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用对方法带孩子,轻松做爸妈:0~6岁家庭程序育儿法
定价:39.80元
作者:廖笙光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27152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养育0~6岁孩子的实用工具书!
34个典型的育儿问题,儿童发展专家教您3个步骤轻松化解!
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质量良好的亲子相处、如何才不会过度保护或过度要求孩子,是身为父母的重要课题。如果父母采用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就能让孩子更有自信,减少偏差行为的出现。内容提要
学习自主、手足关系、培养社会化、情绪管理是0~6岁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书中对34个典型的育儿问题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每个问题,作者首先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向读者通俗地介绍儿童发展相关生理及心理知识,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和想法;*后针对问题提出“三步”解决法,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目录
学习自主
辞职当全职妈妈好吗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2
我要自己做如何面对孩子的自主行为/ 7
妈妈,我要你陪孩子的分离焦虑/ 12
孩子上幼儿园好吗幼儿园的选择/ 18
长大了不要吃手戒掉坏习惯/ 24
可以戒纸尿裤了吗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29
我不要,我不要孩子的反抗期/ 35
脏脏的我不敢摸孩子的触觉防御/ 41
妈妈,那是什么孩子的好奇心/ 47
手足关系
我不喜欢妹妹老大的失落感/ 56
这个是我的所有权的建立/ 64
妈妈比较爱妹妹手足间的竞争/ 71
我也要吃奶嘴孩子的退化行为/ 78
妹妹也没有收拾东西孩子对公平性的坚持/ 85
妹妹一生气就咬人孩子的攻击行为/ 91
我是姐姐,不是妹妹孩子的自我概念/ 99
培养社会化
爸妈下课记得来接我孩子的时间概念/ 106
没有人跟我玩儿儿童的人际困扰/ 113
同学打我,我可以打回去吗谈自我保护/ 120
我不想上幼儿园孩子的上学焦虑/ 126
我不想和他当朋友孩子间的争执/ 133
同学都有,我也要儿童的欲望/ 139
我才不要排队团体中的冲突/ 146
妈妈陪我玩扮家家酒假想游戏的意义/ 153
稳定情绪
我不想打招呼孩子的陌生人焦虑/ 162
孩子生气就大闹孩子的情绪发展/ 168
我不会,妈妈帮我过度依赖的孩子/ 176
我就是要穿这件孩子的权利概念/ 182
大人可以打小孩吗孩子的不服从与自我控制/ 189
孩子都叫不动孩子的自主性/ 196
不好玩儿!我不玩儿了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202
我就是要说不好听的话孩子的模仿与判断/ 208
作者介绍
廖笙光 儿童发展专家,国际感觉统合协会(SII)认证治疗师、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文化大学教育推广部讲师。
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日常对话的亲切感。你会感觉到作者不仅仅是一位专家,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睿智的长辈,耐心地跟你分享她走过的弯路和总结的智慧。在某些涉及到复杂心理学概念的地方,作者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非常生动的比喻或者日常家庭小剧场的方式来阐释,使得那些原本高深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记得有一段描述如何处理孩子情绪爆发的文字,它没有要求家长去“压制”情绪,而是提供了一个“容器”的比喻,教导父母如何安全地承接住孩子汹涌的感受。这种充满同理心和操作性的指导,让我觉得这是一本真正能用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工具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典籍。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温暖而又不失专业的色调搭配,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感觉。拿到书的时候,我本来还有些疑虑,毕竟市面上的育儿书琳琅满目,很多都只是老生常谈,让人读了之后觉得收获甚微。然而,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相当不错,纸张的手感也很好,这通常是那些用心做内容的出版社才会注意到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那种过度渲染焦虑的语气,反而散发着一种沉稳的力量,仿佛在告诉我,育儿这件事,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程序”,就真的可以变得有章可循,不那么手忙脚乱。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理论时所采取的那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是直接抛出结论,而是通过一些贴近生活的场景,引导读者去思考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比那种生硬的“你应该怎么做”的指导性文字,要舒服和有效得多,让人愿意主动去探索和实践书中的理念,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评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对于“家长自我成长”的关注度超乎我的预期。很多育儿书只聚焦于“如何让孩子变好”,而这本书则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它非常坦诚地指出了,我们很多时候对孩子的反应,其实是源于我们自身未被满足的需求或童年留下的“情感包袱”。比如,它深入分析了“完美主义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并提供了具体的自我觉察练习。这种将“孩子的问题”回溯到“父母自身”的深度剖析,无疑提升了整本书的层次。它不再是简单的育儿技巧手册,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家庭关系和个人成长的深度指南,促使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养模式,这才是实现长期轻松育儿的关键所在。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章节结构时,我立刻被它那种逻辑严密的体系感所吸引。它不像有些育儿书那样,把各个年龄段的知识点东拼西凑在一起,让人感觉抓不住重点。这本书似乎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成长“路线图”,让你清楚地知道在孩子不同阶段,我们关注的核心点应该是什么。我个人对其中关于“环境设置”的部分特别感兴趣。作者似乎非常强调,与其费力去纠正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行为偏差,不如事先把环境打造成一个能自然而然引导孩子做出积极选择的样子。这种从“管理孩子”到“管理环境”的视角转变,对我这个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在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小麻烦”时,能多了一层冷静的思考空间,不再是本能地指责或恐慌,而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我们为孩子创造的那个“小宇宙”是否足够友善和具有启发性。
评分如果非要给这本书找一个最核心的优点,那就是它的“去神秘化”倾向。在许多育儿领域,总有一种声音在暗示,只有少数“天选之子”才能做到“轻松育儿”。而这本书却在不断地传递一个信息: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帮助每一个普通父母达到目标。它提供的那套系统性的“程序”,感觉上就像是给了一把万能钥匙,让你不再需要依赖运气或者盲目的模仿。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都会有一种“原来如此简单”的释然感,但这种简单并非肤浅,而是建立在对育儿规律深刻理解之上的提炼。这本书让人建立的不是对某种育儿流派的盲目崇拜,而是对自己作为父母能力的坚定信心,这才是最宝贵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