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5-6年级,好妈妈如何胜过好老师
: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云晓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5433984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5~6年级对每一个孩子而言都非常重要,是小升初*为关键的两年,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针对5-6年级孩子,教育专家云晓老师组织多位即是一线老师又是好妈编委,从孩子的特点及成长阶段入手,深入为妈妈们解析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习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让千万父母不再为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问题、成长问题而发愁!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终于有人把“母亲”这个角色从神坛上请下来了!它没有神化母亲的付出,反而坦诚地揭示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疲惫、挫败,甚至是那种“不够好”的内疚感。作者的文字里有一种非常朴素的真诚,她描述的场景,简直就是我周末日常的真实写照:一边要处理工作上的邮件,一边要监督孩子练习乐器,同时还要努力维持家里不至于变成一片混乱的“结界”。最触动我的是关于“情绪管理”那一部分。书中并没有要求母亲必须成为一个永远温和、永远有耐心的“圣人”,而是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缓冲垫”。比如,当自己快要爆发的时候,如何给自己争取五分钟的冷静时间,这种“自我关怀”的部分,在我看来比任何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技巧都来得重要。因为只有母亲自己的内心是安定的,才能给予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和引导。这真的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灵指南,让我们意识到,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远比做一个“完美”的妈妈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不是一个线性的理论阐述,更像是一部由无数个小故事编织而成的生活剧场。每个章节的切入点都非常接地气,比如从“如何处理零食与健康饮食的博弈”,到“如何在孩子的朋友圈问题上保持沉默的艺术”。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所采用的那种带着一丝幽默感的笔调。她似乎很懂得,教育的真相往往是荒诞与严肃并存的。当我们都在为孩子的一点小进步欢呼雀跃时,她会提醒我们,这种进步可能只是暂时的,明天的挑战可能又是全新的版本。这种“动态平衡”的观点,极大地缓解了我对“一劳永逸”的期待。它教会我,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更重要的是保持节奏和享受沿途的风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对话,经过作者的提炼,都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孩子交流的深度和频率。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真是太独特了!它没有落入那种空泛的、口号式的育儿说教,反而像是一次深入家庭内部的田野调查。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日常琐碎”的捕捉和提炼。你看,我们总以为教育是宏大的叙事,是名校、是竞赛,但这本书却把焦点放在了厨房里的那次争执、餐桌上的沉默,以及孩子不愿做作业时的那种拉锯战。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学家,又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邻家大姐,她没有给我们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展示了无数个“可能性”。比如,当孩子明显在抵触某项任务时,书中提到的那种“曲线救国”的方式,真的是灵光乍现。它不是强行压制,而是通过巧妙地转移注意力,或者干脆改变环境氛围,让孩子自己“愿意”去面对。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让我这个做家长的常常拍案叫绝,感觉自己那些曾经处理得笨拙的瞬间,都有了被理解和被重新审视的机会。这种“胜过”的感觉,不是说要战胜谁,而是战胜了自己教育中的惯性思维和焦虑,变得更从容,更有智慧。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界限感”的强调。在现今这种亲子关系过度黏腻的环境下,很多家长都陷入了“全能代理人”的角色陷阱——替孩子做决定、替孩子承担后果、甚至替孩子感受情绪。作者却非常坚定地为“适度的放手”正名。她不是提倡冷漠,而是倡导一种“有距离的爱”。这种距离感,恰恰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为自己负责的必要空间。我记得书中有提到一个关于“家务分配”的小例子,那种从“我让你做”到“这是你的责任”的语言转换,听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需要极大的定力和勇气。这种对责任归属的清晰界定,是培养孩子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帮助”,是提供工具和支持,而不是直接把道路铺平。这本书像一记警钟,提醒我们不要因为爱得太深,反而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土壤。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简直是一股清流。它的文字干净、节奏明快,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也没有大量引用晦涩的心理学名词。作者似乎有一种天赋,能将复杂的教育理念,用最日常、最能被大众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在忙碌之余,随时翻开来看上几页,都能立刻获得一些启发性的思考。我甚至会把书里一些金句抄写下来,贴在书桌前作为提醒。例如,关于“倾听的质量”那一段,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听,其实只是在等待开口反驳的机会。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操作手册,而是一种“心法”——关于如何带着爱和尊重,与另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生命体建立有效连接的心法。它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看待亲子冲突的底层逻辑,让我在面对挑战时,多了一份从容和笃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