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50个经典语言游戏造就孩子表达力
定价:48.00元
作者:【美】白玛琳(Marlene Barron, Ph.D.)【马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86691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蒙台梭利教育,发掘孩子一生内驱力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2~10岁孩子迫切需要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要求家长准备*适合的环境,提供*恰当的支持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亲自设计的50个
经典蒙氏数学游戏,培养孩子准确的表达力。
全面渗透蒙氏教育理念精髓,逐级递深,
家长利用家庭时间和日常事务,蒙台梭利教育,发掘孩子一生内驱力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是2~10岁孩子迫切需要的教育
真正的蒙氏教育,要求家长准备*适合的环境,提供*恰当的支持
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亲自设计的50个
经典蒙氏数学游戏,培养孩子准确的表达力。
全面渗透蒙氏教育理念精髓,逐级递深,
家长利用家庭时间和日常事务,
就能培养擅长表达的孩子,
同时建立积极深厚的亲子情感。
特别适合认同新式教育理念的2-10岁孩子的父母。目录
章 营造合适的氛围
1. 冰箱上贴什么?
2. 自己的日记
3. 孩子的收藏品
4. 识字卡片
5. 日常信件
6. 把任务列成表!
7. 咱们聊聊吧!
8. 屏幕时间
9. 念给孩子听
10. 木偶角色扮演
11. 电话,找你的!
12. 专门写字的地方
13. 每个都不一样
14. 听广播
第二章 重要的阅读
15. 配对游戏
16. 找形状
17. 爱学新词
18. 让诗动起来
19. 坐车也可以抽空阅读
20. 如果你是某某会怎么办?
21. 听你指挥
22. 押韵
23. 各种各样的字体
24. 阅读打开感受的大门
25. “有机”词汇
第三章 开始写作
26. 西蒙说
27. 跟着看,学着画
28. “Yellow Jello”
29. 积木表演
30. 手指游戏
31. 用手画图案
32. 春天练书法
33. 真实的故事
34. 把故事画出来
35. 学机器人说话
36. 给我加上标签
37. 我们来改故事
38. 家庭笔记本
39. 场景照片
40. 录音
第四章 语言的输出
41. 制造文字
42. 绕口令
43. 新方向
44. 新词
45. 颜色游戏
46. 拼字游戏
47. 拼音游戏
48. 疑问句与陈述句
49. 肢体语言(英语)
50. 桌游
作者介绍
白玛琳教授从事蒙台梭利教育已经超过50年,是国际蒙台梭利教育领域的先驱,被誉为“国际幼教教母”。她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前任会长,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认证委员会前任理事,美国蒙台梭利协会东南亚事务执行大使。她创办了斯坦藤岛蒙台梭利学校,曾任纽约市西部蒙台梭利学校的校长。
白玛琳教授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她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世界各地做过多次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近十年来,她专注于促进亚洲蒙台梭利教育的发展,重点在中国和俄罗斯推广蒙台梭利教育。
骆思洁是莱斯利大学早期教育专业硕士,在美国波士顿具有10年的蒙台梭利早教教师经验。目前,她是中国蒙台梭利教育项目的顾问和教育专家。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我育儿习惯的深刻对话。我发现自己过去在与孩子互动时,很多时候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比如希望她能准确复述故事内容,或者快速学会某个新词。但书里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让我看到了这种“目标导向”的交流模式是如何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表达欲。书中关于“等待的力量”的章节尤其令我触动,它详细阐述了当孩子尝试表达却卡顿时,成人应该如何适当地停顿、给予非语言的鼓励,而不是急于替她把话说完。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自我控制,我承认我在实践中常常失败,但这本书像一个耐心的导师,一次次提醒我后退一步,给孩子留出“思考和组织语言”的空间。这种尊重个体节奏的理念,不仅适用于语言学习,似乎也适用于孩子所有认知发展层面。它教会了我,真正的教育是赋权,是相信孩子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心智的搭建,而我们的角色是提供一个安全、充满支持的脚手架,而不是直接把他们抱到终点。这种教育观的重塑,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巨大财富。
评分从排版和图文配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令人赞叹。很多育儿书虽然内容扎实,但图文编排往往比较枯燥,导致家长在疲惫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而这本书则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插图和清晰的步骤分解图,这些视觉元素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作为理解复杂概念的辅助工具。例如,在介绍一个需要动手操作的语言游戏时,它提供的步骤图示非常直观,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游戏的家长,也能迅速掌握其中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游戏设计得过于复杂或昂贵,很多道具都是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品,这极大地降低了家庭实践的门槛。对于我们这种时间精力有限的上班族父母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它传递的信息是: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不一定需要昂贵的教具或长时间的准备,关键在于父母投入的专注度和游戏背后的设计理念。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实践指南,无疑是为广大家庭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语言启蒙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很吸引眼球,那种充满童趣又不失专业的色调搭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传递出的积极能量。拿到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装帧质量所打动,纸张的触感温润,印刷清晰,这对于一本需要经常翻阅的育儿书籍来说非常重要。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能提供理论指导,又能切实落地到日常操作中的蒙特梭利书籍,市面上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泛泛而谈,缺乏实操性。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排版也比较舒服,看得出来作者在内容组织上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我特别留意了它对“语言游戏”的定义和分类,感觉作者试图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活动清单。这种结构感对于希望系统学习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光是目录部分的设计,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将要探索的旅程充满了期待,它似乎在暗示,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乐趣的过程。我尤其欣赏封底那句引人深思的话语,它精准地击中了当下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语言发展时的焦虑点——如何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表达的渴望。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且可亲近”,它既有学术的根基,又不失家庭实践的温度,让人有信心可以真正将书中的理念融入到与孩子的日常互动中去。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我开始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不仅关注“怎么说”,更深入探讨了“如何思考才能更好地表达”。有一种观点让我醍醐灌顶,那就是语言的流畅性往往是思维清晰度的外化表现,而很多所谓的“表达障碍”,根源在于孩子的内在逻辑尚未建构完成。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纠正,而是提供了一系列旨在强化孩子逻辑排序和因果关系理解的游戏。这些游戏的设计非常巧妙,它们将抽象的逻辑训练融入到充满趣味性的情境对话中,孩子在玩得不亦乐乎的同时,其内在的思维骨架也悄然成形。这让我意识到,蒙特梭利教育的精髓并非只是动作技能的训练,而是对“心智建构”的全面支持。这本书成功地将语言能力视为一个综合能力体系的窗口,它鼓励我们跳出“只教说话”的狭隘框架,转而关注如何帮助孩子构建一个更坚固、更有弹性的认知世界。这种全局观和深层次的洞察力,让这本书在我众多育儿藏书中占据了非常独特和重要的位置。
评分我最近开始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我和女儿的日常对话中,效果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之前总觉得和孩子说话要“字正腔圆”,担心说错了影响她以后的口音,结果反而弄得自己很紧张,孩子也显得有些拘谨。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自然、更注重“交流质量”而非“完美用词”的视角。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听力敏感期”的讨论,作者强调了环境中的背景音对孩子语言接收的潜在影响,这让我开始留意家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细微声响,比如时钟的滴答声、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并引导孩子去辨识和描述它们。这种训练不仅仅是词汇量的积累,更是对世界细微差别的感知力培养。每一次我们一起观察并命名这些声音时,女儿的眼睛里都会闪烁着一种探索的兴奋感。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远比我生硬地塞给她一堆新词汇要有效得多。我感受到这本书的核心不在于“教”孩子说话,而在于“创造一个让孩子想说话的环境和契机”,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教案,这才是它真正价值所在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