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孩子'全错'就对了:一位华人妈妈在新西兰的教养笔记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李军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43706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 中西教养碰撞下的深刻而智慧的思考结晶,实战亲子关系专家李军17年一线实践经验
★ 献给正和孩子一起经历成长烦恼的父母们,与您一起分享让孩子自发自觉、积极向上的秘密
★ 闹祸、不肯用功,正是健全儿童的表征。服从、忍耐、不闹祸、终日埋头用功,在大人或者可以做到,但这决不是儿童的常态。——丰子恺
藤妈精彩语录
·一颗心的成长历程是漫长的。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留下印象,积聚起来,印象变成思想,思想变成行动,行动变成结果,结果变成命运。孩子的命运就由每天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的。
·孩子每天有新的问题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成长,而且成长得还很快。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真正的帮助孩子,不是先给孩子一个“困难”的定义,然后叫孩子“勇敢地去克服”,而是教孩子一种方法,去分析和解决。
·教育要以人为本,而非以理念、道理为本。
这是一本用心写给家长的书,充满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没有千篇一律的说教和居高临下的指导,只有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故事。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却斩钉截铁地告诉家长,“孩子全错就对了”,看似离经叛道,却发人深省。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相似或不同的“问题”,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其实每个问题、错误乃至失败,都是孩子成长中的不同阶段,是机遇,把握得好,它们就成为孩子成功的垫脚石。家长要做的是将深沉的爱转化为智慧而温暖的守候,放低期许,让孩子每天都心情放松,过得从容。
作者李军是老师也是智慧妈妈,她用大智慧为女儿精心设计,却又不留痕迹,培养的女儿自信从容,机智成熟,16岁考入牛津大学,同时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
相信,如果你被这本书打动了,那么,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你就不会再抱怨指责了,而是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孩子成长中的机会,孩子也会更加自信快乐、积极向上。
前言: 一个人走了十七年的路
孩子全错就对了
章 教育应当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1. 爱孩子就希望孩子快乐
2. 孩子要有好心情
3. 幸福和快乐应该是“日用品”
4. 无法让快乐停止
5. 诚心诚意是好的育儿方法
第二章 卸下包袱,把学习当成一件轻松的事
1. 孩子……怎么办
2. 孩子听话是个误区
3. 懂比爱更难
4. 负面情绪的“活血化瘀”
5. 女儿九年级的奖学金申请
6. 孩子的快乐是可以转移的
7. 自发自觉地做作业
8. 家长要小心使用“课辅”
第三章 巧妙引导,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 丢三落四多半不是能力问题
2. 倩倩的时间表
3.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磨蹭
4. 孩子的懂事儿从“事”说起
5. 鼓励孩子自理
6.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第四章 不慌不忙,轻松引导培养优良品质
1. 我想当大明星
2. 我想做饭,不想洗碗
3. 孩子的自信来自于他做的每一件事
4. 理解西方的“个人独立”
5. 身心合一,才会有完美的注意力
6. 只有孩子的细节,才能决定孩子的成败
第五章 细心观察,学会真心赞赏孩子
1. 如何鼓励孩子也是一个难题
2. 一个妈妈在五天里发生的神奇变化
3. 让孩子相信自己能行
4. 学弹吉他的男孩明明
5. 时刻发现孩子的优点
6. 老师,我家孩子有进步吗?
第六章 别让爱伤人,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 亲子教育是一部大片,孩子是主角
2. 父母的补偿心理
3. 家长要有一颗慷慨的心
4. 我要儿子爱我!
5. 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信任有多少?
6.把父母对孩子的爱表现为爱
7. 孩子生病了
8. 不用太抽象的词语
第七章 顺其自然,收起无谓的唠叨和埋怨
1.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2. 当孩子比家长还有理
3. 不吃鱼是遗传的吗?
4. 一个妈遗憾
5.享受孩子带来的三重快乐
6. 家长要放下孩子的错误
第八章 陪孩子长大,妈妈需要拥有智慧的爱
1. 芭比娃娃的启示
2. 一个肩膀高是怎么回事?
3. 完美的孩子有没有?
4. 给孩子真正的帮助
5. 问题就是机遇
6. 家长要慎用自己的“建议权”
7. 关注孩子内在的成长
8. 知耻而后勇乎?
第九章 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而富有挑战的青春期
1. 青春期三部曲之——亲密有间
2. 青春期三部曲之——逐渐放手
3. 青春期三部曲之——避其锋芒
4. 孩子的压力
5. 三分钟改变“杰”的一生
6. 国内来的高中留学生
7. 拥抱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章 走出教育误区,做教子有方的好家长
1. 不以“成人之心”解读“孩子之意
2. 不要说孩子懒
3. 主人心态与钟点工心态
4. 把孩子的这个人和他做的事要分开
5. 诚实和才艺,孰轻孰重?
6. 宽度还是高度?
7. 尊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和体验
附录:亲子关系之实战智慧
“藤妈”李军
Lydia Li
实战亲子关系专家,全脑教育专家,青少年激励大师。
曾在新西兰华文媒体主持《父母经》《智慧父母学堂》等电台、电视节目,并在华文报刊开设亲子教育专栏《藤妈心语》,受到广泛欢迎。至今已经用中英文成功帮助并辅导各族裔家长上万人、学生约五千人。央视媒体聚焦报道,上千名家长登门求教。
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坚持做自自然然的妈妈,女儿自自然然地成长,并且也自自然然地成功。其女儿素质全面、成绩,高中时跳级入读IB课程,16岁考入牛津大学闻名世界的“PPE政经专业”,又被美国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
新浪微博:@常春藤之路
阅读完试读章节,我立刻被作者那种近乎“自嘲式”的幽默感所吸引。她毫不避讳地展示了自己作为移民母亲在育儿过程中遭遇的种种“滑铁卢”,从语言障碍到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每一个细节都写得那么真实可感,让人读来会心一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在异乡挣扎的自己。特别是关于“融入”与“保持”的讨论,她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用一系列生动的家庭小故事来描绘这种拉扯。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高明,它不直接评判对错,而是让你在阅读中自己去体会背后的辛酸与甜蜜。书中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现代、节奏感强的散文体,读起来毫不费力,很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我尤其期待看到她如何处理那些关于孩子在学校表现与家庭期望之间的落差,这通常是移民家庭教育中最难拿捏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从预告来看,似乎是一种主题式的探索,而非严格的编年史。我非常欣赏这种打破传统育儿书线性叙事的做法。更让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将一个华人家庭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新西兰那种强调个体独立和自然发展的教育哲学进行融合的。这本书的价值可能不仅仅在于“育儿技巧”,更在于提供了一种“跨文化身份构建”的思考框架。我猜测,作者一定深入探讨了“爱”与“规矩”在新文化背景下的重新定义。如果书中能有更多关于亲子关系如何随着环境变化而演进的分析,那将是非常宝贵的。它不像那些从西方引进的、高度标准化的育儿指南,这本书似乎是“在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智慧”,充满了烟火气和实战经验的重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非常大胆,直指当代教育中的一个核心矛盾:我们总想把孩子培养成“完美”的模样,却常常忘记了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充满试错的旅程。我推测,作者会用她自己作为“局外人”的独特视角,去解构那些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成功标准”。这种“他者”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更清晰的洞察力。我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建立强大内在韧性的章节,因为在新西兰这样多元化的社会中,真正的强大不是考试分数,而是面对差异时的包容度和自我认同感。如果这本书能帮助读者重新定义“成功”,将焦点从外在评价转移到内在的生命力,那么它就超越了一本普通的教养书,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自由的个体”的哲学随笔。
评分这本新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一抹明亮的柠檬黄,配上略带手绘感的字体,一下子就给人一种温暖又充满活力的感觉。光是看到标题,我就忍不住好奇心大起,那个“全错就对了”的论调,简直像是在挑战传统育儿观念。我特别关注那些探讨文化冲突和适应新环境的书籍,因为它往往能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作者的笔触似乎很接地气,从文字的排版和选词上,能感受到一种真诚和不做作的分享欲。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和细腻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为孩子在新环境中如何保持文化根基而感到焦虑的父母来说,这本书可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放松的视角去审视“对”与“错”的标准。那种在异国他乡努力平衡两种文化,摸索前行的勇气和智慧,想必是这本书最大的看点之一。
评分从排版和装帧的质感上,这本书透露出一种精致而又不做作的品味。这对于一本聚焦于“生活笔记”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它能让读者在翻阅时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我个人对那些探讨“放手”艺术的书籍情有独钟,因为在东方的教育文化中,“过度保护”似乎是难以避免的倾向。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在新西兰的经历如何让她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保持一个健康的、有距离感的爱。这种“放手”不是冷漠,而是一种对孩子自主能力的信任。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松绑”策略,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大大提升了。总之,从外在感受到的气质来看,它应该是一本能够安抚焦虑、提供精神力量的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