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有一种教育叫做生活——父母教育孩子的37个生活细节
定价:33.00元
售价:22.4元,便宜10.6元,折扣67
作者:吴斌荣绘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428612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请跟随吴斌荣编绘的这本《有一种教育叫做生活(父母教育孩子的37个生活细节)》,开始一段朴素的生活旅程,体验一次有趣的教育历程,透过她的细腻和敏锐,获得实用的教育方法,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这本书似清爽的风,舒缓父母内心的焦虑,让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一个恰当的去处。
教育融于生活,如行云流水即兴而流畅,如春风化雨无痕而浑然天成。
教育是生活中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一次正确的选择,是对孩子的了解,是对未来的打算,是生活赋予父母的深厚功力。
同类图书推荐:
target='_blank' href='#'>做更好的父亲
target='_blank' href='#'>儿童空间——童年无法重来
目录
翻开生活这本教科书
家庭生活头等重要
1 接送途中学问多
2 下班回家巧提问
3 迷上偶像成好事
4 不露声色性教育
5 浓郁书香来不易
6 电视手机互联网
7 兴趣爱好玩出来
8 分享彼此添体验
9 家有老人要当宝
10 家庭会议轻松开
11 立下家规学做人
12 不要轻视家务活
13 理解生命爱家庭
学校生活不容小觑
14 理解包容敬老师
15 双向沟通重细节
16 面对告状要冷静
17 作业签字促进步
18 奖状证书非
19 测验考试也快乐
20 选没选上都进步
21 团结友爱不过时
22 额外作业要适度
23 作文日记是助手
24 别被分数来困扰
社会生活充分挖掘
25 公民道德讲教养
26 艰苦朴素不能丢
27 邻里相处在社区
28 “三教九流”全接触
29 表格地图说明书
30 受得教训
31 物质攀比需引导
32 行为需警惕
33 结交各式好朋友
34 问题矛盾能应对
35 学做计划巧安排
36 灾难过后有希望
37 人生规划有理想
期待生命之花绽放
1 和孩子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
2 努力做孩子引以为荣的父母
3 保持宁静、清醒和坚定
4 没有问题儿童,只有儿童问题
5 让教育通过生活成为常态
后记
再版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务实且充满温度的育儿视角。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述中那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心怀慈悲的长辈在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书中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摹细致入微,让我这个正在摸索中的家长,找到了许多可以立刻实践的“小工具”。它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聚焦于柴米油盐中的每一个微小瞬间,比如餐桌上的礼仪、出门前的叮嘱,甚至是整理玩具的习惯养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是塑造孩子品格和习惯的基石。当我读到关于如何处理孩子情绪爆发的章节时,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它没有指责家长处理不当,而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视角,让我学会了“看见”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这种由内而外的引导,比任何生硬的说教都有效得多。它提醒我们,教育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而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智慧的日常修行,每一个选择,都深植于生活的土壤之中,静待花开。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和叙事节奏处理得极其巧妙,仿佛是一部精心剪辑的家庭生活纪录片,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真实感和共鸣。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跳跃式的叙事风格,没有被固定的章节框架所束缚,而是像信手拈来生活中的某个片断,然后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散点透视法,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是关于早晨的匆忙还是夜晚的睡前故事。更让我赞叹的是,作者对于“放手”与“引导”之间的微妙平衡把握得炉火纯青。很多育儿书总是偏向一端,要么过度保护,要么过于强调独立。然而,这本书中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适当的时机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持,既不剥夺孩子尝试和犯错的机会,又能在他们需要时提供坚实的后盾。它教会我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独特天性,去灵活应变,去定制属于我们家庭的教育节奏。这是一种关于“适应性教育”的深刻启示,远超出了书本上的简单描述。
评分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收获是那种深植于内心的“平静感”。在当今信息爆炸、育儿焦虑泛滥的时代,这本书像一股清泉,涤荡了许多不必要的纷扰和比较心。它不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种基于“觉察”和“接纳”的解决方案。作者似乎深谙现代父母在效率与陪伴之间挣扎的困境,因此,她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力求在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它没有要求父母成为超人,而是鼓励我们成为一个“更真实、更完整”的自己,因为孩子首先是通过模仿我们自然流露的状态来学习的。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通过书中生动的细节得以完美诠释。它让我明白,最好的教育,往往不是我们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是我们如何存在于孩子的日常之中。这种存在感的重塑,意义深远。
评分从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艺术令人印象深刻。它避免了那种干巴巴的、工具书式的腔调,而是运用了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笔触来描绘那些最平凡的亲子互动。即便是探讨一些看似枯燥的规矩建立,文字中也流淌着对童年时光的珍惜与尊重。我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深沉的热爱和敬畏,那不是一种职业上的要求,而是一种生命的自觉。特别是那些关于“仪式感”的构建,书中的描述让“日常”焕发出了一种神圣的光芒。比如,一个简单的睡前道晚安,被赋予了稳定情绪和确认连接的巨大能量。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提炼和升华,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不再将它们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清单,而是视为我们共同编织的、独一无二的生命记忆。这种对“过程美学”的强调,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隐性教育。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似乎更多地站在了孩子的“体验”角度去构建教育场景。它没有预设一个完美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成年人标准,而是深刻理解孩子成长的内在逻辑和动力学。例如,在处理孩子对“不公平”的抱怨时,书中的处理方式不是强行灌输“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冷酷现实,而是先接纳其感受,再引导他们理解不同情境下的合理性差异。这种尊重孩子感受的姿态,极大地降低了亲子间的对抗性。此外,书中对于“错误”的定义也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错误不再是需要被惩罚的污点,而是学习曲线上的重要节点。这种积极的认知重塑,对于提升孩子面对挫折时的韧性至关重要。它培养的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一个能够自我驱动、具备内在道德指南的独立个体,这是更高层次的教育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