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方法带孩子,轻松做爸妈:0~6岁家庭程序育儿法 9787512715295 廖笙光-R

用对方法带孩子,轻松做爸妈:0~6岁家庭程序育儿法 9787512715295 廖笙光-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廖笙光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家庭教育
  • 0-6岁
  • 亲子关系
  • 廖笙光
  • 家庭程序
  • 育儿方法
  • 儿童心理
  • 行为习惯
  • 轻松育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5295
商品编码:2975806424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用对方法带孩子,轻松做爸妈:0~6岁家庭程序育儿法

定价:39.80元

作者:廖笙光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27152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养育06岁孩子的实用工具书!

34个典型的育儿问题,儿童发展专家教您3个步骤轻松化解!

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质量良好的亲子相处、如何才不会过度保护或过度要求孩子,是身为父母的重要课题。如果父母采用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就能让孩子更有自信,减少偏差行为的出现。

内容提要


学习自主、手足关系、培养社会化、情绪管理是0~6岁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书中对34个典型的育儿问题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每个问题,作者首先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向读者通俗地介绍儿童发展相关生理及心理知识,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和想法;*后针对问题提出“三步”解决法,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目录


学习自主

辞职当全职妈妈好吗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2

我要自己做如何面对孩子的自主行为/ 7

妈妈,我要你陪孩子的分离焦虑/ 12

孩子上幼儿园好吗幼儿园的选择/ 18

长大了不要吃手戒掉坏习惯/ 24

可以戒纸尿裤了吗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29

我不要,我不要孩子的反抗期/ 35

脏脏的我不敢摸孩子的触觉防御/ 41

妈妈,那是什么孩子的好奇心/ 47

手足关系

我不喜欢妹妹老大的失落感/ 56

这个是我的所有权的建立/ 64

妈妈比较爱妹妹手足间的竞争/ 71

我也要吃奶嘴孩子的退化行为/ 78

妹妹也没有收拾东西孩子对公平性的坚持/ 85

妹妹一生气就咬人孩子的攻击行为/ 91

我是姐姐,不是妹妹孩子的自我概念/ 99

培养社会化

爸妈下课记得来接我孩子的时间概念/ 106

没有人跟我玩儿儿童的人际困扰/ 113

同学打我,我可以打回去吗谈自我保护/ 120

我不想上幼儿园孩子的上学焦虑/ 126

我不想和他当朋友孩子间的争执/ 133

同学都有,我也要儿童的欲望/ 139

我才不要排队团体中的冲突/ 146

妈妈陪我玩扮家家酒假想游戏的意义/ 153

稳定情绪

我不想打招呼孩子的陌生人焦虑/ 162

孩子生气就大闹孩子的情绪发展/ 168

我不会,妈妈帮我过度依赖的孩子/ 176

我就是要穿这件孩子的权利概念/ 182

大人可以打小孩吗孩子的不服从与自我控制/ 189

孩子都叫不动孩子的自主性/ 196

不好玩儿!我不玩儿了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202

我就是要说不好听的话孩子的模仿与判断/ 208

作者介绍


廖笙光 儿童发展专家,国际感觉统合协会(SII)认证治疗师、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文化大学教育推广部讲师。

文摘


序言



《新手父母育儿指南:让0-6岁宝宝快乐成长,家长轻松应对》 引言: 为人父母,是一场充满爱与责任的旅程,尤其是在孩子0-6岁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这段时期,宝宝的生理、心理、认知能力都在飞速发展,他们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牵动着父母的心。面对一个全新的生命,许多新手父母会感到既兴奋又焦虑,常常在育儿的海洋里不知所措。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信息量巨大,观点纷繁,如何从中筛选出真正适合自己家庭、切实可行的方法,成为了一大挑战。 本书旨在为各位新手父母提供一份全面、科学、实用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育儿指南。我们深知,育儿并非一门刻板的学问,而是一门需要智慧、耐心和爱的艺术。本书将跳脱出枯燥的理论说教,以贴近家庭生活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解析0-6岁儿童成长的规律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家庭育儿策略。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家长们在享受育儿乐趣的同时,也能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成为自信、从容的父母,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快乐、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第一部分:认识0-6岁宝宝成长的奥秘 在着手具体育儿实践之前,深入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至关重要。只有把握了这些规律,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孩子的行为,更有效地引导他们的成长。 0-1岁:生命初启,探索与依恋的奠基 生理发展: 新生儿的各项生理功能尚不完善,但其生长速度惊人。从学会抬头、翻身、坐立,到爬行、站立,每一个小小的里程碑都凝聚着父母无数的爱与陪伴。本书将详细介绍宝宝在这一时期的喂养(母乳、配方奶)、睡眠(规律与习惯)、辅食添加(时间、种类、禁忌)、以及日常护理(洗澡、换尿布、衣物选择)等方面的科学指导,强调科学喂养与规律作息对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础性作用。 心理与认知发展: 0-1岁的宝宝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他们对父母的呼唤、面孔、声音产生强烈的反应。依恋关系的建立在这个阶段尤为关键。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与宝宝建立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通过积极的互动、回应性的照顾,让宝宝感受到被爱和安全感,这是他们未来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我们将解析宝宝的早期沟通方式(哭声、表情、肢体语言),以及如何通过回应和引导,促进宝宝的语言启蒙和初步的认知发展,例如对声音、颜色、形状的感知。 常见问题与应对: 吐奶、胀气、红屁屁、夜醒、分离焦虑……这些是新手父母常会遇到的难题。本书将针对这些普遍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策略,帮助家长们减少焦虑,从容应对。 1-3岁:自主萌芽,语言与探索的爆发期 生理发展: 宝宝的运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行走、奔跑、跳跃,好奇心驱使他们不断探索周围的世界。精细动作也在发展,开始尝试自己吃饭、穿脱简单衣物。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探索环境,鼓励他们自由活动,促进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心理与认知发展: “我”的概念开始形成,宝宝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表现出独立和自主的意愿,这常常伴随着“不”的出现,即我们常说的“叛逆期”的开端。语言能力迎来爆发式增长,从简单的词汇到短语、句子,宝宝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知能力也在飞速发展,他们开始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本书将重点关注如何理解和应对宝宝的自主性发展,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鼓励他们表达,以及如何通过游戏和互动,促进宝宝的认知发展,例如形状、颜色、数量的初步认知,以及简单的逻辑思维。 情绪管理与社会性启蒙: 这个阶段的宝宝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为需求未被满足或沟通不畅而哭闹。情绪管理和早期社会性发展成为重要的课题。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家长理解宝宝的情绪,引导他们表达和管理情绪,学习与人分享、轮流等待等基本的社会性规则。 如厕训练与习惯养成: 大约在1.5-3岁之间,许多宝宝会开始进行如厕训练。本书将详细指导家长如何科学、耐心、循序渐进地进行如厕训练,以及如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自己吃饭、整理玩具、刷牙洗脸等。 3-6岁:独立思考,想象力与规则意识的形成 生理发展: 身体协调性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更加熟练,平衡能力和耐力增强。精细动作发展到可以进行绘画、剪纸、搭建复杂结构等。本书将强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运动机会,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并介绍如何通过精细动作训练,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心理与认知发展: 想象力、创造力在这个阶段蓬勃发展,游戏成为他们学习和表达的主要方式。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开始理解简单的规则,并能进行初步的推理。求知欲旺盛,喜欢问“为什么”。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游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并提供方法引导孩子学习和理解规则,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我们将介绍如何回答孩子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索。 社会性与情感发展: 开始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圈,渴望与同伴玩耍,学习合作、分享、解决冲突。情感世界更加丰富,能够理解和表达更复杂的情绪,同情心和责任感开始萌芽。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与同伴交往,学习社交技能,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为入学做准备: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孩子将面临上学的挑战。本书将介绍如何为孩子进行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包括独立性、规则意识、基本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培养。 第二部分:家庭育儿的智慧与实践 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实践。本书将提供一套以“程序育儿”为核心理念,但又充满人性化和灵活性的家庭育儿框架。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高质量的陪伴: 强调“在场”的重要性,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与孩子的互动。本书将提供多种高质量陪伴的建议,如一起阅读、游戏、户外活动、分享生活点滴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 积极的沟通技巧: 学习倾听、理解、回应孩子的情感和需求。本书将介绍积极沟通的原则,如何用鼓励性语言取代批评,如何与孩子有效交流,建立信任和尊重的亲子沟通模式。 情感的连接与安抚: 孩子的情绪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反映。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识别、理解和安抚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 科学的规则与界限: 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规则是孩子行为的指南,也是安全感的来源。本书将探讨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制定清晰、合理、可执行的规则,并强调父母在执行规则时的坚定与一致性。 正面管教的理念: 提倡鼓励、引导和合作,而非惩罚和命令。本书将介绍正面管教的多种技巧,如表扬的艺术、解决问题的办法、设立后果而非惩罚等,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安全界限的设定: 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并让他们理解这样做的原因。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设定身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安全界限,保护他们的安全,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激发学习兴趣与能力: 游戏化的学习: 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本书将提供丰富的游戏建议,涵盖语言、认知、社交、运动等多个方面,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阅读的力量: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如何进行亲子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鼓励探索与提问: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问和探索。本书将介绍如何引导孩子观察世界,发现问题,并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习惯的养成: 规律的作息: 强调规律的睡眠、饮食和活动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性。本书将提供科学的作息安排建议,并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 健康的饮食: 均衡营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本书将提供关于婴幼儿辅食添加、儿童营养搭配的科学建议,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洗手、刷牙到保持个人卫生,这些都是孩子自我照顾能力的重要体现。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以游戏或故事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应对常见挑战的策略: 睡眠问题: 从新生儿的喂养性睡眠到大龄儿童的入睡困难,本书将提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睡眠问题解决方案。 饮食问题: 挑食、偏食、不爱吃饭等问题,本书将提供实用的饮食引导策略。 情绪行为问题: 如发脾气、哭闹、攻击性行为等,本书将从理解孩子的情绪需求出发,提供有效的干预和引导方法。 如厕训练、分离焦虑、兄弟姐妹间的冲突 等也是本书将深入探讨的常见育儿挑战。 结语: 育儿是一段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旅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答案。本书提供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旨在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帮助你们在理解孩子、回应孩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体系。我们鼓励家长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以爱为基石,以耐心为引导,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蜕变。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在这段旅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成就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日常对话的亲切感。你会感觉到作者不仅仅是一位专家,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睿智的长辈,耐心地跟你分享她走过的弯路和总结的智慧。在某些涉及到复杂心理学概念的地方,作者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非常生动的比喻或者日常家庭小剧场的方式来阐释,使得那些原本高深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记得有一段描述如何处理孩子情绪爆发的文字,它没有要求家长去“压制”情绪,而是提供了一个“容器”的比喻,教导父母如何安全地承接住孩子汹涌的感受。这种充满同理心和操作性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是一本真正能用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工具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典籍。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温暖而又不失专业的色调搭配,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感觉。拿到书的时候,我本来还有些疑虑,毕竟市面上的育儿书琳琅满目,很多都只是老生常谈,让人读了之后觉得收获甚微。然而,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相当不错,纸张的手感也很好,这通常是那些用心做内容的出版社才会注意到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那种过度渲染焦虑的语气,反而散发着一种沉稳的力量,仿佛在告诉我,育儿这件事,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程序”,就真的可以变得有章可循,不那么手忙脚乱。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理论时所采取的那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是直接抛出结论,而是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场景,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比那种生硬的“你应该怎么做”的指导性文字,要舒服和有效得多,让人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实践书中的理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评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对于“家长自我成长”的关注度超乎我的预期。很多育儿书只聚焦于“如何让孩子变好”,而这本书则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它非常坦诚地指出了,我们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反应,其实是源于我们自身未被满足的需求或童年留下的“情感包袱”。比如,它深入分析了“完美主义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并提供了具体的自我觉察练习。这种将“孩子的问题”回溯到“父母自身”的深度剖析,无疑提升了整本书的层次。它不再是简单的育儿技巧手册,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家庭关系和个人成长的深度指南,促使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养模式,这才是实现长期轻松育儿的关键所在。

评分

初读这本书的章节结构时,我立刻被它那种逻辑严密的体系感所吸引。它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把各个年龄段的知识点东拼西凑在一起,让人感觉抓不住重点。这本书似乎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成长“路线图”,让你清楚地知道在孩子不同阶段,我们关注的核心点应该是什么。我个人对其中关于“环境设置”的部分特别感兴趣。作者似乎非常强调,与其费力去纠正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行为偏差,不如事先把环境打造成一个能自然而然引导孩子做出积极选择的样子。这种从“管理孩子”到“管理环境”的视角转变,对我这个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在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小麻烦”时,能多了一层冷静的思考空间,不再是本能地指责或恐慌,而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我们为孩子创造的那个“小宇宙”是否足够友善和具有启发性。

评分

如果非要给这本书找一个最核心的优点,那就是它的“去神秘化”倾向。在许多育儿领域,总有一种声音在暗示,只有少数“天选之子”才能做到“轻松育儿”。而这本书却在不断地传递一个信息: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帮助每一个普通父母达到目标。它提供的那套系统性的“程序”,感觉上就像是给了一把万能钥匙,让你不再需要依赖运气或者盲目的模仿。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简单”的释然感,但这种简单并非肤浅,而是建立在对育儿规律深刻理解之上的提炼。这本书让人建立的不是对某种育儿流派的盲目崇拜,而是对自己作为父母能力的坚定信心,这才是最宝贵的收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