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名: 教養來可以如此優雅:不吼叫,不打罵,教齣*棒的男孩
作者:(韓) 林英珠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5年8月
印刷時間:2015年8月
ISBN:9787512710061
字數: 270000字
頁碼:236頁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定:35元
編輯
1. 讀懂兒子的心、把握男孩的特性,從而教齣好兒子
2. 本書能夠讓父母們更加理解自己的兒子,進而挖掘孩子的纔能,成為養育兒子道路上的嚮導
3. 讓父母們感受到養育兒子過程中所的那種無可比擬樂趣, 同時也讓兒子在父母的認可和理解中幸福地長大
目錄
第1章 請承認男孩的不同和特殊
特殊和差彆是不同的。
1男孩和女孩不同 016
2 具有時代男性特徵的兒子026
3孩子的創意性是與生俱來的 034
4男孩子們到底是正直還是固執?044
5男孩子在犯錯中成長 052
6一次隻對兒子講一件事情 064
第2章 齣色男子漢的培養計劃
激發孩子的共鳴和感性
01 培養感情錶達能力齣眾的兒子076
02 像遺産一樣將共鳴的能力傳給兒子吧 086
03 點播醒男孩子的孝心 096
04 培養“嬌生子”和“自大狂”的領導能力 106
05聽話的乖寶寶vs媽寶男 114
06 關於兒子結婚這件事 122
第3章 稱贊可以讓孩子手舞足蹈
破除隔閡,讓溝通順暢的方法
01 說些讓孩子感到開心的話語,為孩子喝彩132
02 應該先說的話,應該留到以後再說的話140
03 我能長這麼大,都是托父母的福150
04隻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纔叫孩子姓名的全稱 162
05用稱贊平息不好的狀況172
﹡豬媽媽,離開傢182
第4章.爸爸媽媽,請這樣養育我
這是你一定要告訴兒子的
01 把兒子培養成爸爸期望中的男子漢198
02當媽媽的細心,遭遇兒子的粗心206
03 我為我的媽媽感到驕傲216
04 和兒子一起製定傢訓227
05 讓兒子瞄準便池再撒尿237
06 嚮兒子講述和性相關的話題245
後序 神聖的名字,我的名字是父母257
內容
這是父母教育專傢用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接觸到的各種事例作為素材編撰的育兒圖書。作者建議,作為媽媽要承認自己的兒子是與自己擁有不同性彆的“男性”這一事實。每天隻能大喊大叫地跟在兒子背後的理由,是因為兒子是與媽媽擁有完全不同思考體係的“男性”。
而且,書中還為讀者提示瞭方嚮,讓媽媽能夠理解和帶好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兒子。
作者簡介
林英珠
文學博士,詩人,ieducare館長,幼兒園谘詢委員會委員,新丘大學幼兒教育客座教授,韓國EBS電視颱谘詢委員。
作者通過《幼兒語言研究》一文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通過《尹石重研究》獲得文學碩士學位,通過《樸鬥鎮研究》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她專注於“語言”研究,目前正通過“用語言來設計我們孩子的吧”的父母教育課程,嚮韓國所有父母強調話語和習慣的重要性。作者夢想“孩子們能生活在一個幸福的世界,青少年們能生活在一個幸福的世界”,她認為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長為青少年,離不開“傢庭中父母對孩子的養育”,因此她十分注重父母教育、爸爸教育和祖父母教育。
當下她在月刊雜誌《月刊育兒》上開設瞭專欄,並且在《亞洲》上開設專欄,連載“現在是父母教育的時代”。她的著作有《孩子的社會性由父母的話語決定》、《3~7歲,父母們所不知道的孩子的社會生活》、《幼兒語言教育的理論和實際》、《兒童文學的現狀和傳播媒介》、《用韓語存活Surviving in Korean》。著有詩集《愛的喜悅》等。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抓住瞭我的眼球,那種柔和的色調和精緻的排版,一下子就給人一種寜靜、美好的感覺,完全不同於市麵上那些常常以誇張口吻和醒目色彩來吸引注意力的育兒書。我本身對“優雅”這個詞在親子關係中有著特彆的嚮往,總覺得教育不應該是一場聲嘶力竭的拉鋸戰,而更像是一場緩慢而充滿尊重的對話。這本書的副標題直接點齣瞭核心訴求——“不吼叫,不打罵”,這對我這樣的新手父母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真正可行、並且操作起來不會讓我感覺自己僞裝得太用力的方法論。我更看重的是其中對父母情緒管理的探討,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爆發不是因為孩子真的有多麼不可理喻,而是我們自己的能量條已經見底瞭。如果這本書能深入剖析如何重建父母內在的平靜,並將其自然地投射到教育實踐中,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是一本關於自我成長的書籍瞭。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看看,那些所謂的“優雅”教養,究竟是停留在理論層麵,還是能在我們傢那雞飛狗跳的日常中,開齣一朵實在的花。
評分老實說,育兒這件事,最大的挑戰永遠是時間成本和即時反饋的缺失。你用瞭某種方法,可能要等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纔能看到對孩子性格産生的影響。因此,我非常看重這本書在“日常化操作”上的落地性。我需要的不是晦澀的心理學理論,而是那些我可以在明天早上齣門前、在準備午餐時、在孩子寫作業走神時,就能立刻套用的“微調”技巧。我特彆關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比如如何設計傢庭環境來促進自主學習,如何用非語言信號來傳達權威和愛意,以及如何巧妙地將日常傢務變成一種閤作與成長的機會。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如果發生A,你可以嘗試B或C”的決策樹,那它的實用價值就大大提升瞭。我需要的是那種能讓我在忙亂中保持清醒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放在床頭作為精神慰藉的哲學讀物,盡管後者也有其必要性。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極其細膩和有洞察力的,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內心極其寜靜的資深教育者在跟你娓娓道來她的心路曆程和實踐心得。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教養”這個詞的重新定義,她似乎沒有將它等同於“服從”或“規訓”,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生命質量的培養。我過去讀過一些書,它們總是在強調“一緻性”,但這對於兩個在育兒理念上時常有分歧的父母來說,簡直是難以達成的目標。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靈活、更具包容性的框架,允許父母雙方在不同的風格中找到一個互相支撐的平衡點,而不是因為執行標準不一而互相指責。讀著那些關於如何處理日常小摩擦的案例,我能感覺到作者對孩子內心世界的深切共情,她筆下的孩子不是被動接受管教的機器人,而是有著復雜情感和獨立意誌的小小個體。這種尊重感,是任何教育技巧都無法替代的基石。
評分說實話,我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買下這本書的,畢竟市麵上的育兒方法論實在太多瞭,大多都是“彆人傢的孩子”的標準範本,放在自己傢的小霸王身上,往往水土不服。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它似乎更關注“男孩”這個特定群體,這在我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細分。我兒子精力旺盛得像個永動機,傳統的“靜坐規矩”對他來說簡直是酷刑,而我過去嘗試的很多“溫和管教”技巧,在他麵前都會瞬間土崩瓦解。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針對男孩天性中那種探索欲、破壞欲以及對規則邊界模糊的特質,給齣既能尊重他的天性又能引導他走嚮成熟的策略。比如,當他因為挫敗感而大發脾氣時,我究竟是該給他空間讓他自己消化,還是應該立即介入進行情感疏導?如果需要介入,用怎樣的措辭纔能既錶達瞭理解,又不至於讓他覺得自己的情緒被否定?我尤其期待看到關於如何培養男孩的責任感和同理心這方麵的內容,希望它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有具體情景分析的應對手冊。
評分從一個對幼教書籍有一定閱讀量的讀者的角度來看,我關注的重點已經從“如何讓孩子聽話”轉嚮瞭“如何與孩子建立持久、有質量的情感連接”。這本書的“優雅”二字,在我看來,暗示著一種高情商的親子互動模式。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討“傾聽”的力量——不是耳朵聽,而是用心去感知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未錶達的恐懼。在許多育兒書中,父母常常被塑造成一個全知全能的“糾錯者”,但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種“閤作者”的角色定位,那就太棒瞭。這意味著,當我們犯錯時(比如不小心吼叫瞭),書裏是否有關於如何進行有效“修復”的指導?這種真誠的道歉和彌補,恰恰是教會孩子麵對不完美的最佳範例。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種去戲劇化的、充滿人情味的教育哲學,它承認父母也會疲憊、也會犯錯,但依然能憑藉著愛和智慧,帶領傢庭走嚮更和諧的未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希望,是讓教育從一場消耗戰,轉變為一場滋養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