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011全国象棋杯赛精彩对局解析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聂铁文 等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381743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从各项精彩象棋杯赛中,精选出120盘精妙对局,逐一加以点评,同时还总结出2011年全国主要杯赛布局的发展趋势,力求还原比赛对局的精彩时刻、得失关键之所在。
本书从各项精彩象棋杯赛中,精选出120盘精妙对局,逐一加以点评,同时还总结出2011年全国主要杯赛布局的发展趋势,力求还原比赛对局的精彩时刻、得失关键之所在。
前言一、2011年全国象棋杯赛布局述评二、2011年“珠晖杯”象棋大师邀请赛 局 上海孙勇征(先胜)四川郑一泓 第2局 北京蒋川(先胜)湖北党斐 第3局 湖北汪洋(先负)河北申鹏 第4局 四川郑惟桐(先胜)浙江于幼华 第5局 黑龙江郝继超(先和)四川郑惟桐 第6局 河北申鹏(先负)北京蒋川 第7局 山东张申宏(先负)湖北汪洋 第8局 广东李鸿嘉(先胜)湖南黄仕清 第9局 湖北汪洋(先胜)四川郑惟桐 0局 四川孙浩宇(先负)广东李鸿嘉 1局 河北申鹏(先胜)黑龙江郝继超 2局 河南武俊强(先负)上海孙勇征 3局 北京蒋川(先胜)四川郑惟桐 4局 上海孙勇征(先和)北京蒋川 5局 四川郑惟桐(先胜)河南武俊强 6局 湖北汪洋(先和)上海谢靖 7局 湖北汪洋(先胜)广东李鸿嘉 8局 北京蒋川(先和)广东张三、2011年重庆“贺岁杯”象棋个人赛 9局 湖北洪智(先胜)四川孙浩宇 第20局 天津孟辰(先胜)河南姚洪新 第21局 四川郑惟桐(先胜)湖北柳大华四、“顺德杯”第三届象棋棋王混双过宫炮争霸赛 第22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江苏徐天红五、2011年广西第五届“大地杯”象棋公开赛 第23局 湖南张申宏(先胜)河南曹岩磊 第24局 北京唐丹(先胜)上海赵玮 第25局 广西陈建昌(先负)四川郑惟桐 第26局 湖南张申宏(先负)广西陈建昌 第27局 北京唐丹(先负)北京王天一 第28局 北京王天一(先胜)四川郑惟桐六、2011年“华轩杯”惠州市迎春象棋擂台赛 第29局 广东黎德志(先负)深圳吴亚利 第30局 湖北刘宗泽(先负)广东朱少钧 第31局 广东朱琮思(先负)浙江赵鑫鑫 第32局 广东庄玉庭(先负)浙江赵鑫鑫七、2011年江苏省第二十届“金箔杯”象棋公开赛 第33局 湖北党斐(先胜)上海谢靖 第34局 湖北党斐(先负)江苏王斌八、2011年重庆第三届“茨竹杯”中国象棋公开赛 第35局 四川李少庚(先胜)四川郑惟桐 第36局 湖北柳大华(先胜)四川李少庚 第37局 湖北柳大华(先胜)广西黄仕清 第38局 河南姚洪新(先胜)湖北刘宗泽九、2011年第三届“句容茅山·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第39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负)江苏徐天红 第40局 浙江于幼华(先胜)广东许银川 第41局 北京唐丹(先胜)河北胡明 第42局 北京蒋川(先胜)黑龙江赵国荣 第43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胜)河北尤颖钦 第44局 黑龙江陶汉明(先负)湖北洪智 第45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负)北京唐丹 第46局 北京蒋川(先和)湖北洪智 第47局 广东许银川(先负)湖北柳大华 第48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和)广东吕钦 第49局 广东许银川(先胜)黑龙江赵国荣 第50局 湖北洪智(先负)上海胡荣华 第51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负)河北胡明 第52局 浙江金海英(先胜)云南党国蕾 第53局 浙江于幼华(先负)北京蒋川十、2011年首届“周庄杯”海峡两岸象棋大师赛 第54局 中国台北马仲威(先负)江苏程鸣 第55局 湖北党斐(先胜)河北申鹏 第56局 北京王跃飞(先负)黑龙江陶汉明 第57局 湖北洪智(先胜)山东谢岿 第58局 北京蒋川(先胜)江苏王斌 第59局 北京王天一(先负)广东庄玉庭 第60局 湖北柳大华(先胜)浙江赵鑫鑫 第61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湖北洪智十一、2011年第三届“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 第62局 中国许银川(先胜)中国赵鑫鑫 第63局 中国赵鑫鑫(先胜)菲律宾庄宏明 第64局 中国许银川(先负)中国澳门李锦欢 第65局 德国耐格勒(先和)中国香港黄学谦 第66局 中国蒋川(先胜)中国吕钦 第67局 澳门李锦欢(先负)越南阮成保 第68局 中国许银川(先胜)新加坡吴宗翰 第69局 中国赵国荣(先胜)越南阮成保 第70局 中国蒋川(先和)中国王斌 第71局 中国王斌(先负)中国北京蒋川十二、2011“金顾山杯”全国象棋混双邀请赛 第72局 柳大华金海英(先负)洪智唐丹 第73局 洪智唐丹(先胜)赵鑫鑫尤颖十三、第八届“威凯杯”全国2011年象棋一级棋士赛 第74局 北京唐丹(先和)江苏朱晓虎 第75局 河南赵力(先负)北京唐丹 第76局 江苏朱晓虎(先胜)广东许国义十四、2011年届“重庆黔江杯”全国象棋冠军争霸赛 第77局 广东吕钦(先胜)浙江于幼华 第78局 湖北柳大华(先和)北京蒋川 第79局 湖北洪智(先负)浙江赵鑫鑫 第80局 北京蒋川(先和)广东吕钦 第81局 广东陈丽淳(先负)北京唐丹 第82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负)湖北柳大华 第83局 广东许银川(先胜)浙江于幼华 第84局 黑龙江赵国荣(先胜)北京蒋川 第85局 广东吕钦(先和)广东许银川 第86局 湖北洪智(先和)浙江于幼华 第87局 北京蒋川(先胜)江苏徐天红 第88局 北京蒋川(先胜)湖北洪智 第89局 浙江于幼华(先胜)黑龙江陶汉明 第90局 湖北柳大华(先负)广东许银川 第91局 广东吕钦(先负)浙江赵鑫鑫 第92局 北京唐丹(先胜)黑龙江王琳娜 第93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广东吕钦 第94局 黑龙江王琳娜(先胜)北京唐丹 第95局 北京唐丹(先负)黑龙江王琳娜 第96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广东吕钦十五、2011年首届“辛集国际皮革城杯”象棋公开赛 第97局 上海赵玮(先胜)北京王天一 第98局 四川郑惟桐(先负)北京王天一 第99局 河北陆伟韬(先负)北京王天一十六、2011年“温岭长屿硐天杯”全国象棋国手赛 00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广东吕钦 01局 上海孙勇征(先胜)北京王天一 02局 广东许银川(先胜)黑龙江赵围荣 03局 北京蒋川(先和)湖北汪洋 04局 北京王天一(先和)北京蒋川 05局 浙江赵鑫鑫(先负)上海孙勇征 06局 黑龙江赵同荣(先胜)湖北洪智.- 07局 上海孙勇征(先和)广东许银川 08局 上海谢靖(先负)浙江赵鑫鑫 09局 湖北洪智(先和)北京王天一 10局 广东吕钦(先胜)湖北洪智 11局 北京王天一(先和)黑龙江赵国荣 12局 浙江赵鑫鑫(先和)湖北汪洋 13局 湖北洪智(先负)北京蒋川十七、2011年“伍氏兴隆杯”象棋特级大师对抗赛 14局 湖北柳大华(红负)广东吕钦 15局 湖北洪智(先胜)广东许银川 16局 广东吕钦(先和)湖北洪智 17局 广东许银川(先胜)湖北柳大华十八、2011年“飞通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 18局 浙江于幼华(先负)湖北洪智 19局 浙江赵鑫鑫(先胜)广东吕钦 20局 广东吕钦(先负)广东赵鑫鑫十九、2011年全国象棋杯赛精彩对局 选录
装帧和设计方面简直是粗制滥造,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不值这个价钱。书脊的胶装部分非常松垮,我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几页纸快要脱落了,这不禁让我担心未来经常翻阅使用时,这本书能撑多久。更令人不解的是,插图和照片的使用几乎是零,作为一本“杯赛”的记录,难道不应该配上一些精彩的赛场瞬间、棋手特写,或者至少是那些高光时刻的现场照片来增加阅读的代入感和历史感吗?这本书里只有黑白的棋盘和密密麻麻的文字,视觉体验极其单调乏味,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很容易疲劳。一个成功的图书产品,除了内容本身的价值,外在的表现形式同样重要,它承载着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这种缺乏诚意、如同应付差事般的制作水平,极大地削弱了原本可能因对局精彩而带来的阅读体验。我仿佛拿着一本大学时期自己用打印机复印的内部资料,而不是一本正规出版的专业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眼光似乎停留在比较陈旧的阶段,我翻阅了其中关于某几场半决赛的解析,发现很多战术思路和布局定式都已经不是当下顶尖棋手的主流打法了。当然,学习经典无可厚非,历史的沉淀往往能带来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如果一本“全国大赛”的解析集,对于近年来兴起的几个颠覆性战术体系和新型布局的引入讨论过于稀少,甚至完全避而不谈,那么它的时效性和指导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作为一名一直关注国内外顶尖比赛的爱好者,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当前环境下,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中做出最优决策的探讨,而不是对几年前甚至十年前的定式进行复盘。这种对最新竞技状态的“滞后性”,使得这本书在实际对局中参考意义有限,我更倾向于去翻阅一些近期的网络赛事分析或专业棋刊。选材的保守和缺乏前瞻性,让这份“精彩对局解析”显得有些名不副实,更像是一本带着历史印记的纪念册,而非实用的战术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灾难,拿到手的时候我就有点心凉了半截。纸张的厚度摸上去就很廉价,油墨的味道久久散不去的,翻开来看,字体边缘有些模糊不清,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棋谱符号,看得人眼花缭乱,根本无法准确捕捉到那些细微的走位变化。更别提那些对局的解说文字了,段落划分混乱,逻辑跳跃性极大,有时候分析到关键的复杂局面,作者似乎因为自己的理解偏差或者纯粹的疏忽,直接漏掉了对手最好的应手,导致整个复盘过程看起来就像是高手在和一个毫无章法的初学者对弈,完全没有体现出全国大赛的应有水平。我本来期待能从中学到一些高深的布局策略或是中残局的精妙处理技巧,结果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辨认那些印得东倒西歪的符号,或者试图从作者含糊不清的描述中推断出他到底想表达哪个关键的转折点。这本书与其说是“精彩对局解析”,不如说是一次对耐心的极限挑战,对爱好者的学习热情也是一种无形的消耗。我甚至怀疑,这些棋谱是不是仅仅是随便找了一些记录,然后草草加上几句旁白就匆匆付梓了,缺乏应有的专业审校流程。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试图从这本棋谱中找到一些真正能提升我棋力的“干货”,但收获甚微,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作者在描述那些“精彩”之处时,往往过于依赖于陈述性的语言,比如“此步甚妙”、“形如鬼斧神工”,但对于“为什么妙”、“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深入剖析却严重不足。要知道,我们买这种专业书籍,追求的不是一个结果的展示,而是推理过程的再现。比如在一场著名的先手飞相局的战斗中,当棋盘进入中盘胶着,双方子力交换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原本应该有一段长篇幅的关于时间控制和主动权争夺的辩证分析,然而这里却戛然而止,只给出了一个看似精妙的弃子,然后直接跳到了十回合后的残局优势。这种处理方式,对于那些想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大局观的棋手来说,简直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它仅仅提供了一个“结论”,却把通往结论的“桥梁”给拆毁了。这本书对于初级棋手来说信息量太大而缺乏引导,对于中高级棋手来说又显得过于肤浅和跳跃,定位非常尴尬,很难说是一部合格的教学参考资料。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阅读感受是:期望值很高,但实际的体验远低于预期,核心问题在于“解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解析环节太像一个合格的棋手对另一个合格棋手的简单复述,缺乏那种能点亮思维的“灵光一闪”。那些被标注为“精彩”的局面,作者更多的是用一种近乎炫耀的口吻带过,没有提供足够多维度的思考路径。比如,当棋局发展到某一方必须做出牺牲以换取空间或时间的决策时,我期待看到的是对“不牺牲”的后果的推演,以及不同牺牲方案的对比分析——这才是真正的“解析”价值所在。但这本书里,往往是一旦作者认定某个走法是最好的,其他所有可能性就被一笔带过甚至完全忽略了。这种“一言堂式”的讲解方式,对那些喜欢刨根问底、追求深入理解的棋迷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它提供了一种既定的、被筛选过的“正确答案”,但没有教会我们如何自己去寻找和验证这些答案,最终留下的,只是一本内容略显单薄的对局记录集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