,这一点在很多技术类书籍中是很少见的。
评分我上次参加一个关于影视布景与角色造型的研讨会,当时就有同行提到,成功的视觉形象设计往往需要极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这本书的特点似乎就在于它提供的范式具有极高的“可变系数”。我观察到它在展示各种造型时,并不是给出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基线和变化的可能性。对我进行空间设计和室内软装陈设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极具启发性。它告诉我,即使是固定的元素,通过微调角度、改变配饰的质感,就能瞬间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这种强调“系统思维”而非“孤立技巧”的教学思路,是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它培养的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能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设计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